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96700000002

第2章 如何谋杀黄昏(1)

表达是一种需要,

是一种技能,

也是一种深刻的依赖。

但最后,

表达,

也是为证明自己的存在——就是因为

表达,

总在觉得缓慢地流逝自我。

然后

有些书是注定看不完的,但是还是会买回来,放到书架上,放得整整齐齐的。每年总有某个失眠又百无聊赖的夜晚,将这些书上的灰尘擦得干干净净。换一种新的方式排列。

有些书甚至注定是看都不看的,但一样收藏,一样礼遇。人生若干个悲伤的遇见,因为注定不会相识。但因为遇见,欢喜那么一会儿,如布鲁斯节奏里的一个降调,将走的神被拉了回来,将注视凝固下来。然后,有那么一分钟,为这份停留买单回忆。

所以,有些人遇见了又被错过也是一份注定,但还是愿意与他或她喋喋不休地聊上一会,这辈子的话从心头汹涌而出,挡都挡不住,即便杂乱无章,漫无头绪,但句句都掩饰不住那种本质上的孤独感。将倾诉的对象当一个瓶子,然后封好瓶口,丢到海上,任它漂流而去。

在我们单纯的时候,以为世界是一盘围棋,任何有意无意的布子总归在不远的未来遇见。可惜,我们不再单纯,只知道所有的未知就是未知,深邃而且广阔,连回音也不会有。即便如此,也是一厢情愿,愿意想象这份偶然,可以触发另一段偶然。美好的人生注定是三流的小说,所有的欢喜,也注定是狗血的巧合以及重逢。可惜,命运并不三流。

然后,我就喜欢站在书房里环视我的书架,环视那些我注定不会读的书籍,那些作者孤独的书写都在其中,被另一个孤独的人旁观但不愿意深入。如同一场欲语还休的勾引,就是快下手快下手但终归不曾下手。于是将心比心,也想象等到将来自己的这份书写,总归在别人的匆忙一瞥当中继续着岑寂。

阿根廷电影《荒蛮故事》里的第一个故事,飞机上的所有乘客都发现了一个巧合,因为他们不约而同地认识同一个人,然后,他们很快发现,这次完全不现实的巧合,竟是被他们共同看不起的那个人刻意组织在一起的。是的,那个人劫机然后要与他人生所经历的一切人际关系一起完蛋。

这个故事的黑色并不是让我遐想的部分,因为打动人的却是另一处。便是萍水相逢陌生的人们谈到了共识,便是某个人人生的若干片段被他们当作主题进行沟通。那个瞬间,他们享受那种巧遇。

是的,肉身易朽,而我渴望在别人的记忆中活过。

孤独

读完知乎上关于回答“什么是孤独”的那个故事。

——关于仅剩下六个人坚持使用一个已下架的APP。在茫茫的人海中,甚至都不知道彼此存在的六个人,就这么默默地坚持着,那个故事如是描述。

再然后,读到陈丹青写高仓健,文中出现的这个巨星的晚年,这些交集的片刻,也全是孤独的形象——站在车旁默默地等待,然后送出一块手表,不着言语,略一点头。孤独而且执拗,与电影中的形象一样。

阴雨连天的冬日,我睡到下半夜起来。读完这些文字,看到的就剩下乱糟糟的新闻,是关于某地的砍杀与击毙,某个作家的被捕,油价跌了,燃油税涨了,某些人说道某些人,某些人的沉默以及沉默,对了,那个也许乾坤大转移别人家的选举。我一直躺在床上,听手机上的后摇音乐,那些连续而周转的拨弦,绵长又听来绝望,茶水已经凉透,香蕉吃掉一根,接着吃炭烤鱿鱼,吃还能找到的各种剩下的零食。就是不想去吃晚饭。人在外地的宿舍,又一个周末。

喉咙一直疼,也许扁桃体发炎,也许是因为别的。精神一直不够专注,所以别人发来的文件,接收过来也一直没有读。对于工作,显然没有耐心,当然,也许是没有信心。很多事情莫名其妙地就发生了变化。虽然局面可控,但就是想来心颓。

最解决不了的,还是人际关系。你以为可以交心,奈何却敌不过对方的防备。当然,别人看我,估计也是同样的感觉。彼此都是坚固的堡垒,烟火弥漫中彼此对峙。以为战火激烈,有你无我,灭此朝食。但一旦抽身出来,从深深的堡垒中出来,却发现,根本没有任何东西在针对你,是所谓战场,也只是一个丘状物起伏的沙漠。你独身矗立。才明白,那些堡垒的建设,哪里是什么御敌,只是禁锢自己而已。

雨拍窗上雨棚,声声入耳。音乐不断,但写的字却是句句不连,忽然想起的那个关于东京的幻想电影——一个宅居的男子,只吃外卖的比萨,闲时则读书。吃完比萨将盒子一层层地垒起,肃穆而安静,书籍则垒在另一头,冷静而肃穆。男子盘腿而坐。久无动静。他爱上了那个送比萨的女子。

但那女子,已经好久不来了。

清凉

在火热青春将远逝的中年时机之际,我不愿意说我的心已经冷却下来,只说可以冷静一下。许多词语在用于总结的时候,总过于笼统。就比如我方才说青春火热的时候,至少与我的经验而言,我的青春几乎也没有热到哪里去。所有的冲动浅尝即止,虽然确实也有过持续的加温的过程。所以复述方才的一席话,较为客观的说法,在平淡无奇的生涯进行到心平气静的时候,我能感受到内心片刻的清凉。这里,有读了许多书的结果。

释迦摩尼在很小的时候,忽然有一天,开始禅坐。当时他被放在一个阎浮树的下面,等看护他的人陆续回来的时候,发现,虽然日影倾斜,但这孩子的头上,却依旧固定着一片树荫。南亚炎热的环境,树荫至关重要,但此景象,犹如神迹。而又过了许多年,当释迦摩尼试图觉悟的时刻,他回忆这段孩提时候的往事,人们问他证道后的快乐是什么,他答道,便是阎浮树下的凉荫。进入至高无上的禅定的境界,便是感知到这份清凉。

要叫我说,就如同做足磨时候用石膏封住脚的程序,石膏持续加热,到不能自已的时候,打破石膏,双足顿时感到清凉一片,可持续一个下午。走起路来跃跃欲飞。人如感受到解脱一般。佛能感受他的心灵,而我只是从身体的感知中去理解。

显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感知到愉悦的至高境界。当然,这样说,似乎不大合适。合适的说法应该是,每个正常的人所感知的东西其实是差不多的,但不见得每个人都会觉得愉悦,更别提使这种愉悦达到身心合一的地步。达到这份境界,有许多过程。但不保证每个过程的结果必然就是。

不过我并不赞同通过刻意修炼的方式去获得这份统一,那个过于刻意,犹如你手握一张去彼岸的船票,不到达当然会失望,而到达也是意料之中。所有注定发生的事情,便没有了惊喜。

人类所有的触感是有迎合倾向的,也是所谓的相互吸引。就比如性爱中最挑逗的方式其实是悬而不发。那些微观的知觉,是保持敏锐的最大动因。因为敏锐,所以敏感。

当我阅读那些佛教的书籍的时候,有时候困惑宗教的意义究竟在什么地方。比如佛徒们普度众生显然是过于宏大的理想,最多是与众生建立沟通以后的自觉。但绝非创立者的初衷。现在看来,所有的动机都是有关于如何摆脱动物性以试图获得神性。当然,所有的试图失败以后,又不可避免地去尝试改变动物性的存在意义。一样的感知,不一样的感受。

解读清凉,无非如此。

人走了许多路以后,饥渴难耐之际,给他一瓢水,一片树荫小憩,自然是无上快乐。但如果只是为了获得这瓢水,这片树荫的快乐,是不是有必要先走上一段很长的路呢?

清凉是什么,其实无所谓。但尤其不能是刻意。

唯独心有智慧,何尝不时时感触清凉?

默课

禅是中年速写。

把棱角打磨圆润时,莫忘却洗净血泪斑斑。以清爽面目示人。

山林有明月,望之喜欢,但不可去。不敢离群索居。便将孤独内置。隐于市井中,谈吐饰之以市侩气。

淡却是非,可缄口不答。不置与否,非无原则,而是原则不辩。

春风化雨易,点化顽石难。不做无用功。

不如以身作则,先做一枚岩石,尘封满面,风雨剥蚀。不复精致,便无缺。

至于胖,则是一种修行。先清肠后寡欲,要吃大荤腥。

有三五人,可同行,可吃酒,可互讽,可玩笑,可一事不合意欲断席绝交之三五次。有谓之友。

如不爱钱般的爱钱,但视钱如弃。

顾影自怜,自命清高。不常醉酒,常寄癫狂如醉。指点诸小子,尔等还嫩。忽收口不语,且看风霜如何细细糟蹋。

见一坑,坐等人陷。而后援手,语重心长,谓之帮其长记性。

见美妇,遐想其若如妻。谓之见本质!

见妻,坦白心迹。由妻讽之,然待我以酒肉。

而后出门,西望,东张。

夕阳徐徐落之。

晚景将至。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川下亦曰:视者真知乎?

闲寂

读的是李长声的这篇《美在青苔》,读到“闲寂”二字。

身处外地的晚上,早早泡好茶上床,将自己裹在被窝里读书,读到一半,给茶杯续水。然后,两个安静的字在心中像墨水在宣纸上洇开一样,没有边际,但慢慢地淡了下来,接着,才开始一些思绪。

东方人大致还是喜欢阴暗的东西,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则用一个更合适的说法,叫“阴翳”。这个词语中关于阳光的作用,是从浓密的遮盖中努力透出来的那一点点。隐隐约约,若有似无,是最好的视觉感受。有徐风吹来,内心容易沉静下来,于是放低姿势,去看风物的细处。小到青苔,那种绿,看着便感到古意的阴凉。与砖石呼应,是与大漠黄沙决然不同的古意。大漠黄沙苍凉。

追怀往昔,想到远处,便不可避免神伤。但是敏感的人,从来都不是生活在当下时空的。年轻时候往前看,要看的便是阳光明媚处。看的是辽阔远方。但年长后却往后看。看浓荫蔽日,看窸窸窣窣的零碎,看风吹落叶沙沙的声响——如念及某人的低语,某人的歌吟,某人的浅唱。时空中余韵袅袅,离而不断。人这回事,便是一件接着一件的情绪。虽然外面看似缜密无缝,但无数的罅隙,流淌着任性的光阴。既然抓不住,于是也就放任自流去吧。

王家卫《重庆森林》里的一个情节,王菲在名叫加州的咖啡店里等一个人,久等不到,外面下起雨来。她想,那个真实的加州又该是怎么样的,会不会也下着雨,于是留一封信给那迟到的人,自己便坐最近的那一班飞机,去加州了。

比此率性还要洒脱的,便是将这些想法置之一笑,如同本欲去山巅看风景,但半途停下,安静扶着山壁小立,一霎间,心上的一切皆可放下了。物我两忘之际,就此品味时光的留白。

据说谷崎润一郎死后,墓地上立着两块青石,一块写着“空”,一块写着“寂”。生亦何欢,死亦何悲,一个“寂”字,共通生死。

书读到感触时便读不下去了,合上书本,茶也不喝了,外面北风扣窗,哗哗作响,辗转反复,心想可以睡觉了。

明天干脆迟点去上班吧。

落寞

在乡下的院子,盘桓了一个小时,回来的时候,恋恋不舍。

雨一直没有停,毛毛的细雨,落在新种下的植物上面,清新如洗。

红枫应该活了,但也有枯枝,也有落叶,那些没有掉下的枯叶,却是异样娇艳的红色,令我动心。

别人家的地里种了蒲,一簇簇的,并不好看,倒是有一家,在院子里稀疏地种了几棵,楚楚动人。

挖了两个草莓给朋友,他们回家会种到花盆里。草莓也结了,绿色的果子,那些红的,便宜了鸟,也便宜了鼠。

朋友说得不错,应该将屋后的枇杷种到前面来,后面有几棵大树遮蔽,见不到阳光,所以长得不算好。

回来后,朋友约洗澡,然后去吃手抓龙虾作宵夜,喝一瓶啤酒。回家后,看着豆瓣上自己那本书的想读人数在嗖嗖地增加。虚荣心已经没有前两天那么强烈了,忽然,莫名其妙地落寞起来。人到中年,情绪化起来。

也许是身体原因。

昨晚赶一个稿,到三点睡觉,早上六点多被同事叫起,去乡下的项目。甲方的老板到了,沟通不算太好。事情一无进展,也就没有什么话可以说。最后说到自己和朋友的厨艺,便约下一个饭局。

中午两个人买了几块钱的五花肉,一个杏鲍菇。回来做小炒肉,下面条。肉丝我炒得不错,只是后来加糖再炒的时候,略多了两铲子,微微有点焦。不过还不至于影响口感。面条下好,放到冷水里浸。然后沥干捞到各自的碗里,滴两滴酱油,夹点杏鲍菇炒肉,其实非常好吃,不过都吃得不多。

午觉睡得也不踏实,这个宿舍是一楼,有潮气就不说了。最气人的是结构的问题导致回音大。稍有风吹草动,听在耳朵里全是地动山摇。

总之没有睡得好。但到这刻,还不是完全想睡。

就是没有精神。

喝的是碧螺春,开始记录今天的流水账。

春雨已经下几日了。

估计天气也快热了。

葡萄结出串串的果实,无花果今年也丰产,金银花第一次开了,还有腊梅,居然也结出杏子那么大的果实。

一群小姑娘带着口袋,来摘我家蔷薇的花瓣。见我在家,顿时都作狐散。

不住在下面,这一切,都不属于我。

治园

治园首先要有好体力,我们书房坐久了,不能动,一动,全身说不出的难受,胸也闷了,胳膊也酸了,这回要命的是手掌虎口处上的肉发酸。酸得不能碰,一碰,触心地难受,再碰,又难受,碰着碰着,似乎就碰上了瘾,不去碰它,心里失落落的。

其实也没有大动,种下七棵苗,苗是淘宝上买的,便宜得惊人,东西也小得惊人。小归小,也悉数种下,只当时间是个本钱,可以消磨到我去住的那天,届时枝繁叶茂,蔚然成荫。种下的分别是丁香、紫藤、香椿、樱桃、金银花,以及柿和桑。

我希望丁香爬到二楼,窗下,也指望紫藤给我院子里一小片遮挡。关键我是个馋人,我要吃到自己种的樱桃、柿子和桑葚。

同类推荐
  • 悲伤的迪尔德丽

    悲伤的迪尔德丽

    《悲伤的迪尔德丽》是约翰·米林顿·辛格和叶芝共同完成的著名爱情悲剧。它改编自爱尔兰神话中迪尔德丽和康纳尔王的传说。迪尔德丽出生时,便有预言说,她会出落为美人,有卷曲的黄色发辫和迷人的灰绿色眼睛,但国王和领主们会为她发动战争……迪尔德丽长大后,康纳尔王要娶她做王后,但她却有了情人纳西。于是,康纳尔王派兵杀死了纳西三兄弟。最后,迪尔德丽在他们的坟前自刎而亡。此剧是一部辛格生前未完成的三幕悲剧,后来由叶芝和辛格的遗孀莫莉·奥尔古德继续完成。
  • 中国军旅文学50年

    中国军旅文学50年

    《中国军旅文学50年》编写前后历时7年,数易其稿,以新中国1949——1999为期50年的军旅文学发展历程为考察对象,以62万字的篇幅,全面梳理了半个世纪以来军旅文学的历史,深刻总结了军旅文学发展进程中的若干重要理论问题,以系统的理论规范和宏阔的学术视野将诸如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理论批评、戏剧、电影、电视剧等不同文体的创作悉数纳入研究范围,以客观的批评品格和敏锐的审美视角将产生过重大社会影响的作家、作品和独具艺术特色却被长期忽略的作家作品一并纳入研究的范畴。
  • 我和这个世界不一样

    我和这个世界不一样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真诚的文字记录了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对教授过自己的老师怀念与感恩,对曾经同学、朋友及共同度美好时光的回忆;对一些社会问题提出的看法并给予包容和理解;对他乡之游的所见所感等等,让我们看到了95后的独特思维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拷问,从而了解他眼中世界的样子。如果你是一个90后的少年,你会从中间看到自己,如果你已不再年少,这些文字也会让你停下来,找回属于曾经的回忆。
  • 儿童诗园

    儿童诗园

    《儿童诗园》是英国小说家、散文家和诗人史蒂文斯森的一部优秀作品,自出版以来深受广大少年儿童的喜爱。它是一部专门为少年儿童创作的诗歌,颇富童心童趣,清新活泼,天真纯朴。阅读这样的诗,可以使孩子们拥有一颗纯真、欢乐和向上的心。
  • 陌上花开缓缓行

    陌上花开缓缓行

    人世韶光,何其忽然?人生际遇,何其偶然!与其独自向隅,击磐敲钟,以生的快乐作修束,去叩问佛祖苍天,谋求来世幸福,不如好好的活在当下,珍惜所得,珍惜拥有,感受现实和现世的欢乐。入山参禅,出山归凡,如此,则幸福无处不在。
热门推荐
  • 次元交易法则

    次元交易法则

    重生于二次元世界的少年,因为一枚钥匙接收到其他位面的委托!湫:帮我救椿,我愿付出一切代价!张楚岚:我想知道甲申之乱的真相,我用金光咒和雷法和你换!……:“好,契约成立”
  • 续镜花缘

    续镜花缘

    《续镜花缘》,清宣统二年(1910)上海人华琴珊著。作者从李汝珍《镜花缘》一书末尾入手,着力写女儿国中几个才女理民治国的武功和文治。对一干才女不让须眉的各种才能极力做铺排描写,为几千年遭受歧视和压迫的女性吐气争光,对李汝珍《镜花缘》所写的妇女问题有所继承和发展。
  • 御猎

    御猎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金色眼睛的映像

    金色眼睛的映像

    一双金色的瞳仁,无声打量着心上的缺口,刻板无趣的军营,一个偷窥着的年轻士兵,两对貌合神离的夫妻,羞辱与背叛,也许死亡才是爱最好的结局。卡森·麦卡勒斯超越一个时代的经典,马龙白兰度、伊丽莎白泰勒倾情出演同名电影。疏离,孤独,得不到的爱,突然而至的死……
  • 和工人同志们谈写作

    和工人同志们谈写作

    《和工人同志们谈写作》讲述的是老舍先生和工人同志们介绍的一些写作方法、写作技能和特点等内容。
  • 平生莫说昔年

    平生莫说昔年

    一个取材于名侦探柯南的故事。挺复杂的,也许很有趣。
  • 刺杀太子殿下

    刺杀太子殿下

    重生后的苏蔷想要报仇,得先杀了当朝太子。她投毒,他把她按在墙上时“不小心”抖落了毒药;她射箭,他把她搂在怀里“手把手”教她;给他一刀总可以吧……可是!谁让你在我沐浴时进来的……
  • 穿越:爱妃别赖帐(全本)

    穿越:爱妃别赖帐(全本)

    本文简介:悲惨的是睁眼发现她穿越了!★她发现她的王爷老公居然早已有心上人,太好了!“有爱人了?行,你们幽会,我给你们把风。”像她这样通情达理的好王妃,可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了。众人眼中的淑女王妃,孰不知却是一名极品妖女。他不爱她,却不放过她,还霸道的控制她,心的碰撞,是否与爱情无关。现代女骗子,贪财,贪色,十八般武艺,骗死人不偿命。现代女骗子VS睿智邪王,是骗子骗倒了王爷,还是王爷驯服了骗子。
  • 清君则

    清君则

    天下纷争,鬼王出世。林中有鸟,自言凤凰,非醴泉而不饮,非梧桐而不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