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98900000022

第22章 犹恐相逢是梦中

合宫上下五日前便已经开始准备端阳这日的一应用物了。这天一早,尚衣局便将五色长命缕送往了各宫,不仅帝后妃嫔们,就连宫人们也需人人佩戴以祈吉祥。尚食局连夜备好的五毒饼,粽子,五色团等食物,也按时依例地分送到了各处。所有宫室内外的大小门楹上都挂了佛道艾和装了紫苏菖蒲碎末的朱漆八角盒。年轻的宫女们大多随身佩着亲手制成的银样鼓儿花,各宫妃嫔也都早起晨妆,细心打扮,以期在御宴中艳压群芳。端阳这天,汴京城内,亦是家家插艾,户户熏香;巷陌市井间,游人走马,热闹非凡。

赵祯携者绾绾的手进了延佑宫,二人去时,升国长公主翾珺已经在了,母女二人正说话呢。刘娥刚刚装扮停当,她今日穿了一件群青色宽袖褙衣,一条交织绫泛金裙,衣身的边缘处满满地绣着千叶锦袍红。她头上梳着凤髻,髻心处是一顶山川飞走华胜,发髻的两边分簪着两对丹凤吐珠金步摇并四支凤尾缠草钗。翾珺今日穿了一件鹅黄色莺羽纱褙衣,一条曳金桂杏色绡褶裙,她头上梳着三个湘螺髻,发髻右边斜簪着一支赤金云瑶钗,左边则摇摇地垂着一支珍珠璇玑长挑牌。她唇边泛着淡淡的笑,恬静安然,婉约庄持一如平常。

刘娥见今日赵祯穿扮的清逸,那龙吟海潮的刺绣又有画意,便知是绾绾的心意手笔;绾绾亦是靥带桃花,粉面生娇。二人携手同来,言语举止间十分恩爱体贴。此情此景,让刘娥甚感欣慰,也在她心中激起了一片怀念。也曾有那么一个人,与她神形相守,前朝后宫无间无疏。

“母后今日,看起来气色很好啊。”赵祯微笑道。

刘娥忽地一惊,儿子微笑着的脸让她一时迷惑,是,太像了。

刘娥唯恐心事被两个孩子看穿,她忙回过神来,应道:“你们的气色看起来也很好。”

“皇姐,你来得好早。”绾绾招呼翾珺道。

翾珺恬然一笑,道:“我是昨夜便住在延佑宫的,和母后说了好些话呢。”望这二人神仙眷侣般的形影缠绵,就连一向心思宁澹的她也不禁有些歆羡。而绾绾的眉目,隐约之间,与她长情相思的那个人又是何其相似。

这时候,云舒进来了,她问道:“太后娘娘,早膳已经备好了,是出去用,还是送进来?”

“就在外面用吧。”刘娥吩咐道,她慈爱和悦地将绾绾拉到身旁,问道:“你们也还没用过早膳吧?哀家特吩咐小厨房备了胭脂鹅脯,滴酥水晶鲙,豌豆黄,还有绿茶酥,都是你与祯儿喜欢的。”

绾绾笑着摇了摇头,应道:“还没呢,想着来陪母后一起呢。”

原来绾绾进宫时才只十二岁,刘娥喜欢她秉性纯真,天赋聪慧。婆媳二人相伴多年,刘娥从来都对绾绾视如己出,疼爱有加,对她的各类喜好皆悉于心。

用过早膳后,毓琳也带着两个小公主来了。毓琳今日穿了一件藕粉色若水纱衫子,一条藤灰色月笼纱褶裙,衫子上装缀着木槿花夕的印花。她头梳弦月鬟,髻上簪着一对水晶竹节簪并一支若兰冰玉步摇。毓琳着装淡雅,显见得是无心争艳的了。两个小公主是一样的装扮,都穿着鹅黄衫子,柳绿褶裙,衫子上翩跹着几只翠羽鲜艳口衔红果的翠鸟;二人头上还各戴了一顶绣着晚燕归巢的正黄绢虎头帽,粉雪可爱之余,更较平时多了几分童稚的玩趣。

赵祯半屈着身子疼爱地抚了抚女儿们的小脑袋。他望向毓琳,关切道:“这么热的天,还带虎头帽,当心她们中暑啊。”他唇边浮着淡淡温和的笑意,并无责备之意。

毓琳温柔道:“这是臣妾娘家前些天送来的,说是端阳带虎头帽,可以给小孩子辟邪。她们两个看到了就爱的不行,吵着闹着一定要戴呢。这布料倒也不厚,应当也无妨。”她低下头慈爱地望着两个女儿,唇边带着宠爱又有些无奈的笑意。

自那日被绾绾从水中救起以后,幼忻就对绾绾很亲近,她从桌上抓起一块五毒饼,一路唤着“母后”就小跑到了绾绾身旁,虎头帽上的两个耳朵在她头上一颤一动的。幼忻将那五毒饼塞到了母后手中,一张小脸笑也似的望着绾绾。绾绾将那五毒饼掰开,一点一点地喂到了幼忻嘴边,看幼忻小口小口地嚼着,绾绾的神情中也充满了慈爱与喜欢。许是看妹妹吃得开心,幼怡也走了过来。绾绾见幼怡来了,自也同样耐心地喂着她吃了另半块五毒饼。

“幼怡,幼忻,你们仔细不要把母后的衣服弄脏了。”毓琳走过来招呼道,她笑向绾绾道:“皇后娘娘,你瞧,她们很喜欢你呢。”

“我也喜欢她们。”绾绾望着两个孩子,温情道。赵祯见此情形,也走了过来,他从背后轻轻挽住了绾绾,笑意温存地望着她。

望着他二人如此亲密相爱,毓琳心里到底有些羡慕和失落。不过,她心地端正澄明,更不会存任何伤人害己的妄念,况她又是真心与绾绾以知交相待,对他二人的真情自然是祝福的。她低头望了一眼两个可爱的女儿,已觉释然并满足。

刘娥望这儿孙绕膝,天伦富贵,悠悠道:“民间过端午是要吃五毒饼的,哀家进宫之前倒没想过,宫里竟也吃这东西。”她向幼怡抬了抬手,招呼道:“来,幼怡,到皇祖母这儿来。”

幼怡仪态端淑地走到了祖母身旁,刘娥揽着她坐在了自己身侧,慈爱地问道:“幼怡知不知道,过端午为什么要吃五毒饼啊?”

幼怡大方道:“回皇祖母,五毒指的是蝎子,蛇,蜈蚣,蟾蜍和壁虎。而端午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日子,人们在这一天将这五毒印在饼上吃了,是期望着能借端午的阳气,铲除五毒之弊,不再受其害。”

“答得很好。”刘娥点了点头,她向毓琳赞许道:“贤贵妃教养得很好。”

纷芜的槐英划过檐角朱梁,悠然坠落在宫阶之上。蜉蝣生死,知也茫然,在这季候无声的流转间刘娥忽觉出了一种静灭守常的古远。然天地一瞬,人世岂非网织的一梦,梦能重回,陈迹却无路可归。

刘娥望向天外,追忆道:“从前,哀家家道中落,还未遇到先帝的时候,哀家同母亲在街头唱“鼓儿词”。哀家还记得,每逢端阳,汴京城大街小巷处处都在卖桃枝,菖蒲,艾叶这些节物。像五毒饼,五色团,银样鼓儿花这些点心和小东西,也都是随处可见的。民间也有将紫苏和菖蒲捣成碎末然后封装起来的习俗,不过不是装在朱漆八角盒中,而是装在一种梅红色的漆木小盒子里。哀家遇到先帝的时候,先帝还是襄王。进王府后的第一个端午节,哀家发现这王府里竟也吃五毒饼,哀家那时很有一番感叹,便望着那五毒饼望了好久,先帝以为哀家喜欢吃呢,便吩咐厨房将这白糖冬瓜馅儿的甜饼变着花样做了好多,有玉兔捣药样的,有仙人提篮样的,有绣球样,灯笼样的……呵,你们看看他。”说到这里,刘娥的眼中漾起了温暖的笑意,她真想他啊。

“后来啊。哀家做了修媛,做了德妃,做了皇后,做了,太后。”说到做了太后的时候,她长长地顿了一顿,复又心曲百折地感怀道:“哀家发现,这宫里啊,一直都有五毒饼。哀家做皇后的时候有,哀家做太后的时候也有,只是,只是……”

只是那个人却不在了,刘娥不禁哽咽住了,有深深的怀念和侵骨的悲伤自她眼中漫了出来。

“母后。”赵祯亦不自禁地握住了母亲的手。

刘娥的唇边飘过了一丝苦涩黯然的浅笑:“哀家真的是老了啊。”纵泉底相见,怕君不识。

幼忻跑近前去,她抱住祖母的脖子,天真道:“皇祖母才不老呢,皇祖母最威风了。”这稚嫩的童音,银铃一般,划破了这宫室内灰黯沉抑的气氛。

刘娥“呵”地一声笑开了,她抚着幼忻的小脸,慈爱喜欢道:“你这个小机灵。”

其余人望着幼忻亦是一乐。毓琳欢喜欣慰的神情间更有着母亲的自得。

又过了一会儿,嫔妃们便都来了,帝后携众嫔妃向太后祝了佳节贺词,便合宫去往凝晖殿饮宴。

端午节凝晖殿的午宴与寻常宫宴的菜点有些不一样,每个桌子上都放着甜咸两味粽子并五色粉团和五福饼,这三样应节的点心虽是每年常设,但却从不受人青睐。倒是白碟齑,三脆羹,绯羊首,西京笋等别致的小菜在夏日里开人胃口。端午宫宴上例行有雄黄酒,不过雄黄酒性烈味厚,宫中人多饮不惯,众人都只是象征性地敬太后和帝后饮一杯便罢了。雄黄酒外另还备有清甜甘冽,味淡消暑的竹露饮,清风酿等佳饮。

午宴罢,尚辇局早已备好了鸾舆车架在凝晖殿外等候,皇帝乘龙辇,皇后和太后乘凤舆,长公主并众妃嫔乘品级不同的檐子。

“绾绾。”赵祯伸出手,欲偕绾绾同登龙辇。望着赵祯真挚深情的目光,绾绾灿然一笑,毫无犹豫地就将手递给了他。

身后嫔妃宫人们小声翼翼地唏嘘开了,“却辇之德”的旧话重被提起。太后刘娥隐隐约约地听到了,不过淡然一笑,不以为意。

女则标榜,青史传贤。樊姬也好,班姬也好,要做这贤女,必负了他,也负了己。

云舒也扶着刘娥乘上了凤舆。望着前面龙辇上并肩携手,眼底流波的二人,刘娥又想起了彼时彼年,那景那人。

“阿娥,我欲携你同登龙辇,共相江山。我许你九鼎之尊,千秋万代。”

千秋万代何处?在残月将晓,天下将明;在人生初见,从别沧海。

熏风一起,槐英纷纷然地扑坠到了她的裙上。迎着这甜暖淡远的风,她笑着,一直笑着。

同类推荐
  • 第一宫女

    第一宫女

    她曾是县令千金,却在童年突遭家变,从此落入苦海。为了爹一展笑颜,为了亲人不再受苦受穷受人欺,毅然偷偷入宫做了一名卑微的宫女,期盼有一天,能与皇上不期而遇,希望日子从此掀开新的一页。极尽的宠爱,极尽的占有,繁华的遮盖下又是怎样的心痛?人的心能经几次蹂躏?人的爱能经几次折磨?人的情是否有极限?爱过痛过迷恋过寂寞过,然后是什么?谁来告诉她这个皇上亲赐的“第一宫女”?
  • 城西有宅八百两

    城西有宅八百两

    闾阳城西,有座萱草居。据说居内住着一位神医。其医术出神入化。可医病,可医心,亦可医命。而她治病原则只有一个——看心情。心情好,治命也分文不取;心情不好,治病也照宰不误。小小四方之地,每到逢十之日,门前必是车马人不断,人流不息。被拒之门外?莫恼。这是常态,没见大家这队都排到巷子外了么。啥?有钱?没用。神医宰大户,一单够三年。人家不缺钱,你啊乖乖排队去。观人间百花色,体浮世众生情。一个个悲欢痴缠的故事,自此岸而起,至彼岸而终,途径这里,留下淡淡影踪....
  • 不羡

    不羡

    求得初心红尘过,不羡鸳鸯不羡仙。盛安帝最宠爱的公主君梦洛十四岁时被迫离京去往护国寺祈福,却遭遇暗杀坠落悬崖,两年后她领着一个身怀绝技的邋遢道人归来,莫名被降级为郡主。为报母族之仇,她奔赴战场,争权夺利……三年时光,眼看大权在握,京都却命案频发,她的势力被一点点蚕食,真相揭开,究竟谁是幕后操纵之人?所谓的真相就是真的吗?身旁之人就是可信的吗?血淋林的真相面前,她又是谁呢?傲娇公主x神秘道士片段一:初识,她遭遇追杀,无依无靠,被他所救,他说要永远守护她。君梦洛:你是谁?为什么跟在本宫身边?你所求为何?玄淅川:山人玄淅川想要保护殿下,我求殿下一生平安喜乐君梦洛:那好,你跟在本宫身边,不许背叛,不许说谎,不许蒙骗本宫……不许,偷偷丢下我玄淅川:……好片段二:惨淡的真相被揭开,她失去了一切,只有他了,却未曾想过他从来都不是她的君梦洛:你究竟是谁?为什么?你一直都在骗我玄淅川:我从未欺骗你,我就是我,护殿下一世平安喜乐是我的使命,我的责任……无关情爱君梦洛:……滚
  • 难负深盟

    难负深盟

    她既是天下第一大派掌门的关门弟子,亦是北部重藩的郡主。而在这波谲云诡中与之纠缠的,一个阴谋算计,一个狠绝毒辣,一个毫无保留。在这个乱世王朝中,她究竟何去何从?
  • 毒女难为

    毒女难为

    侯门嫡女、中宫元后含冤而亡,怨冲天地,浴火重生!欠了我的,统统都要还回来。喜财的钱财尽失,惜命的命丧九泉,爱名的身败名裂,权势至上的那就夺了你一切权柄,让你猪狗不如!复仇路上,人挡杀人,佛挡弑佛,神挡屠神!
热门推荐
  • “眼底影像还原仪”之研究

    “眼底影像还原仪”之研究

    光盘,广西第四、六、七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获广西、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以上30余次。创作及出版长篇小说6部,在花城、上海文学、作家、钟山、北京文学等中国核心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迄今共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
  • 快穿之日常佛系

    快穿之日常佛系

    一个巴掌被扇到解放前,曹喜儿决定了,以后的人生六十分万岁。超出去了,那放慢脚步让灵魂等等自己的躯壳。不够了,那赶快努力一下,努力一下下就好,绝对不能用力过猛。万一超出去多了,那可不是要心痛死她呀。快穿成了小乞丐?没事,我会调整心态佛系活着快穿成了、、、、、、
  • 刀锋边缘

    刀锋边缘

    游走于生死边缘,一桩桩扑朔迷离的案子,一次次考验着智慧和勇气,坚持信念、保护国宝、窃取情报、诛杀叛徒,铸就了一段红色特工传奇。读者交流群:824737807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福建省外海战船则例

    福建省外海战船则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不要成神

    不要成神

    一场突然起来的大灾变,整个世界天翻地覆。异兽成了地球上的主宰;神主、神力成了残存的人类文明的主旋律。百年之后,一个出生豪门的少年,带着母亲临终时“不要成神”的遗言,面对围绕在身边的重重迷雾,他又该走向何方?
  • 有间汤药铺

    有间汤药铺

    在夜和黎明,有梦境的魇浮现,在找自己的过往。——论两个活了万八千年的老怪物的现代日常。古老的宅院合着香暖的风,一股脑儿的扑进半敞的窗棂中,窗帘轻轻轻轻的卷,青丝慢慢慢慢的缠。谁先笑出声的,不记得了。谁先吻了谁的唇,也不记得了。只知道花红柳绿,春日正好。唇齿交融,艳色无边。还有比这更撩人的吗?“可是我真有病。”“我真有药。”
  • 顶尖黑客成长记

    顶尖黑客成长记

    京城一番历练,无意间英雄救美,她闯入他的生活,彼此交出信任。她偶然认的姐姐,引出了多年前的一场悬案。原来,自己拜师是因为师傅的算计;原来,这一切都是一个圈套;原来;她的好朋友是伤她最深的人;原来,她身后一直有一个人……“你会爱我吗?”“不会。”“那我教你好了。”
  • 雚经

    雚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Albert Savarus

    Albert Savarus

    One of the few drawing-rooms where, under the Restoration, the Archbishop of Besancon was sometimes to be seen, was that of the Baronne de Watteville, to whom he was particularly attached on account of her religious sentiments.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