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45300000010

第10章 回不去的故乡(10)

瞎子科爹自己做饭吃,眼睛虽然看不见,油盐酱醋却不会搞错。我们有时候趁他不注意,蹑手蹑脚跑进去把他的盐瓶挪个地方,然后躲在旁边等着看笑话。瞎子科爹伸手一摸,盐瓶不在,只好在灶台各处慢慢摸索,一点儿也不着急,最后总能被他找到。我们有时候装作正好经过,“好心地”把糖瓶当作盐瓶递给他,可是瓶子一到手里他就知道不对,抄起手边的拐杖作势要打人,我们于是一哄而散。瞎子科爹偶尔也有失手的时候,有一天他从锅里盛饭,一锅铲下去没铲上饭来却铲到了一只偷吃的老鼠,老鼠吱吱地叫着负伤逃走了,瞎子科爹从此每次都小心翼翼地确认盖好锅盖。

瞎子科爹快六十的时候去了养老院,他无儿无女,是族里唯一的五保户,乡里养老院一盖好他就被送过去了。瞎子科爹去了养老院,来找他算命的十里八乡的人也跟着去了养老院。听说养老院变得很热闹,那些孤寡老人因此很感激这位远近闻名的“科师傅”。当然,过年的时候瞎子科爹会从养老院回到村里,但是我已经不经常看到他,因为我们家盖了新房子,住到村头去了。瞎子科爹回村的话还住在原来的那个耳房里面,没有我们做伴显得格外冷清。

每年除夕瞎子科爹就会对外歇业,他选择这一天去村里的几户同族的人家给小孩子算命作为压岁钱送给这些他看不见但摸得着的孙辈们。他来村头我们家的时候往往已经是除夕深夜了,我们全家人围坐在火塘旁边,烧着噼啪作响的树根守夜,然后听着门外“噔噔噔”的拐杖敲打着地面的声音由远及近而来。我和姐姐总是欢呼着去开门,就看见瞎子科爹笑眯眯地站在门外。

除夕夜,瞎子科爹坐在我家的火塘旁边,拐杖放在一旁,笑眯眯地陪我们守夜,火光映在他的脸上忽闪忽闪的。我和姐姐的生辰八字他记得很清楚,瞎子科爹给我们慢慢解说来年的运程。遇到我和姐姐面临升学的关键年份,全家人都很期待地等着听瞎子科爹最后的算词。我姐姐高考那年,瞎子科爹算词说我姐姐考试要细心一点,心高气傲的姐姐没听完就赌气回房睡觉去了,瞎子科爹叹了一口气没有再说什么,坐了一会儿就起身告辞了。

后来我离家去北京读书了,寒暑假才能回来,也没有见过瞎子科爹。听说镇里养老院裁并,瞎子科爹去了十几里外的另一个养老院。他的年纪越来越大,记性也变得不太好了,原先这附近经常找他算命的人也不愿意跑那么远去找他了。再后来某天我妈给我打电话的时候说瞎子科爹在养老院去世了,族里去抬他回来安葬,安葬花的钱就是用瞎子科爹生前算命攒下的那些。都是五毛或者一块的票子,每一张都被瞎子科爹细细摸过,软软的,整整齐齐地叠在一起。

我出门在外感到没方向的时候总是会想起瞎子科爹,想起他的拐杖“噔噔噔”敲打地面的声音,想起他用沉稳的语调笑眯眯地说着算词。我有时也会想起他在那些除夕之夜是怎样回到自己独住的小屋的,他用拐杖敲打地面小心探路,走过两座小桥,然后绕开一座池塘,最后扶着墙壁穿过长长的巷子摸回他的小屋里去。瞎子科爹独自躺在黑暗的小屋里面,正是除夕深夜,爆竹声此起彼伏,那时他会在想些什么呢?

祀者家之大事

小时候过年,短短一个月内,家里要举行三次盛大的祭祖仪式。腊月二十四是南方小年,迎接祖宗以及各路菩萨;除夕则是隆重招待在我家做客的这些祖宗和各路菩萨;到了正月十五,中国人传统意义上的“年”过完了,就要赶在元宵晚会之前送各路神仙列位先人各归原位。到了这会儿,无论是天上神仙还是地里的先人以及还不得不继续在江湖混的我们,二三十天下来差不多都已经吃好了喝美了,该干吗就得干吗去。

可以说,这三次祭祖的质量事关全家来年一年的前途,如此重要,主持仪式的人当仁不让就得是我妈。

祭祖这种事差不多就是请客吃饭,可又不只是请客吃饭那么简单,因为客人看不见摸不着全看请客的人心里有没有。它有一套复杂而完整的程序,掌控这个程序的人就是我妈。什么时候上菜,上什么菜,碗筷怎么摆,斟多少酒,什么时候点香,烧哪种纸钱,最后什么时候放鞭炮结束大典,这些问题在我妈的掌控下已经成了艺术问题而不是技术问题。祭祖前三天她就已经把家伙事儿全都准备好了,同时还会做我们的思想工作,让我们端正态度投入到这场大典当中来。古人讲,祀,国之大事也,这句话应用到我妈身上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祭祀中特别隆重的部分就是听我妈念祷词,然后大家依次磕头。我妈念祷词几乎就是一场脱口秀,她往往开宗明义,表示接诸位大神过来我家是有要事相商的,这些要事包括提高家庭收入和保持家庭成员身体健康水平,当然还会重点交代祖宗们要格外关照两位小朋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在结尾的部分,我妈采取的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传统路数,一边表示对祖宗们关照的感激之情,另一边也稍微暗示一下,如果关照不够导致家庭收入下降,明年祭祀用的炖猪肉只能用炖豆腐代替了。我妈站在那里对着几个空荡荡的椅子喋喋不休、循循善诱,让站在一旁的我感到背心一阵阵发凉,我怎么就看不见他(她)们呢!

好不容易祷词念完了,进入磕头谢恩程序,全家人序齿排班,童叟无欺,轮流在坚硬冰冷的地面上跪下来,举手作揖。这一环节事关每个人来年的福祉,一个也不能少,就连三岁小童也要完成。对于对此仪式暂时不能理解也无法独立完成的小朋友,我妈会使用近乎法西斯的手段将之强行摁倒,至少完成三次小鸡啄米才会放过。

我妈在仪式中表现出来的巨大气场深深让我折服,这样的折服表现在我作为一家之主总是会一丝不苟完成指令上。人家说,一件事连续做二十二次就会成为习惯,我如今已经三十几岁了,少说也经历了百来次祭祀,这样的仪式和程序经过我妈的长期坚持,已经深深植入了我的血液里。过年只有进行过这些仪式才觉得像过年,才有过年应该有的味道;过年祭祀时和祖宗及菩萨们的短暂却让人记忆深刻的小聚,提醒我一年中都要有所敬畏。

一年又一年,我们就在这卑微的敬畏中砥砺前行。

想念故乡的小河鱼

我的老家,真正称得上鱼米之乡。丘陵开荒为耕地,丘陵之间则是洼地,开辟为稻田,随着丘陵一侧则往往是一条宽百米的小河正好做灌溉之用。在我幼年的记忆里,这里完全是一副山青水绿的模样。

离村庄不远的河道里,一半是沙石,一半则是潺潺流淌的河流。河流随地势弯曲,拐弯处往往依着河岸形成一汪潭水,水不深,即使是十来岁的小孩下去最深也刚刚及腰。河水清澈,岸上的柳树倒映在水里,常可见半尺长的梭鱼在柳树的倒影中穿梭,粼粼的水面偶尔折射出梭鱼灰色的脊背,偶尔还能看得到蓝色或红色鱼鳍。这些梭鱼,在我们幼年来说,既是最好的玩伴,也是最肥美的食物。因为河水清可见底,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用渔网来捕捞,渔网横穿河道,在水下静置一到两个小时,就能看到不少梭鱼自投罗网,卡到网上很快就动弹不得,起网的时候,在阳光照射下,渔网上多的是翻着白肚皮的鱼。当然还有些人喜欢智取,静静地坐在潭水边垂钓,眼睁睁地看着鱼儿上钩,钓一下午也能钓到许多。

同类推荐
  • 我不要你管

    我不要你管

    这里面的文字,是醇厚的、扎实的,也是悲悯的、体己的,随便翻开一页,仿佛都有人间的烟火与市声在,家常且缠绵,其滋味便尤为长久。
  • 七年(上)

    七年(上)

    她与他互生情愫时,她是学校的风云人物,才艺双全,获奖无数。生得倾国倾城,身边从不缺喜欢她的男生,她就像众星捧月的月亮,明明被很多人围着,看上去却那么孤独。十九岁的他,也许就是因为她身上散发出的孤独气质,那种若即若离的神秘感使得他像得了魔怔一样不由自主地爱上她。而她的心,也在他的温暖下逐渐柔软。他们约定,如果在初雪那天走在大街上能遇到的话,那么就在一起吧。然而,她却突然消失了。再次相见,已是七年后了。他还是单身,而她成为了知名设计师,身边还有一个完美的男人守护,并且那个人的妹妹也爱上了他,多角关系即将上演,面对接踵而至的难题,他们将何去何从?
  • 文怀沙老及五种人

    文怀沙老及五种人

    李辉一石激起千层浪,他后来表示了一种担忧,怕自己一番良苦用心仅仅触发了一场媒体的狂欢,情绪的烟花把天空渲染得惊红骇绿,转眼化作一地纸屑尘埃,清洁车过后,世界依然故我。这其实是过虑,民众的情绪是一种原始而实在的社会动力,是社会变革的根本前提。这次网络上无数不假辞色的片言只语所汇聚成的民意,对日益腐恶的士林风气表达了愤懑,对越发没样的文化精英提出了警告,意义不可谓小。而且,它再一次见证了中国民众这些年通过网络这个新天地表达自我、参与社会、改造中国的洪波巨澜。当然,李辉希望公众的关注不局限于具体的人、事,而应升格为对现实和历史的深入思考,这我非常赞同。
  • 莫斯科的小提琴

    莫斯科的小提琴

    《金色俄罗斯丛书(12):莫斯科的小提琴》收录普拉东诺夫12篇作品。在普拉东诺夫的作品中,孤儿主题是具有代表性的主题。如果把普拉东诺夫的创作看成是一种乌托邦的尝试,那么作家的主要作品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将来的尝试、过去的尝试和现在的尝试。不同类型的孤儿们通过三种寻父路径实现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寻找精神之父,完成拯救人类的使命探索未来;寻找记忆之父,循着记忆之水追思过去;寻找全民之父,顺应当下潮流面对现实。作家创造了自己的家庭寓言,通过孤儿主题表达对现实的质疑,对过去的追思和对未来的思索,通过不完整的家庭折射出对国家发展道路的思考。普拉东诺夫的小说形成了“孤儿小说”系列。在普拉东诺夫那里,每个人都是孤儿——事实上的或心理上的。孤儿的感觉不仅是失去父母的无助,还是失去自我的迷茫,丧失信仰的惊慌,割裂历史记忆的虚空与绝望……
  • 丧钟为谁而鸣(全集)

    丧钟为谁而鸣(全集)

    美国青年罗伯特·乔丹在大学里教授西班牙语,对西班牙有深切的感情。他志愿参加西班牙政府军,在敌后搞爆破活动。为配合反攻,他奉命和地方游击队联系,完成炸桥任务。他争取到游击队队长巴勃罗的妻子比拉尔和其他队员的拥护,孤立了已丧失斗志的巴勃罗,并按部就班地布置好各人的具体任务。在纷飞的战火中,他和比拉尔收留的被敌人糟蹋过的小姑娘玛丽亚坠入爱河,藉此抹平了玛丽亚心灵的创伤。在这三天中,罗伯特历经爱情与职责的冲突和生与死的考验,人性不断升华。在炸完桥撤退的时候,自己却被敌人打伤了大腿,独自留下阻击敌人,最终为西班牙人民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热门推荐
  • 繁华落尽,梦依然

    繁华落尽,梦依然

    我们不知道明天会怎么样,只是习惯了在每一个黎明看朝阳升起,看浓雾缭绕的城市的街景,在极目远眺的视线里找寻着目标,在每一个夕阳,静静地走在羊肠小径上,感受这又一次夕阳落下的唯美……
  • 结婚,你敢吗?

    结婚,你敢吗?

    在昔日爱人的婚礼上,沈鱼认识了一个男人,之后两人闪电结婚。两个完全没有交集的人开始在一起生活,双方的缺点渐渐暴露出来:争吵、打闹、冷战……而身旁朋友们的婚恋也花样百出:有了孩子的闹离婚,没结婚的玩劈腿,想结婚的结不成,不想结婚的被迫结婚。如果生活中就只有这点小混乱,那沈鱼真要谢天谢地了,可是,车祸、奸计、心痛、落寞、背叛接踵而至。结婚真的很可怕吗?结婚能否真的幸福?就看你敢不敢翻开书来看了……
  • 水世界的寄生船长

    水世界的寄生船长

    在这片只有海洋的水世界里,人类将如何生存?一个居无定所的海上漂流者,一个来自外星的寄生生命体,一个来自未知文明的人工智能。这是一部引领海洋人类崛起的史诗!对抗来自超深渊的深海巨兽,粉碎污染人类精神的未知敌人。如果这个世界没有陆地,那我们就创造陆地!
  • 白苏斋类集

    白苏斋类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记忆感应师·暗号

    记忆感应师·暗号

    一如往常,弗洛斯特喝完咖啡,推开落地窗门享受和谐的阳光,却发现阳台跟以前不一样了。他连忙从落地窗边倒退好几步,拿出口袋里的手帕捂住鼻子,对着正在阳台浇花哼小调的爱蜜莉喝斥道:“你为什么种花?想毒死我吗?你不知道我对花粉极度过敏?”“你对花粉过敏?”爱蜜莉放下手上的浇花器说,“我住在你家这些日子,可从未听你说过这毛病。”“你何时见我公寓里放过一株花?真是的!没遇过像你这样粗心大意的女仆!”“是管家啦!”客厅传来布雷克的抗议声。他是弗洛斯特的双胞胎弟弟,小时候一起住过孤儿院。
  • 李想和他的文化自觉梦

    李想和他的文化自觉梦

    “叽咕”几声,连续有三条短信蹦了出来,李想逐条阅过,心里顿时踏实多了。第一条是向义天发来的,虽然有些意外,也算是尘埃落定了。第二条是雪霁发来的:“敬爱的李想同志,我不会再孤单了,因为我的人生中除了一位异性知己,又有了一个异姓妹妹。你也折腾得够呛了,早点休息吧。晚安!”最后一条是叶兰的:“李总您多保重,姐已经睡着了,睡得很安稳。我也完全恢复了。祝您晚安!”李想长吁了一口气,在心里喃喃道,大家都晚安!
  • 佛说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

    佛说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系统上上签

    系统上上签

    还只是一颗小蝌蚪的吕浪就已经穿越了。系统正在绑定……系统正在为宿主清理身体辣鸡……清理失败,系统毒发身亡!吕浪:(?????????)系统小姐姐:系统绑定成功,并和宿主开了一个玩笑!这是一个神奇的人带着神奇的小姐姐,穿越到一个传奇的世界发生的神奇故事!吕浪:好了,上面这些都在和读者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