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26200000006

第6章 布谷,布谷(代后记)

罗铖

坐在宽敞的院子里,听布谷的叫声。祖母说,它就是我们的嗓音。

从那时起,我就热爱那屋后林间的歌声,有时候,也轻轻悄悄地走进那茂密的树林,四处找寻它的身影。当然,它始终保持着神秘,不曾来与我相见。于是,每当天空飞过鸟儿,我就会兴奋地问祖母:“布谷,布谷?”祖母从来都只是笑笑,眼瞳里满是平静的清晨。

后来,我也不再执着于它的样子了,只是模仿它清脆的叫声。每当农忙时节,从村小到镇中,按例都会放“忙假”(据说现在已经没有这样的假期了,多么聪明的错误),我就快乐地穿梭在乡间的田埂上,和着它的声音,边跑边叫。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各自欢唱,各自欢喜。这样的情景,直到高中生活的到来。

睡梦里,无数次梦见它可爱的小小的身影。祖母说,那是它在鼓励我努力读书,是的,努力是一个农村孩子通向成功的唯一捷径。整个高中,我大概梦见过它三五次,每次都让我精神愉悦,内心平静。我知道,那清亮的歌声更多的只能回响在我的心中了,我将成为它绵远的回音,越走越远。

大学二年级时,读到余光中的诗歌《布谷》里的诗句“一声声苦催我归去/不如归去吗,你是说,不如归去?/归那里去呢,笛手,我问你/小时候的田埂阡阡连陌陌/暮色里早已深深地陷落/不能够从远处伸来/来接我回家去了……”酸楚之情顿然喷涌而出,两行清泪湿润了他乡的黄昏。诗中漂泊的乡愁便是我的乡愁了,我清楚的记得,母亲每每在我临行的时候,总情不自禁地轻声叹息,最刻骨的是那句:“你越走越远了!”是的,我是远了,但又真的远了吗?心灵深处的布谷又何尝不是时时在“苦催我归去”。尤其是在那“快快播谷,快快播谷”的时节。

我能播下什么呢?常常一个人坐在图书馆的窗下,默默凝望那山前农田里忙碌的身影,许久之后,在纸上写下一些伤情的句子,后来,那便成了我的诗歌。直到今日,我依然感怀校园的静美时光,感怀青春的自然情愫。所幸的,那永远的母校曾经就坐落于乡村,给予了我生活的无限美好。课余,我甚至还可以像儿时一样穿梭在田埂上。只是在那一刻,布谷只有低沉的嗓音了!

好时光总是来去匆匆。我打点好行囊,像一滴盲目的水珠落在另一个遥远的地方。在那里,我奔走在生活的快车道上,周遭只有嘈杂和喧哗,即使深夜,酒杯与饭碗像长鸣的冒号,而我,不是生活最好的注释。那时候,我也写诗,写胃里的泡沫,写眼里的混浊,写手的枯黄,写心的麻木……

欠心灵世界的,需要用真诚来弥补。我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所醒悟的,摇摆的青春,总在糊涂中匆匆地过活。突然,在某一个时刻,就觉得倦怠了,于是,也就自然地转向自我的内心深处。就是这样的转变,也是在糊涂中匆匆而来的。无所谓意志,更无所谓信念。我们在时间里获取生命,回首往事,也许,我只不过是忽然又听到布谷的欢唱了。

这时候,祖母已经永远地远去了。她再也不能告诉我最朴素的人生哲言了。我能播下什么呢?在布谷的叫声中,我反复的问自己。

“它唱该它的歌,你做该你的事”,这是祖母常说的话,意在告诉我不必在意布谷的催促。现在想来,是不是应该理解为:不必在意对光阴的错失。在时间的面前,我们早已失去太多。我想,糊涂的过去正是为了遇见清醒的现在。不是吗?生命是有限时间里的欢唱!

希伍德说:“A bird in the hand is worth two in the bush.”,意思是:“手中的一只鸟胜于林中的两只鸟。”多么美好的句子,这正是我想说的。生命本身就是一种困厄,只要心中还有童年的那只布谷,就该永远地欢唱,欢唱在遥远的他乡,欢唱在洁白的纸上。

原载《诗刊》2013年12月“青春诗会”专号

同类推荐
  • 女人心经

    女人心经

    《人经》是著名作家殷谦最新心灵美文集,分为“女人心经”、“情感本经”、“心灵真经”三部曲。《人经》勇敢地与腐蚀我们美好心灵和健康精神的败坏性文化风潮划清界限,清醒地与外在的任何奴役性的力量保持对抗的姿态,以便使人们的精神和思想处于一种活跃的增殖状态。换句话说,《人经》是一部引导人们重拾健康信仰,重拾美好心灵的文学作品,只有经由对抗,我们才有属于自己的思想,只有介于一种有益的、积极的紧张关系中,我们的精神世界才能会复苏正常,我们的思想才有可能生成,我们的心灵才能重生。  《人经》拒绝不偏不倚和随顺妥协,拒
  • 你若盛开,清香自来

    你若盛开,清香自来

    本书精选了余显斌的数十篇作品,这些文章情感真挚、语言精美、想象奇特,精彩纷呈。中小学学生阅读这样一本文质俱佳的文学作品,对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会大有帮助。本书收录的作品,不是名著,但是属于好作品;没写重大题材,但大都真实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变迁,人们精神面貌的焕然一新;没有高深莫测的技巧,但或平实、或奇巧、或清新可人、或浓郁奔放,更适合青少年读者学习、借鉴。
  • 恋上沙发

    恋上沙发

    本书是当代生活写照的散文作品集,包含作者在杭州求学,参加工作之后各个时期的作品50多件,既有青春学子的追梦思想的火花,也有工作于社会的繁琐和忧郁。
  • 元年春之祭

    元年春之祭

    “从初读《离骚》,到通读屈原的全部作品,结合种种资料的记载来分析,在我看来,屈原的身份并不仅仅是士大夫,同时也是参与楚国国家祭祀的巫女,而且是自幼身着男装直至暮年的巫女。”天汉元年,初次探访楚地云梦泽的长安豪族之女於陵葵,就以上述观点惊动了曾经执掌楚国国家祭祀的观氏一族。由于家族世代传下来的规矩,身为长女的於陵葵将作为主持家中祭祀的“巫儿”,终生不得出嫁。此番造访,她与观氏家族的幺女观露申一直关系紧张,而突然发生的连续命案,更令露申怀疑,这个外族人就是一切噩梦的源头。究竟谁才是幕后黑手?凶手的动机究竟是与祭祀活动有关,还是与四年前观氏一族的血案有关?赌上家族的名誉,於陵葵决意找出真凶……
  • 述而批评丛书:在结束的地方开始

    述而批评丛书:在结束的地方开始

    文学走向边缘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获得了一种更接近自己本质的机遇。上海极具潜力的文学批评家,书写批评新浪潮。上海极具潜力的文学批评家,书写批评新浪潮。上海青年评论家的一次集体亮相。从王安忆、格非到路内、张嘉佳,从非虚构写作、乡土文学到新媒体写作热潮,21篇文章是作者对当代文学作品的私人阅读札记,也是她面对当下广泛文学现象的回应与反思。《在结束的地方开始》是项静针对当代文学作品与文学现象的评论文集,也是她的第三本评论文集。书中收录的21篇文章大部分在2014—2016年间完成并发表,集中展现了她近年来在文学上的思考成果。书中内容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散文随笔形式的作家论,二是偏向历史与乡土写作的宏观层面评论。其中多数文章都是以某一具体作家作品为切入口,如路内、格非、张嘉佳、王安忆、林白、于一爽等,进而就相关话题展开的横向思考;也有从宏观问题出发对某一作家群体的集合讨论,如80后作家群体、非虚构写作者、新媒体写作等。
热门推荐
  • 春答

    春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不断王者系统

    不断王者系统

    强行被一只萝莉化的系统带到各个世界来收取规则之力,为了有朝一日回到它自己的世界。逮到一只世界最强的面瘫刺客雷泽瑞,并且由它亲自创造了一套《王者荣耀》系统来辅助他,让他变身成各个英雄来替它办事......
  • 为长生而行

    为长生而行

    一颗黑色的石头,一场激烈的大战。少年从阴间重新而活,意外获得了一个师傅。所谓修炼,也就是修的长生。孤身一人的他,也因此踏上了长生之路。
  • 心赋注

    心赋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假发

    假发

    远躲在花园凉亭下一根水泥柱子后边,看见五楼东头那扇窗口漏出一团昏蒙光亮,心里悬着的石头怦然落地——阿弥陀佛,房间的主人在家!皮志远不是唯心论者,但他办每件事情时都有一种习惯性的心理期待,那就是顺利,别出岔。他掏出手机,摁出一连串阿拉伯数字——这串阿拉伯数字的后面是他今晚求见的人。务必先打电话联系。这是政工室主任习让才叮嘱给他的注意事项之一。此前,局里已有传闻,说是前任掌勺的大师傅凌晨五点钟到三楼食堂开灶火,发现本局某美女从五楼东头那间房子里飘逸而出,下楼时正好碰上大师傅,神色颇有慌乱。
  • 武逆破墟

    武逆破墟

    当一切真相浮出水面,牺牲自己拯救一切。轮回究竟是新的重生还是无尽的折磨!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可怕鬼怪的故事

    可怕鬼怪的故事

    童话是世界儿童文学中永不凋谢的花冠,是与我们少年儿童捉迷藏的小朋友。童话奠定了我们的人生基础,影响着我们的一生。因此应该把那些名篇珍品传给后代,陶冶后代。
  • 离歌3

    离歌3

    出生在雅安雨城的女孩马卓,自小父亲死于非命,母亲去向不明。由奶奶抚养长大。九岁那年,马卓失踪许久的母亲林果果忽然出现,带她逃离常年潮湿阴翳的老宅院,来到了繁华的大都市成都。几乎陌生的母亲林果果,有着和姓名一样独特的性格,带给幼年马卓短暂幸福的同时,也带来灾难——林果果忽然神秘去世,连遗言都不曾留下。马卓被一直追随母亲的男子阿南送回老家,面对奄奄一息的奶奶和残忍虐待她的小叔,马卓在艰难的忍受中度日。阿南搭救了马卓,又一次带她离开雅安,去往江南某城,开始了新的生活。几年后,马卓已是婷婷玉立的少女,继承了母亲特立独行的性格,成绩优异,沉默寡言。幼年时的特殊遭遇,使她早熟早慧。可是青春期的成长剧痛,还是不可避免的降临在她身上。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天中后,她结识了副校长的外甥女——倒卖A货的少女颜舒舒,与其成为密友。又是偶然中的偶然,技校问题少年“毒药”,闯入了她的生命,桀骜不驯的“毒药”仿佛生活在一切规则之外,马卓却被他身上神秘的力量深深吸引。冥冥之中,像有一条命运之线,在“乖女生”和“坏男孩”之间贯穿,徘徊,最终,义无反顾地将他们拉在了一起。
  • 理智与情感(纯爱·英文馆)

    理智与情感(纯爱·英文馆)

    《理智与情感》是简·奥斯丁富于幽默情趣的处女作。埃莉诺和玛丽安娜两姐妹生在一个英国乡绅家庭,姐姐善于用理智来控制情感,妹妹的情感却毫无节制,因此面对爱情时,她们作出了不同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