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55900000010

第10章 生命是有温度的

有一次,在本地电视台的一档职场节目中,我瞧见我的一位女同事在当评委。节目请年轻人来表现自己,聊自己的理想、未来和对工作的看法,当场面试。

有个男大学生来参加节目,朗诵自己写的诗。谈及个性,他说就是觉得自己很深沉、内向,不擅交际。

我的同事观察了一会儿,她对男生说:“我怎么看你的样子,其实是很忧郁,个性也压抑呢?要不,咱们来做个游戏吧。”

她号召台下的一众女孩子,也就是女性观众上来,分成两队,左右各一队,拖着那个男大学生的胳膊,向两边拉。女孩们像拔河一样开拉,嘻嘻哈哈都欢乐地笑了,那个男大学生却低着头,尴尬地笑。

然后,我的那位同事问他:“你刚才站在中间感觉怎么样呀?”

男大学生说:“我感觉自己快要被撕裂了,两边都用力拉着我。”

这下,我彻底相信我这位同事的判断了。

果然,同事也有点吃惊地解释:“你看,这么多年轻活泼又可爱的女孩子跟你一起做游戏,而且她们还跟你有着这样亲密的身体接触,你没有感觉到她们的体温吗?”

“我让她们用力拉你,你没有感觉到,群体当中的每个人都在提供力量吗?”

我和那位同事都曾经在心理学媒体工作过,所以能轻易地发现问题之所在。

一个人对温暖和身体接触存在抗拒,那么可以肯定,他在人际交往和爱的能力上,都有所欠缺。

婴儿诞生时哇哇大哭,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离开了温暖舒服的母体环境。大人抱着婴儿时,婴儿会安静下来,因为体温让他获得了安全感。

温暖正是生命的要义,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失去温度,寒冷僵硬。

一个人去拥抱另外一个人,让对方第一时间感觉到自己的体温,这是一个生命在给予另外一个生命温暖。

所有那些让你感觉舒服的亲密接触,背后都是爱意。在这样一群青春洋溢的女孩当中,这个男大学生感觉到的却是撕裂和不安。

我的同事解释分析:“可想而知,他的内心并非他自己所说的什么内向深沉,而是竖立了一道挺高的封闭的心墙,隔离开他人与外界,像个孤独的小动物躲在自己的巢穴里。”

我对这位前同事印象颇为深刻,也记得她讲的另外一个故事:

她在多年前玩过一个游戏。她去母校武汉大学开讲座,让学生们站起来,就近尝试相互拥抱身边的陌生人。

年轻的学生们抱着抱着,情绪就上来了,最后竟然有学生感动得哭了出来。

你可别笑话这些感动哭了的同学,他们反而恰恰是拥有敏锐和柔软的人,也只有敏锐和柔软才能让我们在后天习得人与人的沟通,良好地施爱和被爱。

对于人这种高等动物而言,爱是需要教习的。你敢不敢拥抱陌生人,考验你的情感表达能力。

人无法表达自己没有学习过的情感经验。

中国人的文化不大推崇身体接触,所以我们看起来彬彬有礼,其实是小心警惕,缺乏安全感。如果仔细观察清代末期的历史资料,就会发现人们尊卑有序,不同阶级的人有不同的礼仪。经过民国,再到现代,人和人相识的礼仪逐渐从抱拳寒暄过渡到了握手发名片,再过渡到面对面各自玩手机,扫二维码通过社交软件交流。

握手已经是我们身体接触的极限。外国的拥抱、贴面、亲吻脸颊,至今没有在我国流行起来。

有一次,在街上遇到一个朋友,好久没见,他给了我一个热情的拥抱。我感觉非常意外,而且十分诧异,非常尴尬。我拍拍他的背部,迅速挣扎脱身。由此我也意识到,我也未能摆脱内心的限制。

从生存到生活,从活着到死去,人和人的身体接触,藏着莫大的意义。

人类痛苦至极时,言语会失效,而拥抱亲吻,依靠在肩头流泪,可安抚受折磨的心。

岁月渐长,在社会教育和文化的熏陶里,我们学到了口头语言和文字,学会了表达,但有时候会忘记使用身体的本能去表达。

舌头与喉咙发出的信息是我们魂灵的翅膀,却也是我们心智的牢笼。耽于它们,我们反倒忽略了更加纯粹的“身体语言”。

同类推荐
  • 人不好绝望,但也不可乱希望

    人不好绝望,但也不可乱希望

    《一绿色之候鸟》是陈映真小说中高度难解的一篇,它在隐晦的寓言形式中包含着政治与思想的批判性。“一绿色之候鸟”不只是泛泛的希望,而有一个更具历史性的所指。小说的三个主要人物代表了1960年代台湾知识分子的三种可能的主体状态和面对“未来”的方式。关于赵公的勾勒隐藏着对国民党统治的批判以及对知识分子精神与人格状态的悲叹;年轻的陈老师缺少主体性,一心只想生活在远方来日,是作者批判的对象;低调的季公是小说的核心角色,承载了作者关于出路的探索。
  • 大山作证:江西省移民扶贫纪实

    大山作证:江西省移民扶贫纪实

    本书为长篇报告文学,全书由一个个有机的真实的故事组成,作者为我们呈现了一幅也许并不是宏大壮丽却绝对动人心魄的历史画卷,再现了扶贫干部为广大群众移民搬迁、建设安置点呕心沥血、大公无私的精神。也描绘醋移民户为了脱贫致富克服种种困难,离开故里的巨大开创精神。
  • 东鳞西爪集

    东鳞西爪集

    本书分三辑:风俗人情、禽兽鱼虫、草木花果。作者从历代画家常撷之入画的某一种题材入手,阐述其文史渊源、民俗特征、审美导向,旁征博引,娓娓道来,同时细说画境、画意、画法、画理,既具有宏观上的认识性,又具有操作上的实用性。
  • 大湄公河

    大湄公河

    《大湄公河》是作者在山西省作家协会和云南公安边防总队的支持和帮助下,先后三上湄公河及多次赴滇采访,又参阅了400多万字的资料,完成的一部作品。作品介于非虚构与虚构之间,分两条线索,以两种笔法展开:一条围绕湄公河的地理、历史、经济。文化,一条围绕发生在金三角的“10.5”惨案。对其中的一些人和事,在依据事实的基础上,作了细节性的想象与描述。特别是被毒枭屠杀的。13名中国船员,当时他们究竟经历了怎样的煎熬。13条鲜活无辜的生命啊,作者力图把他们梦断之前的美好,与面对屠杀的痛苦挣扎还原出来,以祭他们最后的一段人生航程。本刊选载如下几章,以飨读者。
  • 吴兴华译文集(下)

    吴兴华译文集(下)

    吴兴华翻译过许多外国著名诗人的作品,如拜仑诗钞、济慈诗钞、叶之诗钞,还有未发表的但丁的神曲的部分章节等。可能也有西洋诗的影响,他自己的诗不论在意境上、文字上和旧诗、西洋诗存在着深缔的因缘,是一种中国古典和西洋现代之间的有机融合。这本译文收录了《运命》《捡东西》《危急时期的祈祷(选译)》《达·芬奇轶事》《富兰克林散文书简选》《危机》《城市里的一周》等文章。通过本书中的内容,可以从侧面解读吴兴华的深刻蕴涵。
热门推荐
  • 我的梦幻林场

    我的梦幻林场

    (新书《我的人生重置了》已发布。求支持!)回到小山村的冯天策,意外得到了种植小空间。从此,他与各种珍稀物种结下了不解之缘,开启了一段传奇人生。檀香紫檀的衣柜,百年沉香的手串,黄花梨木的沙发......低调的山间小屋尽显奢华。斗香、赏木、观花......最悠闲的生活只在他的梦幻林场。
  • 法国童话20篇(世界传世童话宝库)

    法国童话20篇(世界传世童话宝库)

    推开世界经典童话的大门,走进奇幻瑰丽的童话世界,这里飞翔着奇思妙想,上演着惊奇冒险,流淌着纯净美好……世界经典童话带给孩子的不仅仅是温馨、欢乐和启迪,更多的是思考和悠远的人生体味。
  • 掰腕

    掰腕

    被贩卖来的女大学生林雪霞,在法律权益和人身安全人生理想和生活困境夫妻离心和家庭责任之间,展开了左手和右手的自我对抗,人生,就是一场左手和右手的掰腕,输了如何,赢了如何?书友群:179124922
  • 重生之锦上青箩

    重生之锦上青箩

    本是安国侯府嫡长女,从小太后懿旨,指婚于七王爷,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样貌颜色无人可及,在京城里声名远播,名门的闺阁小姐无人能出其右,却被姨娘和庶妹合伙栽赃陷害,失了名声闺誉…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瑶宫辞

    瑶宫辞

    多年前的一次相遇,便注定他们今后的结局。深院琵琶,午夜梦回,仍是旧时模样。
  • 邪魅男神惹不得

    邪魅男神惹不得

    世界上最美好的时光是有宋然和林唯安的时光。世界上最美好的爱情是在你看不见的地方守你安然无恙。宋然一辈子最幸运的是他遇见了林唯安,在整个青春里他都守在她的身边,直到多年后他有幸在记者采访中说道:“此生最幸运的是在我宋然时光里有唯安的出现。”后来林唯安离开人世,他也随她远走,他死前留下了这样的两句话。“时光里没有唯安就不会有宋然的美好时光”“在活下去与随她而走之间,我选择后者。”
  • 文房四谱

    文房四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本报记者

    本报记者

    “该结束了,就在今天。”矿工辛孟贵留恋地看了一眼井口的阳光,回过头,决绝地向井下走去。这将是他最后一次下井,而且,再也不会上来了。走在巷道里,他再一次设计着自己的结局:工作面出现哑炮——他去排险——炮响了,然后……就什么都没有了。以他的技术,做到这一点很容易,以这家煤矿的管理,不会有人能看出破绽。只有这样,煤矿才会赔钱,弟弟辛孟林才会有一笔钱去上大学,父亲才会有一笔钱看病,母亲才会有一笔钱养老。弟弟很聪明,应该去上大学,而不是像他这样在井下挖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