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00100000006

第6章 勇敢的人死于伤心

文/云也退

聂鲁达被开棺验尸了,这是前阵子文学界最大的新闻之一,人们对他的死因一直很感兴趣,现在终于下手了。1973年9月11日,智利民主政府遭皮诺切特政变推翻,聂鲁达的挚友、社会主义者阿连德也惨死枪下,十二天后,聂鲁达本人在圣地亚哥去世,官方公布的死因是心脏病,不过一直有传闻说他是被毒死的。

智利政变后,一大批热血青年星散四方,其中就有时年20岁出头的罗贝托·波拉尼奥,他本已随父母在墨西哥定居,祖国一出事他就赶了回来,嗣后成了流亡者,这情形同1937年西班牙内战后如出一辙,大量民主人士在佛朗哥胜局已定的情况下流落他乡。波拉尼奥后来写道:“9月11日对我来说不仅是一个流血的场面,而且还是一场幽默滑稽戏。”他也并不喜欢聂鲁达,骂得很露骨,“我坦白:一读聂鲁达的回忆录,我就难受得要命。里面简直矛盾重重啊!要掩饰和美化那张扭曲的面孔需要费多大力气啊!丝毫不大度,没有半点幽默感!”

我没有读过《2666》,也不了解波拉尼奥对阿连德政府的看法。我才刚刚迈进波拉尼奥的门,读了《地球上最后的夜晚》这部他早期发表的短篇集,十四个故事里有头有尾的不多,有的只能勉强说是故事,最后一篇《邀舞卡》则是以片段的形式回顾了他的早年经历,顺便批了聂鲁达的做作。聂氏的回忆录是在他死后次年出版的,记述自己早年的浪荡生涯,诗歌如何为他赢得各地的崇拜者,豪迈中透出沾沾自喜。波拉尼奥讨厌之,再正常不过了。

流亡会变成文人的光环,想想两极格局下,苏联东欧出了多少文化英雄就知道了。波拉尼奥描写的却是相反的状况:流亡给人带来孤寂的内心,不稳定的关系,无法掌控的人生。《圣西尼》是整本书中结构最完整的一则故事,写两个流亡者的交往:“我”是个穷困潦倒的文艺青年,在加泰罗尼亚地区一边写作一边苦苦找工作,而圣西尼早已成名,是“我”推崇的阿根廷大作家,由于母国处于庇隆独裁之下,目前政治避难于马德里。“我”在圣西尼的鼓励下参加征文比赛,书信往来间,“我”渐渐发现大作家的处境一样凄凉,他甚至还得靠一稿多投来多捞一点可怜的奖金,另外,圣西尼还牵挂着自己那不知所踪的儿子,他很可能已经死于独裁政府的枪下。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江湖。为什么这么讲?我觉得是因为近必生苛,众多的挑剔抱怨都出自过于亲密的关系,远了,则如俗话说的那样,会产生“距离美”。“我”与圣西尼始终缘悭一面,故而保持着毕生的敬意,“我”从圣西尼寄来的家庭照上认识了他的女儿米兰达,他却不知道,这位漂亮女子有多么看不起自己的父亲和他的那个通信者,称他们是“捞奖金的人”。多年以后,米兰达给“我”带来了圣西尼的死讯,相逢一笑,“某种神秘的力量”使得两人早就和解了。

波拉尼奥笔下众多的流亡者没有一个是聂鲁达那样风风光光的。流亡是内心的事,一个吞下去的动作,是面对万丈深渊时喉头的一声哽咽。流亡者对缺席比对在场更加敏感,他们总在观察,寻找倾听和倾吐的合适对象。《毛毛虫》写两个远离家乡的人的相遇,在开口对话之前彼此都注意到对方很长时间,一个在书店里翻书,另一个坐在书店外的长凳上独自望着天空。他们交谈起来,“‘毛毛虫’从来不跟人争论,也不表示看法……只是倾听,存在心里,或许也仅仅是倾听。”他们的距离从未缩短到称兄道弟,彼此都知道,对方只是人生过客而已。结局没有意外,“毛毛虫”悄无声息地搬走了,“后来就再也没见过他”,平淡如此,读来还是有点惆怅。

这些故事里都少不了书,少不了写作与诗歌。波拉尼奥喜欢玩味一个被迫丧失稳定的人,文艺在他的生活里还能起怎样的作用?阿连德政权被颠覆后,智利军警前来搜查聂鲁达的寓所,诗人说:“看吧,你们在这儿就怕一样危险品——诗!”颇有几分李白命高力士脱靴的豪气。然而这种豪气是虚的,出自聂鲁达天真狂傲的秉性,“看尔等鼠辈,与我何加焉?”不按世界本来的样子去看世界,固然豪情满怀,不失可爱,但由于入得真实太少,其实境界不高。波拉尼奥描写的文人则处在另一个极端,他们都被真实的人生摧折得落落寡合,离“豪气”二字太过遥远了,甚至没有余力让青春的本能暂时逍遥一会儿。“讨生活”的负担榨干了所有诗意。

就剩下了同情。赖文艺的桥接,这些寂寞无助的人彼此都能认识,能说上几句话,在迷茫一片的夜晚互相有所寄托。《地球上最后的夜晚》一篇,写B与B父到阿卡普尔科度假,本来无关流亡,但B的举止心理都是流亡者的,他带了一本偶然得到的法国超现实主义诗选,他似乎预感自己随时可能离开眼下的岁月静好,仿佛度过的每一天都是“地球上最后的夜晚”;他用陌生的目光看任何人,包括自己的父亲;他对任何活色生香都不抱浓厚的兴趣;他做的梦都是在黑乎乎的长街上来回走,站在楼群之前,看到楼群间巨大的影子好像在相互冲撞。在游泳池边的露天茶座,B遇到一位美国妇人,问起他手中的诗集,从而两人有了一番关于诗的简短对话。故事到这里微微有了一点亮色,但很快又沉寂了下去,因为B的假期节奏被他的父亲所掌控,后者的眼里只有女人、吃喝和赌博——象征着一种强大而麻木的支配力。

从事文艺的确能帮助他们“刷存在感”,但即便是圣西尼,在流亡的处境中也不得不屈从于生活的残酷压力。更大的恐惧源于写作这一职业本身。B在诗集里读到了居伊·罗塞的诗,那是法国的一位二流诗人,在1940年法国沦陷后失踪,没有谁知道他的下落,朋友们遍寻不着,签证下来后就都忙着去美国了,“个个忙于找个安全的地方”。正如明末士人好说宋末光景,那一代法国遗民文人的境遇,在智利的流亡文人看来,处处预警他们的命运;读一个被人忘却的人的作品,作为同行的你怎能不心有戚戚:焉知自己的作品会不会也有沦为“遗作”的一天?不论罗塞是否善终,他究竟都被人忘却了。在另一篇小说里,波拉尼奥更是虚构了一位名叫勒普兰斯的三流法国诗人,他在沦陷期搭救了一些比自己优秀的作家,换来了继续书写蹩脚诗歌的名誉资本。

作家必须要出版,靠市场的力量来证明创作的价值,而流亡的环境一方面增加了出版的难度,另一方面增加了作家对“泯然众人”的恐惧。波拉尼奥虽然从40岁才开始出版作品,但他对这种困境一定早有体会。物伤其类的感觉贯穿于所有这些小说之中,有时体现为思念(《恩里克·马丁》),有时体现为感激(《戈麦斯帕拉西奥》),有时只是天涯沦落人之间泛泛的同情(《毛毛虫》),有人死去,有人消失,有人依然在为理想挣扎着写作,波拉尼奥从不描写他们内心的痛苦,他收笔总是很急,镜头总是在睹文思人、触景伤情的一刻匆匆转换。

如若聂鲁达那种狂傲是对困苦的有意回避,无足可观,真正高致的文人境界又当如何?我想,那必如王静安所说“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必须深品人生况味而不得失萦怀。波拉尼奥在末篇《邀舞卡》中自问自答:“我这一代智利人是勇士吗?是的,是勇士”,沉抑了一整本书之后,读到这句话感觉很突然,细想之却也不为过。相对于聂鲁达的全然不入,那些籍籍无名的流亡者入人生入得太深,深到杯酒相对默默无言,深到死于纯粹的厌世和伤心,像那位诗人恩里克·马丁一样,死时留下一串无人能索解的数字秘符,而无一句怨天尤人之语。死于伤心,在波拉尼奥看来远远高于死于政治暴力,或死于那些有塑像效果的壮怀激烈。就这个意义而言,他们可算是勇士。

十四篇文字,波拉尼奥完成了起跳前的下蹲——他用这本消散的、惆怅的、寂寥的书给更具野心的作品清理出场地。每一个故事抵达结尾,我们会发现,注意力已被作家带离了出发地很远很远,几乎回不去了,我们就这样被他抛在了半路,落入了与剧中人相仿的四顾茫然的境遇里,我们被迫去他的下一本书《荒野侦探》里寻找更多。

同类推荐
  • 海胆

    海胆

    《海胆》是一本人物特写集,收录了九篇文章,写出了九个人的秘密。之所以取名“海胆”,是因为这九个人都和海胆一样:有尖锐的刺,也有柔软的心。除了刷爆朋友圈的《和李安一起午餐》——对李安而言,电影的秘密可以讲,生活的秘密不可说。但他把生活秘密藏在电影里,看懂了,才是真正理解他了;还有:《Hello,朴树先生》——用两万字告诉你,一个40多岁的男人要“天真做少年”,需要付出怎样的代价?《刘若英:每个女人心里都卧虎藏龙》——是做循规蹈矩的俞秀莲,还是自由肆意的玉娇龙?如果两个都想,就是太贪心吗?《侯孝贤:一根老骨头,知道自己的样子》——《刺客聂隐娘》为什么会拍成这个样子?下一部电影会是什么?还有,他为什么从来不拍中老年人?……九篇文章,写了九个成功者内心的欲望、恐惧和挣扎。当你理解了他们,会更能应对自己在生活中碰到的难题。
  • 宁夏文学精品丛书·散文卷

    宁夏文学精品丛书·散文卷

    本书渗透了作家们朴实、真诚的情感,散发着对真善美的智性思索和追求。
  • 述而批评丛书:销魂者考

    述而批评丛书:销魂者考

    《销魂者考》共收录15篇文章,主要聚焦于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问题和作品,话题涉及“潘晓”讨论、刘震云小说中小人物对历史的承担、卫慧小说的历史隐喻功能等等。同时,也有对于相关学术著作的评论,如对于蔡翔《革命/叙述》和张新颖《沈从文的后半生》的评论。这些文章显示了很强的哲学气质,作者往往从文学出发,抵达更为抽象的文学观乃至世界观,试图以文学的思考来回答有关审美、他者、正义等更为根本的哲学问题。
  • 凌叔华文集:花之寺

    凌叔华文集:花之寺

    小说集《花之寺》由17篇短篇小说组成。其创作主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反映闺中少女的黯淡生活。刻画豪门闺秀的内心世界,表现旧式少女无法主宰命运的失落和茫然,讽刺和怜悯她们悲剧性的命运;二是发露太太阶层的庸俗生活。揭露旧式太太寄生虫般的生活,审视和批判她们麻木丑陋的灵魂;三是展现新式妻子的矛盾生活。表现新女性试图打破传统性别角色禁锢的痛苦和无奈,肯定和突显独立自主的女性意识。
  • 呼唤阳光

    呼唤阳光

    《呼唤阳光》中包括《岳飞》、《郑板桥》、《呼唤阳光》、《检验》、《松风柏韵》、《狼烟》、《原野风》7个电影文学剧本。其中《岳飞》、《郑板桥》、《狼烟》用艺术化的手法再现了岳飞抗金、郑板桥弃官归隐、戚继光抗倭等过程,展现了古代英雄名士的傲骨和气度。《呼唤阳光》、《原野风》展现了当代县城的经济、生活的变迁,塑造了当代改革者形象。《松风柏韵》、《检验》重现了当代军人精湛高超的军事技能和保家卫国,矢志不渝的战斗精神。
热门推荐
  • 不会用刀的魔法师都不是好厨子

    不会用刀的魔法师都不是好厨子

    身为一个魔法师,本来是不需要会使用刀的,但如果这个魔法师偏偏喜欢上了做饭,非要当一个厨子呢?
  • 狂妄女武神

    狂妄女武神

    我是镜月骨,我有一个不坑但是贱萌的系统,有一天我觉醒了名为女武神的异能,从此造到整个地球的追杀,无耐的我只好到各个位面去瞎窜顺便完成系统的任务然后,回来地球上吊打那些想要抓住我的沙雕组织。
  • 汉墓群

    汉墓群

    东方红梅终于走出了汉墓群,也终于走进了汉墓群。走在冬日弯曲的田间小路上,东方红梅的心情说不上轻松,也说不上沉重。地里的雪被冬日的阳光照射得有些刺眼,但她还是忘情地不断回望着离她越来越远的汉风村和散落在田野上、被大雪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座座墓冢。在红梅看来,这场大雪把浓缩在这大大小小七十二座汉代墓穴之中的两千多年前的全部汉代历史,又加了一层防护墙,使之不会消失、遗落。由这七十二座墓冢组成的墓群就像一座巨大迷宫,让她在里面走了几十年,寻找了几十年。今天,她终于看到了出口。过了眼前这座墓冢往南二百米就是笃马河。
  • 双子兄弟

    双子兄弟

    无论身边发生了什么,只要坚持下去,就算不能活,也能精彩的死!
  • THE CONDUCT OF LIFE

    THE CONDUCT OF LIF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超越东西方:吴经熊自传(思想文库·《宗教与思想》丛书)

    超越东西方:吴经熊自传(思想文库·《宗教与思想》丛书)

    吴经熊是一位跨越东方和西方文明的奇才。他于1950年写的自传中,谈论了基督徒与中国文化的对话、西方的诗与精神生活、佛教与内心的反思等话题。他以娴熟的西文流畅地阐述中国思想,本身就体现出一种中西合璧、天衣无缝的和谐境界。
  • 乡曲枝辞

    乡曲枝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女神的魔王保镖

    女神的魔王保镖

    (无敌爽文)魔王降临都市,成为冰山女神的贴身保镖,没想到女神居然是魔女,猫妖,修真者,九尾狐,未知的都市里,到底还隐藏着多少秘密?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