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02700000002

第2章 什么是得不偿失的

生气?还是在玩火

气死我了……气死我了……

想想看,我们的生活中有多少人遇到不顺心的事会这样说呢?你也是这样爱生气、容易躁怒的人吗?是不是经常为了一点小事就大动肝火,甚至气到脸红脖子粗、全身发抖呢?

当你觉得那些糟糕的事让你心情不佳时,会不会觉得生气才是最佳的发泄管道呢?而且也已经习惯这种方法了呢?可是动不动生气还会导致一个直接的后果,那就是——它会损害你的健康!

美国生理学家爱尔马为研究生气对人健康的影响,进行了一个很简单的实验:把一只玻璃试管插在有冰有水的容器里,然后收集人们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气水”。结果发现:同一个人,当他心平气和时,所呼出的气变成水后,澄清透明,一无杂色;悲痛时的“气水”有白色沉淀;悔恨时有淡绿色沉淀;生气时则有紫色沉淀。爱尔马把人生气时的“气水”注射在大白鼠身上,不料只过了几分钟,大白鼠就死了。这位专家进而分析认为:如果一个人生气10分钟,其所耗费的精力,不亚于参加一次3000米的赛跑;人生气时,很难保持心理平衡,这时体内还会分泌出带有毒素的物质,对健康不利。

根据美国心脏协会所发行的《循环》杂志中指出,暴躁易怒的人在心脏病发作,或是突然暴毙的概率,比较冷静、不易生气的人有着两倍以上的发生率。

由巴尔的摩马里兰大学的心理学家阿恩沃尔夫·西格曼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对101名男性和95名女性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44名已诊断有心脏病的人和99名没有得心脏病的人。研究包括测量每个人在运动之后心脏的血流量。

研究结果表明,与没有统治欲和性情平和的人相比,有统治欲的人得心脏病的风险会增加47%,易怒的人得心脏病的风险会增加27%。

研究还发现,不直接表达自己愤怒的女性,更容易得心脏病。而倾向于淋漓尽致地表达自己的气愤的男性,也更容易得心脏病。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如果他们经常发怒,也容易得心脏病。

研究人员同时表示:这项研究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因为如果长期处于情绪不佳、易动怒的情形之下,对于身体健康,更是有绝对性的负面影响,尤其对于血压正常的年轻人更是如此。

虽然本研究并没有明白指出高血压病患是否会有心脏病发的机会,但可以确定的是:血压正常而容易生气的人,他们罹患心脏病的概率比其他人高,相对的也增加了危险性。

中国传统医学也认为生气有损健康。《黄帝内经》也明言告诫:“怒伤肝。”肝在生理功能上的作用举足轻重,不仅能分泌胆汁,调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新陈代谢,而且有解毒造血和凝血的作用。

怒伤脑。气愤之极,可使大脑思维突破常规活动,往往做出鲁莽或过激举动,反常行为又形成对大脑中枢的恶劣刺激,气血上冲,还会导致脑溢血。

怒伤神。生气时由于心情不能平静,难以入睡,致使神志恍惚,无精打采。

怒伤肤。经常生闷气会让你颜面憔悴、双眼浮肿、皱纹多生。

怒伤内分泌。生闷气可致甲状腺功能亢进。伤心气愤时心跳加快,出现心慌、胸闷的异常表现,甚至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

怒伤肺。生气时的人呼吸急促,可致气逆、肺胀、气喘咳嗽,危害肺的健康。

怒伤肾。经常生气的人,可使肾气不畅,易致闭尿或尿失禁。

怒伤胃。气懑之时,不思饮食,久之必致胃肠消化功能紊乱。

看来,为一点点小事生气,代价也太大了吧?

看完这些医学常识后,原本正在生气的您气消了吗?还是想继续生气呢?如果为了自己的健康着想,建议您,该收敛收敛自己脾气喽!

不值得!

闲气生不得

据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打猎的时候,口渴难耐,正好附近有一洼山泉,他捧起水来喝,一只老鹰疾飞而至,成吉思汗一惊,山泉泼得满地喝水的“渴望”被干扰,成吉思汗大怒,抽出羽箭射杀飞鹰,成吉思汗走上山顶,发现飞鹰被羽箭穿胸而毙,而死鹰陈尸的山泉水源,有只被鹰啄死的大毒蛇。

如果你是成吉思汗,你会怎么做?你会后悔自责?庆幸?自认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决定以后不要随便发怒?或在发怒情况下随便决定行动?

谁都会的一件事——生气,那太简单了;但是对应当生气的人生气,生气得恰到好处;以及为正当的理由生气,用正确的方法生气——那就不简单了;而且也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驾驭的。

闲气,是由生活琐事而生的不该生的气。有趣的是,生闲气的对象大多是生气者自己的家庭成员或身边的同事。常生闲气有三害,一害自己的身体。生闲气时心里不痛快,心情压抑或烦躁,这种消极情绪若经常出现或反复发生,势必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心理平衡失调,免疫功能下降,多种疾病就可能接踵而至。二害自己的事业。因为,不良的情绪不仅会影响工作或学习的效率,还会妨碍与上下级和同事的关系,影响团结,不利于事业的成功。三害他人。生气时常会态度粗暴或出言不逊,使他人心境被破坏,心灵遭到打击。

心理学中把情绪分为心境、激情、应激三种状态。其中,心境是一种使人的一切其他体验和活动都感染上情绪色彩的比较持久的情绪状态。它具有弥散性的特点。当一个人处于某种状态时,看待一切事物都受其影响。良好的心态使人在接人待物中发生兴趣,不良的心境使人感到凡事枯燥无味,容易生闲气。你在家拿妈妈当“出气筒”,就是不良心境的弥散。

一般说来,人在生闲气时,容易产生发泄、找出气筒等攻击行为。如恶声恶气、摔摔打打、怒目而视、破口大骂、动手打人等。这些攻击行为可能直接针对挫折的制造者,但当觉察出对方不能直接攻击而心中的恶气又要发泄时,常常找个“出气筒”。这“出气筒”可能是人,也可能是物。像《红楼梦》里晴雯撕扇子就是对宝玉责备情绪的发泄。

为什么有些人好生闲气呢?原因无非是以下几类:

(1)没正经事做,闲得无聊而心绪不佳,或胸无大志,私心过重,遇事好斤斤计较;

(2)度量太小,或疑心过大;

(3)对他人要求过高,好挑剔,待己宽而责人严;

(4)工作或生活失意,遭受挫折时。

闲气多源于生活小事,而在日常生活中,不尽如人意的事儿是经常发生的。就拿在家里吃饭来说吧,菜很可能做得咸一些或淡一些,不大合自己的口味儿。一个想得开的人,菜咸些就少吃点儿,淡些就放点盐,同样吃得香。而对于好生闲气者,会觉得菜不可口,心里不痛快。显然,他们是把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儿给夸大了。所以,闲气大多是自找的。

老生闲气的人该问自己一句:我是不是太小心眼儿了?或者太无聊了?胸怀大目标,心想大事,天天有事做,就不会计较琐事而生闲气了。所以奉劝您要加强修养,宽厚待人,变责人严为责己严,这样就不会看谁也不顺眼而生闲气了。

凡事“无所谓”就不大容易生气,即使有气也来得快,去得快。俗话说“糊涂也有糊涂福”,如果一个人执着地喜欢书画,他就是墨泼裘也不会为此生气着急。我们提倡:人应糊涂一点,尽量少生气。即使生气也应尽快宣泄,一定不要超过3分钟。

闷气伤感情

所谓闷气是有气不发,强憋在心里的气。这种气对身体危害甚大。因为,生气对健康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闷气憋在心里,不向外发泄,一般持续时间均较长。这种不良情绪压在心头不消散,可导致食不甘味,睡不坦然,机体的抗病力随之下降而有损于健康。同时,气憋在心里,常是越憋越重,甚至达到难以承受的程度。这时再骤然发泄,如同山洪暴发,即大发雷霆,称之为盛怒,而盛怒则会对身心造成更大的伤害。

但我们更想说的是闷气也会伤害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最怕两个最亲或关系最密切的人同时相互生闷气。就如夫妻之间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斗气,谁也不服输,不先开口,于是就会对身心健康和相互的关系造成严重的损害;而且夫妻关系也会日益紧张,隔阂加深,相互感情受到伤害,甚至会招致严重的后果。

哪些人好生闷气?据调查研究,性格内向或孤僻者,以及平时很少与人交际,朋友甚少,不愿意与亲友同事谈心的人,都比较好生闷气。因此,这些人应该更加重视克服自己性格、修养上的弱点。诚然,改变性格并非易事,但也不是办不到的。这些人应该多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社会活动,走出狭小的天地,多结交一些朋友,培养一两项业余爱好,经常参加文娱和体育活动。这些都可以逐步优化自己的性格,开阔自己的心胸。特别是要逐步养成与熟人、朋友、同事谈心、聊天的习惯,心里不痛快就及时向外宣泄。在这方面,尤其需要得到其亲友和同事们的帮助,当发现他们有气憋着、闷在心里时,就应该想方设法引导其将心里话说出来。

人们就应该学会控制自己,尽量做到不生气。碰上了不愉快的事,首先要学会自己给自己“消气”;确实遇到烦心的事,也要“戒”字当先,戒除恼怒。当然,这不是简单下个决心就能办到的事情,其中还有道德修养和陶冶情操的问题。古人把“责己严,待人宽”“温、良、恭、俭、让”视为人际交往的准则,对身心健康是十分有利的。遇事冷静、待人宽厚并能适当克制自己的情绪,这实际上体现着一个人的内在修养。

养身当以戒闷气为本。要养怡身心,就要下功夫修炼品行,学会宽厚待人,谦逊处世。要做到不生气、少生气,就要心胸开阔,宽宏大量,不要对一些细枝末叶的小事斤斤计较、耿耿于怀。其实,“退一步”并非意味着“懦弱”,反倒是化解矛盾的良策,或许还会由此冰释前嫌,换得云消雾散、海阔天空。要养怡身心,还要学会息怒,善于控制和调理自己的情绪,把“生气”这种不良情绪消灭在萌芽状态。

动辄生闷气,总是使家庭处于“战争状态”,或者总是和朋友冷言相对,你的生活会快乐、会轻松吗?生闷气于人无益、对己无利,既伤害了别人,也在“惩罚”自己,这样的后果该值得你去好好反思一下了。

怨气最误事

福建曾发生了这么一件奇事:一名男子因为一点小矛盾竟然负气出走十五年。这名男子叫胡某,家住浙江省临海市白水洋镇西村。15年前,正在准备开办小型加工厂的胡某因和父母吵了几句便负气出走,一直不与家人联系。其家人四处寻找,多次在报刊上登载寻人启事,仍杳无音信。福建省东峰镇公安分局在对辖区内所有外来流动人口进行拉网式清理登记时,发现在镇内一个瓦片厂打工的胡某解释身份时吞吞吐吐,似有难言之隐。在民警的一再询问下胡某不得不说出实情。分局立即向其出生地浙江省临海市白水洋镇派出所发出函调信,多次与他们联系,终于使他家人得知胡某在东峰。当胡某的哥哥及叔叔专程赶到裴桥村,看着十多年未见面的亲人,听着公安民警的耐心劝导,胡某终于消除了心中的怨气,抑制不住多年的思亲之情。叔侄三人热泪盈眶,紧紧相拥。等他回到家里,他那个没有亲手去办的加工厂在哥哥手中已经颇具规模了。

未离家时壮志满怀,15年后回乡时仍是一介打工仔;一股怨气能生15年,还真是少见!

怨气是抱怨或怨恨之气,多因自认为遭遇不公而生。生怨气的对象多是自己的上级或其他有权势者。常生怨气是半点益处也没有的。许多人为了形象不方便在外人面前显露,只能带着一肚子的怨气回家爆发,使家人成了受气包,受害最深。靠生怨气发发牢骚,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由于心中装满怨气,今天怪这个,明天怨那个,让这种消极情绪常困扰着自己,这是在破坏自身的心理平衡,涣散自己的意志和进取心,进而还会引起机体生理功能的降低或紊乱。仔细观察一下周围,不难发现,那些牢骚满腹、怪话连篇、怨气冲天的人,几乎都与事业成功无缘。怨气,只会误事而有害无益。

在同样或相似的外界刺激下,为什么有人很少生怨气而有人却怨气十足呢?心理学告诉我们:情绪和情感的发生,不仅取决于环境刺激,而且也取决于人的认识水平,这两者同样重要。比如,对待车船票涨价一事,人们的反应相差悬殊。有些人忿忿不平,抱怨国家接连提高运费,增加群众负担。有些人则从发展经济的大局出发,认为现在能源不足,运价成本大幅度上升,人民的工资也增长许多,运费理应提价,因此,并无怨气。这表明,欲不生或少生怨气,必须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对事物的认知水平。

如果别人的言行触犯了你,你首先要看一看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假如是无意的,则应该“不知者不怪”。假如是有意的,则要分析其言行是对还是错。对者,应该欣然领教;错者,可以采取恰当的方法回敬,包括保持沉默,没有必要生气,否则便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莎士比亚说:“我宁愿压伏我的愤恨而听从我更高的理性;道德的行动较之仇恨的行动是可贵得多的。”当你越成熟时越会感到莎翁所言有理。

究竟图个什么

没有人是天生注定要不幸福的,除非你自己关起心扉,拒绝幸福之神来访。

一个周末的傍晚,心理学教授在后阳台上整理白天拿出来曝晒的旧书,却观察到一幕生活的悲喜剧。与教授相隔一条防火巷的邻居在阳台上洗碗。她动作十分利落,水声与碗盘声铿锵作响,像发自她内心深处的不平与埋怨。

这时候,她丈夫竟从客厅端来一杯热茶,双手捧到她面前。

这感人的画面,差点教人流泪。为了不惊扰他们,教授轻手轻脚地收起一摞书本,往屋里走。正要转身时,听到那天生不幸福的女人用闽南语发音回赠那同样不幸福的男人一句话:“别在这里假好心啦!”惊讶不已的教授,从眼睛的余光中瞄到丈夫低着头又把那杯茶端回屋里——那杯热茶一定在瞬间冷却了,像他的心。

继续在洗碗的她,还是边洗边抱怨:“端茶来给我喝?少惹我生气就好了。我真是苦命啊!早知道结婚要这么做牛做马,不如出家算了。”

也许她需要的不是一杯热茶,而是他来分担她的家务。但是,这是可以商量的,而且并不需要把情绪发泄在对方特别对你献殷勤的时候。

情绪化,是女人固有的一个缺点。

“晴时多云偶阵雨”据说专为形容女人的情绪化而发明。因为相对于男性而言,女人更容易“闹情绪”。为此,教授专门做了一项针对女性情绪的调查,调查显示:

(1)七成参与调查的女性认为自己“是一个情绪化的人”。

(2)但在“你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吗?”这项具体调查中:

46%的女性回答“通常能”;49%的人回答“有时能,有时不能”;只有5%的人“总是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十分情绪化。

(3)被问及“最近一次闹情绪是因何而起”?四成的被调查者说是因为“情感、婚姻问题”;1/4的人回答是由“职场压力”带来;而来自人际关系压力占到16%;此外,经济、健康问题也各占一定比例。

也就是说,女性在主观上倾向于认为自己情绪化,但客观上,女性的现实行为控制力要好得多,真正情绪化人群的比例并不高。

台湾曾做过一项类似调查,结果显示人们最易生气的对象是家人,每天都会生气的对象是同事,也就是说人们最容易在重要的、亲密的关系中产生冲突,闹情绪。

(4)当坏情绪不期而至,女性通常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面对,并消化的问题:

调查显示,在对待坏情绪的态度上,49%的人会“放松自己,并尽可能与它和平共处”;49%的女人会试图控制;2%的人会无情打压之。

(5)在消化坏情绪的风格上,8成女性倾向于向外消化型:比如购物、倾诉、发脾气等;

只有两成的被调查者是向内消化型,如生闷气、人间蒸发等。

(6)到实际行动上,32%的人会选择“搁置情绪,转移注意力”;26%的人会“给自己放假,几分钟,几个小时,或者几天”;15%的人会“放任情绪,伺机发泄出去”;13%的人会“强行压制,或置之不理,让它自行消化掉”;12%的人会“即时解决,如果有事端”……

面对坏情绪,大多数女性选择的是先让自己放松下来。“迅速逃离那个让自己生气的人或事”或“找人聊天”等是惯常被女性采用的情绪转移法。还有情绪消费。最近一个关于中国国内消费的调查结果显示,46.1%的女性有情绪化消费经历。

这些方法对于缓解临时的坏情绪十分有效,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真正的问题,有时还可能引起家庭矛盾、导致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等。所以,待情绪平复后,需回过头去,再面对出现的问题,否则,潜在的问题一再被搁置,不良情绪和不良关系日渐累积下来,会导致破坏性的情绪爆发。

“打是亲,骂是爱”无法曲解地被应用在上面那个例子上。不懂如何适时接受对方好意,不懂及时表达感谢的女人,是天生注定要不幸福的。

我们并没有贬低女人的意思,而是要提醒我亲爱的女同胞们:一时的情绪化,或不理性的没安全感,常常是你自身幸福的杀手。

女人一辈子图的是个什么呢?追求幸福的女性啊,你一定要将天生注定不幸福女人的例子引以为鉴。与其一天到晚怨天怨地说自己多么不幸福,不如借由改变自己的个性来改变命运。

没有人是天生注定要不幸福的,除非你自己关起心门,拒绝幸福之神来访。女人是这样,男人又何尝不是如此?

生气解决不了问题

人有喜怒哀乐,小百姓为鸡毛蒜皮发火,原是常情。年轻人,肝火旺,因琐屑小事而对别人动怒发火,乃至出手掴巴掌,都是常有的事。

与小百姓不同,大人物的涵养好,不会轻易发火。但是最近一段时期,不知何故,书记、省长之类高官的发火新闻,近来屡屡见诸报端。前些天,B省一位省领导对“特权司机”的蛮横劣行,当众发火,提出严厉批评;然后,A省省长在省政协会议上,怒斥那些滥用权力、开着豪华轿车上下班的“科级干部”,说这类“问题一讲就让人冒火”;接着,在C市召开的局长会议上,一名副省长又厉言疾色地痛斥数字造假,对虚报浮夸和瞒报漏报等统计腐败现象,大发其火!

省级领导在大庭广众之下频频发火,让老百姓舒了一口长气。他们的动怒发火,都对准了社会上的腐败问题、不良作风,都站在老百姓的立场讲真话、讲实话。人们真切地看到,我们的高级干部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息息相通。反腐倡廉、转变作风,大有希望。这样的领导发火,老百姓听了顺气、开心!

可是,发火之后呢?会不会把问题给解决了呢?

“雷霆之所击,无不摧折者;万钧之所压,无不糜灭者。”高层领导发雷霆之怒,定会大大促进某些问题的解决。比如那个“特权司机”,少不了要挨整治,说不定要砸了他的饭碗。但是,对有些问题,如“科级干部”滥用权力、吃拿卡要,如统计数据的虚假浮夸等,领导发火就未必能管大用。小干部依仗权力胡作非为的坏作风,牵涉的人太多了。要纠正、转变的毛病又反映在方方面面,不是撤掉几个人即可奏效的。而对统计腐败、数字造假“注水政绩”顽症,更不是某个领导发一通火所能遏制或消解的。这些问题背后,存在着深层的体制、机制根源和考核、管理等一系列的制度性缺陷或弊端,根源未廓清,缺陷、弊端得不到弥补、治理,只抓那么一两个犯事的“典型”,终究是治标不治本。就此而言,领导发火的作用也有限。

我们不能指望靠领导发火来解决腐败问题。我们也不该把消除腐败的全部希望寄托于领导的发话、发火。唯有实际行动,彻底而稳健地办实事,问题才能真正解决。领导动怒发火,说明问题的严重,影响的恶劣,非抓不可,非解决不可;然而,发火之后怎么办,推出什么样的改进举措,比发火更紧要,更关键,更管用。作为老百姓,更愿意看到领导发火以后的真抓实干,以大胆的制度创新来解决广泛的社会腐败问题。这样,领导的火才没有白发,空发。

所以,当领导的人还应该善自珍重,尽量少些动怒发火。老发火不是个办法。不是说办法总比困难多吗?与其发火伤身、伤神,不如多动动脑筋,多想点办法,多干些开拓进取的好事、实事。

糊涂与清醒

现在,社会上有不少人欣赏郑板桥“难得糊涂”这句话,有的还将其手迹拓本精致裱糊挂在客厅里,殊不知,郑板桥是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和心态下说这番话的,于今有什么现实意义?

郑板桥的有生之年,1693年至1765年,是康、雍、乾三朝封建思想统治十分强化的时期。他的家庭出身,从小所受教养,以及所接触的社会环境对他的影响,使他的思想和世界观呈现比较复杂的矛盾状况。他在诗词中通过对各种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论,吊古伤今,表达了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然而当时清朝统治者大兴文字狱,“专制国官吏之淫威,文风之严密,文人苟非韬晦自全,鲜有不遭杀之祸者”。板桥虽被人视为“狂放不羁”,鉴于金圣叹等文人的前车之覆,还是不问国事装糊涂为好。他说:“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这与当年屈原在与渔父的问答中所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以及苏东坡写诗调侃“惟愿子孙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都从不同角度表达了正直的知识分子对欲言不能、聪明误身、清醒遭殃的社会愤世嫉俗之情。

说到“糊涂”,自然会想到另一位历史人物吕端。此人心有大略,赵普对他的评价是:“吕公奏事,得嘉赏未尝喜,遇抑挫未尝惧,亦不形于言,真台辅之器也。”当时吕蒙为相,宋太宗想用吕端代替他。有人反对,说吕端糊涂,并略举事例。太宗坚持说:“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决心擢用。实践表明宋太宗是知人善任的。吕端拜相之后,“为相持重,识大体,以清简为务”。在关系到国家的兴亡、人民的安定幸福的事情面前,他心明眼亮,坚持原则,秉公办事,是非分明。

如今有人津津乐道于“难得糊涂”,更有不少年轻人嘴里爱哼“留一半清醒一半醉”,其实真正难得的是在任何时候都保持清醒的头脑。对个人来说,凡是不清醒的人,或早或迟要摔大跟斗。

人是清醒好还是糊涂好?聪明好还是愚鲁好?这本来是不言自明的。一个人大小事都不糊涂当然最好。不过人的精力总是有限,为人处事不妨集中精力于大事,在小事上大度些糊涂些,这样既有利于团结,又有利于自己的心理健康。这方面的“糊涂”只有涵养深厚的人才能做到,堪称“难得”。

是谁在纠缠不清

小张在报社接待处的工作是个烦心的工作。每年每月,他都要接待形形色色的上访者,他们向小张哭诉,他跟着心里发酸;他们向小张指控,他随同他们愤怒……然而并非每件事都可在小张这里应刃而解,但偏偏就有人相信新闻单位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要管空气。一日单位来一老妇人,声称其工资被克扣,自己生存艰难,不由教人顿生怜悯之心。小张忙打电话联系,对方单位却称无此人,老妇人这才说是替她老汉问的。于是再打电话,对方这才说两月内解决此事,并届时通告他们。小张便告知那妇人,让其静候佳音。两月后,老妇人如约而至,问小张将事情督办得如何。小张不敢怠慢,旋即打电话到其所称的单位,才知中间出了点儿小差错,但仍在积极办理中。小张也无奈,遂告知那老妇人,事情尚未办好。不料那老妪竟勃然大怒起来,说小张吃共产党的饭,却不给老百姓办事情。又言应人事小,误人事大,既然办不了,当初为什么要应她。小张一时语塞,气不打一处来。众同事见此,忙替他解围,谁想那老妪竟愈劝愈上劲。小张本是同情她,替她办事,却不曾想到她竟如此谗火,多少有些黄世仁的横气。事后小张生了一肚子冤枉气,但转念一想,自己若生气,岂不与那老妪一般见识,遂消了气。

高尔基说:“天底下再没有比为别人做好事更快乐的事了,再没有比这更美好和更快乐的了。”做好事,内心得到安慰,感到踏实;别人做出反应,自己得到鼓励,心情愉快。

但是如果你遇到纠缠不清的人,好事也许就会变成坏事,好心情变成坏心情。如果此时你再和他计较来计较去,就不值得了。

《儒林外史》开头道出了同一哲理:“人生南北多歧路,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百代兴亡朝复暮,江风吹倒前朝树。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心情,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做人,不值得计较。不斤斤计较名利才能使心理平衡。什么都记在心上,一点儿快活也没有,何必呢!是非成败只是一时的事,是茶余饭后的笑料,微不足道。

我们在生活中总能遇到纠缠不清的人。有些人因为大事纠缠不清,也有的人因为小事纠缠不清。就说平日坐车购物,花钱本应是买服务、买实用物品的。然而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坐车购票,他们欺你出门在外,偏要多收一块两块,占你便宜;选购物品,他们秤上瞒天过海,趁机就要宰你一把,还说走好。你明知人家欺你宰你,若要去论理,人家反而占了上风,却来质问你,没钱休要来!你生一肚子闷气,却只是为那一两块钱、一二两斤秤。

钱是人身上的垢痂,撮了还有,心疼没必要,若要生气更没必要。就权当捐给他们喝碗煎药,就权当请他们吃碗凉皮。生气有什么用,显得自己没气魄,最主要的是实在不值得。

同类推荐
  • 成为聊天主角的训练法

    成为聊天主角的训练法

    举止潇洒,神采奕奕,洋溢着生命的活力,令人俗虑俱消,使人相形见绌。与人聊天,其第一要义是要让人听得懂,听得透,让人们明白你要表达的主要用意。如果你洋洋洒洒,嘴没个把门的,话虽说了一大堆,却没有分量,没有力度,甚至人们听了半天不得要领,没法对你说的话表态。因此,要想使自己成为聊天讨论的主角,你首先得用心塑造一种良好得体的聊天形象,塑造那种容易被人接受和欢迎的形象。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 工作就要日事日清

    工作就要日事日清

    诠释了日清工作法的真谛,汇集了日清工作法的基本内容,凸显了日清工作法的现实意义,揭示了做不到日事日清带来的危害,探讨了有效执行、日事日清的基本方法。本书旨在通过培养日事日清的意识和习惯,掌握日事日清的工作方法,构建日事日清的企业文化,造日事日清的团队,培养日事日清的员工,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工作绩效,实现企业与个人的日清日高、不断发展。
  • 一个人的修养,看失意时的善良

    一个人的修养,看失意时的善良

    继《决定你上限的不是能力,而是格局》之后,陶瓷兔子的又一部成长智慧集。一个人的修养,看失意时的善良。得意而不张狂已是很难,失意却不带戾气更是难能可贵。每天面对着工作的压力、家庭的烦扰和生活的琐碎,在这个节奏奇快、人人脚底生风的社会中,如何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又如何才能坚守自己的本心?这本书有你想要的答案。
  • 职场头三年决定你的一生

    职场头三年决定你的一生

    职场头三年是非常关键的三年,这种影响可以左右甚至决定你的—生。职场头三年,有些道理你匣得,你就可以在职场如鱼得水;如果你不懂,你就会吃亏—辈子。同样的学历,同样的踌躇满志,但三年的职场经历却可以把两人的距离拉。为什么有人可以成为行业的精英,为什么有人却成为团队的“落后分子”?职场头三年,你的心智成长度和心灵成熟度是否得到培养,将影响你未来职场的五年、十年,甚至—辈子。成功的捷径是复制成功人士的智慧,成功的捷径是知道失败者的经验。人生在世,没有明卜样不是需要大家用心经营和规划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人却从来没有用心思考,就这样碌碌无为地忙碌着。你须知道,如果你为了一份工作而工作,那么这将是一个痛苦的始,注定了一个失败的结局;如果你为了一份前途而工作,那么你将会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 水煮红楼:品大观园职场那些事

    水煮红楼:品大观园职场那些事

    王熙凤翻云覆雨的秘诀是什么?孤傲任性的黛玉在激烈的职场上如何自存?宝钗又如何八面玲珑、左右逢源?《水煮红楼(品大观园职场那些事)》《红楼梦》的人物和情节为框架,在虚拟的“大观园时装有限公司”里搬演了一幕幕生动的职场活剧,必将令读者在掩卷之余更深入地思考职场生存和企业经营的要义。《水煮红楼(品大观园职场那些事)》由吕叔春担任主编。
热门推荐
  • The Moth in the Mirror

    The Moth in the Mirror

    An original ebook-only novella in the Splintered series, told from the points of view of both Jeb and Morpheus. Morpheus wants to know more about his rival for Alyssa's affections, so he digs into Jeb's memories of his time in Wonderland. But he may be surprised by what he finds. This brand-new story and perspective from A.G. Howard's dark, magical world stands alone but also provides a tantalizing glimpse of what's to come in Unhinged, the sequel to Splintered.
  • 卿本佳人

    卿本佳人

    十三岁那年,继母的女儿害死弟弟栽赃给我,弟弟的灵堂上我被一家人摁在地上毒打……那年我成了沈家的养女,喜欢上了沈家独子沈修白,万万没想到之后发生了那么多事,逼着我一步一步走上了肮脏路,离我的爱情越来越远……--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粟江湖

    一粟江湖

    江湖之中刀光剑影血雨腥风,江湖之人皆希望喝最烈的酒恋最美的人。但江湖之中更多的是阴谋诡诈,还有一文钱难倒英雄汉的窘境。将江湖细细剖解,感受那底层江湖的侠义。
  • 暴虐皇女
  • 太傅大人的一品娇花

    太傅大人的一品娇花

    才华冠绝的云世子随其父折冲御侮,大败西俞二十万铁骑军,却在得胜还朝途中遇袭重伤,武功尽失。归家后,发现小妹状况频出,逛妓院、开酒馆、当众打人、和小混混称兄道弟,整日游走于市井之中,屡教不改!他不得不一边训诲,一边收拾烂摊子。谁知,经她胡闹一通,反助他开启了青云之路。竟以弱冠之龄教习东宫,成为了大乾王朝有史以来最为年轻的一品太傅。从此扶摇直上,入内阁御六部,独揽大权。经商、除佞、剿匪、治灾、御侮。且看兄妹二人如何携手共担,浓墨重彩地创造出一个河清海晏,时和岁丰的清明盛世!PS.男强女强,共同成长型权谋宠文,倾情奉上!
  • 梁山之梦

    梁山之梦

    每当好汉歌响起的那一刻,李俊辰心中都会传来一阵莫名的痛,当他降临宋末的那一刻起,他发誓要彻底改写那些英雄的命运
  • 爱情、疯狂和死亡的故事

    爱情、疯狂和死亡的故事

    《爱情、疯狂和死亡的故事》是乌拉圭作家奥拉西奥·基罗加的短篇小说集,选录了作者的成名作《爱情、疯狂和死亡的故事》、作者为自己儿女创作的童话《大森林的故事》以及作者其他的寓言故事如《阿纳孔达》《胡安·达里恩》等,共28篇作品。基罗加善于从拉丁美洲独特的社会生活和神秘的大自然景物中汲取题材,以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方法刻画人物,营造背景气氛,使他的作品里呈现出全然不同于前人的浓烈色彩和个性。
  • 明末皇帝分身

    明末皇帝分身

    肖图白穿越明末,崇祯皇帝成为其分身。遥控分身,手掌大权。种田,练兵,排队枪毙……
  • 有缘穿越来相会

    有缘穿越来相会

    风笙笙从未想过本世纪最火爆的穿越这等跨时空交友模式竟能让她赶上!啊咧?这是什么情况?难道不是无良男主虐女主的剧情嘛?这位神仙王爷总是粘我作甚,快走开!
  • 邪王训妻

    邪王训妻

    她魂归梦里离奇穿越,成为人人可欺的废材小姐。好在上天眷顾,天降美男师父,他勾唇浅笑可倾倒众生,弹指间亦可杀人于无形。她拍他马屁,抱他大腿,以为自己捡了个宝,却不知妖孽腹黑男隐藏的惊天秘密。她脱衣疗伤,捂胸做娇羞状。他却冷笑,“我对乳臭未干的小丫头不感兴趣。”她满额黑线,不平胸,何以平天下!从此潜心修炼,极尽妖娆绽放,当破茧成蝶之时,脚踏天下的她,还怕拿不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