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68400000031

第31章 晓事明理故事(5)

【狄青智救兄长】

宋朝的狄青(公元1008—1057年)是能征善战的名将,他从小失去双亲,跟着哥哥狄素相依为命。一天,狄青去地里给哥哥送午饭。途中,同村的一个女子匆匆跑来告诉狄青,他哥哥同铁罗汉在河边动武了。铁罗汉是个村里有名的游手好闲之徒。这天,铁罗汉欺侮一农夫,狄素抱打不平,两人扭打起来。那女子见此情景,急匆匆跑回村来告诉狄青。狄青急跑着赶到出事地点,这时打斗已经结束,狄素正紧锁眉头坐在一块石板上喘粗气,不识水性的铁罗汉正在河中挣扎。原来他是被狄素一脚踹进河里的。狄青心想,如果这家伙淹死了,哥哥就要遭殃,按宋朝的法律,杀人要偿命。狄青毫不犹豫地跳下河把铁罗汉救了上来。狄青在铁罗汉的耳边轻声说:“是我狄素救了你一命。”铁罗汉神志已不清,无法搞清究竟是谁救了自己。后来,铁罗汉躺在河边像个死人。

狄素对弟弟说:“是我把他打死了,我去偿命,你管这闲事干吗?”

狄青安慰道:“你放心,他只是一时失去知觉,不会死的。”村民们也都来安慰狄素:“别害怕,我们会为你说情的。”不一会,村长赶到出事地点,大声喝道:“狄素,朝廷有法,谁惹事打死人,谁就要偿命!”

狄青挺身而出,对村长说:“你全弄错了,事实是铁罗汉期负弱者,我出于义愤,一怒之下帮了弱者。这个流氓自己不小心掉进河里,差点淹死,是我哥哥把他拉上岸救了他。”村长将信将疑,这时几个村民也异口同声道:“没错,我们可以作证。”

狄青说:“村长,你说打死了人,还不知道铁罗汉是死是活呢?”

村长:“好吧,现在就弄清楚。”

狄青立刻骑在铁罗汉身上,给他做人工呼吸,过了一会儿,铁罗汉醒了过来。狄青在他耳边轻声嘀咕:“你应该感谢狄素,是他救了你。”

铁罗汉摇摇晃晃地跑到狄素跟前,跪倒作揖,一连说了几遍:“多谢你的救命之恩。”

狄素莫名其妙,村长和看热闹的人见没事了,也都散去。在回家的路上,狄素问狄青:“铁罗汉为什么要感谢我救了他的命?”

狄青答道:“铁罗汉和你打架,他是喝醉了,对这件事记不清了,后来我下河救他时,我在他身边对他说‘我狄素救了你。’当他从昏迷中醒过来时,我又轻声对他说:‘你应该去感谢狄素。’他真的就这么做了。”

狄青用机智帮哥哥躲过一场大祸,此时的狄青年仅15岁。

【狄青掷钱稳军心】

北宋时,侬智高在广源州(今越南高平省广渊)起兵造反,朝廷派大将狄青前去讨伐。南方山区,路途艰险,行军不便,军心惶恐。狄青对众人说:“现在,我们请神明来决定,是前进,还是撤退。我把100个铜钱随便朝地上一掷,如果这些铜钱全都是面朝上,我们将不虚此行,马到成功;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我们就班师回朝。”

狄青说完,举手一扔,一百个铜钱全都面朝上,这时众人欢呼雀跃。狄青叫人取来大钉百枚,把这一百个铜钱钉在地上,说:“等大军凯旋之日,一定洒酒祭奠神明,那时再把铜钱取回。”

平定了南疆之乱后,回师路过这里,狄青命人取出铜钱,众人一看,钱的上下都是面。原来,狄青利用军士的迷信神明的心理,稳定了军心。

【狄青突击昆仑关】

北宋名将狄青奉命指挥岭南宋军讨伐侬智高,侬智高盘踞邕州(今广西南宁)的险要隘口昆仑关。昆仑关地势险要,侬智高派重兵把守,狄青知道必须智取,才有可能袭破昆仑关。

狄青率军到达昆仑关附近,便按兵不动,下令全军休整十天,筹备军粮。侬智高听了探子的报告,认为宋军粮草接济困难,不会马上进攻邕州,所以没有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时逢正月十五元宵佳节,狄青下令全军欢宴三天。侬智高得知宋军在关下张灯结彩,狄青大宴三军,更加疏于戒备。第二天夜里,风雨大作,宋军营里猜酒行令声不断,狄青突然称病,中途退席,他换上普通将士的军服,率一支突击队冒雨前进,趁敌军防备松懈之机,一举攻下昆仑关。重关失守,侬智高后悔自己轻敌,但为时已晚。

【狄青巧变钲鼓声】

狄青在担任泾原路副都总管、经略招讨副使时,遇到西夏兵大举侵犯,狄青考虑到敌众我寡,不能硬拼,只能出奇才可取胜。于是,他下令全体将士带上短兵器,准备拼杀。狄青又一反常态,改变了钲鼓的信号,规定听到钲鼓一鸣就停止前进,再鸣就严阵以待,然后又佯装退却。钲鼓一停,就立即大声呐喊杀向敌军。两军交战后,西夏兵见宋军闻钲退缩,以为宋军胆怯,都放声大笑,毫无戒备。当钲鼓声停止后,宋军突然杀声震天,手执短刀,杀向西夏兵。西夏兵顿时手忙脚乱,慌不择路,互相践踏,死伤无数。

【李允筑城御辽】

900多年前,北宋王朝朝野上下笼罩着一片苟且偷生的气氛,因惧怕辽国寻衅,与辽缔结了“澶渊之盟”。雄州(今河北雄县)为北宋与辽接壤的边境城市。担负雄州防务的地方官李允为了防范敌人的侵略,想出了一个不引起敌人注意的“移花接木”的办法:他先用白银铸造了一个大香炉,放在城北郊的一座寺庙里,故意不设人守护。过了几天,银香炉被盗。李允便四处张榜,悬赏捉拿盗贼。同时,李允派人放风说,庙中器物常常被偷,为了保护寺庙,非得筑城墙围护不可。于是,他立即征调民工,赶修北城墙,没多久工程就完工了。一座与辽国对峙抗衡的坚强保垒就这样建成了。

【边郎中智辨真伪】

宋朝时开封府有一个屠夫姓胡,他的老婆因行为不检点,常受胡屠夫和公婆的打骂。有一天傍晚,她去井边打水,一去不回,胡屠夫立即去官府报案。这时,正巧在附近一口枯井中发现一具女尸,官府命胡屠夫和胡屠夫的岳父去辨认,胡仔细看了一遍说:“这不是我老婆,我老婆有一只脚缺一个小趾,而这尸首的脚趾是全的。”胡屠夫的岳父同胡一向不和,胡屠夫刚说完,他就伏在女尸旁大哭,并对官府的人说:“这就是我的女儿,她的公婆一向期负她,一定是他们把她打死后扔在井里的。”

时值盛夏,两天后,尸体已腐臭,官府只得把尸体埋在城外,胡屠夫收监候审,他在受审时,受不住酷刑,只得招认是自己害死了老婆。

过了些日子,负责复审此案的刑部边郎中,查阅案卷后发现许多疑点,他认定此案是冤案,他认为胡屠夫的老婆肯定没有死。但负责审理此案的宣抚使安文玉却坚持原判。边郎中为了查证事实,就派人到各城门口去,把张贴的捉拿逃亡者的告示仔细观看一遍,发现一张告示中提到的从胡姓商人家逃跑的一女婢,其特征和女尸相同,边郎中又派人监督埋尸者起出原尸,埋尸者指着河岸的一个新坟说:“就是那座坟。”众人把坟挖开后一看,里面埋的竟是一具男尸,大家感到诧异,边郎中若有所思地说:“当时埋尸正值盛夏,埋尸人担心河水上涨了过河不安全,可能是把尸体匆匆抛到河里交差。”经过审问,那埋尸者点头承认。

安文玉虽然明白胡屠夫是冤枉的,但以没有抓住逃走的胡妻为由,仍然不答应释放胡屠夫。事也凑巧,开封府一个官吏调任洛州(今河北永年县)州官,他的一个听差在来迎接的歌妓中发现了胡屠夫的老婆,便把她带到州府审问,原来这女人乘打水跑到一相好家,以后又被相好卖给妓院。

真相大白,胡屠夫被开释,边郎中善于分析,智辨真伪,为后人称道。

【杨六郎冻城保边防】

北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9月,契丹国辽圣宗和萧太后率领二十万大军,越过易水,攻破遂城(今河北徐水西北)的宋军前沿据点狼山。遂城被契丹军团团围住。时任保州巡边都巡检使之职的北宋名将杨延昭(公元958—1014年)镇守遂城。

遂城是个小城,守军不足三千,而辽军势众,萧太后亲临城下督战。遂城城里军民见大军压境,惶恐不安。杨延昭这时却从容自若,他身先行阵,率领全城军民英勇抗敌,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了辽军的进攻,从9月到10月,整整坚持了一个月。一天,突然寒潮袭来,气温骤降,点水成冰。杨延昭心生一计:发动军民挑水浇城,一夜工夫,城墙被浇了个湿透,第二天天亮,杨延昭看见城墙晶莹明澈,好像一座冰城,他满心欢喜,心想这下遂城可保住了。围在城外的辽军不敢走近城墙边,因为这里都成了溜冰场了。军士们无法在冰上行走,更不要说是攀登全已结冰的城墙了。萧太后对此一筹莫展,气恼得直跺脚,无奈只得放弃遂城,调兵去攻打泰州(今河北满城)。杨延昭见辽军撤走,便打开城门,率骑兵追击,辽兵突遭袭击,仓皇而逃。杨延昭冻城保遂城,威震边庭,以后,辽军见到杨延昭的军旗,便不战而栗。

【丁谓修皇宫】

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皇宫着了大火。朝廷命令丁谓(公元962—1033年)修复皇宫。修建皇宫需用很多土,丁谓考虑从京城外取土路太远,费工费力,耗资巨大。就下令在城里街道开挖取土,节省了大量工时,不几天的工夫,原来的街道就成了深沟。丁谓又命令快通汴河官堤,引汴河水流入沟中。从外地调来的运载建筑材料的竹筏木船,都经这条大沟运进,十分便捷。皇宫竣工,立即把废弃的砖瓦灰土填满沟中,大道恢复如故。挖土、运材、处理废物,一举而三得。最后算总账,节省费用何止千万。

【曹玮一语诛叛兵】

宋真宗(公元998—1022年在位)时,朝廷派大将曹玮镇守渭州(今甘肃、宁夏部分地区),渭州紧挨着夏国。有一天,曹玮在客厅里跟客人下棋,手下人告急:“守卫在边界上的一些士兵跑到夏国去了。”曹玮听后,泰然自若,依然下棋,还说:“不要紧张,这些人都是我派去的。”夏国国王见到大批宋兵来降,十分高兴。可是,没大一会儿,又传说那是曹玮故意派来的奸细,便立即将他们斩首,并将头颅扔到边界线上,表示自己是不会轻易受欺骗。宋兵见到这些血淋淋的脑袋,无不惊愕,从此,宋兵叛逃的现象很少发生。

【王曾计锄奸相】

北宋天禧四年(公元1010年),丁谓始任宰相,勾结宦官雷允恭,独揽朝政。会朝时,他不许同僚单独向皇上奏事,主要是为了防止大臣们在皇帝面前非议自己。大臣王曾(公元978—1038年)非常乖顺,从不违背丁谓的旨意,丁谓对他也深信不疑。

一天,王曾对丁谓说:“我膝下无子,老来感到孤独,想把弟弟的儿子过继为嗣,我想当面乞求皇上的恩泽,又不敢悖逆您的旨意一个人面奏,该怎么办好呢?”丁谓说:“这对你来说无妨,我信得过你。”王曾获准后便单独拜见宋真宗,把丁谓在朝耍弄权术的罪行一一面奏皇上。真宗这才知道丁谓是个奸臣。几天后,宋仁宗即位,丁谓被贬到崖州(今海南)。

【李将军智破调虎离山计】

宋真宗时有一个戎守边镇的名将叫李允则,他处事一向机警,谨慎。李允则在雄州(今河北雄县)当知州时,一次设宴款待众将,酒宴刚刚开始,就有人报告兵器库着火了。李允则听后,不动声色,照样饮酒作乐。过了一会儿,火就被扑灭了。这事传到京城,有人弹劾李允则饮酒作乐,不救库火。宋真宗说:“李允则一定有其道理,先问问他再说:”李允则答复说:“兵器库一向是十分重视防火的,我刚刚开宴便起火,一定是想闹事的坏人故意干的。他们这是调虎离山。如果我去救火,便会发生难以预料的事情。”

【水中搅墨计】

宋真宗久病不愈,宰相李迪等大臣为皇帝祈祷上天消灾除病,住在内宫。赵祯虽已被立为太子(即宋仁宗),但年龄小,才十来岁,八大王元俨觊觎帝位,便以询问真宗病情为由,逗留在宫中。李迪和大臣们担心他伺机作乱,但又没有办法撵他走。一日,碰巧翰林司一个官员捧着金盂端上热水路过这里,说是八大王要的。李迪听了,计上心来。从几案上取来墨笔放在水里一搅,水顿时染黑了,再让那官员送给八大王。八大王见了,大惊失色,以为有人要毒死他,立刻上马奔驰而去。

【包公智断牛舌案】

包拯(公元999—1062年)任开封知府时,为官廉洁,执法严峻,不畏权贵,时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他年轻时,曾当过天长县(今属安徽)县令。一日,有个农民到县衙告状,说他的耕牛的舌头被人割掉了。(宋代为保护农业,曾颁布法令,严禁屠宰耕牛。)

包拯问:“你来告状,别人知道吗?”“不知道。”“耕牛被割去舌头,邻居知道吗?”“也没人知道。”

包拯对告状的农民说:“你回去偷偷地把牛杀了,把肉卖出去。但一定不要声张。我会有办法找到那个割牛舌的人。”农民按包拯的嘱咐去做。隔了几天,有个人跑到县衙告那个农民私宰耕牛。包拯见割牛舌的人自投罗网,心里很高兴。他听完诉状,大喝道:“你为什么要割掉耕牛的舌头?”那人吃惊的样子呆若木鸡,只得供认出割牛舌的经过。

原来,此人是牛主人的仇人,想害牛主,便偷偷地割了牛舌头。他以为牛没了舌头便不能吃草,牛主人只能将牛杀死,这样就要触犯私宰耕牛的法令。聪明过人的包拯,将计就计,找到了割牛舌的人,并依法治了他的罪。

同类推荐
  • 一路守护,诺言凝固了时间

    一路守护,诺言凝固了时间

    《一路守护,诺言凝固了时间》——收录了林徽因的散文、小说和诗歌作品,共分“追忆波心一点光”“才情毕露显锋芒”“万古人间四月天”三部分。恬静飘逸,清丽婉约,有时透露出关怀祖国前途命运的迷惘、沉郁的情愫。
  • 屈身求爱

    屈身求爱

    本书为哈佛经典丛书第十八卷——“现代英国戏剧”中的一部。这里所指“现代”为本书编著者所处年代的时代划分方式。现称“古典主义”。《屈身求爱》是英国剧作家奥利弗·高尔斯密的代表性喜剧作品,讲述了一个传统背景下的英国式爱情故事。上门求亲的男主人公表面风流倜傥、巧舌如簧,却被假扮成女仆的小姐吸引,在一连串误打误撞中,小姐也渐渐认识到了男主人公的真诚和正直一面,决定“屈身求爱”……最后——自然是一个传统式的喜剧结局。本剧体现了高尔斯密一贯的幽默、戏谑风格,充满诙谐的意趣和精彩的对白。剧本围绕着各个矛盾点,处理得很集中而巧妙,让读者不得不一直看下去,就为了知道作者最后究竟如何化解这些不大不小的误会与不和。
  • 从太行山到渤海湾:范银怀通讯报告选集

    从太行山到渤海湾:范银怀通讯报告选集

    本书是作者的新闻通讯选集,收录的作品大都是作者在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公开发表过的。其中《大寨之路》《师徒炉》等一些生动感人的佳作,曾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读者可以在阅读的同时学习领悟到采写新闻的丰富经验。
  • 冲动的青春——泪水飞扬

    冲动的青春——泪水飞扬

    《冲动的青春——泪水飞扬》描绘了主人公短暂而曲折的一生,是一部关于诗歌与死亡的个性传记,也是一曲年轻的理想被残酷的现实挫败的时代挽歌。
  • 青春没了,痘还在

    青春没了,痘还在

    本书用轻松幽默而又不失尖锐的笔调,记录下一个80后的工作、生活、爱情以及思想片段,给全社会展现一个真实的80后——我们已经长大了。全书按照80后的工作生活、日常趣事、爱情、记忆、思想片段、等共分为八个部分,共约90篇文章,11万字,全面展示80后的真实生活和心路历程。
热门推荐
  • 漫话幽默谈吐

    漫话幽默谈吐

    本书分为幽默素质和幽默随笔二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心理调节、神经放松、颠倒逻辑、歪曲推理、自我调侃、哥们儿真逗、文人幽默逸事等。
  • 樵史演义

    樵史演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李嘉诚的人生哲学

    李嘉诚的人生哲学

    本书是对李嘉诚的事业、生活、家庭以及人生态度的解析。结合人生的幸福要素,让我们看到李嘉诚是如何建立幸福人生的,让我们明白如何发现并经营自己人生中的幸福,同时它也会帮助我们建立起积极正面的生活态度,找到幸福与人生的关联之处,让我们发现原来幸福这么简单。
  • 庶女从商

    庶女从商

    柳清欢,宁城富商柳家的七小姐。不受宠,是人尽皆知。因为母亲只是主母身边的一个小小女婢,有了她纯属一个意外。一出生就和母亲被遗忘在破败小院里,因为他爹瞧不上姿色平平的母亲。心心念念,唯一的温暖,放在心底的姐姐――柳茹宝设计夺取心头所爱。为了实行计划,不惜牺牲他的幸福,设计让她嫁给一个人面兽心的暴虐纨绔绍祖文做第九房姨太太,不堪折磨,不出二载赴黄粱。草草此生,多少不甘?如果重新来过,又会如何?黄粱一梦,一梦南柯,梦醒,她便要走自己的路,拼自己的天下!
  • 趁凤飞

    趁凤飞

    杨念卿对一个标价5800元的翡翠上了心。她拿起来,照着房间里的灯光转来转去。那翡翠晶莹剔透,宛如一汪深绿色的碧潭,漾动着诱人的绿光。表姐从她手上拿去那块翡翠,重新放回架子上,不屑地说,这个不用看。这个不是什么好东西。杨念卿很奇怪,怎么不是好东西?那么绿,没有一点瑕疵。你不懂!那不是A货!如果真是好东西,怎么可能才标价5800元?表姐放好手上的翡翠,拉过杨念卿的左手,手心朝下。她的右手握着杨念卿的左手,在大拇指的第一个关节处用力一捏,再捏,喜上眉梢,说你这手骨这么柔软,指不定可以戴上我店里的这个小手镯。
  • 牢客

    牢客

    一个个囚牢中的过客,一个个困境中的难者,一个个绝境中的选择,一个个冲动下的折磨。
  • 中国民间故事

    中国民间故事

    本书将人道理融入故事之中,它能教会你如何识别好人与坏人,它能告诉你怎样正确对待自己和别人,它能让你多侧面、多角度地去认识社会,把社会中的真、善、美、丑、一一辨认出来。总而言之,它能让你更聪明、更优秀。这些选编的故事中运用大量的夸张手法来描摹事物,抒发感情,把人物刻画得淋漓尽致,而且更深刻地把人物的喜怒哀乐、复杂的思想感情表现出来了。这些故事会伴你走过美好的童年,让你感到生活的每一天都很新鲜,希望你们通过阅读这本书,能获取得更多的知识,懂得更多的道路,以便在日新月异的新世纪中,实现你的梦想。
  • 妄言尘世

    妄言尘世

    《妄言尘世》是一本随笔集,按照余秋雨先生走出的路子,和评论家将之视为标杆的尺度丈量,有不少文章可以归结为历史文化散文。 汇总完该书,一向不愿算账的我居然拨拉了一回心中的算盘。入选进来的作品全是近15年写下的,而自以为还耐读的篇章多是近七八年的收获。算起来自己走进写作的天地已有30年了。可是其间有半数时光都没涉足这个领域。而进入这个领域后又有将近一半的时间近乎练笔。由此看出,历史文化散文还真不是轻易就能摆弄成的。我有些胆大了。
  • 唐山大地震中的死囚

    唐山大地震中的死囚

    不管你信不信,这的确是真的发生在七十年代那场惨绝人寰的唐山大地震,是天灾,也是一场发人深省的人为悲剧唐山以开滦煤矿著称于世,远在清朝光绪初年,李鸿章就从国外引进机械进行采矿历经百年沧桑之后,随着地下矿藏源源不断地流出地表,地层深处已经形成了巨大的空洞唐山这块沉重的土地,长期以来仅靠着数不清的根根木柱在苦苦支撑,天塌地陷般的灭顶之灾,在矿藏即将告罄木柱变朽的时候,已经成为难以幸免之事唐山地震在发生前绝不像人们所形容的那样风平浪静,其实早在震前三年就有过明显预兆。
  • 傻妃贼逗:王爷泪奔了

    傻妃贼逗:王爷泪奔了

    萌萌一心求死,吃过药、割过脉,跳过楼、压过轨,爆笑连连却没死成;莫名穿越成为一名傻妃,看她如何逗趣王爷。“王爷,你叫我滚出去,怎么滚?您能不能先滚一个给我看看”!他的脸绿了;“王爷,你知道王姓排行第几吗?第八,所以叫王八”!他的脸青了;“王爷,你知道为何这茶壶看上去很怪吗?因为它其实是个尿壶!上面还有你的画像哦”!他的脸紫了;不仅如此,最可恶的是,他的傻王妃居然还给他留下一纸休书,与其护卫远走天涯!极品傻妃贼逗众生,看了保准笑掉你大牙!!!什么,你没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