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17800000006

第6章 与学习恋爱一生(1)

1.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叶公向子路询问孔子是什么样的人,子路没有回答。

孔子说:“你为什么不这么告诉他:孔子的为人啊,发愤时连饭都忘了吃,快乐时什么忧愁都忘了,不知道自己都已经快老朽了等等。”

子路为什么没有直接回答叶公的提问呢?可能是觉得自己是把握不好怎么评价老师,也可能是觉得老师的伟大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评价的,需要去亲身感受孔子身上的圣人气象。但孔子给自己做出了评价:好学忘年老。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

极为好学是孔子的显著品质,也是孔子自认为他和其他人的差别。孔子说,在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里,你一定可以找到像我这样忠诚讲信用的人,但你找不到跟我一样好学的人。在孔子看来,好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品质,一个人如果不好学,就会导致其他品质出现缺陷。孔子曾对子路谈过由于不好学会导致六种弊端:喜好仁德而不好学,容易变得愚笨;喜好智慧而不好学,容易变得放荡;喜好诚信而不好学,容易受人利用而害了自己;喜好直率而不好学,容易变得尖酸刻薄;喜好勇敢而不好学,容易酿成叛乱;喜好刚猛而不好学,容易变得狂妄。(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仁、知、信、直、勇、刚这六种品质都是孔子倡导的君子品质。然而,恰如其分地训练这六种品质都离不开好学。换句话说,只有好学的人才能真正拥有这六种品格,只有好学的人才能真正驾驭好六种品质。离开了好学,一个人的优点往往也是一个人的缺点,而且,可能是致命的缺点。只有学习可以补不足,让人把握好自己的行为。

孔子好学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乐学,在孔子看来,学习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上文已经讲到,孔子把学习分了三个层次:知之、好之与乐之。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知之”是第一个层次,就是知道某种知识。如果不能进入“好之”的层次,这个知也只是浅层次的知。“好之”是第二层次,这个层次有强烈的求知欲求,希望学得更深更全而刻苦钻研,已经进入了深层次的知。当然,最高层次的学习状态就是“乐之”。在好之之后体验了学习的快乐,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如果说,好之是深入其中,乐之就是出乎其外,得乎其趣,将学习的东西进行了融会贯通而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也可以说,知之者是知道分子,好之者是知识分子,乐之者才真正达到学者境界,是知乐分子。成为知乐分子,就可以在知识海洋中自由自在地遨游了。

2.孔子与老子之间不得不说的故事

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着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孔子拜访老子,和老子分手后,对孔门弟子们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会跑的可以用网罩住它;会游的可以用鱼饵去钓它;会飞的可以用箭去射它。至于龙,我就不知道怎么对付了,龙能游、能跑、能乘风飞天。我今天见到的老子,就是龙啊。”这就是有名的孔子问礼于老子后,对老子的评价。

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故事记载于多处,《孔子家语》《史记·孔子世家》《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礼记·曾子问》,甚至《庄子》中的《天道》《天运》《知北游》等古籍中均有记载,只是其中对孔子的年龄记述差异极大。《史记·孔子世家》称孔子问礼于老子时是30岁左右,而《庄子·天运》中却说孔子问礼于老子时已经51岁了,两者相差21岁。两次记载的年龄大不一样,难免引起人的怀疑。而且老子本身的身世更是扑朔迷离,所以,这件事尽管多处记载,但就是近现代一些学者仍对这一事件持怀疑态度,认为两位大师的见面只是一个美好的传说,是人们的一种愿望。

其实,史上对孔子见老师年龄记载有很大差异,并不能证明根本没这事,反而说明孔子至少拜见过老子两次以上,或者说曾在不同时期多次拜访过老子。《孔子家语》中孔子曾多次提到“吾师老聃”,这个称呼是很亲切的。我们不难体会出孔子的思想中似乎包含一些道家的思想,应该就是受到老子影响的缘故。这里不对这件事的真伪进行详细的考证,而是想根据各种记载整理出一个完整的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故事。或许,事情的真伪不是最重要的,我们从中受到的启发才是最重要的。

孔子30岁的时候开始正式办私学,在这之前他已经名声在外了。《三教九流汇孔门》那一节已经讲了,那时孟氏家族的两个公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都来孔子这里学习,孔子的学生越来越多。但孔子感觉鲁国的文化已经无法满足他的需要,他觉得自己需要向更大地域的更有水平的人学习请教。当时周王室还在,王室有个图书馆,那时图书馆一定是极少的,而且周王室的图书馆肯定是当时最大的。那时因为图书馆极少,做图书馆的管理员就是极为重要的工作,一定是很有文化的人才能担任,老子当时就干这个。老子不光工作重要,而且闻名遐迩,孔子就想去拜访他,向他请教周文化。可是,鲁国去周王室路途太遥远,需要大量的开支,需要有人赞助。这时南宫敬叔发挥作用了,为孔子争取来了国家赞助,并驾着马车和孔子一起去周王室见老子去了。孔子刚去的时候,老子听了孔子复兴周礼的宏愿后,对他说了一席话:

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也。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这话翻译过来就是:您所说的周礼,制定它的人早就死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而且君子遇到时机就出来作为,没遇到时机就隐居起来。我听说,好的商人把货物隐藏起来,好像什么都没有的样子。德行很高的君子,表面上看起来却很愚笨。去掉您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去掉您高贵的神态和过高的志向,这些对您都没什么好处。我要告诉你的就是这些而已。

可以说,孔子刚一遇上老子就被老子泼了一瓢冷水,老子基本否定了他要推行的周礼,还对他有一番作为的追求进行了劝诫。老子的话有没有道理?很有道理。孔子没能复兴周礼,孔子的执着追求也没给孔子带来什么好处。我们知道孔子后来更着重宣扬他的仁爱思想了,周礼是以前的礼仪,仁爱思想却是孔子的创新,这也许是从老子这里悟到了什么。

孔子在周王室的图书馆学习了一段时间,在向老子辞行的时候,老子又对他说:“我听说富贵的人送行时赠送财物,品德高尚的人送行时赠送良言。我不是富贵的人,就借用品德高尚人的名号,送您几句话吧。”老子究竟送了什么话呢?这几句话就是:

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论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史记·孔子世家》)

聪明又知道人底细的人,就接近了死亡,因为他喜欢议论别人;博学善辩、才能广大就要危及到自己,因为他爱揭发别人的恶处。做儿子的不要总是想到自己,做臣子的不要总是突出自己。老子这话就是针对当时的孔子说的,孔子当时正是30岁,聪明深察而又博学善辩、才能广大。老子担心孔子意气风发、过于自信而议论人、揭人短,过分凸显自己而给自己带来祸患。孔子的思想也的确受到老子的影响,孔子后来提出的“辟世、辟地、辟色、辟言”的思想(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论语·宪问》)、“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思想(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等,应该跟这次孔老相会密切相关,可以说孔子的思想带有明显的老子思想的烙印。

孔子拜见老子回到鲁国后,学问有了进一步提高,学生也增加了不少。儒道两家的一次教主峰会就这样离我们远去了,但今天读起来,依然那么鲜活。他们二人的思想交锋就像是叶孤城与西门吹雪的紫禁之巅对决,又如同洪七公与黄药师的华山论剑,留给世人的永远是无限的遐思与向往。

3.夫子还有几个好老师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

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

卫国公孙朝问子贡:“你们老师和谁学习呢?”

子贡说:“文王、武王的治国之道的旗帜并没有坠落在地上,在于有人传承。贤能的人能认识和把握其大的方面,普通人能认识和把握其小的方面,但是都是文武之道啊。我们的老师怎么会不学习呢?然而他又怎么会有固定的老师呢?”

公孙朝经过观察,发现了一个问题:孔子没有一个固定的老师。于是他向自贡提出了质疑:孔子是怎么学习的呢,他的老师是谁呢?

对于公孙朝这个问题是很难回答的,因为孔子的学问在当时已无人能及,谁又会是孔子的老师呢?孔子若是没有和老师学习,又从哪里来如此之高的学问呢?子贡很有智慧,他的回答很高妙:传统文化之所以传下来,因为有许多人在继承啊。我们的老师向各种有知识的人学,博采众长,成一家之言。他怎么会有固定的老师呢?言外之意,认为孔子应该有固定的老师,那是迂腐之见。

上面讲了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故事,两位世外高人进行了巅峰交流。老子只是孔子众多的老师之一,孔子还跟其他人学习过。孔子是非常善于学习的人,而且往往盖过自己的老师。我们或许能从孔子学琴的故事中能受到很多启发,《孔子家语·辩乐解》记载了孔子学琴于师襄子的故事。

孔子向师襄子学习弹琴,学习一首乐曲一段时间后,师襄子觉得孔子这首曲子学得差不多了,想教孔子其他的曲子。

师襄子:“我虽然是以击磬做的乐官,但我还是擅长于弹琴。如今,你已学会了这首琴曲,可以进一步学点别的了。”

孔子:“我还没有学到它弹奏的技巧啊。”

同类推荐
  • 卜子夏考论

    卜子夏考论

    本书稿在搜集传世古籍、出土文献、地方志书和家谱族志中所有关于子夏的资料,仔细研究这些资料的基础上,用共计四章十四节的篇幅,深入系统地研究、考证、论述了孔子高徒子夏的家乡人文地理,卜氏家学渊源,孔门求学经历;他在孔子逝世后“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传授《六经》“发明章句”,作《毛诗序》、《仪礼·丧服传》、《子夏易传》(至少为第一作者,其后学陆续有所补益)等经典的历史性业绩;特别是他参与主编《论语》总结孔子教弟子怎样做人的教育思想,全面继承和部分发展孔子教育思想的历史贡献。由是论证子夏(还可以类推到曾参、子游等孔门高徒)实为中国教育史、中华文明史上承上启下的一流大师级人物。另:李慎明院长同意为其作序。
  • 叔本华论智慧人生

    叔本华论智慧人生

    这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的一本谈论人生的书,就人生如何活法发表自己的看法与意见,属于励志类图书。而叔本华此后一生也基本上再没写过此类书。因此,此书是叔本华很重要的一本书。另外,还附赠了《叔本华论女人》。所有对叔本华比较了解的人都知道叔本华对女人的态度是什么。因此,拥有此书并读它,会更全面地了解叔本华的思想脉络。
  • 老子之道

    老子之道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等,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被称为“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全文共约五千字。
  • 逻辑学原来这么有趣

    逻辑学原来这么有趣

    这是一本让你时刻保持大脑清醒的逻辑入门书,适合每一位普通读者。书中以小故事为线索,从概念、命题、规律、推理、论证、判断等方面讲述逻辑的基础知识,所涉及的故事,许多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它们或诙谐或滑稽或幽默,揭示出逻辑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让你在轻松愉快中了解逻辑的真实本质,同时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知识,启发我们像哲学家一样,去解决常人难以解决的问题。
  • 马克思主义箴言:艺术与人生

    马克思主义箴言:艺术与人生

    《马克思主义箴言:艺术与人生》内容包括艺术与人生;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等。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锦衣卫之走狗日常

    锦衣卫之走狗日常

    薛飞意外的穿越到了明朝,自己穿越到了一个锦衣卫小旗的身上,薛飞决定了,做一个朝廷的走狗,当皇上的舔狗,皇上说一,薛飞坚决不说二,皇上:“你给孤找得美人呢?”薛飞:“老大,在我家后院呢!”皇上:“......”这是一个逗比马屁精的故事
  • 洪荒之天极

    洪荒之天极

    是真?是幻?是劫?是道?穿越到洪荒,是偶然,还是命运?面对虚无缥缈的至道,唯心而已……修真大拿重生洪荒修成不灭圣体,广收门徒……
  • 经常请吃饭的帅气下属

    经常请吃饭的帅气下属

    新书《心愿解决师》已发表,请大家多多支持! 每一个热搜背后,其实都是人为操控?寻臻表示,热搜这玩意都是老娘玩剩的。(干练职场女强人×职场新人小奶狗)(背景架空,内容纯属虚构,勿考据。)
  • 繁花似锦之棠莹传

    繁花似锦之棠莹传

    天机楼最近偏头痛,失忆蛊妃被拐,原本放在舒府好好的人儿,结果被商朝第一美男给迷的不着北,最后蛊妃居然落入商朝第一冷脸冰山七王爷手里。天机楼楼主:“最近蛊妃怎么样了?”蓝袍人:“最近好像陷入七王爷与太医的三角恋了。”天机楼楼主淡定喝茶:“没死就好。”“不好了!我们失去蛊妃的消息了!!”天机楼楼主喷茶:“快给我找!”天机楼楼主接过快报,这是什么情况??蛊妃居然要结婚了,而且这个人是南诏皇叔,是个狠角色啊,蓝袍人:“楼主,我们该怎么办?”“还能怎么办?劫亲不成?”棠莹:“非我智商不够,只是他们套路太深,无奈啊。”
  • 海贼之大海公敌

    海贼之大海公敌

    (新书《真武之超级转职》跪求收藏!!!)穿越海贼王世界,身带火影忍者手游系统,各种忍术,秘术,水化之术、八门遁甲、尸骨脉、轮回眼……对了,还有圣诞奇缘、夏日泳装……当然氪金充值也是不能少的。为了提升实力,张轩走了上抢完海贼抢海军,上抢空岛下抢龙宫的大海公敌之路……
  • 科学进化史

    科学进化史

    本书是一部科学发展的全景史,是在英国BBC电视系列节目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作者追溯了科学的发展,并将科学视为人不同于动物园的主要特征。书中历数不同时期人类的得大发明,从结绳记事儿到几何演算,从牛顿力学到狭义相对论。作者认为知识的进步均可视为人类试图理解自然,并控制自然的努力。作者对每一重大思想理论,均予以深刻的评价,并力图将自然背后的规律以常人可以理解的语言展现出来。本书不仅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将读者带入一个科学世界,而且还将读者带入一个全新的文明世界。
  • 我不要做仙人

    我不要做仙人

    我只想在家里静静的看书,却没想到竟然成了仙人……
  • 超神学院之诸神王座

    超神学院之诸神王座

    叶锋。一位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三好青年,在系统的帮助下穿越到了超神宇宙,且看他如何超神!简介无力。萌新一枚,文笔不行。将就着看吧(摊手……)
  • 鬼相

    鬼相

    鬼相之人通阴阳,不以常人度之。亲人惨死,坟茔被毁,一切因何而起?尽在鬼相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