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71400000003

第3章 前言

地方与感知的诗学:E. L.多克托罗小说中的小小“都市漫游者”研究

本书以美国后现代作家E.L.多克托罗(E.L.Doctorow,1931—2015)的三部小说——《但以理书》、《世界博览会》和《比利·巴思盖特》中的“小男孩叙述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他们在都市空间的“漫游”,证明多克托罗的都市书写反拨了美国文学传统中将城市视为“渎神之地”的倾向,从而创造了一种积极却不失批判性的都市美学。

本书以本雅明的“都市漫游者”理论为出发点,结合爱德华·索亚和霍米·巴巴的“第三空间”理论、段义孚和麦克·克朗的文化地理学理论、约瑟夫·弗兰克和韦斯利·科特的空间叙事理论及巴赫金的狂欢化叙事理论,探讨多克托罗小说中小男孩叙述者在漫游过程中对都市空间的感知如何影响其成长以及各自空间观的形成,通过小说人物与都市的互动关系管窥作者本人的城市观。

在《但以理书》中,“漫游”成为小说主人公但以理治疗童年创伤、寻找精神家园的最好方式。在“漫游”中他意识到自我异化的现实,同时也认清了自己的家庭在整个犹太社区的孤立状态。个人与历史的断裂、自我与现实的断裂、家庭与社区的断裂正是但以理在漫游中所体悟到的。而小说最后但以理在迪士尼乐园的漫步不但是他的自我救赎,也是对其所恨之人、曾经出卖他父母的家庭医生的救赎;迪士尼的未来世界则反映出他对乌托邦的向往,并欲以此作为逃避创伤童年最好的方法。

《世界博览会》中埃德加的空间“漫游”成为他寻找自我身份的方式。遭遇黑帮男孩恐吓使其加深了对自己犹太身份的认识,而两次参观世博会的经历则为他成为“典型的美国男孩”铺平道路。目睹死亡使其面对生死更加淡定,而女性的身体则诱发了他的性早熟。多克托罗在小说中描绘了一个艺术家的成长经历,由于小说具有高度自传性,小说主人公带有作者自己的影子。多克托罗似乎想在其犹太身份、美国身份这一双重身份的基础上强调其“纽约人”身份,认为这是三位一体的。埃德加在漫游中所见到的都市景观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纽约布朗克斯区普通人的生活境况。在经济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影中,1939年的世界博览会作为纽约的提喻,反映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而埃德加一家在世博会的“漫游”经历则见证了这一都市现实:无限美好却不乏衰退的痕迹。

在《比利·巴思盖特》中,多克托罗描绘了一个布朗克斯街头男孩比利逐渐成为黑帮学徒,凭借智慧获取信任并最终获得大笔遗产的成长经历。“漫游”是他的生活方式,是他寻找父亲、追求成功、实现美国梦的有效途径。通过在纽约以及其他三个城市的“漫游”,比利形成了自己的空间价值体系,在他眼中,曼哈顿优于布朗克斯,而纽约则优于其他任何一个城市。他与都市“人群”的关系最好地诠释了本雅明的观点:“都市漫游者的家不是他的阶级而是人群。”

上述三部小说都以纽约为背景,并且其叙述者都是小男孩,“都市漫游”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因而这三部小说可被看作是都市成长小说。通过文内、文外、文间细读,本书总结出多克托罗都市成长小说的主要特点:第一,都市空间不仅是主人公的成长环境,而且促使主人公对于自己所处城市的身份认同;第二,主人公都具有敏感的个性,对都市空间具有超强的洞察力,通过他们的空间感知小说往往展示出一幅立体的都市“西洋景”;第三,几乎在多克托罗每部都市成长小说中都有一个“白女神”形象,促发男主人公的性成熟;第四,多克托罗的都市成长小说往往模糊了小说与自传的界限,因而展现出作家自己与都市的互动关系;最后,小说往往以主人公的自我救赎结尾,并带有对乌托邦的美好向往。

多克托罗在文学实践中往往故意打破文类界限,将成长小说、自传、侦探小说、犯罪小说等融于一体。他擅用口语体,旨在于当今机械复制的时代复兴传统的“讲故事”的技艺。他故意打破精英文学与通俗文学之间的界限,将多声部叙事、戏仿、悖论等手法灵活运用于其后现代写作实验。他选择小男孩漫游者作为小说的主要叙述者,为小说叙事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使其远离成人的感知和叙述模式,因而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叙事艺术和都市美学,也因此成为救赎都市的一种方式。从“空间漫游”视角研究多克托罗的小说有助于拓宽多克托罗小说的研究视野,对其“都市书写”的关注也将成为以往从“政治介入”“历史叙事”“犹太轨迹”及“宗教内涵”等角度切入研究的有效补充。

同类推荐
  • Misty Gordon and the Mystery of the Ghost Pirates

    Misty Gordon and the Mystery of the Ghost Pirates

    Here is a funny middle-grade mystery from a bright new fiction talent. Things in the New England town of Ashcrumb are getting weird. Or just weirder. Misty Gordon, whose antique-dealing parents drive a van that says "D.E.A.D." on the side (for "Deceased’s Estate and Antique Dealer"), is accustomed to weird. One day, when accompanying her father to the estate of a recently departed clairvoyant, Misty discovers a notebook and a pair of eyeglasses that enable her to see ghosts! And solve mysteries. With the help of her new powers and her best friend, Yoshi, Misty learns that her hometown was settled not by respectable colonists but by pirates! And the ghosts of the pirates are returning to reclaim a dangerous, powerful treasure they lost centuries ago. Who will find it first, Misty or the pirates?
  • Black Book

    Black Book

    "The Black Book"is Orhan Pamuk's tour de force, a stunning tapestry of Middle Eastern and Islamic culture which confirmed his reputation as a writer of international stature. Richly atmospheric and Rabelaisian in scope, it is a labyrinthine novel suffused with the sights, sounds and scents of Istanbul, an unforgettable evocation of the city where East meets West, and a boldly unconventional mystery that plumbs the elusive nature of identity, fiction, interpretation and reality.
  • Israel

    Israel

    Fleeing persecution in Europe, thousands of Jewish emigrants settled in Palestine after World War II. Renowned historian Martin Gilbert crafts a riveting account of Israel's turbulent history, from the birth of the Zionist movement under Theodor Herzl through its unexpected declaration of statehood in 1948, and through the many wars, conflicts, treaties, negotiations, and events that have shaped its past six decades—including the Six Day War, the Intifada, Suez, and the Yom Kippur War. Drawing on a wealth of first-hand source materials, eyewitness accounts, and his own personal and intimate knowledge of the country, Gilbert weaves a complex narrative that's both gripping and informative, and probes both the ideals and realities of modern statehood.
  • The Double(II)双重人格(英文版)
  • 莫泊桑短篇小说集(英文版)

    莫泊桑短篇小说集(英文版)

    居伊·德·莫泊桑,19世纪后半期法国杰出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暂的一生中创作六部长篇小说、一部诗集、三部游记和三百多篇中短篇小说,是位不折不扣的高产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与契诃夫和欧·亨利齐名,被公认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对后世影响深远。其导师,《包法利夫人》的作者福楼拜,曾这样指导莫泊桑进行“速写”训练:“当你走过一个坐在自家店门前的杂货商,走过一个吸烟斗的守门人跟前,你给我描绘一下这两个人的神情姿态,身体的外貌特征。不但要用画家的白描手法,还要描述他他们全部的精神本性,这样,就使人不至于把他们和别的杂货商和守门人混同起来。”莫泊桑掌握了这一要领。而这就是他的作品成功原因所在。
热门推荐
  • 造化天棺

    造化天棺

    一口棺材,装着一个世界,一个少年,生而为魔,那又如何,一口棺材一个少年,一个嚣张跋扈的少年改变的事情,在这灵天大陆中又会留下怎样不朽的传说。
  • 关键8招教出好小孩

    关键8招教出好小孩

    这个浮躁的时代,在电视、电影和网络中成长的孩子往往缺乏挫折承受力、虚荣好胜、不切实际,容易挫败沮丧。年轻的父母大都工作忙碌,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有限,对孩子的管教往往或操之过急,或疏于管教,或方法偏差,以致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上有了困扰。本书在家庭教育方面向家长提出了8条建议,内容包括如何培养孩子的道德、思想,如何处理学习、生活,如何对待人生、兴趣,如何建立和谐的亲了关系等,涉及孩子成长的各个方面,甚至每一个细小的环节。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50个父母常犯的教子错误

    50个父母常犯的教子错误

    您想过您的教育方式存在问题吗?您知道您的教子方案存在错误吗? 每个孩子都是等待被开发的宝藏,宝藏如何开发,就在于父母使用的教育方法。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如果方法错误,孩子的潜能与才干不但无法被发现,反而会被误导,影响孩子的一生。 本书一天帮您纠正一个教子错误,50天让您远离教子误区。 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有出息,甚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当然没有什么不对的。其实,孩了的成长并不是一个单方面的过程。孩子如同父母的影子,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模仿、学习的样本。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侦探手札之校园疑云

    侦探手札之校园疑云

    八旬老太为何罗死街头?宿舍内的宠物狗为何半夜频频惨叫?女生宿舍为何屡遭黑手?老尼姑的门夜夜被敲,究竟是人是鬼?数百小母狗身亡的背后有隐藏着什么?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这一切…………………………………………………………………………………………和本书没有半毛钱关系。
  • 封门

    封门

    我叫强禹,普通的大学毕业生,热衷推理,很享受这其中的过程。毕业后跟家里要了点钱,在市内开了家照相馆,暗地里帮助有钱人解决下私生活问题。某日,店里来了个奇怪的男子,给我讲述了一段几十年前的封门诡事。出于好奇,我决定动身前去一看。不料此行却令我深陷泥潭,导致我很长一段时间都处在法律和道德边缘,虽然我对此并不在意。但既然已经身不由己,不如随遇而安。古墓、凶杀、阴谋、野心等种种交织在一起,是迷亦或是谜谁又能说得清……
  • 艺术故事总动员

    艺术故事总动员

    《青少年科普故事大本营(第3季):艺术故事总动员》在章精选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艺术大师,通过对这些艺术家的传奇人生和艺术作品的介绍,让青少年朋友领略这些大师的个人魅力。海明威的传奇人生让人们领略了硬汉精神,贝多芬的艰难创作之路为人们奏响了英雄交响曲,浪漫天才毕加索的爱情之路让人们了解到天才的另一种人生,鲁迅在黑暗中的孜孜求索、千锤百炼唤起了人们心中的民族魂……艺术家是艺术的诠释者,他们所创造的艺术品正是其理念的集中体现。意志的较量《老人与海》、迷人的《蒙娜丽莎》、天下行书《兰亭序》、的雕像《大卫》、超凡的游历《神曲》、美好绮丽的《安徒生童话》、强悍的命运之音《命运交响曲》……这些被发掘出的艺术瑰宝,将在《青少年科普故事大本营(第3季):艺术故事总动员》第二章为青少年朋友做详尽介绍。
  • 为什么他们那么富有

    为什么他们那么富有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能从节省“一滴油料”做起,“苹果之父”乔布斯对苹果产品苛求近乎完美,比尔 盖茨以谦卑的态度为微软赢得了巨大的机遇,巴菲特的耐心等待成就了他“股神”的称号,马云不懂电脑却敢创办阿里巴巴和淘宝,李嘉诚从一个穷小子逆袭成为华人首富,王石再忙也要坚持每天读书,马化腾为何总能后来者居上……《为什么他们那么富有》集合了30位财富名人,通过讲述他们的成功故事,展示每个人独特的个性,揭示获取财富的真谛,让你读完受益、助力成长。
  • 骗中局

    骗中局

    《骗中局》的故事情节颇像法官审理的复杂案情,个中人物也像案件当事人一样有血有肉、性格鲜活,他们或质朴或精明,或奸诈或厚道,或狠毒或善良,或守法或犯罪……阅读这部精彩作品,让我似有“阅卷”的感觉。作品对法治精神的弘扬尊崇,对违法犯罪的揭露鞭挞,对善良百姓的提醒警示,与司法惩恶扬善的价值追求息息相通,也使我生发“法治时代的文学也可以是法学”的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