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76100000010

第10章 寓教于乐,润物细无声的引导(2)

从具体形象的事物到抽象的概念,汉字也具有丰富的表现能力。例如国家的“国”字,最初在青铜文字里写作“或”,上面是“戈”,表示武器,中间是“口”,表示人,下面是“一”,表示归属。国是人们辛勤开辟出来的土地,需要大家守卫。到后来,人们修筑坚固的城墙保卫这片土地,于是“国”字也就有了边框,成为“國”,字形演变多么自然而贴切。

国里面有什么呢?首先是“家”,上面的“宀”表示房屋,下面的“豕”是祭祖时贡献的猪,同宗同族的血亲人群组成了“家”。国和家连在一起,便想到这片土地上有我们的父老乡亲,“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

【春风化雨:家教传你做人之本】

魏晋时期有一位思想家叫作嵇康,他的《游仙》诗里写道,“授我自然道,旷若发童蒙”。读图、识字是不够的,还必须由图及义,传授自然之道,学习做人立身之本。何谓“道”?它由走之底和“首”字组成,也就是走一条经过头脑判断选择的道路。孔子《论语·学而》讲:“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也就是说,人生须务本,本正了,道路便展现在眼前。就像种树一般,根正了,树才会长好,后面生长出来的是树干上的枝叶。人生初始的家教,就是在正树根,让树苗茁壮,将来自己就能够自如地适应社会,从事各种工作。有些家长不懂这个道理,对于幼儿教育放任自流,没有家教规矩;孩子长大以后,家长才发现不对,再瞎操心,处处指导训斥,反而引起孩子叛逆之心,本末倒置。一个人走出来,言谈举止都能透露其家庭的影子——文化修养与道德信念。

古代的家教对于幼儿教育的进阶,是怎么做的呢?孔子对此说了一段话:“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显然他并不看重知识灌输,没有在孩子童稚时期就开始学习语文、数学、外文。实际上,在一个人成才的过程中,知识并不占据最重要的地位,修养、人品、胸怀、学识才具有根本意义。我们看那些做成大事业的科学家、人文学者、企业家等,他们的过人之处在于深刻的洞察力和领悟力,而这些能力根植于人文,也就是对于天地、社会和人生的深刻理解。没有这个文化平台,各个学科的知识就变成了纯粹的技能技巧,而难以发挥巨大作用,人也不能成大才。

关于人品修养这些孩童时期必须打下根基的方面,中国古代的家庭文化教育颇有独到之处,如同教汉字,从最基本的方面开始,牵着孩子的手,领着他前行。

前面讲到国与家,在自己的国家里,人们应该和睦相处,相亲相爱。我走遍了中国的所有省份,阅读了许许多多的家谱,将它们汇总起来可以看到,从古至今,家教的文句虽不同,宗旨却基本一致,都是针对从出生、成长到创业、持家的各个阶段,指明必须具备的修养与规矩,包括启蒙、识字、立志、砥砺、读书、做事等方面,培育恭敬、虔诚、勤俭、谦让的品德,知书达礼,兴善除恶,做一个有责任心、事业心,关爱他人,光明坦荡之人。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起步是修身,初阶便是家教。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互相呼应,核心是培养人,而不是灌输知识。作为中国人,一生必须遵循的基本的道德,凝聚成五个字:仁、义、礼、智、信,称作“五德”。

五德分别是什么意思呢?

“仁”字左边单人旁,表示站立的人;右边为“二”,既用来表示很多人,要懂得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也表示天和地,加上左边的“人”便是天地人三才,人法天地,天性善良,地德忠厚,所以,做人做事要凭着天地良心。人与人怎样才能和睦相处呢?首先要相亲相爱。第二要互让互谅。一个人仁慈谦让,性格必是温良平和。《礼记·儒行》说:“温良者,仁之本也。”一个人十分爱计较,而且脾气很坏,怎么与人相处呢?只有温良、平和、公正,大家才会拥护你,推举你当官,做管理者;有了社会地位以后,懂得关爱百姓,照顾好大家的利益,推行仁政。这就从个人之间的小爱提升到了政治层面的大爱,行仁政者得人,得人者得天下。这里有一个层层提升的过程,家教作为人生初阶,要打下一个今后可以提升的基础。

五德之首为仁,告诉我们教育首先要培养的是对他人的关爱,那就是情商,是团结性。情商高的人助人为乐,善于处理各种纠纷,能够凝聚大家,与人和睦相处。

西周初期,周公辅佐周武王推翻商朝,实际主政,公务十分繁忙,经常有人求见,请他办事。周公再忙,遇到有人上门都出来接见,以至于吃一餐饭就放下几次饭碗,甚至洗澡也一再中断,为了不让客人等待,他只好挽着湿淋淋的头发出来相见。因为他诚恳待人,大家深受感动,无不拥护西周,打下了王朝八百年根基,留下千古传颂的名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义是什么意思呢?义字原形为“義”,上面一只羊,下面是我字。在古代,羊用来祭祀上天,我们聚集在一起,把羊献给上天,祈祷什么呢?我们为什么团结在一起呢?不是为了钱,物质利益从来无法长久地凝聚众人。那是什么呢?义是合乎天下合宜之理,也就是大家公认的道理,例如公平、正义、自由,大家以此为理想,为目标而凝聚,而奋斗。在个人关系层面,我们也必须遵循做人的基本原则与美德,例如正直、善良,不能见利忘义,不能做墙头草,随风倒。人们常说做人要有底线,没有底线就会被鄙视为无耻之徒。所以,义体现的是原则性。

礼呢?其原形为“禮”,左边的偏旁表示神,右边表示行礼之器。礼之所以重要,就人事关系而言,在重大场合,人们相聚在一起,必须确定相互之间的位置,才能做到聚众人为一体,否则相互不服气,一盘散沙,乃至内讧。大家在神明面前确立位置,排好队列,从纵向到横向,都应该好好定位,整个团体就秩序井然。所以,礼表现的是秩序性。

智由“知”和“日”字组成,能够洞悉太阳运行之轨迹,阴阳转变之道理,那是最有智慧的人。所以,智包含着知识和思辨,表现的是智商。现代社会,知识主要依靠读书获取,而读书不是靠背,不是靠记忆,不是去堆砌很多知识乃至知识碎片。我们应该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思辨基础。学习在于提高智商,增进智识悟性。

信字由“人”和“言”构成,做人说话最基本的原则是诚实,不欺诈,不食言,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孔子说:“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唐太宗认为国没有信也不立。所以,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要想在世上立得住,站得稳,就必须言而有信,诚实可靠,这是最基本的立场和原则。古人非常推崇关羽,民间称他为关公,全国各地到处都有关公庙,特别是商业地区,关公成为商人顶礼膜拜的神。很多人感到奇怪,关公并不经商,而是一员武将,怎么会演变成商神,人们到底崇敬他什么呢?

要问关公和商人有什么关系,就应该知道商业最看中的是什么?买卖讲的是童叟无欺,金融凭的是信用,商店靠的是信誉,据此可知,商业之本是诚信。关公感人至深的故事是千里走单骑,至诚至信。

当年,关羽和刘备、张飞在桃园三结义,一起闯荡天下。他们创业非常艰难,屡遭挫折。有一次,刘备和曹操作战,败得很惨,兄弟全打散了,自己孤身逃出去,投靠了称雄河北的袁绍。关公则被曹操紧紧地围在一座山上。曹操爱才,派人劝其投降。关公跟曹操讲条件,约定在不知道刘备下落的情况下暂时投降,一旦打听到刘备的消息,便要重归其麾下。关公真是大丈夫做事,光明磊落。曹操想用高官厚禄打动关羽,封他汉寿亭侯,赏赐许多黄金,一心要留住他。可是,关公并不看重升官发财,日常生活非常俭朴,军务闲暇之时,手不释卷,夜读《春秋》。官渡之战,关公打探到刘备在袁绍身边,正在同曹操作战。他义无反顾,将曹操封赏的金银财宝、将侯印绶全都留下,护送义嫂千里走单骑,回到刘备身边。在群雄纷争、尔虞我诈的东汉末期,关公此举极具震撼性,让人感动得刻骨铭心,正史《三国志》将其事迹记入史册,后来的小说《三国演义》更是大加渲染,添加过五关斩六将的情节,描写得感天动地。诚信是人类依赖的支柱,人有信义,犹如磐石;国有信义,百姓靠山。世人赞颂关公的是他用生命恪守信义的高风亮节,而商业行为表面上看是利益交换,骨子里支撑它的是诚信。所以,关公与商人在根本点上完全一致,越发受到尊崇,乃至成为信义的化身,商业的神明。

非常抽象的伦理道德,在汉字神奇的图像壁画上面生动地展示出来,浅显易懂,心悦诚服。小孩子从蒙学当初,快快乐乐地看图识字,毫不经意之间已经接受了深刻的人伦道德教育,学会了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我走过许多家族祠堂,印象深刻的是四壁常有忠孝伦常的图画和文字,一个字,一幅画,一条做人的道理,喜闻乐见,自幼种入心田。家训家教并不僵硬刻板、冰冷严厉,它从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开始,通过文字和图画,一点一滴、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的思想观念。

读懂汉字,理解汉字,做人的道理已经融会其中。这不仅是方法的问题,更触及教育的核心理念与目标,从童蒙教育开始,通过认识具体的事物,要导向造就怎样一个人的根本之处。我曾经提出,教育要培养独立而健全的人格,理性的批判精神。

同类推荐
  • 不同文化体的对视:中东欧与俄罗斯关系及其与中国的镜像研究

    不同文化体的对视:中东欧与俄罗斯关系及其与中国的镜像研究

    一个现代国家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水平,体现为大学的科研与成果。国家的竞争最终体现为人才的竞争。大学肩负着培养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社会提供新思想的重要职责。而科学研究不仅仅需要学者默默地研究,还需要学者把自己的知识成果展示出来,让社会进行鉴定,让学生加以吸收,让同行得以交流。书籍、论文是进行上述活动的有效载体。课堂讲授如同飞鸟划过天空,往而不复。只有著作文章可以传之后世、致乎远人。
  • 年的三副面孔:中国时间文化的前世今生

    年的三副面孔:中国时间文化的前世今生

    本书采用了独特的视角,从知识性、学术性与可读性的结合上来探究年的“根”源问题,对我国一直景仰的“年文化”,“年”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展开。本书探讨的不是民俗是什么、都包括什么、都有什么的问题,而把探讨的重点放在为什么会是这样上,放在年及年民俗的文化真相命题,也就是呈现在生活中的民俗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的问题。
  • 西口文化

    西口文化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表里山河的独特自然条件,勤劳智慧的历代先民,造就了得天独厚的三晋人文资;T.彼誉为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中国社会变革和进步的“思想库”,古代东方艺术的“博物馆”。在中华民族的煌煌文化巨著里,博大精深的三晋文化是其中极为绚丽和厚重的重要篇章。进入新世纪,山西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板应对经济社会和时代发展形势。
  • 渭河传

    渭河传

    面对几乎承载了公元10世纪初期以前中国历史和文化经历太多精神和情感的渭河来说,她的古老与悠长、她的复杂与曲折,尤其是她所负担的华夏文明光芒实在是过于丰富厚重、波澜壮阔了!而且发生在渭河沿岸的许多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入和事,读者都耳熟能详。
  • 千村故事·手技手艺卷

    千村故事·手技手艺卷

    本卷是“千村故事”之手技手艺卷。本卷收集和编撰历史文化村落独特的工匠(即木匠、石匠、铁匠、泥水匠、篾匠等小五匠)技术,石雕、砖雕、木雕、竹雕竹编、绘画、书法、剪纸、刺绣、女红、戏曲、民歌、武术等乡土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人的故事,传承乡土手艺、技术和民间艺术。
热门推荐
  • 叶牧

    叶牧

    平凡的少年,却有恐怖的背景,在这个绝望的世界会翻起怎样的波澜?
  • 余生微微甜

    余生微微甜

    江梓星喜欢时暮一整个青春,时暮喜欢江梓星一辈子。(娱乐圈甜饼男追女)
  • 无限重生之魔灵大陆

    无限重生之魔灵大陆

    数万雷霆洗礼大地,生灵险被灭绝迹,千年后,这片大陆再度恢复繁华,并被谓之魔灵大陆。两处绝禁之地,被欺瞒的人类,一个被隐藏的真相。获得无限重生能力的孟心踏上这片神奇土地,开始了一位传奇强者的崛起之路,并挖出了魔灵大陆被掩盖数千年的惊天秘密……
  • 战王神帝

    战王神帝

    天道之子降世,武帝、战帝全部降临在万和大陆上。敬请听从天道之子,如何叱咤天道吧!
  • 浮屠月

    浮屠月

    玄修之道,乃百破化圣。然赤瞳所至之处,万物尽噬。一袭黑袍,一双血瞳。臂锁血链,驱邪碎魅。身怀魔血,心具浮屠。来历不明的鬼血,缠绕在手臂之上的诡异锁链,遭人唾弃的异族身份,软弱,即是罪过!扬尘,意味着风起。风起,天亦变色!
  • 心网难逃

    心网难逃

    早晨五点半,刘晓东准时从梦中醒来。干检察官五年来,这生物钟比闹钟还准。他习惯躺在床上把昨天的事从脑子里过一遍,然后再把今天要做的事做个初步安排。今天占据他整个脑子的都是巨峰集团涉黑案。那个田峰作恶多端,可偏偏是老奸巨滑,因证据不足一直逍遥法外。静思了半个小时,还是没能理出个头绪。刘晓东照例披衣靠床,用遥控器打开电视,收看本市的早间新闻。一条新闻刚完,画面上突然浓烟滚滚。
  • 冷王的代嫁丑妃

    冷王的代嫁丑妃

    她是21世纪当红功夫女星,一朝穿越,成了元帅府的貌丑嫡女纳兰鸢,替妹出嫁,嫁给了不近女色的三王爷。成亲当晚,新娘突然失踪!数月后,传闻朝堂上多了一位骁勇元帅,文韬武略,平内乱,御外敌,霎时名震九州!传闻三王爷对纳兰元帅照顾有加,殊不知这呵护在手心的结拜兄弟,竟然是还没掀盖头的新娘子!宫宴上,他故意将她灌醉,连本带利将洞房花烛补回来。“想要的已经得到,别再纠缠我。喂!你扯我腰带干什么?”“爱妃如此绝情,本王活着也没意思,不如悬梁自尽!”“你自己也有,别扯我的!”“好!”某人答应的十分痛快,只是那条本命年大红裤衩太招摇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盖上南楼遮太阳

    盖上南楼遮太阳

    “减一分太短,增一分太长。不朱面若花,不粉肌如霜。色为天下艳,心乃女中郎。”初次相见,他看着她说着这句话,她心中也有些动容,可这一切终究是幻梦。当梦醒,只有那一湾红水在流淌,流向了远方。
  • 高考战争

    高考战争

    六月,炎热的天气,高考的季节。高考,几乎是普通百姓的独木桥,近未来,随着神经科学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高考的形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商海破冰

    商海破冰

    “商战小说第一人”,国内著名营销策划专家、财经作家刘林的最新作品,这也是他本人的第八部商战题材作品。小说讲述了在一个没有硝烟却无比惨烈的快消品行业中,一群被称作“企业操盘手”的特殊精英群体的商战故事。田枫林作为“硕分”商贸公司的操盘手,从并购整合上游生产企业入手,进行渠道和资本的整合。在传统渠道整合方向,老牌企业操盘手赵宏宇成为了田枫林最大的竞争对手。双方在快消品重点市场及资本市场上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圈地”竞赛。最终,双方达成了由“战”到“和”的意愿,携手寻找优质的线上团队,并最终联手冲出困境,打开了销路,实现了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