登陆注册
6886600000004

第4章 人文春秋(4)

“该笑的地方都笑了”

赵元任的漫长一生就是这样任由其自然天性,在亲密和睦的家庭里生活,在相对公平的环境中工作,两者水乳交融,走着以学术为志业的道路,创造着自己的命运。“平常总是笑眯眯的”(赵元任长女如兰语)。愉快的笑并非只是点缀,而是他生命的基调和主旋律。

很久以来,我一直有个疑问,赵元任难道就只有笑没有哭吗?翻遍厚达近六百页,长达近四十五万字的《年谱》,似乎也只有两处提到赵元任“哭了”。一处是1949年2月2日,“拟祭萨(本栋)文稿写哭了”。如果说这次哭还仅仅是有关私人交谊的个人感情的流露,那么,另外一次恐怕就是那一代的学人在所难免,共同的悲情宣泄了。事在1956年(时年64岁):“5月2日,拟灌制《长恨歌》与《琵琶行》录音带,几次试诵,总以情不自禁,泣不成声,不能卒读而告终。最后只得改录其他一些短诗。”日记载:“下午灌唐诗,练长恨歌琵琶行,老哭,只好灌了几个短的。”看到这段催人泪下的文字,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和赵元任同时代的许多学人,如陈寅恪、汤用彤、吴宓,等等。培云注:“通过此事,可以略见元任先生对中国古文化感受之深,感情之丰富,亦难免有天涯沦落之感。”真可谓知言。赵元任的一生基本过的是象牙塔式的学院生活,表面上看来好像不食人间烟火,实际上他的“人生观是入世的”(如兰对其父一生的总结)。实则那一代的学人都是入世的,而其入世背后的真精神就是这种未必流露,却又是无法克制更无法消灭的文化悲情。

1945年,赵元任作为美国语言学会主席致辞,一如既往的幽默风趣,照例十分注意别人的反应,是否都笑了。他在当天的日记中得意地写道:“got the laughs where intended”(该笑的地方都笑了)。我想,这也是对赵元任一生最好的总结了——“该笑的地方都笑了”。

许多年以前,我在海淀的一个冷摊上意外地买到过一本《现代吴语的研究》初刊本,封面上有赵元任亲笔题签:“八勒佗叔叔格。”封底有这位叔叔的铅笔题记“时元任侄将赴粤调查也”,其名“忍林”。而今思人思书,真是哭也未必,笑也无由了。

胡兰成:人如乱世

文/庄秋水

1981年7月28日,美国合众社发了一条来自东京的电讯,报道了一个叫胡兰成的文人的死讯。

一个月后,胡兰成的葬礼在福生市清岩院举行。前来吊唁的人都收到了一份赠礼,上有胡兰成手书“江山如梦”四个字。胡兰成的最后一任太太佘爱珍写了一段深情的说明:“内附的‘江山如梦’是亡夫多年来萦绕于怀的感慨,在晚春的一个夜晚忽然吟出的。所谓江山,是指故国的山河、扬子江和泰山。不,就我看来,是指故国本身。所谓梦,就是空、是色、是善、是美、是真、是遥、是永久的理想。敬请收下,以追忆胡人。”

如果不了解胡兰成的背景,很可能被这一段深情款款的言辞所感动,这分明是身在异域、心怀故国的一位爱国者最后的怅惘,系怀父母之邦,念兹在兹。

但四十多年前他为自己挣得的一顶“汉奸”的帽子,却非轻易可以抛掷一旁。人们记得才子胡兰成,津津乐道他和女作家张爱玲的一段倾城之恋,同样不会忘怀他曾经进入汪精卫集团,官拜汪伪政权宣传部政务次长、伪行政院法制局局长、伪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汪伪集团机关报《南华日报》总主笔等。

投身汪伪

胡兰成介入汪精卫集团,亦是因文而起的“恶缘”。

1937年,三十一岁的胡兰成在广西小试牛刀,在《柳州日报》发表社论文章,说“发动对日抗战,必须与民间起兵开创新朝的气运结合,不可被利用为地方军人对中央相争相妥协的手段”,惹怒了地方军阀,被关了三十三天。出狱后,他回到故乡浙江嵊县下北乡胡村探望久别的家人。这个无学历无背景的年轻人面临着这个年龄的普遍窘境:身无长物,却要赡养父母抚育儿女,他需要一个有“钱途”的事业。

胡兰成在《今生今世·天下兵起》记述自己的这段经历:

“却说我从广西回来时路过上海,见了古泳今,他在中华日报,要我撰稿试试,到胡村后我就写了一篇《论中国手工业》。又一篇分析该年的关税数字,寄去发表了,都当即被日本《大陆新报》译载,且被转载于《经济学论文拔萃月刊》。《中华日报》以为有了面子,就请我当主笔。本来是当总主笔,因我谢绝林柏生,说不想加入汪派,故总主笔让给了古泳今。”

他的这段自我表白颇有不合情理之处。《中华日报》竟然因为一个无名文人的两篇经济文章就要聘他做总主笔?胡兰成的一生,真真假假,不仅对女人,就是他的经历,也颇多涂抹之处。抗日战争胜利后他亡命温州之时,化名张嘉仪,便告诉别人说自己肄业于北京大学,在《今生今世》中他更正说自己当初只是在北京燕京大学副校长室担任文书抄写一年。

他就像是乡下的一个聪明孩子,读了些书,出来闯天下,一如江弱水所言,“得之于民间的,是江湖气;得之于史上的,是名士气;两者合而成为胡氏特有的策士气”。他投身汪伪,是很自觉的选择,他出道便是在汪精卫派系里,在他看来蒋与汪只不过“一个是正册,一个是副册”,各自占了胜利的一半可能。故而相信胜败也无非“桃花开了荷花开,我们去了新人来,亦不是我们有何做得不对”。这个出身乡下农家的人总有着一种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强烈愿望,且精于算计,他算定如果在国民政府里,他的脱出还需要漫长的等待,而跟随汪精卫开创“新朝”,大展身手,俨然也可充一位“开国”元老。

对日本,他则全无恶感,甚或目为亲戚。“我对日本,总是共患难之情”,又说“我在日本,好像是在亲戚家做客”。以致见到南京机场沿途的日本兵,也觉得“着实有一种大气”。就连恶名远扬的极司菲尔路七十六号,他也觉得有梁山泊的“阳气”。他的这些糊涂话,偏要用“民国世界”“一统河山”一类的大言装点。

上海沦陷后,胡兰成调任香港《南华日报》当总主笔,用笔名流沙撰写社论,同时还在汪派控制的蔚蓝书店兼事,研究战时国际情势,与林柏生、梅思平、樊仲云等分担按月写一篇报告。真正令胡兰成声名鹊起,是他为《南华日报》所写的一系列社论,为汪精卫集团进行舆论造势和新闻宣传,由此得到了汪精卫太太陈璧君的赏识,进入了汪伪集团的核心。

1938年12月22日,日本首相近卫文麿发表对华声明,声称要“和中国同感忧虑、具有卓识的人士合作,为建设东亚新秩序而迈进”。这无异于是一份招降书,在这份声明中,近卫提出了“善邻友好、共同防共和经济合作”三原则。

已出逃到河内的汪精卫在旅馆摔了一跤,扭伤了一条腿,在卧榻上读到近卫的声明,尽管与之前的重光堂密约(1938年11月12日与日所签汪精卫参加“和平”运动的条件)相差甚大,但此时他已是过河卒子,便起草了一个声明,主张和日本讲和,在12月31日的《南华日报》上发表,这便是臭名昭著的“艳电”。

蒋介石对汪精卫的出逃反应激烈。他在日记中写到:“当此国难空前未有之危局,不恤一切,拂袖私行,置党国于不顾。岂是吾革命党员之行动?痛惜之至!惟望其能自觉回头耳!”

“艳电”公开后,国民党中央宣布开除汪精卫党籍,仅仅在五天后,胡兰成便为《南华日报》撰写社评《我们的郑重声明》,抗议国民党中常会议开除汪精卫党籍的决议。他并列举五条理由,证明汪精卫护党爱国,认为汪、蒋都是要“和”,“所分歧者,仅在形势之估计及条件之解释”,所以不是原则上的问题,不过是技术问题。

这篇文章后来被收入《战难,和亦不易》这本社论评论集。这本集子一共收文104篇,写作时间从1939年1月4日《我们的郑重声明》开始,到12月12日的《建军的使命》止,胡兰成摇唇鼓舌,一年之中,平均约三天就有一篇政论文章问世,其写作的热情令人咋舌。他为汪精卫辩解骂敌,分析时局,预测战争形势走向,激越昂扬。汪精卫对这员干将也不吝赞美,他亲自为这本社论集作序。“胡兰成同志所谓‘战难,和亦不易’真有概乎其言之了,胡兰成同志于艳电以后发表了许多重要论文。对于国内情形、国际形势都有极深切的认识,极明确的判断,其最言人所未尝言的,是‘如何争取主动的和’。这实在是一针见血的话……胡兰成同志大声疾呼‘争取主动的和’实在是对症下药,稍微留心和战大计的人,没有不点头叹息的……”一个毫无政治经验的书生,进入汪伪集团也才短短两年,便获得党魁如许高评,胡兰成不免沾沾自喜。

汪精卫从河内抵达上海,召见这位鼓吹“和平运动”的旗手。事后追述,胡兰成一贯的用词虚实夹杂:“当下我惟敬听。与中华民国历史上这样有名的人初次见面,竟难说明什么感想,只觉山河大地尽皆端然。”汪精卫和胡兰成拉起了家常话,嘘寒问暖,承诺安置胡兰成一家老小。随即汪精卫切入正题,说道:“我想托付兰成先生以宣传大事,中国的领土和主权独立完整之事,唯先生以笔护之。”

张爱玲曾说胡兰成“对人易生感激,却难得满足”,汪精卫的知遇之恩一时让胡兰成感激万分。他成了汪的“文胆”。每月有不菲的收入,还有巨额机密费。但汪伪政府成立时,重心已经从宣传工作转移到政府组建上。摇笔杆子的胡兰成无缘各个热门职位,做了汪伪政府的宣传部政务次长,兼任《中华日报》总主笔。

鼓舌摇唇

同为汪伪政权媒体人的金雄白,1959年回忆往事,写下了《汪政权的开场与收场》,他感慨:“即以本刊所写汪政权一代而论,其中人物,除了极少数有些学识,有些抱负,尚不失为有志想创造时势者而外,其他都不过是依违其间,夤缘谋食,尽管有些人侥幸得志,而好梦易醒。竟是黄粱未熟!我一生所目击的芸芸众生之中,都逃不出‘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的命运。”

“依违其间”“夤缘谋食”“侥幸得志”,可谓道尽胡兰成在汪伪政权的头几年风光。然而很快,他将要再次遭遇囹圄之灾。“霸图兴亡事,我所参加的一份却只像是春天斗百草”,他是一个地道的旧式文人,感性而无有坚固的思想,自以为是举重若轻,实则于复杂的政治斗争缺少默契。他爱做官的那种感觉,“我不抢官做,但我喜爱官人的贵气”。却并无做官的智慧,在汪伪集团内部,他属于汪精卫的公馆派,和周佛海派不和,但在公馆派内部,他亦不属于重量级人物。兼之文人张扬个性,也只敬服汪精卫一人而已。

1941年,汪伪政权宣传部驻上海特派员穆时英被重庆派来的特工人员暗杀,胡兰成辞去了《中华日报》总主笔的职务,接手穆时英担任社长的《国民新闻》。从汪精卫的“代言人”,转而为边缘人,似乎更加远离汪伪政权的核心,实则他始终保持着对汪精卫的敬意。

胡兰成办此报的目的,是“借这个报来重申和平运动当初的主张,拒绝承认现状,不肯称和平区而仍称沦陷区,且指出沦陷区与抗战区是一个中华民国”。他因此向汪精卫提出,当初说“和即是全面和”。因此日军应该从江苏撤退,由汪伪政府来维持秩序。

汪马上向日本陆军省板垣征四郎提出。日本人的政策正转向“以华治华,以战养战”,于是同意了汪的主张。还提出单只警察和特工不行,还要军队接防军队。于是在这一年,成立了“清乡委员会”,汪精卫兼任委员长,李士群担当主任,可以以汪精卫的名义指挥汪伪政府在江苏的一切军队和行政、经济机关。胡兰成本来有希望担任秘书长,但最终清乡的建议是由警政部部长李士群联合最高军事顾问部顾问日本人晴气庆胤提出的,胡兰成最终仍然待在了《国民新闻》。

尽管汪伪政府刚刚成立两年,内部就已经陷入了钩心斗角之中。不久,胡兰成就因为发表在《国民新闻》的社论,得罪了汪伪政权里的实力派周佛海,被免去了宣传部政务次长一职。周佛海还派人毒死了《国民新闻》的实际掌控人李士群。

失去了李士群作为后盾,胡兰成在汪伪政府成为一个四处飘零的棋子,他先担任了伪行政院法制局长,充当汪精卫的“挡箭牌”。一年之后,众议沸腾之下,汪精卫取消了法制局,调胡兰成为“全国经济委员会”特派委员,接近于免职。

也就是在几近赋闲的状态下,胡兰成和继任“宣传部政务次长”的郭秀峰去参加每周六日本大使馆的恳谈会,从此开始了和日本人的“亲密接触”。

他结识了日本驻南京大使馆负责文化事务的书记官池田笃纪,亦为自己招来一次牢狱之灾。与池田相识之后,他写的一篇一万多字的政论文章,“无意中”被池田看到。池田翻译成日文,给当时的日本大使过目,最后又传到了汪精卫那里。“那是我有感于太平天国败亡时忠王李秀成的供状,我将来逃走,也要留这么一篇文字在世上,文中历叙和平运动事与愿违,结论日本帝国主义必败,而南京政府亦覆没,要挽救除非日本昭和维新,断然从中国撤兵,而中国则召开国民会议,如孙先生当年。”胡兰成后来这样解释自己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和想表达的意图。

同类推荐
  • 董郎顾

    董郎顾

    汉末三国英雄NO.1非曹操莫属。学霸周炯遭遇车祸一不留神来到汉朝末年,成为天赋异禀的神童董郎。且看董祀如何凭借灵活多变头脑开饭铺,建工场,泡美眉,造兵器,最终辅佐义父曹孟德兼并群雄统一中原,改写汉末江山中华历史……曹操收了吕布,郭嘉和周瑜长寿,三国必将是另一种结局......
  • 保险大明

    保险大明

    来到崇祯十四年,山河震荡,遍地狼烟。流寇肆虐,鞑子骄横。为保一方平安,杜允志成立了一支保险队,只要加入我的保险队,按期缴纳保护费,我就可以保你平安。人来杀人,佛来杀佛!
  • 春秋别话

    春秋别话

    举头三尺是为神吗?那所谓的天道,在于人间,还是在人间之上?人间百味,人间之上亦然吗?他这样问道。空谷之间,他听见自己的声音在哎哎回响,不高,却,悠远。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数不清的呼喊和哭泣。鲜血,还有,战车的咕噜,夹杂着那被历史所光耀的诸子百家。于是,戈立、兵起。
  • 史记(第七卷)

    史记(第七卷)

    《史记》,是由西汉时期的司马迁编写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同时,书中的文字生动性,叙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最高的。
  • 中国历史故事精选(三)

    中国历史故事精选(三)

    “中国历史故事精选”系列作品分为4册,包括文治武攻、斗智斗勇、随机应变、雄才大略、神机妙算、足智多谋、运筹帷幄、别具慧眼、出奇制胜的故事、精明能干等智谋故事,内容宠大、史料丰富、情节入胜、叙述传神,引领着读者沿着中华祖先留下的历史足迹畅游浏览,使人在阅读欣赏中,感悟前人的智慧与神奇,引发今天的思考与遐想,从而充分领略中国历史文化的奇妙与伟大。第三册主要包括出奇制胜、以弱击强的破敌战,如三国时代魏灭蜀之战;破釜沉舟、以少战多的攻坚战,如明朝援朝抗日之战;劳师伐远、离强合弱的运动战,如清朝十里坡之战;蓄精集锐、重兵围攻的歼灭战,如成吉思汗统一之战。
热门推荐
  • Lady Susan

    Lady Sus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战守玄黄

    战守玄黄

    不好战,不畏战,不惧战;用武护己,护人,护国,护苍生(不喜请无视,嘴下留情,键盘留情)
  • 以蛊为尊

    以蛊为尊

    【预变化,知天命,以蛊为尊,以为蛊尊!】
  • 喜欢你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

    喜欢你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

    你爱过一个人吗?你为了能够与他并肩而立而努力使得自己变得更优秀过吗?开始时的仰望,后来的心碎,读大学后的变身,皆因为深爱一个优秀的人。但是等她终于万人瞩目,等她终于自以为能和他相互辉映。他的心态却变了,变得多疑,变得没有安全感。转换角色的爱最终能否在一起?
  • 愿你的青春永不散场

    愿你的青春永不散场

    奔跑在这条路上,你觉得孤独就对了,这是一条需要一个人静心走下去的道路。你觉得迷茫就对了,这是一个让你独立认识自己的机会。你觉得疲惫就对了,这是一段重新遇见世界、感动世界的过程。是一本同龄人之间的心灵对话书,写给徘徊在而立之年既青春又迷茫的年轻一代。作者通过自身的实践经验和心路历程,从多角度为我们展示了一部80后的成长和奋斗史,带给我们对现实问题的诸多思考和启示。这本书旨在让假装很好、心中有伤的年轻人感动并改变。给迷茫的年轻人提供正能量,安抚处于高度压力、迷茫中的年轻人。
  • 情深入骨:萌妻难招架

    情深入骨:萌妻难招架

    一场意外让他们相遇。“因为被一个地痞无赖用车撞了,不过不严重,谢总经理关心!”楚流年一听嘴角不由的抽搐了一下,什么叫做地痞无赖?他堂堂楚氏集团的总经理居然被这个女人说成了地痞无赖?“季安好,你死定了!”时光流梭,人生变故她是否还是她?时光的街角他是否还在等待?他是她无处可逃的时光隧道中最后的亮光,若爱要消耗时光,她宁愿付出双倍,换回他双倍的爱。我们错过了时光,只能安好流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副业修个仙

    副业修个仙

    别人穿越获得金手指,系统什么的,不过苏詹却获得了一个无所不能的八卦炉,从此便走上了疯狂捞钱的道路,顺便再修个仙。苏詹:“我有万界资源,可否得长生?”
  • 邪医惑世之鬼王溺爱小狂妃

    邪医惑世之鬼王溺爱小狂妃

    一个来自25世纪的华夏少女。一朝穿越成为国师府的大小姐,有爷爷的疼爱,哥哥的宠溺,却因天生废材,受尽耻笑。忽然有一天,她展露锋芒,燕冠群芳,所有人都为之惊叹,为她的强大臣服。敢说我是废物,那么试问连我都不如的,你们又是什么?缺钱花?本姑娘随便一颗丹药都是价值连城。身边美男环绕灵兽成群,谁敢惹我?灭你满门!让我们来看25少句的华夏少女,如何在这异世界掀起一阵阵风波。
  • 江湖行

    江湖行

    仗剑天涯。挥不去离愁别恨,斩不段恩怨情仇。鄱阳湖水;长安城泪;化作幽州恨。纵有《六合诀》、龙泉剑,剩下孤独酒一壶。
  • 阿喜上学

    阿喜上学

    清末,金山(早年华侨对北美洛基山一带的统称)唐人街几乎清一色的男人群里,开始出现了少数几个年轻女子。她们漂洋过海来到金山,或为人妻,或为人婢,后来由于各样的因缘际遇,进入了当地的公立学堂,与白人的孩子一起接受教育。在大英帝国体制下的教育系统里,她们遭遇了另外一种窘迫——那是与她们生来就熟稔的贫穷不完全相似的窘迫。她们被众多的敌人包围,诸如肤色,诸如性别,诸如年龄。她们的故事,与同时代许多惊天动地的历史事件相比,实在微不足道。所以,她们就轻而易举地被人淡忘了。连她们的后代回忆起她们时,也是一脸茫然。我的主人公阿喜,便是那几个少女中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