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64800000016

第16章 尤里·卢日科夫(3)

卢日科夫着手实施。他向几个副手了解正式上报的腐烂率。答案找到了:1%。“至此我才明白了那个体制普遍具有的残酷性,”他回忆说,“整个储存过程的损毁率高达30%,但体制只有胆量承认1%。的确是笑话、神话和漫画——但又是实话……苏联体制所确立的法则基于一个前提,那就是理想的人民生活在理想的社会和自然环境里。结果呢,根本不管你是一个怎样的好人,你干的工作有多漂亮。那同时意味着,没有人完成既定的指标。”

卢日科夫认为,做出改变的时候到了。他与莫斯科一家生物实验室签订合同,以获取实际的蔬菜水果腐烂数据。接着,他要求市执委颁布条例,将实际数据确定为新的指标。确定新指标后,卢日科夫告诉广大员工,减少的损毁部分,他们可以出售一半,并自留利润。“不是三分之一,”卢日科夫拖长尾音,对工人们说道,“而是一半。”

奏效了。损毁减少,品质提高,员工工资增加。

但上级并不乐见。在一次反改革的抽风发作中,卢日科夫被叫到党的监察机关即人民监察委员会。委员会指控卢日科夫非法篡改损毁比例。他们还指控卢日科夫集体发放“大笔奖金”。简直是犯罪!但在经过一轮紧张听证后,委员会做出让步,卢日科夫没事儿了。

卢日科夫在这个自杀性岗位上躲过一劫,但一直未能像叶利钦那样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原因在于,蔬菜基地从惨淡趋于好转,苏联却已经踏上了解体之路。1987年11月,一贯的支持者叶利钦被解除莫斯科市委书记职务,卢日科夫深感绝望。次年,在红场举行的节日游行上,他与被抛弃的叶利钦握了握手。他们的交谈持续数个小时,卢日科夫表达了再度共事的愿望。[14]

指令系统越来越弱,从阿塞拜疆往莫斯科运送番茄变得越来越艰难,即便蔬菜基地逐渐运转正常。尽管卢日科夫实施了改革措施,莫斯科的食品短缺依然不断恶化。就在这时,另一场风暴席卷而来,卢日科夫深陷其中。

戈尔巴乔夫推行的改革政策让莫斯科充满了不满情绪,但不满情绪的深层根源与其说是蔬菜腐烂,不如说是领导腐败。执掌莫斯科政权后,叶利钦开展针对特权政策的平民运动触及了大家的神经。来自知识分子群体的反应尤为深刻。他们对阴暗的官僚和党的盲从者深恶痛绝,这些人时常告诫他们,应该遵守哪些条款,应该阅读哪些书籍,在科技刊物上应该公布什么样的生命周期数据(等于没有数据)。

戈尔巴乔夫推行的政治自由打开了新思维浪潮的闸门,莫斯科充斥着各种政治俱乐部、兴趣小组、游行示威和骚乱动荡。惊人之处在于,莫斯科突然涌出那么多的“激进”民主主义者,竟能在短时间内随机而偶然地走到一起。1989年11月,柏林墙被推倒,这给莫斯科的思想家、艺术家和专技人员点了一把火。

儿科医生弗拉基米尔·博克塞(Vladimir Bokser)是一个动物权益组织的活动分子,也是早期民主活动的组织者之一。博克塞在一个小镇当医生,待人友善,参与性强。他表面举止平和,其下掩藏着对于草根意愿和草根政治的深刻理解。政治自由是他的主要兴趣。他觉得知识分子已经成熟,能够应对变革。“大家逐渐认识到,领导者未必都是正直之辈。他们要说谎,他们要伪装,”博克塞回忆说,“所以才能把每一个人都统一起来。准确地说,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人们逐渐产生了屈辱感。”知识分子对官僚深恶痛绝,反抗情绪首先来自莫斯科。博克塞对我说:“那是知识分子发动的一场革命,纯粹是文化革命。其他领域当时并没有出现反抗。1990年之前,我们谁都没想过还有市场这回事儿。实际上,人们对此心存害怕。最重要的是,大家再也不愿意看见一帮官僚坐在那里,替我们决定一切,告诉我们该看哪部电影,该读哪些书籍。一旦有人开始关注国家之外的情形,大家就希望享有更多的开放。人们希望得到的,不只是文化开放,还有信息开放。所以,首先发生的是一场关于开放的革命,争取一个开放的社会。”[15]

最强音来自一个长相奇特的人,他身材矮小,腰背微驼,满头白发,略留髭须。曾任莫斯科国立大学经济学系主任的经济学家加夫里尔·波波夫(Gavriil Popov)当时是《经济学问题》这一刊物的编辑。波波夫曾对勃列日涅夫后期推行的体制产生怀疑,随着改革政策的实施,他是希望引领社会另寻他途的主要声音。在新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上,波波夫成为叶利钦的亲密盟友,并不断推动戈尔巴乔夫进行更多激进改革。

莫斯科的激进民主主义者形成了一个松散的圈子,加入其中的有政治俱乐部、秉承具体事业的各种协会、人权小组和大量心怀好奇与不满的独行者,后者有不少是科学家。在波波夫的领导下,这些人逐渐走到一起,并组建了名为“民主俄罗斯”(Democratic Russia)的联合体。他们决定在1990年3月4日召开的莫苏委选举大会上开展竞选活动,大会议席此前已经降为498席。对心怀反叛的民主主义者而言,这是一项重要决定,因为他们决定把地方政府和莫斯科而非中央政府作为真正推动改革的发动机。

民主主义者开展的竞选活动声势浩大:地铁通道里的大喇叭播放着竞选口号,广播车从街上隆隆驶过。他们在一栋栋公寓楼里召开会议,在街上举行过两次大型集会,分发了数千份油印传单,在各大商店和地铁站贴满了海报。他们是一群有文化的精英分子:推出的候选人中,有64.3%来自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工程、媒体和艺术领域。[16]

这一群人大获全胜,把控了莫斯科市政府。他们赢得了282个席位。1990年4月16日,新掌大权的民主主义者在莫苏委举行会议,选举波波夫担任党首。叛逆分子雄心勃勃,眼看就要把莫斯科收入囊中。他们可以跟那些妄自尊大、一贯教人读什么想什么的人分庭抗礼了。选进执委会的化学工程师伊利亚·扎斯拉夫斯基(Ilya Zaslavsky)满怀希望地宣告:“我们将要开始新的生活。”[17]

但正如波波夫和其他胜利者即将所见,一场潜在的灾难正向他们席卷而来。食品短缺问题愈演愈烈。囤积现象和恐慌情绪蔓延至全市范围,数十万人从附近各地拥入莫斯科抢购食品。排队的人流时常塞满了大街。一波波流言加剧了恐慌心理:肉就要卖光了!面包快卖完了!就职六个星期后,波波夫承认:“莫斯科市的形势到了紧要关头。形势确实有失控的危险。数十万人挤进了商店。”[18]博克塞回忆说,“大家都有预感,莫斯科就要闹饥荒了。这或许有些夸张,但每个人都有这样的预感。”当时的中央情报局(CIA)秘密分析家报告说,苏联最有可能面临的前景,是“恶变至无政府状态”,而彻底无政府状态的推动因素之一,就是“消费者群体骚乱”。中央情报局的分析报告认为,任何反革命暴动或反革命夺权,无疑都将把矛头对准包括波波夫在内的激进民主主义者。[19]

波波夫的第一项重大决定,是重新任命莫斯科市执委主席。前任主席赛金已经外出度假。执委主席将负责管理莫斯科市,如果他的履职出现差错,抗议之声无疑会毁掉改革者继续掌权的希望。

波波夫身边的人都不知道该如何管理这座面积巨大的城市。他的核心集团有博克塞和瓦西里·沙赫诺夫斯基(Vasily Shakhnovsky),后者原是一名工程师,曾在莫斯科库尔恰托夫研究所从事热核合成研究。沙赫诺夫斯基于1989年被吸收进那个争论激烈、俱乐部林立、竞选活动声势浩大的热闹圈子,并选入莫苏委。[20]另一个副手是来自地磁和电离层研究所的物理学家米哈伊尔·施耐德(Mikhail Shneider),他与博克塞共同组织了竞选活动。波波夫首先是个思考者。一种普遍但充满敬意的说法是,波波夫每天都要躺在沙发上花数个小时思考问题。[21]作为一个理论家,甚至带有一点理想主义色彩,波波夫并不考虑路面坑洼和街灯之类的问题。他不知道莫斯科的仓库还存有多少吨蔬菜,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香烟暴乱和食品短缺。

波波夫担心,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会因为自身缺乏治理经验而招致灭顶之灾。他在心里盘算,整个试验可能面临失败,一切都有可能轰然坍塌,他们这些人将会身败名裂,甚至可能锒铛入狱。一开始就要管理整座城市,这样的考验对激进派而言过于沉重。他们的准备并不充分。他们需要一座和旧制度相衔接的桥梁。

他们还要从悠久而深远的俄罗斯文化里借助某些东西。他们需要一位真正的领袖(khozyain),这个词在俄语里的含义十分丰富,可以指称任何社会组织如家庭、村子、企业和国家的头领。一个家庭的领袖通常由最年长的男性担任,有责任管好一家人的生计。真正的领袖对其所辖组织的人负有照管之责。苏联人评价一个领导时,喜欢看他有没有给人以真正的领袖印象——或体现为外表,或体现为行动。至少在这个方向展示出才能的人,也就是能够管理日常事务的人,被称为实干家(khozyaistvennik)。[22]波波夫明显不是领袖人物,所以他需要找到一个这样的人。波波夫找到了叶利钦。

每天的早餐时分,激进派都要在莫苏委办公楼主席台后面的一个大房间召开会议,以商讨当天的各项计划。波波夫在掂量要不要把老党员赛金请回来重新掌管城市,但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对此充耳不闻。他想在老顽固里另选他人,但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一个也信不过。一天,波波夫在吃早餐时向大家报告,说叶利钦推荐了一位城市当家人,他就是卢日科夫。但在场的人谁都没听说过卢日科夫这个名字。

“我们就问,这个家伙是谁?”民主主义者亚历山大·奥索夫措夫(Alexander Osovtsov)回忆说。

没有人接话茬。过了一会儿,有人想起几个与新兴民主主义者正打得火热的年轻的合作社经营者,他们都对卢日科夫赞誉有加。施耐德回忆,他刚与卢日科夫见过面。他的第一印象非常鲜活。“苏联官僚,”他回忆说,“他说话的方式、措辞、用语、外表、跟人说话的架势,无一不说明,他是个真正的苏联官僚。跟我想象中的官僚一模一样,因为我之前没有跟官僚打过任何交道。”[23]

波波夫下不了决心。“明天,我们必须做出决定,”他对激进分子说,“我们务必有所行动。”

博克塞沮丧地回到家里。电话响了。是一位老熟人,一位已在领取退休金的妇女。博克塞告诉她,波波夫正在这项重要的决定上犹豫不决,不过卢日科夫已经是最后人选之一。那位妇女的声调顿时明亮起来。

“不会是尤里·米哈伊洛维奇吧?”

“正是尤里·米哈伊洛维奇。你怎么知道这个人?”

“他不是化工自动化设计局的头儿吗?”那是70年代末期卢日科夫在莫斯科所领导的企业。

“是的。”博克塞满心好奇地答道。

“你知道,我在那里工作过十年时间,”她说,“我知道这个人。我不太了解他,但我听说他一直对人很好。”

第二天,博克塞径直找到波波夫,对卢日科夫做了介绍。“我听说他对人很不错。”他这样说道。

卢日科夫紧张地关注着民主主义者,他非常清楚,自己被他们当作了老顽固的一员,正是这帮激进分子誓言要拉下马的官僚之一。他回忆说,异己分子把所有问题一股脑推给前朝的做法,令当时的他满腔怒火。他对此非常恼怒,竟然决定辞去在市政府担任的所有工作。不过,他随即来到莫苏委的大理石厅,亲自看望这些新兴的政治人物。他们跟官僚有所不同,都不打领带。一度在合作社事务方面活力充沛的卢日科夫,同样对这些新兴的民主主义者产生了兴趣。他觉得,这些人的身上没有了上一代人那种“盲目服从”。

“你要打交道的,是一帮有知识、有积极性也有怒火的人,他们将原有制度斥为白痴,并承诺以最快速度做好修复工作,”卢日科夫回忆说,“这些人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但他清楚,甚至比那帮人更清楚,他们接到手里的是怎样的一个烂摊子。维系整个苏联的供给链条几乎每一天都在咔咔断裂。就在卢日科夫为前景琢磨不定时,他的电话响了。是叶利钦,他打算东山再起。1990年5月29日,叶利钦当选苏联最大加盟共和国俄罗斯共和国的最高苏维埃主席,并向戈尔巴乔夫施压,以推行更多激进改革措施。

“我是叶利钦,”卢日科夫的耳边传来了熟悉的嗓音,“放下手里的工作,来我这里一趟。”应叶利钦的强烈要求,波波夫选中卢日科夫接手莫斯科市的管理工作,而卢日科夫表示同意。多年后,波波夫告诉我,卢日科夫在好几个方面赢得了他的好感。这个人没有担任过高级领导职务,对合作社的管理十分灵活。而且据波波夫回忆,合作社组织曾经支持过激进民主主义者发起的竞选活动。波波夫还了解到,是卢日科夫给摊派市民到蔬菜基地参加脏活累活的做法画上了句号。[24]

博克塞前去看望激进民主主义者,以缓和大家因为选中卢日科夫而产生的担忧情绪。大家的第一反应是愤怒。“简直是背叛!”激进分子冲着博克塞脱口而出,“我们需要的是民主人士!”

同类推荐
  • The Rejuvenation of Northeast China 浴火重生

    The Rejuvenation of Northeast China 浴火重生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中国的东北地区曾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为建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逐渐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有鉴于此,国家提出了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本书作者历时一年的采访,走遍城郭、海港、煤都、钢城中的大型国有企业。以数个普通工人、几家工厂、一座城市和整个时代的沉浮为命运纵线,穿越六十年的历史时空。再现老东北工业基地如何创造诸多工业神话、奇迹与辉煌,如何在沉寂和黯然岁月里经历生命劫难,最终如何找回东山再起的自信和骄傲。
  • 湖南物流产业发展研究

    湖南物流产业发展研究

    物流与经济有着紧密的联系,物流是经济的主要构成要素,是经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和强大保障系统。物流通过提高流通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来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对提高区域市场、工业企业的竞争能力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湖南省的物流产业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对湖南省物流产业的研究特别是定量研究工作开展不多,这些都制约了湖南省的物流产业的发展。
  • 新经济,新规则:网络经济的十种策略

    新经济,新规则:网络经济的十种策略

    他是硅谷最著名的预言家。1994年,他预言了Web2.0时代的到来。2012年,他继续预测,在“人机结合”的Web3.0时代,苹果和谷歌的霸主地位将动摇,而微软将是第一个消失的IT巨头。这样精准的预言不会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失控》作者、《连线》杂志创始主编、硅谷精神教父凯文·凯利(KK),继《失控》《技术元素》后,再次预言互联网影响下的经济运行的十个新游戏规则。
  • 中国未来发展的六大趋势

    中国未来发展的六大趋势

    新世纪,中国社会意义最大的、最为根本的变化,莫过于社会结构分层趋势的发展和深化。当前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已不再是改革开放前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的基本构成成分在中国已经具备,凡是现代化国家所具备的社会阶层,都已经在中国出现,只是各个阶层规模有大小区别而已。
  • 新自由主义评析

    新自由主义评析

    什么是新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的观点、流派、代表人物各有哪些?新自由主义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新自由主义的本质又是什么?新自由主义在全球的是如何蔓延的,其效果如何?肇始于美国的国际性金融危机是否标志着新自由主义的破产?本书生动地解答了这些问题,并对我们对于新自由主义应采取的科学态度进行了深入浅出地论述和分析,读来如上了一堂趣味盎然的人文课,融经济学、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于一炉,值得一睹为快!
热门推荐
  • 奉和圣制登骊山高顶

    奉和圣制登骊山高顶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诸天最强修改器

    诸天最强修改器

    “悲剧一时爽,全家火葬场。”“给我一个机会,我让世界变得阖家欢乐。”当方毅可以穿越诸天,他决定修改所有悲剧的故事。那么就先从仙剑系列开始吧!
  • 背落书:呤凰三世渡氿三生

    背落书:呤凰三世渡氿三生

    这是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间少女与开辟万千之界的尊贵尊主之间的爱情追逐的故事,看似那两撇难交集,一个不知情为何物的小雏花不觉中在那一颗沉寂了万万年的心中激起了波浪,她是经历过痛苦而不失纯真的人,他是一个不懂痛苦为何物的万千之界的尊贵尊主他:不困于心,不乱于情,不畏将来,不恋过往后来是谁困了他的心,乱了他的情,畏惧将来时,无你,怀念过往时,有你,他说:阿氿,那个人是你她:一只不懂情为何物的小雏花,总是vs着凰亓这位万千之界中的大派头宓氿:“哦,说不定和于城主昨晚看到的是同一只”凰亓:“是不是同一只我不知道,但那只老鼠长得耳尖鼻塞,皮毛烂缺,一双眼屎堵塞的眼睛垂涎我的美色,看起来甚是猥.琐”
  • 读史阅世

    读史阅世

    本书收录著名学者张元济先生的史学文章,出经入史,旁征博引,通畅中蕴含深奥,随意中透出匠心,以大手笔写小品文。
  • 桂花香时尽秋意

    桂花香时尽秋意

    人生,在于释然和执著,因为知需,所以珍惜。秋,在于开始和因果。因为付出,所以收获。时间如逝水,永远无法回头。不论前面是平坦还是坎坷,是海洋亦或荒漠,都在一如既往的奔赴。到了季节,桂树就香了。到了岁月,心会柔软许多。命运何尝不是如此。生来不带,却眷恋尘世里的纷纷扰扰。那些曾经的奢求,那些辉煌的时刻,那些牵挂的人,那些忧伤的情。都会在渐渐的消浅,渐渐的轻轻放下。也许看淡了,也该看淡了。正如这沉香,释放了因果,也释放了自己。在潸然腿去时,暖着清风,给红尘留下一缕清雅的芬芳。
  • 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

    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重生种田小医女

    重生种田小医女

    (推荐辰辰新书《逃婚仙妻:霸少,狠会撩》)同是萧家娃,弟弟是宝,白苏是草。被家里榨干所有,钱财,婚姻,最后连性命也搭进去重生后,白苏冷哼:这辈子,要读书自强,迎娶高帅富初恋情人,走上人生巅峰。喂,前面那位帅酷首席官,别挡路!顾西行:想要走上人生巅峰?哥给你指条明路。白苏:跪求……顾西行坏坏一笑,将她抵在墙上,全身笼罩。“顾太太,嫁给我,就是你的人生巅峰!”白苏锤着腰:呸,这辈子走过最远的路,就是你的套路!
  • 余生好贵 请勿浪费

    余生好贵 请勿浪费

    中国百万级励志畅销书作家特立独行的猫重磅新作,写给怀揣梦想、愿意分秒必争努力向前的人。余生太好,好到足以承载你对未来的所有想象,你对人生的所有美好愿望,都能在你的余生去实现;余生太贵,贵到哪怕你虚度一毫都是莫大的损失,任何东西,即便失去了也有办法将其挽回,除了时间和生命。人生是场单程旅行,昨天已经逝去,即便你腰缠万贯或权势通天,你也无法让逝去的昨天重现。人生只有一次,你的人生是无价之宝,贵到无法衡量。你愿意怎么支配你一去不再返的时间?你愿意怎么度过你有且仅有一次的人生?记住,你的时间和精力很贵很贵,贵到世间任何东西都无法与其比拟!你的时间有限,你的精力有限,你的余生弥足珍贵——
  • 大叔圈宠:刁钻小妻

    大叔圈宠:刁钻小妻

    一眼相中,他打定她的主意;处心积虑,他将她圈在身边。他是神秘家族的龙太子,钱、权、势,应有尽有。他屈尊降贵,不显山不露水,只为攘占她的身心。一场豪门盛宴,带着残忍和血肉模糊的真相将她伤的遍体鳞伤,原来小心翼翼捧出的心换来的不过是虚情假意。凤凰涅磐,她已是一个全新的自己,心比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