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34700000006

第6章 地板

王家庄办理减租。有一天解决地主王老四和佃户们的租佃关系,按法令订过租约后,农会主席问王老四还有什么意见没有,王老四说:“那是法令,我还有什么意见?”村长和他说:“法令是按情理规定的。咱们不只要执行法令,还要打通思想!”王老四叹了口气说:“老实说思想我是打不通的!我的租是拿地板换的,为什么偏要叫我少得些才能算拉倒?我应该照顾佃户,佃户为什么不应该照顾我?我一大家人就是指那一点租来过活,大前年遭了旱灾,地租没有收一颗,把几颗余粮用了个光,弄得我一年顾不住一年,有谁来照顾我?为什么光该我照顾人?”农会主席给他解释了一会,区干部也给他解释了一会,都说粮食是劳力换的,不是地板换的。解释过后,问他想通了没有,他说:“按法令减租,我没有什么话说;要我说理,我是不赞成你们说那理的。他拿劳力换,叫他把我的地板缴回来,他们到空中生产去!你们是提倡思想自由的,我这么想是我的自由,一千年也不能跟你们思想打通!”

小学教员王老三站起来面对着王老四讲道:——

老四!再不要提地板!不提地板不生气!

你知道!我常家窑那地板都怎么样?从顶到凹,都是红土夹沙地,论亩数,老契上虽写的是荒山一处,可是听上世人说,自从租给人家老常他爷爷,十来年就开出三十多亩好地来;后来老王老孙来了,一个庄上安起三家人来,到老常这一辈三家种的地合起来已经够一顷了。论打粮食,不知道他们共能打多少,光给我出租,每年就是六十石。如今啦,不说六十石,谁可给我六升呢?

大前年除了日本人和姬镇魁的土匪部队扰乱,又遭了大旱灾,二伏都过了,天不下雨满地红。你知道吧!咱村二百多家人,死的死了,跑的跑了,七零八落丢下了三四十家。就在这时候,老常来找我借粮,说老王和老孙都饿得没了办法,领着家里人逃荒走了。后来老常饿死,他老婆领着孩子回了林县,这庄上就没有人了。——我想起来也很后悔,可该借给人家一点粮。

那年九月间,八路军来打鬼子的碉堡,咱不是还逃到常家窑吗?你可见来:前半年虽没有种上庄稼,后半年下了连阴雨,蒿可长得不低,那一片地也能藏住人。庄上的房子没人住了,牵牛花穿过窗里去,梁上有了碗口大的马蜂窝。那天晚上大家都困乏了,呼噜呼噜睡下一地,我可一夜也没有睡着。你想:我在咱本村里,就只有南墙外的三亩菜地,那中啥用?每年的吃穿花销,还都不是凭这常家窑的顷把地吗?眼见常家窑的地里,没有粮食光有蒿,我的心就凉了半截。

这年秋天,自然是一颗租子也没有人给。咱们这些家,是大手大脚过惯了的,“钟在寺院音在外”,撑起棚子来落不下:冬天出嫁闺女,回礼物,陪嫁妆,请亲戚,女婿认亲,搬九,哪一次也不愿丢了脸,抬脚动手都要花钱,几年来兵荒马乱,鬼子也要,姬镇魁也抢,你想能有几颗余粮?自己吃的是它,办事花的也是它,不几天差不多糟蹋光了。银钱是硬头货,虚棚子能撑几天?谷囤子麦囤子,一个一个都见了底,我有点胆寒,没等过了年就把打杂的、做饭的一齐都打发了。

七岁的孩子能吃不能干,你三嫂活了三四十岁也是个坐在炕上等饭的,我更是出门离马不行的人。这么三个人来过日子,不说生产,生的也做不成熟的。你三嫂做饭扫地就累坏了她,我喂喂马打个油买个菜也顾住了我,两个人一后晌铡不了两个干草,碾磨上还得雇零工。

过了年,接女婿住过了正月十五,囤底上的几颗粮食眼看扫不住了,我跟你三嫂着实发了愁。依我说就搬到常家窑去种我那地,你三嫂不愿意,她说三口人孤零零地去那里不放心。后来正月快过完了,别人都在地里送粪,我跟你三嫂说:“要不咱就把咱那三亩菜地也种成庄稼吧?村边的好地,收成好一点,俭省一点,三亩地也差不多够咱这三口人吃。”她也同意。第二天,我去地里看了一下,辣子茄子秆都还在地里直撅撅长着,我打算收拾一下就往地里送粪。

老弟!我把这事情小看了,谁知道种地真不是件简单的事!不信你试试!光几畦茄子秆耽误了一前晌:用镰削,削不下来,用斧砍,你从西边砍,它往东歪,用镢刨,一来根太深,二来枝枝碍事,刨不到根上。回家跑了三趟,拿了三件家具都不合适,后来想了个办法:用镢先把一边刨空了,搬倒,用脚踩住再用斧砍。弄了半晌还没有弄够一畦。邻家小刚,挑着箩头从地里回来,看见我两只手抡着斧剁茄根,笑得合不住口,羞得我不敢抬头。他笑完了,告我说不用那样弄,说着他就放下箩头拿起镢来刨给我看。奇怪!茄秆上的枝枝偏不碍他的事!哪一枝碰镢把,就把哪一枝碰掉了。他给我做了个样子就刨了一畦,跟我半前晌做得一般多。他放下镢担起箩头来走了,我就照着他的样子刨。也行!也刨得起来了,只是人家一镢两镢就刨一颗,我五镢六镢也刨不下一颗来。刨了不几颗,两手上磨起两溜泡来;咬着牙刨到晌午才算刨完,吃了饭,胳膊腿一齐疼,直直睡了一后晌。

第二天准备送粪。我胳膊疼得不想去插(插是往驮子里装的意思。因为用锨插进粪里,才能把粪取起来,所以叫“插”),叫你三嫂去,这一下把她难住了。她给她娘守服,穿着白鞋。老弟!我说你可不要笑,你三嫂穿鞋,从新穿到破,底棱上也不准有一点黑,她怎么愿意去插粪呢?可是粪总得用人插,她也没理由推辞,只好拿着铁锨走进马圈里。她走得很慢,看准一个空子才敢往前挪一步,小心谨慎照顾她那一对白鞋,我在她背后看着也没有敢笑。往年往菜地里上的粪,都是打杂的从马圈里倒出来,捣碎了的;这一年把打杂的打发了,自然没人给捣。她拿着一张锨,立插插不下去,一平插就从上面滑过去了,反过锨来往回刮也刮不住多少,却不幸把她一对白鞋也埋住了。老弟!你不要笑!你猜她怎么样?她把锨一扔,三脚两步跑出马圈来,又是顿,又是蹴,又是用手绢擦,我在一旁忍不住笑出来。我越笑,她越气,擦了半天仍然有许多黄麻子点;看看手,已经磨起了一个泡来,气得她鼓嘟着嘴跑回去了。得罪了老婆,自然还得自己干,不过我也不比人家强多少,平插立插也都是一样插不上,后来用上气力尽在堆上撞,才撞起来些大片子。因为怕弄碎了不好插,就一片一片装进驮子里去。绝没有想起来这一下白搭了:备起马来没人抬——老婆才生了气,自然叫不出来,叫出来也没有用;邻居们也都不在家,干看没办法;后来在门口又等到小刚担粪回来,他抬得起我抬不起,还是不算话。两个人想了一会,他有了主意,把粪又倒出半驮,等抬上以后他又一锨一锨替我添满,这才算插出第一驮粪。这一下我又学了一样本领,第二驮我就不把驮子拿下来,只把马拴住往上插,地不够一百步远,一晌只能送三驮,因为插起来费事。

老弟!这么细细给你说,三天三夜也说不完,还是粗枝大叶告诉你吧!

粪送到地了,也下了雨,自己不会犁种,用个马工换了两个人工才算把谷种上。

村里牲口都叫敌人赶完了,全村连我的马才只有三个牲口。八路军来了,人家都组织起互助组,没牲口的都是人拉犁。也有人劝我加入互助组,我说我不会做活,人家说:“你不能多做,少做一点,只要把牲口组织起来就行。”那时候我的脑筋不开,我怕把牲口组织进去给大家支差,就问人家能不参加不能。人家说是自愿的才行,我说:“那啦我不自愿。”隔了不几天,人也没吃的了,马也没有一颗料,瘦干了,就干脆卖了马养起人来了。

谷苗出得很不赖,可惜锄不出来。我跟你三嫂天天去锄,好像尽管锄也只是那么一大片,在北头锄了这院子大一片,南头的草长起来就找不见苗了。四面地邻也都种的是谷,这一年是丰收年,人家四面的谷都长够一人高,我那三亩地夹在中间,好像个长方池子。到了秋收时候,北头锄出来那一小片,比起四邻的自然不如,不过长得还像个谷,穗也秀得不大不小,可惜片子太小了。南头太不像话,最高的一层是蒿,第二层是沙蓬,靠地的一层是抓地草。在这些草里也能寻着一些谷:秀了穗的,大的像猪尾巴,小的像纸烟头,高的挂在蒿秆上,低的钻进沙蓬里;没秀穗的,跟抓地草绣成一片,活着的像马鬃,死了的像鱼刺,三亩地打了五斗。老弟!光我那一圈马粪也不止卖五斗谷吧?我跟你三嫂连马工贴上,一年才落下这点收成,要不连这五斗谷也打不上。这一年,人家都是丰年,我是歉年,收完秋就没有吃的了。

村里人都打下两颗粮食了,就想叫小孩子们识几个字,叫干部来跟我商量拨工——他们给我种那三亩地,我给他们教孩子。我自然很愿意,可惜马上就没有吃的。村里人倒很大方,愿意管我饭,又愿意给你三嫂借一部分粮,来年给我种地还不用我管饭。这一下把我的困难全部解决了,我自然很高兴,马上就开了学。

这是前年冬天的事。去年就这样拨了一年工,还是那三亩地,还种的是谷,到秋天打了八石五。老弟!你看看人家这本领大不大?我虽是四十多的人了,这本领我非学不可!今年村里给学校拨了二亩公地,叫学生们每天练习一会生产啦!我也参加到学生组里,跟小孩们学习学习。我觉着这才是走遍天下饿不死的真正本领啦!

老弟!在以前我也跟你想的一样,觉着我这轿上来马上去,遇事都要耍个排场,都是凭地板啦,现在才知道是凭人家老常老孙啦!唉,真不该叫把人家老常饿死了来!我看我常家窑那顷把地不行了,地广人稀,虽然有些新来的没地户,可是汽车路两旁的好地还长着蒿啦,谁还去种山地?再迟二年,地边一塌,还不是又变成“荒山一处”了吗!

老弟!再不要跟人家说地板能换粮食。地板什么也不能换,我那三亩菜地,地板不比你的赖,劳力不行了,打的还不够粪钱,常家窑那顷把红土夹沙地,地板也不赖,没有人只能长蒿,想当柴烧还得亲自去割,雇人割回来,不比买柴便宜。

老弟!人家农会主席跟区上的同志说得一点也不差,粮食确确实实是劳力换的,不信你今年自己种上二亩去试试!

同类推荐
  • 公路上的美丽心灵

    公路上的美丽心灵

    国内首部由卡车司机群体创作的文学作品集,书写车轮上的中国。《公路上的美丽心灵》是中国第一本以卡车司机群体为主体创作的文学作品集。中国有3000万卡车司机,被称为“公路上的游牧民族”。他们承载着近亿人口的生计和全社会76%的货运量,是一个具有家国情怀、人性光芒的群体。来自传化慈善基金会“传化?安心驿站”项目的一批卡车司机骨干和精英,在路上奔波、践行公益之余,在不到两平方米的驾驶室,用手中的笔,用淳朴的文字,记录下他们工作、生活的最令人心动的瞬间,书写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感悟、对梦想的执着追求。
  • 生存之一种

    生存之一种

    卢一萍,原名周锐,1972年10月出生于四川南江县。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曾就读于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92年开始小说写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激情王国》,长篇纪实文学《八千湘女上天山》,随笔集《世界屋脊之书》及游记《黄金腹地》、《云南天堂》等,作品曾获天山文艺奖、解放军文艺奖、中国报告文学大奖、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及上海文学奖等。《生存之一种》是作者的一部中篇小说集,书中收录了《笼罩》、《如歌军旅》、《二傻》、《生存之一种》、《远望故乡》等5篇,文章笔端细腻深刻,读起来意境深远,值得品评。
  • 四君子图

    四君子图

    这是“冯骥才散文新编”书系五种之一,精选了冯骥才大量的散文作品中描写人物的篇章,筛选作者回忆同行、师友的文字。本书系作者自己精心遴选,书名待定。
  • 火凤凰史沫特莱

    火凤凰史沫特莱

    生命之火在中华大地燃烧。在延安,与毛泽东、朱德、周恩来近虎离接触在太行山八路军总部、在皖南新四军军部、在抗日前线向世界发出中国的正义呼声……史沫特莱搂住朱德,在他脸颊上亲了两下……1937年1月下旬,红都延安。自从1936年中共中央进驻之后,延安这座历史古城便改变了往日那种沉寂无闻的景象。这一天,四十多岁、高挑身材的史沫特莱出现在延安街头。在美国医生马海德和女作家丁玲的陪同下,她这里瞧瞧,那里看看,显得十分兴奋。
  • 在北大听讲座大全集

    在北大听讲座大全集

    北大的讲座之多、质量之高在中国首屈一指,与世界上任何最有名的大学比都毫不逊色。讲座如果在大学里消失,校园文化便会成为戈壁上的涓涓细流,虽然澄澈,但孱弱且短暂,并且讲堂上智慧的闪光不应局限于校园,而应该走出去,给所有爱智慧的人以聆听大师教诲的机会,去亲身体会细流是如何变成汹涌的波涛奔腾至海的。
热门推荐
  • 最爱听小蔡的笑声

    最爱听小蔡的笑声

    作为一名留学生家长,作者孟久成对十几名留美学生做了详尽采访,描述了他们在国内一路打拼成长的过程,以及在美国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对他们的婚恋生活更有专章详述。本书可贵之处在于真实地反映了他们在美国的生存状态,展示了一个“立体形象”。同时涉及国内关注的一些热点问题:如留美过程,子女教育,如何择业,成功标志,人才评判,美国大学的学制。《最爱听小蔡的笑声》的另一个题材是有关美国家庭领养中国孤儿的故事,从宏观上讲述了美国家庭领养中国孤儿的由来,领养过程,抚养经历,讲述了发生在这种跨国家庭里动人、细微且国人闻所未闻的故事,有强烈的震撼力。
  • 名门盛婚:慕少的小娇妻

    名门盛婚:慕少的小娇妻

    什么?被壁咚了?苏韵晚一脸蒙圈的顶着十万个为什么的看着站在自己面前持美行凶无节操无下限求亲亲要抱抱的慕泽易。这是想干嘛?“我醉了。”慕泽易说的一脸理直气壮。“然后呢?”“扶我回房。”好嘛,孔子说过,看到老奶奶都要扶一把,更别说是帅哥了。只是等等,这是什么情况,不是醉了吗,不是走不了路吗,不是需要人扶吗?圈圈叉叉个大爷,怎么画风不太对啊,这这这……这是要闹哪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只恨当时爱已暮

    只恨当时爱已暮

    高高在上的公主,一朝经历国破家亡沦为宫妓。希望的种子却被一点点破碎,心死如灰,置身于黑暗中,一步步将权利游戏玩于鼓掌。踏着鲜血一步步向前,突然而来的温暖,还能不能拯救已经堕落成恶魔的她?只恨当时爱已暮,大梦一场终无果。咳咳……通俗一点就是一个腹黑心机女把一个伪装小白兔一步步逼上皇位的故事!
  • 花与青鸟与歌

    花与青鸟与歌

    “昴阳你在看什么?”练习室里,三月沙识看着叶昴阳坐在电脑前一动不动,于是问道。“这里啊这里。”叶昴阳用手戳了戳屏幕,说:“作品简介我不知道要怎么写好。”“那就写沈陵的缺点凑个字数吧。”沙候伽澜提议道。“缺点?什么缺点,你们趁我不在的时候讨论什么?”沈陵不知何时站在三人身后,托了托发着寒光的眼镜,说:“离演出时间不多了,这个时候还有心情偷懒?给三秒时间你们赶紧回来练习,3——”不用三秒,三人已经乖乖站沈陵面前,沈陵对此感到满意。而电脑上本应空白的地方,不知何时打上了一句话:“我们初次的舞台即将要开演了,请各位观众尽情期待吧。”本书写的是少年们为了能站上舞台成为偶像而奋斗的日常故事,请大大多多支持
  • 入骨知相思

    入骨知相思

    顾知楚,京城最尊贵的男人,传闻中不近女色,更是残忍嗜血。重生前,林相思是这样的……林相思:“我,我,我喜欢你,你可以做我男朋友吗?”顾知楚:“……好。”重生后……林相思:“喂,我看上你了,做我男人呗!”顾知楚:“……”确定不是拿错剧本了吗???更重要的是,林相思发现某人似乎也重生了。与前世完全不同的剧情,林相思身份又是什么?
  • 痴情天子

    痴情天子

    慈宁宫位于紫禁城的最深处,两尊威猛高大的麒麟镇守在门前,四周古柏森森,优雅恬静,因为是皇太后的寝宫所以显得神秘和庄重。东暖阁里,皇太后——大清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的额娘端坐在上首,四周围坐着一群妃嫔命妇。她们喝着奶茶聊着天,消磨时光。今天皇太后有点特别,没有像往日掺和妃嫔命妇的闲聊,两眼紧盯着暖阁门外,不住询问时间,像是在等待什么人。“苏嘛,现在什么时辰啦?” 皇太后问。苏嘛答道:“皇太后,今儿怎么啦?您已是第三遍问我了。回太后,现在辰时已过,巳时未到。”“哦,快到巳时。”
  • 人生三绝:我想,我做,我成功

    人生三绝:我想,我做,我成功

    孤独的夜行者常常听到身后的落叶上有沙沙的脚步声。这当然是一种错觉,因为威胁始终来自前方。他不过是成功地说服了自己去观察退路。其实,一只眼睛就够用了,第二只眼睛是让你确信所有事物都有深度。十年和一百年不同,一百年和千年万年是相同的。生命是一把尺子,可被丈量的是生活,其余是永恒。警惕你的幸福,唯有它能摧毁你。品格不是由你已经占有的东西决定的,恰恰是由你匮乏的那些东西塑造的。
  • 仙临苍穹

    仙临苍穹

    仙临天下,穿破苍穹。主角洛叶莫名穿越,从此走上修仙一途,斩妖弑魔,踏上万古成仙之路。逆天之道,是否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幽冥之法,到底是正是邪?九大神体,竞相争锋,最后谁能笑到最后?所谓成仙,是南柯一梦,还是确有其事?
  • 你是我走丢的抱抱熊吗

    你是我走丢的抱抱熊吗

    这是一部极具时代感和现实意义的都市寻爱小说。苏烟是一个网络作家,与一个网络名叫做“抱抱熊”的人因切磋文学而结下情缘,机缘巧合下,苏烟与“抱抱熊”在现实生活中意外相逢。“抱抱熊”本名叫卓曜,是一个事业有成的富家子弟,两人在不断交往中开始互相欣赏对方,但是他们的恋情遭到了来自双方家庭、生活观念以及各种误会的阻力,最终两人克服重重困难终成眷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