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74500000019

第19章 全新思维

朱志雄是责任心、事业心很强的人,一旦他认准了要做的事,一定会想方设法把事情做好。

通过父亲的说服,他想通了,安下心来一心一意做好彝务工作。

“志雄,吃饭了,”妻子林枫琦已经催了三遍,“饭菜都凉了。”

“你先吃吧,我还有一会儿才完。”

“真拿你没办法。”妻子无可奈何。

朱志雄成天把自己关在书房中,废寝忘食,忘我工作,认真查阅历史资料,深入细致分析,厘清自己思路,找准正确方法。

朱志雄用一种全新的视角观察彝族同胞,用全新的思维来考虑彝务工作,准备用全新的工作方法做彝务工作。

他提出了做好彝务工作的初步设想:一、取消对彝族同胞的歧视政策和歧视态度,以仁义、平等、公平的态度对待彝族同胞。二、在处理彝族同胞的矛盾、纠纷时,要用调解、安抚的方法化解矛盾。三、要为彝族同胞多办实事,多办好事,如发展经济、开办学校、发放救济、防病治病、送医送药、搞好卫生等。四、对于民族之间的矛盾、纠纷,军队不能参与,以免激化矛盾。五、在县政府中增设一个民族科,以行政手段处理民族事务,化解民族矛盾。

朱志雄把他的初步设想报到会理县政府,并口头向县长江雨湘做了详细汇报和说明。

江县长听了汇报,看了朱志雄的初步设想方案,很高兴。江县长说:“朱营长,你的这一设想非常大胆,打破了过去的很多常规,过去处理民族矛盾都是军队打头阵,现在你这个主意,军队的担子减轻了,可是政府的工作压力就加重了。不过,你放心,我支持你。”

“江县长,你别误会,”朱志雄解释说,“我没有推卸责任的意思,我会全力做好彝务工作,我的全营官兵都会全力投入。我提出的这一些建议、办法,只不过是想要改变一下思维,换一个角度,用宽恕、仁爱之心去做彝务工作,哪怕是你把政府中民族科的工作交给我来办,我也会全心全意去把它办好。”

“朱营长,我听懂你的意思了。”江县长说,“你就大胆干吧,我支持你。至于你说的在县政府增设一个民族科的想法,我赞成,我会尽快落实,配合你的工作。”

朱志雄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亲,朱海澄听了觉得很新鲜——从他的父亲朱燕亭起,做彝务工作都是按照上面的命令、指示办事,从来没有更改过,现在朱志雄提出的新办法、新主意不无道理,不能说不是个好办法,他没有反对的理由。

“三儿啊,你想出的主意,我不反对,”朱海澄说,“为了慎重起见,还是听一下你六叔、七叔、大哥、二哥的意见,还有你小妹,她也很有主见,也叫她来听一听。”

朱家的家庭会——这是一次朱氏家族召开的军事会议。

周玉慧听说讨论三儿提出的什么“彝务工作新建议”,她与丈夫争着,吵着,一定要来听一听——这是她三儿主事以来的第一次家庭会。

朱志雄今天是家庭会议的主角,他详细介绍了这一段时间以来对会理县彝族同胞的调查情况,讲述了中国有史以来对待少数民族,特别是对彝族政策中的利与弊,分析了彝族同胞受歧视、受奴役的原因,提出了今后做好彝务工作的方法和打算。

朱志雄讲述条理清楚、明白,分析透彻、深刻,办法新颖、独特。

朱海澄不断点头,表示理解、赞同。

周玉慧虽然对朱志雄的介绍不甚明白,但是听起来感觉很不错,她默默地在心里说:“我三儿长大了。”

“大家议一议,”朱海澄高兴地说,“志雄说出的办法行不行?”

“老三好像在给我们上历史课。”朱鲁澄说,“我是没有听明白,老三说的办法不知行不行?”

“用宽恕、仁爱之心做彝务工作,我闻所未闻。”朱志虎不阴不阳,“对那些蛮子、那些野人讲宽恕,讲仁爱,简直就是痴人说梦,打胡乱说。”

“大哥,你说的话不对。”朱璐瑶说,“三哥说的不是没有道理。过去历朝历代,对待少数民族总是用一种歧视的态度,有谁把少数民族同胞平等对待过?动不动就是用军队围剿,就以我们县二板房为例,从清政府到民国时期,三年一小剿,五年一大剿,杀了多少彝族同胞。我觉得三哥的办法好。”

“大哥,你说用宽恕、仁爱之心做彝务工作闻所未闻?”朱志雄说,“早在三国时代,蜀国丞相诸葛亮对蛮夷首领孟获七擒七纵,不就是以德服人,用宽恕仁爱之心做少数民族工作的典范吗?”

紧接着,朱志雄又说:“如果大哥您觉得诸葛亮离咱们年代太远,那我们不妨学学红军司令刘伯承。”

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离开会理县,北上抗日,经德昌、西昌,5月20日,红军先遣司令刘伯承、政委聂荣臻到达冕宁县泸沽镇。

从泸沽镇到大渡河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越过小相岭,经越西到大树堡大渡河边,对岸是富林,这是一条大道,沿途均有国民党重兵扼守。另一条是由泸沽经冕宁、大桥、拖乌取道彝族聚居区到达安顺场。这是一条小道,径捷但崎岖,只有国民党军二十四军的一个营防守。由于国民党大小军阀长期欺压彝族同胞,因而彝族人民与国民党军警严重对立,国民党军队几次经过此地,均遭到彝民袭击,故蒋介石认为,红军不敢过这一片彝族聚居区,必然要走越西到大树堡的大道。

刘伯承向军委建议:“取道小路,路经彝族聚居区到达大渡河。”军委完全同意刘伯承的建议。

5月21日,红军从泸沽镇到达冕宁县,大力宣传“汉彝是一家”,贴出《中国工农红军布告》:

中国工农红军,解放弱小民族。

一切彝汉平民,都是兄弟骨肉。

可恨四川军阀,压迫人民太毒。

苛捐杂税重重,又复妄加杀戮。

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

今已来到川西,遵从彝族风俗。

军纪十分严明,不动一丝一粟。

粮食公平买卖,价钱交付十足。

凡我彝族群众,切莫怀疑畏缩。

赶快团结起来,共把军阀驱逐。

建立彝族政府,彝族管理彝族。

真正平等自由,再不受人欺辱。

希望努力宣传,将此广播西蜀。

除了布告广泛宣传外,刘伯承司令还命令部队:“没有聂政委和我的命令,谁也不准向老百姓、向彝族同胞开枪;一定要尊重彝族同胞的风俗习惯;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消除了彝族人民对红军的疑虑。

毛泽东主席亲自接见了主动来与红军联系的彝族代表沽基达涅,听取了他对红军从冕宁到大渡河的困难程度的意见,以及他对彝族头人沽基小叶丹、沽基洛莫子、罗洪作一、罗洪点都等人的介绍,并请他转交了红军赠给各位头人的礼品。

刘伯承、聂荣臻率领的先遣队于5月21日晚到达大桥镇,受到了彝汉群众的热烈欢迎。22日,先遣队从大桥镇出发,进入彝族聚居区。先遣队抵达喇嘛房时,一些不明真相的彝族同胞把红军当作国民党军队,他们挥舞着土枪、长矛、大刀、棍棒,大喊“不许走”,还抢去了红军三十多支枪,工兵连的架桥器材和用品也被抢走。红军战士“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由通司和军队里的彝族战士向他们宣传:“中国工农红军只是借道,北上抗日,保证秋毫无犯,决不会动彝族同胞的一草一木。”

正处于混乱之时,沽基家支首领小叶丹的四叔沽基约达骑着一匹黑马急驰而来,刘伯承司令员向他讲述红军借道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的道理,并表示彝汉同胞是一家,愿同彝族首领结为兄弟。

沽基约达深明大义,立即向他侄子、彝族首领沽基小叶丹通报了情况,沽基小叶丹欣然同意。

为了民族团结,保证红军主力能顺利通过彝族地区,刘伯承、聂荣臻他们来到彝海坡上与彝族首领沽基小叶丹会见,双方谈得很投缘。小叶丹说:“我愿与刘司令结义为弟兄。”刘伯承当即表示愿与小叶丹拜盟。

于是在彝海边上,双方进行了庄严而简单的结盟仪式。在当晚的宴席上,他们还邀请了罗洪家支头人罗洪作一和在当地有影响的汉人陈志喜,促成罗洪家和沽基家这一对冤家和解,进一步团结了彝族头人。

5月23日,天刚拂晓,在小叶丹等人的亲自护送下,红军先遣队从大桥镇出发了。小叶丹表示绝不辜负红军的希望,将自己骑的一匹大黑骡子送给了刘伯承司令员,同时还派沙马尔各子、沽基子达、沽基特达、沙马巴黑四人把刘伯承一直送到筲箕湾,再由沽基阿喂支将刘伯承先遣队和红军顺利护送出了彝族聚居区,顺利到达了大渡河。

“看,红军司令员刘伯承的做法就是现代用宽恕、仁爱做彝务工作的典范。”朱志雄最后总结说。

“老三,你不要在我们这里耍嘴皮子,”朱志虎听得不耐烦了,“事是干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

“我倒觉得老三说得很有道理。”朱志彪说,“大哥,你耐心点听嘛。”

“三哥,你继续说。”朱璐瑶鼓励朱志雄说,“大哥阴阳怪气的,不要听他的。”

“古人云,”朱志雄继续说,“‘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治国,治国而后天下平。’意思是说,对万事万物的认识,是在通过调查研究之后,才能获得真的知识,获得知识之后,意念才能是真诚的,意念真诚之后,心思才能是端正的,心思端正之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之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之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之后,天下才能够得到太平。古人的话说得非常精辟,非常透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国与家是密切而不可分割的。我这几个月对我县的各少数民族,特别是彝族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对彝族有了比较深的认识。既然叫我做彝务工作,我就有责任把这一项工作做好,我提出的这些办法,只不过是在过去祖父、父亲、叔叔以及大哥、二哥们做过的工作基础上,做一些修改和改进,其目的就是为了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平,这也是治国嘛。”

“志雄啊,你就放手去干吧。”朱海澄听了三儿的一番高论后说,“你说的那些新名词、新主意、新办法,听起来倒是蛮好的,蛮有道理的,就是不知道顶用不顶用?你就先按照你的主意去办吧。不要紧,办不好,重来就是了嘛。”

端午时节,朱志雄骑上他心爱的高头大白马,带着他的部队开进了彝族聚居区马宗岭。

马宗岭,位于太平河上游、大雪山与小包包山之间的峡谷地带,这里高山耸峙,山峰奇险,林海茫茫。

马宗岭还是朱志雄奶奶莫珠的老家,马宗岭的彝族同胞与朱家有着特殊的关系和感情。

朱志雄的队伍进驻到马宗岭,彝族村寨的头人听说是朱家部队来了,都以彝族最隆重的礼节迎接他们——烧火堆,跳锅庄,喝米酒,吃坨坨肉,快乐且热烈。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节日。

这一天,会理县无论汉族、彝族,还是其他各少数民族,都会在房门插蒲艾,男女胸前戴香包,饮雄黄酒避暑驱邪;家家吃粽子,包包子,吃大蒜,吃盐蛋;用沙参、玉笋、黄精、药根炖肉做滋补食品。可见经过长期的民族融合,汉族和其他各少数民族已经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彼此的风俗和文化,共同成为我们中华大家庭中不可分割的一员。

端午节前后,山下已是赤日炎炎,酷热难挡,而马宗岭大地才刚苏醒,正是春回地暖、桃花红、梨花白、春花怒放的时节。

彝族地区春耕春种这时才开始。

彝族同胞的春耕春种还处于原始的刀耕火种阶段,他们毁林烧荒,火烧一片种一片,不用牛耕,不用犁耙,在火烧林草的土地上,用刀或锄,或挖一个坑或凿一个洞,埋上种子,不除草,不施肥,任其自生自灭,长好收好,长孬收孬,产量低,收获少。

朱志雄的部队来到马宗岭帮助彝族同胞春耕春种。

他们带来了良种,带来了农业耕作技术,用牛耕地,用马耙地,他们还加强土地管理,勤施肥,勤除草,勤浇水,在第一个秋收季节就获得了大丰收。

此后,朱志雄的部队与彝族同胞关系越来越密切。他们在彝族村寨中办起识字班,教汉文、彝文,部队军医、护士、卫生员到村寨中为彝族同胞治病,宣传卫生常识,劝说彝族同胞勤洗衣服,勤洗澡,养成爱卫生的好习惯。部队还帮助彝族同胞盖房子,为房屋补漏,帮助群众打扫卫生,砍柴火等。

朱志雄对部队管理严格,纪律严明,不打骂老百姓,不拿老百姓的东西,损坏老百姓的东西照价赔偿,尊重彝族同胞的风俗习惯,部队所到之处,受到了彝族同胞的欢迎和好评。

朱志雄领导的第三营在全县开展的彝务工作,才几个月时间就打开了工作局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些地区过去那种冤家械斗不止、民族矛盾严重的局面也得到了缓解。

朱海澄对朱志雄在彝区的工作很满意,亲自打电话向西康省主席、第二十四军军长刘文辉报告了会理开展彝务工作的成绩,并为朱志雄请功。

刘文辉听了很高兴,会理县多年来彝务工作的混乱局面得到了解决,他赞赏朱志雄的做法,当即拍板:奖励朱志雄两千元,为朱志雄记功一次,并在西康省全省推广朱志雄的做法和经验,鼓励朱志雄再接再厉,努力工作,继续为全西康省做出榜样。

朱志雄带领的屯垦团第三营为会理县赢得了荣誉,县长江雨湘脸上也有光。为了配合第三营做好彝务工作,他决定:一、在县政府内增设民族科,配备五人归朱志雄调配使用。二、拨出三万元,在马宗岭为第三营修建营房,供部队住宿、训练使用。三、在马宗岭、太平、下村、小黑箐建立四所彝族小学,配备好教师,教授彝族儿童汉文、彝文。

经朱璐瑶推荐,江县长将已任屯垦办事处副主任的黎丰悟调任为民族科科长,调刚从金江实用职业学校毕业的王培顺任民族科办事员。

由于江县长的积极支持,完善了组织机构,健全了民族事务工作制度,建立起了马宗岭彝务工作根据地,为做好会理县彝务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朱志雄带领屯垦团第三营全体官兵在彝族地区做了大量的好事,促进了会理民族团结、社会秩序稳定,受到了全县老百姓的赞扬。

朱志虎听到这些赞扬声,觉得非常刺耳,非常不舒服。

“爸,老三有什么了不起,”朱志虎回到家冲父亲发脾气,“到底他做了什么了不起的惊天动地的大事,你就把他吹捧到天上去了。”

“老三就是比你强。”父亲反驳,“他做的工作就是比你好。”

“你偏心!”朱志虎很生气,“你太不公平了嘛。我做彝务工作的时候,一天从早到晚累死累活,你们有谁说过我一声好?现在倒好,老三才做了几天的事,他就这也好,那也好。他有什么好?他到底做了什么?他就成了功臣了?”

“老大,你看你这个德行!”朱海澄也很生气,“你说老三有什么好?那我回答你,在我眼里,老三各方面都比你好,起码他没有你这么横,没有你这么不讲道理。”

“大哥,你怎么这么不讲道理啊!”朱璐瑶刚从学校回到家里就听到大哥在与父亲吵架,“你对三哥有什么不满意,也应该等三哥在场时当面吵嘛,三哥不在这里,你跟爸爸吵什么!真不像做大哥的样子。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算什么英雄?”

“去!去!去!”朱志虎听到小妹的指责,也找不出什么词来反驳,“这里没有你的事,一个小姑娘家,横插什么杠!给我走远点。”

朱璐瑶气冲冲出了房门,见三哥站在门外没有进门。

“三哥,你怎么没有进去?”朱璐瑶为三哥抱不平,“大哥在说你的坏话,你应该进去跟他辩一辩道理嘛。”

朱志雄拉了小妹一把:“你跟我来。”

屋内,朱志虎、朱海澄听到了朱志雄就在门外却并没有进屋跟朱志虎争辩,他俩也就无心再吵下去了。

朱志雄把小妹拉到侧面的厢房中。

“三哥,你拉我到这里干什么?”

“我有话跟你说。”

“说什么?”朱璐瑶不解,“大哥说你的坏话,你不生气吗?”

“大哥说我的坏话,我当然生气。”朱志雄说,“生气归生气,但是也不能吵架嘛。”

“我为你感到不值。”朱璐瑶说,“你做了那么多好事,还要受到大哥的指责,我为你想不通。”

“有什么想不通的。”朱志雄和颜悦色,“家和万事兴嘛。你看过京剧《将相和》吗?”

“看过。你的意思是你要学蔺相如,为了国家前途,不计个人荣辱得失,所以不和大哥争辩。对吗?”

“是啊。”朱志雄说,“同国家利益相比,我和大哥之间产生的那点龃龉算什么呢!更何况,我们还是亲兄弟呢。”

“说得好!”父亲朱海澄推开门进来说,“老三,你用《将相和》来说理,说得中肯啊。你大哥、二哥我们三人都在门外听到了。”

“我拿《将相和》举例,完全没有影射哪一个人的意思,”朱志雄说,“我是觉得,我们这个家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来得不容易。爷爷为彝务事业奋斗终生;大伯、二伯为了彝务事业而战死;父亲、六叔、七叔年事已高,还在为彝务工作操心劳神;大哥、二哥为彝务工作吃苦耐劳,东奔西跑。现在彝务工作落在了我的手中,我不能辜负长辈们的希望,不能把祖辈、兄长们打下的基业在我的手中断送掉。我只是想借用《将相和》的故事,说明团结的重要性。我们这个家,只能团结,不能分裂。团结才有力量,团结家族才能发展,团结事业才能兴旺,团结彝务工作才能做得更好。就彝务工作这件事而言,它不仅是我们全家人的事,更重要的是国家的事,只能做好,不能做坏。”

“志雄啊,你这番话说得多好!”父亲很激动,“你比其他人看得深、想得远、站得高,我们全家为你而自豪!”

“三哥,你好伟大啊!”朱璐瑶天真地抱住朱志雄,在他脸上亲了一口。

朱志虎欲言又止,阴沉着脸不理睬众人。

同类推荐
  • 奔月

    奔月

    天快亮时,吴意往家里打了个电话。铃声响了三遍,吴刚用嘴巴把话筒咬起来放到一边,然后汪汪地叫了三声。叫声里有几缕缠绵,似乎吴刚还没睡醒,似乎在怪吴意又加班了。这说明吴刚睡得挺好,吴意放心了。吴意知道在自己挂上电话后,吴刚仍会把话筒放回原处。这是训练了三个月的结果,三个月吃掉了多少火腿肠,只有吴刚自己知道。吴刚是条狗,吴意养的,黑丹。吴意忽然想起昨天晚上忘了给女儿打电话了,要是女儿知道他刚刚给吴刚打了电话,肯定又要说他不讲人道只讲狗道了。自打女儿去年到省城上大学,爷儿俩就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每天晚上十点,吴意打个电话过去,聊上五分钟。
  • 去年春天

    去年春天

    工作是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已发表小说100万余字,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江南》、《山花》、《百花洲》等期刊。
  • 当我想你的时候

    当我想你的时候

    朦朦胧胧,踏上一叶扁舟,载着我的思慕荡漾在水上,湖上泛着层层涟漪,如当初易安一样,误入藕花深处,眼前一片“映日荷花别样红”的风情……佛说,因果有缘,千百年的轮回皆由缘而起。我想上辈子也就是前生,我一定是千万次地回眸,亿万次地寻觅,才能在滚滚人流中遇到了你,唯一的你!我知道我是一个受命运诅咒的孩子。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上天就带走了我的妈妈,我不知道我的命为什么这么苦,在事实面前,任何理由都过于苍白,我能做的只是接受……
  • 秋禾

    秋禾

    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不是看央企与国企的实力有多强,而要看民企的作为有多大。要看民企的作为有多大,很重要的一点就要看民企总经理是否具备卓尔不群的人格魅力与知行合一的超凡能力。读者们可以在这部作品中静心细品以为民企总经理艰难磨砺的心理历程,相信一定会带给大家心灵上的震撼与思想上的启迪。
  • 巴黎圣母院(经典译林)

    巴黎圣母院(经典译林)

    《巴黎圣母院》以1482年路易十一治下的法国为背景,描述了吉卜赛女郎与圣母院教堂副主教弗洛罗、弃儿卡西莫多之间的纠葛,文采斐然,气势恢宏,人物的真、善、美和假、恶、丑皆被放大。长相奇丑、既聋且哑的卡西莫多有着一颗高尚纯洁的心。爱斯美拉达是美丽、纯洁的舞女,因不屈从圣母院教堂副主教弗洛罗的欲望,被他陷害致死。卡西莫多因失去心目中的偶像而绝望,愤怒地把弗洛罗从顶楼推下摔死,自己也到公墓,在爱斯美拉达的尸体旁自尽。
热门推荐
  • 偷心小妾要休夫

    偷心小妾要休夫

    人倒霉起来喝水都会塞牙,这话说得还真不错她走在路上被车装也就算了,为啥非要她穿了呢,穿就穿吧,还是穿到了一个死刑犯身上,呜呜呜···她可不想赶了回时髦就命丧黄泉,可这些还都不算什么还不容易大难不死,谁知道这倒霉事情还不止这一件,这具身体竟然还是一个身份卑微且又不被待见的小妾,面对满院嚣张跋扈的妃子和那个霸道邪魅的王爷···“你是本王的人本王不允许你离开本王的视线。”“这辈子我可是沫儿的人了,沫儿可前往万不能辜负我哦。”“我会保护你,谁敢伤你一个汗毛,我会让他死无葬身之地。”“我来到这世上的目的便是守护你,我会用尽全力,也要保你幸福。”
  • 四十未婚

    四十未婚

    她不过是芸芸众生中最不起眼、最平凡的一个女人。年近四十,仍是母胎solo。工作,不高不低,钱够用就行。朋友,不多不少,知心即可。这么平凡安定的生活,她很满意。但是结婚就像未知的生物,朝她伸出可怕的爪子,试图将她拽入被称为“世俗”的泥潭深处。她怀揣着恐慌但期待的心情,与之争辩着。结婚,结婚,你都多大了,还不结婚?为什么一定要结婚?为什么一定要在四十之前?难道年龄大的女人就不配拥有爱情和梦想了吗?她传统了那么多年,这一次她要叛逆一回,找不到真爱绝不结婚。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从马克思到凯恩斯的十大经济学家

    从马克思到凯恩斯的十大经济学家

    本书的内容是熊彼特在1910—1950年间为各个经济学杂志(除了关于马克思的那一篇外)写的十篇经典的评述性文章,对影响世界经济学的十大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从马克思、瓦尔拉、门格尔,到马歇尔、帕累托、庞巴维克、陶西格,再到费雪、米切尔、凯恩斯,对他们的经济学说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和评价。
  • 我的十指有神魔

    我的十指有神魔

    叶溟发现自己十指上有十座仙宫。十座仙宫内都住着一尊神魔。可以改变性格的功法,能炼出灵液的神秘小鼎,能修复法宝的秘术……各种机缘从仙宫中一一飞出。灵虚十三州,妖族九郡,万灵争雄!远古谜团,神阳劫数,逆天之局!叶溟:“这一世我只要大逍遥,大自在!”
  • 公主殿下:降魔妻主驭天下

    公主殿下:降魔妻主驭天下

    她说她:“飞、机、场。”某只受了刺激,痴线的吼到:“不平X,何以平天下?”这个在语言表达能力上,有些奇葩的女人,带着她的夫君们,在这个妖魔横行的大陆上,动荡不安的年代里,降魔、除妖、捉僵尸。传说,七煞、破军、贪狼,三星齐聚,天下必易主。被魔化的异类越来越多,即要追查来源,也要改变现状。且看公主殿下能否让四方称臣,拨乱反正,凤驭天下。
  • 快穿男神超乖哒

    快穿男神超乖哒

    【1V1】自从脑中多了某系统,不争表示累到瘫,累成狗,偏偏身边还有人来捣乱。伪乖巧少年祈求脸:争争,快说爱我,最爱的就是我。不争:!(别以为我看不到你背后放的手术刀!)伪废材王爷幽怨脸:争争,你说了会保护我一辈子的。不争:!(你都当上皇帝了,还想怎样?)伪双腿残疾师弟委屈脸:?不争:!为找回失去的记忆与神力,不争穿梭无数位面,每天智斗‘蛇精病’某系统:神仙姐姐,我们是‘系统’,做好事,不留名,请你放开那个漂亮的男孩子,你只是救了他一次!不争:我的!某男神:旺财,你可以启动销毁程序。系统旺财号:(╥╯^╰╥)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中国太阳

    中国太阳

    本书获得了2002年中国科幻银河奖一等奖。谁也不知道中国太阳将飞多远,水娃他们将看到什么样的神奇世界,也许有一天他们对地球发出一声呼唤,要上千年才能得到回音。但水娃始终会牢记母亲行星上的一个叫中国的国度,牢记那个国度西部一片干旱土地上的一个小村庄,牢记村前的那条小路,他就是从那里启程的。
  • 亲爱的暖宝宝先生

    亲爱的暖宝宝先生

    慕沐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但由于是个女孩,所以并不怎么受父亲一家的宠爱,只有母亲一人从未抱怨过为什么她不是男孩。慕沐从有记忆开始就知道父母总是吵架,而每当父母吵完架后母亲就会一遍又一遍地在她耳边说你要争气的话,在一次父亲醉酒后打伤了慕沐,母亲迫不得已将慕沐托付给了自己的闺蜜,本以为一切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却不想那是慕沐人生悲剧的开始因为家庭的原因使得慕沐不得不离开这里前往一个陌生的国度直到五年后回来遇到他,她的人生才有了一丝温暖ps:本文女主的部分经历是有原型的,只不过现实生活中她还没有遇见那个暖宝宝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