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76100000001

第1章 序言(1)

2008年,我应复旦大学出版社之约,撰写了《家训一百句》。接受这本书的写作,首先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近几十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太大的变化,维持了几千年的社会基础——家庭,在剧烈的社会变动和推行了几十年的独生子女政策下,已经面目皆非。现在的家庭基本上是由父母和独生子女构成的核心家庭。爷爷奶奶这一辈经历过疾风暴雨般的阶级斗争,他们把千年的传统破除得差不多了;父母这一辈在青少年阶段没有接受过多少传统教育,他们对于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家教相当陌生。这样的两代人一起抚育新生的独生子女时,不知道如何去教育孩子。这些独生子女寄托了父母以上好几代人的希望,要他们长大后圆祖辈的梦想,家长唯恐他们身体不够强壮,恨不得把最好的营养补品都塞进孩子的嘴里,对于他们的各种要求都尽量满足,简直到了予取予求、百依百顺的程度。这养成了孩子唯我独尊的缺点,他们以为这个世界都得听自己的,独占欲望强烈,看不起别人,没有礼貌。

有一次,在一列地铁上,一位年轻的妈妈带着一个小男孩上车,一位老人起身给孩子让座,男孩毫不客气地坐上去,妈妈要孩子向老人道谢,小孩装着没听见。到了下一站,一位怀抱婴儿的妇女上车,妈妈要孩子给这位妇女让座,孩子硬是不肯,妈妈把他从座位上拉下来,他便号啕大哭,妈妈一脸无奈,茫然地看着孩子。这一幕让人长叹,从小就培育孩子的爱心和礼貌是多么的重要。生活上受到过度溺爱,行为上不懂规矩,性格上自私自利,精神上骄傲脆弱,这样的孩子有再多的知识也无法承担人生的重任。有学者认为我们正在制造“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那么,在当代社会,我们应该如何去教育下一代呢?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片面地强调知识,“知识改变命运”“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等,全社会对于知识灌输几乎到了病态。孩子小学入学,不认得几百个汉字,不会讲一口英语,不会运算加减乘除,就会被好学校拒之门外。人们发现入学是越初级越难,大学不如高中,高中不如初中,初中不如小学,而进什么小学几乎决定了后面的人生。这已经成为社会现实,称得上正常吗?我们的家长欢迎这种情况吗?显然不是,但他们也无可奈何,不知道社会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小学入学的激烈竞争,导致我认识的好多家庭让孩子从两岁就开始学习。有的学汉字,数以百计;有的学英语,开口便讲;有的学算术,运算飞快,乃至上学天文下学地理,不一而足。大家熟知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到人生“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论语·为政》)。这几句话,几乎人人耳熟能详。但是,大多数人有意无意地把这段话的第一句给漏掉了,那就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不明白怎么十五岁才开始学习,该不会是孔子讲错了吧。汉代历史学家司马迁所作的《史记》,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成就之大,少有人能够与之比肩,可他自称是“年十岁则诵古文”(《史记·太史公自序》),也是十多岁才读书学习的。看来十多岁才正式读书是古人的通例。放眼世界,当今文明发达的国家,好多都立法规定不得对学龄前儿童进行知识灌输。从长大成才的比例来看,这些国家占据了世界人才的高端,而他们并不急于让儿童学习知识。在教育上,我们首先要适应人成长的自然规律,不能任意做人为设定。今天的我们心太急了,总想一举成功,相互攀比,口中念着“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其实,我们并没有输在起跑线上,反而是经常抢跑,可是,在成才的终点上,我们赢了吗?

这是根本性的问题,我们需要反省,还需要静下心来理解古代教育的精髓。学龄前儿童教育的根本是什么?有一则感动中国近千年的故事,讲的是宋代文人政治家司马光,童年时和小朋友一起玩耍,不巧有一位小朋友掉进装满水的大缸,在危急关头,其他小朋友都不知所措,只有司马光非常冷静,他捡起地上的大石头用力砸破大缸,救出落水的小朋友。这个故事反映出司马光沉着机智和爱护别人的品质。长大以后,司马光编著了不朽的历史著作《资治通鉴》,还担任过北宋的宰相,他能取得这般成就与他童年受到的教育密切相关。孩提时对小朋友的关爱,长大后变成对于民生的高度关切,使他能够做到不顾个人政治得失,为民请命;沉着冷静的性格使他能够客观地理解和分析历史,明察事物发生演变的来龙去脉,知晓历史发展的趋势。以上几位历史人物成长的过程,可以让我们明了学龄前是人成长中非常关键的时期。这个时期,通过对各种事物的认知,孩子在扩展对于世界的认识,同时也在树立价值观,人文与自然知识互动,培养理解与领悟的能力。就像农民种田,播撒下什么种子,日后便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实。如果我们急于灌输知识,人文素养的不足往往会制约孩子悟性的发展,而孩子幼年时的品质,又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成长的方向。难怪中外成功的人才培养,都非常重视幼年时期的品质教育,而此时最有效果的便是家教。

家教不但是孩提时需要,而且伴随一生,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行为举止。常常听人说到“性格决定命运”,而性格不就是从小培养起来的吗?小时候没有受到品行教育的人,不懂得规矩与分寸,不知“止”便胆大妄为,随便侵犯他人的利益,任性而自私。见到这样的人,人们会说“没有家教”。显而易见,家教是教人基本的行为规范。这些规范,首先是与人相处时的行为准则。人们都在追求自由,但一定要知道自由并非没有限度,每个人的自由是以不侵犯他人的自由为边界的。因此,损人利己是不可以的。有些人认为自己不伤害别人,尽管侵占公共利益,谁也管不着。他们在公共场所大声说话,载歌载舞,把自家的垃圾扫到门外马路上……凡此种种都会被视为粗俗无礼。其次,这些规范是自我保护的经验提炼。比如,古人告诫我们“不立危墙”,也就是不要站在危险的地方。这个道理似乎谁都明白,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却到处看到立于危墙的行为,例如行人不走人行道而走车行道,助动车与汽车抢道,行人站在路中间说话等,全然没有意识到危险,结果意外伤害事故一直居高不下。

主导行为规矩的是为人处世的理念。古代农业社会的基本生产方式,不同于流动性很大的游牧或者经商民族,春耕秋收,一粒种子播撒下去就要守候到秋天收割,人们只能定居下来,相互依存,共同生产。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必须相互关爱和协作,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利益冲突和矛盾纠纷,应该本着相互礼让的原则协调处理。特别是中国古代的居住形式,在一个大院落里聚居着同宗同姓的几代人,更需要相互帮助,尊老爱幼,由此形成了一整套中国的人伦礼仪规则,目的在于形成充满仁爱的和谐社会,“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孟子·滕文公上》),让每一位生活在其中的人都舒心坦然,其乐融融。儒家特别强调“仁”与“礼”,它们深深扎根于中国农业社会的形态,被广大中国人所认同,共同遵守,成为悠久的文化传统,而家训则是从这些优良传统中提炼而成。

传统的力量在于造就一代又一代的新人。仁爱礼让的美德首先在家教里具体地展现出来。每一代人都想把成功的经验传授给子孙,希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自己更强,生活更美满,祈求家族荣耀富庶,长存于世。于是长辈自然会基于个人的阅历,尽心收集祖上世代积累下来的真知和感悟,总结古往今来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千锤百炼,提取为家训格言,传授给子孙,要求他们代代身体力行,严格遵守,不走弯路,早早踏上人生坦途。由此可知,家训不是用来对外吹嘘和自我标榜的东西,它们属于传家秘籍,只在家族内部传承,付诸实践。我们无法想象祖辈会用虚伪的东西教育子孙,因此,家训高度真实地反映了千百年来中国人内心深处的价值观和人才观。

因为家训是经验之谈,所以,与一般说教的书籍不同,它读起来亲切而踏实,融合了社会的行为准则和家族的处世经验,很少有大话虚饰,其中不少是秘不示人的独家心得,语言朴实,寓意深刻,寄望殷殷。

同类推荐
  • 山西面食

    山西面食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陈寅恪讲国学

    陈寅恪讲国学

    陈寅恪有着深厚的国学根底,他接受了严格的西学训练,他的新考据学方法,丰富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文献研究方法,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具有重大意义。陈寅恪与王国维、陈垣等形成了中国史学史上具有代表意义的“新考据学派”。他研究的范围涉及中古史、宗教史、蒙古史、敦煌学等多个领域,均取得了不少开创性的成果。本书对其学术成就、治学特色以及师友关系等进行了比较深刻的阐释,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内容丰富、语言生动,为进一步研究陈寅恪提供了新的视角,不失为一部富有特色的了解陈寅恪生平及其学术成就、中国文化精神的著作。
  • 泰国人

    泰国人

    本书从多个层面描述了泰国人的性格,探讨其国民性和民族性,书中还选择了一些能反映泰国人民生活和自然风貌的图片。
  • 遗失的古国

    遗失的古国

    中国虽然是个有史学传统的国家,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尚书》、《春秋》、《左传》等著作,尤其是司马迁《史记》问世以后,中原王朝就开始流行史书传世。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让我们了解了祖先的生活和历朝历代每位国王、每位大臣的生平事迹,但遗憾的是,由于中原王朝高高在上和古代交流的有限性,使得封建王朝历代史书编纂者,对于边陲小国记载甚少。也许是因为史官们不了解,也许是因为史官不屑了解,总之,历代史书中对于这些古国的记述都是非常粗略而又不全面的。正因如此,使得很多古国完全消失而不为人所知。
  • 风流与盛世: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化简史(中国文化简史)

    风流与盛世: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化简史(中国文化简史)

    本套书稿是一部按朝代对中国古代文化进行梳理的历史类普及读物,分为春秋战国、秦汉卷,魏晋南北朝、隋、唐卷,宋、元卷,明、清卷,共4卷。本书是本套书中的一卷,内容为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中国文化。全书体例规范、内容翔实、图文并茂、可读性强,是一套中国古代文化入门级的读物,有助于读者快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文化。
热门推荐
  • 女尊王朝美男快到碗里来

    女尊王朝美男快到碗里来

    只是泡个澡的我,没想到竟离奇的穿越了,这不是只有小说里才有的吗?怎么会发生在我身上(╯°Д°)╯︵┴┴
  • 城的灯

    城的灯

    作家通过历史与现实的相互观照,透视中国城市与乡村的二元结构中,农民“逃离”乡村,进入城市的艰难历程。本书建构了一个独特的“围城”世界:城里有“荣光照耀”,怡然而洁净;城外,则是一个巨大的不断为黑暗所吞食的黑洞,在欲望的渊薮中,罪恶肆意横行。在这城里城外的相互纠缠、撕咬的阵痛中,李佩甫通过他笔下的人物给我们展示了生命在对苦难与欲望的抗争中所具有的厚重感,这种抗争也是他对生存境况与价值理想的一次更为深刻的反思。
  • 基督山伯爵(套装上下册)(译文名著精选)

    基督山伯爵(套装上下册)(译文名著精选)

    《基督山伯爵(套装上下册)》是法国著名通俗历史小说家大仲马(1802-1870)的代表作。法老大副堂泰斯船长委托,为拿破仑党人送了一封信,遭到两个卑鄙小人和法官的陷害,被打死牢。狱友法里亚神甫向他传授各种知识,并在临终前把埋于基督山岛上的一批宝藏秘密告诉了他。堂泰斯越狱后找到了宝藏,成为巨富。从此名基督山伯爵,经过精心策划,报答了恩人,惩罚了仇人。本充满浪漫的传奇色彩,章章奇特新颖,引人入胜。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电影世界诸天行

    电影世界诸天行

    新书《我是个莫得感情的刺客》开局就是‘道路千万条,生命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穿越《流浪地球》,拯救地球危机,在《黑衣人》与外星人搏斗,在《战狼》证明什么叫最强特种兵,在《大人物》为今晚的消费买单,在《龙族》世界,以人类之躯屠戮神明……还有《生化危机》,《毒液》,《X战警》,《功夫》,《机械师》,《自杀小队》,《盗梦空间》等等……一个小人物,一点点成为撬动诸天万界的支点。书友群:801537146
  • 以沫独宠令尊上

    以沫独宠令尊上

    慕以沫重生于妹妹的身体丑陋,不堪,废柴她这辈子的座右铭:不会是好人,也不会放过坏人你们等好我的怒火了么她有疼她的父皇,有陪她的无忧,更有拥护她的小弟而突然出现的这人是谁,挡她者死不,他要拉她一起死魔女,是我,怎么滴——慕以沫天下是我的,你也是我的——???男主:我为啥,没名字
  • 比尔盖茨(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比尔盖茨(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本传记并没有十分完整地描绘出比尔·盖茨的全貌,却是尽量全面地写出他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成才经历。走向成功的道路是漫长的,充满荆棘的。比尔·盖茨白手起家,经过几十年的奋斗,终于取得了成功,文字可以记下这些事件、却不能表达个中辛酸。他成长中的挑战,他创业过程中的波折,这一切都造就了一个活生生的英雄形象,也同样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近比尔·盖茨,来了解这个伟大人物不平凡的经历吧!
  • 冷少的绝情妻

    冷少的绝情妻

    “小宝贝,我不是你爹地哟。”楚逸拍着莫宝宝的头,笑眯眯的好心解释着。“可是你要和我妈咪结婚啊?”五岁的莫宝宝歪着头,一脸迷茫。一丝邪笑,划过男人的嘴角,他要的是女人,不过可不是眼前的小不点儿!信任,背叛,是谁第三者插足?意外,失忆,邂逅另一场温柔。她是谁?他又是谁?谁是她腹中宝宝的爹地?谁是她最后的归宿?那个站在她身边,看起来英俊、温柔又专情的倪睿熙,是什么来头?“安琪儿,我的未婚妻。”他挽着他似曾相识的女人,笑得温和又典雅。阴谋,利用与被利用。在爱的世界里,究竟什么才是值得心灵停靠的港湾?这一场寂寞与渴望纠缠着的荒唐旅程,是如何开始,又如何结束?*在那微风沉醉的夜晚,谁与你相见,谁又会与你相爱?这是一个寻找爱与被爱的故事,人这短短的一生一世,究竟靠什么温暖心底?也许一开始的徘徊让人不知所措,可是终将守得云开见月明。就算错过了那么多,那么多,终将有一个人对你不离不弃,愿与你厮守终身。-----------------------我是美丽分割线------------------------1、每天一更,多更看情况,上午11点或晚上,喜欢的亲请多多收藏+票票+留言,你们的支持是夏夏努力的动力!2、不是会员的亲,也可以在页面的“会员注册”上注册成为会员,然后再点“收藏作品”把夏夏的文文收藏下来,以后就不会找的那么辛苦了!3、对文文有什么看法和意见,夏夏欢迎大家提意见。
  • 萨贝因都的时摆

    萨贝因都的时摆

    于微末与苍茫的时间长河中,等待你的到来,我的萨贝因都。
  • 回忆天明之时

    回忆天明之时

    一首诗,写给我们的青春年华。“我一直在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