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81600000009

第9章 草把子

暑假的时候也是农村里农事最繁忙的时期,因为那时候早稻已经成熟,要忙着收割,又要忙着种下晚稻。所以称之为“双抢”,跟老天爷抢时间。李彬家和郑浩宇两家的水田也矮的很近,因为他们还太小爸妈就不让他们割稻穗,怕镰刀割到他们的手,爸妈们在田里割着稻谷,李彬就带着弟弟和郑浩宇在田埂上找泥鳅洞,找到一个洞把手指往里面一伸,准能捉到一条活蹦乱跳的泥鳅,但是那些大的洞李彬把手指往里面伸,大洞里面可能是黄鳝,那个比较凶,又得时候还会咬人,李彬就被咬过一次。

郑浩宇那小子玩着玩着就突然抬头问他爸,为什么把收割早稻叫“双抢”了,既然是说“抢”,那是不是就可以大家相互之间抢来抢去,那多好玩。”郑浩宇这话把两家大人都逗乐了。他爸笑着说:“要真可以这样我们还种什么田啊,大家都去抢得了,那也就没人种田了,反正种了也要被人家抢去。”

早稻不能像晚稻一样,放干水,等着晒干地了,再只收稻谷回家。夏天虽说是雨水充沛的季节,可是山坡上储水的地方小,就只有村里的几口小池塘,如果把稻田里面的水全部晒干了,一时又得不到水分补充的话,就很难接着种晚稻了,何况犁田的时候也会轻松很多。所以收割早稻的时候就得把带着谷穗的上半截全部挑到自家的晒谷坪里,晒谷坪还有一个名字叫“打谷坪”,之所以叫“打谷”,那一点都没名不副实。那时候还没有脱粒急,要想谷粒一粒粒的脱离那就得打,打谷的工具也是用竹子做成的。一下拍下去再空中转一个360度的圈,接着又拍到稻穗上。那也是一项特费体力的活。

村里大部分人家都只种了自家几口人的田地,那样忙个十来天也就只需在家晒稻谷了,也有些人家还承包了村里那些外出打工人家的地。李伟祺和李君皓他们两家都种了十多亩水田。而且他们老爸还给村里那些没养水牛的人家犁田赚钱,李彬他们家的水田每年都是李伟祺他爸犁的。那得整日赶着大水牛泡在齐膝深的水里面,有时那牛还要撒一下野,得需要很大的力气才能稳住它,一天下来累得筋疲力尽,全身上下就只剩两只眼睛没有沾到泥浆。长期泡在水里面,再加上李伟祺他家种了莲藕,大冬天的到田里用手挖莲藕,快过年的时候拿去镇上卖,李伟祺他爸后来很早就得了风湿病。

李伟祺和李君皓两个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下田干活了,插秧可比李彬插得整齐的多也稳得多,李彬插的秧,她妈妈还要在后面检查一遍看有没有浮走的,那可不像后来的抛秧,尾端带有一团泥土,就算浮起来了,也会落下去,这个时候浮起来一颗,就随风飘走了,几天就晒死了。

“双抢”时节,从收割到完全晒干装仓,有些人家要忙将近一个月。

就算等稻谷完全进仓后,也还有一间事情可做,那就是“纠草把子”,那些只割了半截的稻草晒干以后,也是不能浪费的,但是就这样放着占地方,就把它们纠成一个一个的草把子。那个纠草把子的工具也是用竹子做的,到也算比较简易。一截竹管,一根大拇指粗的竹条用根麻绳牵着顶端成弓形,就成了。把稻草纠成一根粗大的草绳打成一个大麻花,就是一个草把子了。等有了很多个草把子以后,就纠一根长长地草绳子,把草把子一只只整齐的摆放在草绳的中间,一边踩紧一边卷起来。一堆稻草就都缩小在这捆草把里了。踩草把子也是一件比较好玩的事情,松松软软的像踩在蹦床上。

又是一个新的学年,又高升了一年级。孩子们开学对于家长也是一件累人的事,因为那个时候要交“教育附加费”,而且还要直接交粮食,每个学生要交一百多斤的粮食,家里又两个小孩读书的就得交将近三百斤粮食,由学生的家长送到“大队部”。村里几个孩子的爸妈都是一起用板车拉着往大队部送,山路不好走,坑坑洼洼的,还好人多,拉的拉,推得推。拉板车多半都是夏珍她爸,就她爸在家的时间多一点,夏珍的嗲嗲恩妈年纪也大了,傻弟弟也需要人照顾。

没有交“教育附加费”的,学校就不给发书,学校凭大队部开的收据分发课本。班上有几个同学的家里没有种田,家里又只有年迈的嗲嗲恩妈,没人来帮他们交的,就只能先和同学共着书用。刚开始的那几年,是只要粮食不要钱,后来是只要钱不要粮食。

那时还有勤工俭学,“勤工俭学”顾名思义就是要一边读书,一边劳动。那时学校会象征性的要他们去参加劳动,又的时候是去田里拾稻穗,每个人挎一个从家里带来的竹篮子,捡那些路边掉的,或者是稻田里遗漏的谷穗;通常都是去林场那片大茶园里摘茶叶,林场靠近镇上,有好几大片茶园。早上赶到学校由各班班主任带队,除一二年级的学生外,全校师生列队走去林场。

夏末秋初的茶叶不像早春的那么短,那么难采,经过整个夏天的阳光和雨水的滋润,芽叶疯长。他们采摘茶叶的时候根本就不叫摘,那完全得用“抓”来形容,小手对着那长势茂盛的芽叶一抓,就是一大把茶叶。尽管老师们在一旁大喊只要茶叶尖不要摘太长的茶叶梗,不要把去年的老叶子也摘进篮子里,但谁也不会真的按照老师说的做,大家暗地里也会比谁摘得茶叶多。快满一篮子的时候,就拿到老师那里去称,老师们是不用摘茶叶的,只要负责给学生们称重就行了。为了增加重量郑浩宇和李凌兰只能想出各种招来,比如将带来饮用的水用嘴喷在自己摘来的茶叶上,再比如将细细的泥土撒在茶叶里面。老师要问为什么有水就说是露水,因为早上来得早确实是有露水的,有时摘多了带露水的茶叶将手上的皮肤都泡得起皱了。那时候摘一斤茶叶是三毛钱,后来是五毛钱,而当时他们每年要的勤工俭学费是二十元,也就是说得摘六十七斤的茶叶,他们勤工俭学的时间是三天,对也当时的他们老说,每天摘二十二斤茶叶那无疑是天文数字,一天最多也就能摘五斤左右,能摘七八斤的那一定是非常懂事、勤快的孩子,又得摘三天也就两三块钱,不够的就从家里拿钱补上。又的同学家长也来帮忙摘,但那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摘够二十块钱的。记得有一次一个同学的妈妈、恩妈都过来帮忙摘,结果三天时间还真摘够了数,并且还超过了几斤,但超过的部分学校是不会退钱给学生的,多了也就白摘了那么几斤。也有个别的家长心疼小孩,说小孩对茶叶过敏,一碰到茶叶就会起红疹发痒什么的,老师也无法,就只得让他们全部交钱了。

十月是“木子”成熟的季节,“木子”是用来榨“木子油”的原材料,这里所说的“木子油”也就是现在电视上经常打广告的茶籽油。在墨绿斗村只有管茶树上面结的籽压榨的油才叫茶籽油,茶籽油他们是不用来吃的,村里人说那时最没有“油性”的一种油,人吃了用茶籽油炒的菜容易饿,李彬听说只有隔壁村里那个特别肥胖的婶婶才吃茶籽油,李彬有一次跟她老妈去山坡上摘茶叶时,见过她一回,她正在捡茶籽,她胖得走几步路就得歇一下。也不知道后来她吃了茶籽油瘦了一点没有。不知道这茶籽油对于现在减肥成痴的人们来说会不会有点用?

“木子”是一种比较奇怪的树,它是他们那里唯一同时开花又结果的树木,每年“木子”成熟的时候也就是“木子”花开的时候。

摘“木子”也是儿时比较乐意的一件事情,十月份的山林里虽然没有四五月份里满山遍野开得火红的映山红和芳香四溢的野栀子花,但山林里还是可以见到一种花型硕大、呈喇叭状的异常漂亮的黄色花朵。村里人管它叫“老虫花”,“老虫”就是指老虎。这异常美丽的花朵,大人们却不准小孩子们碰,只是因为美得太过娇艳的东西都是有毒的。大人们怕小孩子不听话,就骗他们说只要摘了这花,就会引来老虎把你叼走。听说以前这深山里面也是有老虎出来吃人的,只不过后来因为捕虎队的功劳还有一些自然原因终于绝迹了。但是又有村里的老人们说前几年还经常听到山里有老虎的叫声,说不定在人迹罕至的深山里还真的又幸存的,“黑山坳”里说不定就有。

“黑山坳”是一片连绵非常广的山林,分属与几个村庄,山林里树木生长茂盛,树叶稠密,地上落叶很厚,哪怕是“木子”成熟时节也鲜少有人进去,平常更是人迹罕至。李彬他们家也在那里分有一快山林,记忆中就只进去过一次,是和村里几乎人家一起进去的,里面即使是大白天也很阴暗,地上到处都是腐烂的树叶,时不时的有一两只鸟雀什么的被人声惊起,寂静的山林里就响起“呱”的一声大叫,鸟儿扑腾几下翅膀飞向天空。后来不止李彬家,村里其他几家在黑山坳分有山地的人家,也都再也没去过了,估计现在里面真的可以藏得住老虎了。

小孩子是很容易被这些神乎其神的事情所吓住的,李彬小的时候就真的相信山里会有老虎,所以一直没有摘过那些漂亮的“老虫花”,也一直不曾得知这漂亮的花朵到底毒在哪里?是因为手碰到这花,皮肤就会烂掉吗?还是闻着这花的时候,花粉会对人体有害?也一直没有听到过村里有谁因这漂亮的花而产生的悲剧发生。只是现在想来,显然这花能引来老虎是不可能的,否则不知道有多少人摘这花,来引来老虎了。转念一想说不定还真是因为这花能够引来老虎,所以所有的老虎都被吸引出来,以至于绝迹了。

小孩子们名义上是跟大人去山里摘“木子”,实际上多半是去玩的成分居多。爬到“木子”树的顶端,“木子”树的韧性很好,即使是很小的”木子”树,爬到顶端也不用担心折断,打糍粑和擂擂茶的木棒都是用“木子”树做成的。用手搭着“凉棚”,站在树顶,放眼整片山林看哪里有野柿子树,野柿子树的叶子都已经掉光了,树上只有黄灿灿的野柿子,在一片绿绿葱葱中很容易找到。野柿子树在山林里比较常见,野柿子比较小,却也很甜。刚摘下来的野柿子是不能吃的,拿回家埋在谷堆里,几天以后就可以吃到甜甜的野柿子了。

“木子”摘回来以后,倒在坪里晒干,一直晒到外壳裂开为止,冬天的时候,一家人围着一个大南竹盘子选“木子”,将外壳与里面的籽分开。“木子”外壳可以当木炭用来烤火,但是会比木炭多了一样呛人的烟。却是那时最常用的取暖原料。李彬记得小时候常常被“风篮子”里面的“木子”壳熏得流眼泪。“风篮子”是竹丝做成的烤火工具,方便携带火盆的。

只有镇上才有榨“木子油”的加工厂,“木子”油他们也叫“清油”,可能是相对他们平常吃的猪油会凝结成凝脂状,而”木子”油却不会凝固的缘故,所以叫“清油”。过年的时候炸红薯片、年糕、花生米等所有油炸食品用的都是“清油”,还有去庙里拜菩萨时进贡的“香油”也是“清油”。榨干油后的”木子”屑被压榨成一个圆形的硬邦邦的饼,可以用来当柴禾烧,听说还可以用来扔在池塘里药鱼,李彬就看人把一饼“木子”屑扔到一个小池塘里,还真有小鱼被毒翻了。这样看来“木子”树全身上下都有用处,是不是因为这样所以才被叫做“木子”了?

同类推荐
  • 大学不一定青春

    大学不一定青春

    没有功利的青春岁月,一段且行且珍惜的回忆……
  • 靠窗

    靠窗

    男孩毕业后意外成为了一个作家,然而在出版书目的过程中得知了妹妹跳楼的死讯。他着手调查妹妹死亡的原因却知道了一个令他更加震撼的真相。。。
  • 酱酱的美食日记

    酱酱的美食日记

    这一世,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随笔日记,随便写写吧
  • 樱花醉梦已碎

    樱花醉梦已碎

    生命只是一连串孤立的片刻,靠着回忆和幻想,许多意义浮现了,然后消失,消失之后又浮现。我终将遗忘梦境中的那些路径、山峦与田野,遗忘那些永远不能实现的梦。我将这些遗忘的梦境变成我青春的赌注,你,怎是都我输。
  • 相思不可说

    相思不可说

    明媚之光沈先生??艰苦奋斗小作者夫妻日常小甜饼注:全文虚构,没有借鉴人物请勿代入。
热门推荐
  • 迷镜之旅或女色芳菲

    迷镜之旅或女色芳菲

    “我”患有无痛感,也对爱没感觉;过着既封闭又开放的生活,与许多男性关系暧昧,却无法爱上任何人。偶入他人信箱,看到不同女性的爱欲悲欢,开始羡慕能感知“疼痛”的生活,希望拥有一场真正出于“爱”的生命体验。
  • 灵界第一

    灵界第一

    “若想扶摇而上,自当忤逆苍天!”少年冯唐踏上修仙路,闯荡浩瀚灵界。法阵镇天地,玄雷渡邪魔!驭万物,容万法。苍天无涯,灵地无际。想要问道成仙必定斩前尘,断往事。浮游噬真身,无根自在人!“可你抛弃了因果,如今它们一个接着一个的又寻来,你又能如何?”“自当成仙!”世间有万法,前生虚浮飘渺,后世万古长存!
  • 御灵都市

    御灵都市

    天空一声巨响,陈华闪亮登场!挥挥手,星辰坠落,跳一跳,御剑带妹!想起那天夕阳下的奔跑,是我逝去的青春!
  • 精分分卫

    精分分卫

    作为一名积极向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木易只是一名普通的高中生,而他的另一个人格则是一名叫做河泽的篮球高手。
  • 四时纂要

    四时纂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是超级优等生

    我是超级优等生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就会主动地学习,改变老师和家长“要我学”的被动情景,变成渴望求知的“我要学”的积极心态,从而为自己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并且为达到目标而专注努力。
  • 邪剑书生

    邪剑书生

    醉墨美人图,携剑傲江湖,不归路,书生糊涂!虐点多,有毒,慎入。这是一个孱弱书生,为了朋友,为了活下去,从而弃文执剑,在江湖上越陷越深的故事。眼见为实吗?耳听为虚吗?圈套,仅仅只是这个圈套吗?谁在局之内?谁在局之外?谁在布局?还有谁?!
  • 重生之名门嫡女

    重生之名门嫡女

    前世,她少不更事,堂堂将军府嫡女,皇上宠爱的郡主,受姨娘蛊惑,被庶妹欺骗,遭渣男蒙蔽,以高贵之躯,下嫁王府庶子为妻!成亲五年,她一心助他登上高位,他却在坐稳王位后,反目相向,害她母亡子丧!刑台之上,她亲眼目睹外公一家被灭门斩首,她发誓,若有来生,必将今生之痛,千万倍奉还,定让他上官裕生不如死,永世不得超生!苍天有眼,她重生回到十年前!且看她如何守护自己的家人,如何拯救外公一家,如何惩治报复前世负她之人!姨娘恶毒?看她以毒攻毒!庶妹阴狠?诛人诛心,看她如何让她由宝变废!渣男无耻?哼,重生就是为了找你报仇,不怕你卑鄙阴毒,就怕你火候不够,不将你挫骨扬灰怎对得起前世凌迟之痛!今生她本想守护亲人,安稳度日,熟知,却惹来桃花朵朵开!前世以铁血冷情著称的男人对她温柔似水?前世对她不屑一顾的太子许以正妃之位?正所谓一如宫门深似海,她发誓此生不入宫门,不嫁皇亲国戚!偏偏她选中的男人看似非皇室中人,实则与皇室关系匪浅,她是悔之晚矣!唉!她期待的清静日子——难啊……【我是风轻晨,我为自己代言!】你只看到我表面风光无限,却没有看到我内心的百孔千疮。你有你的追求,我有我的仇恨。你嘲笑我愚笨无知,不配得到渣男的真爱,我可怜你机关算尽,最后生不如死。我会证明渣男贱女的组合并非无敌,此生你们注定是一场悲剧。重生的路上总是阴谋算计陷阱重重,且看我如何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我是风轻晨,我为自己代言!推荐好友文文:【重生之相府嫡女】《V文火热连载中》【皇家嫔妾不如商府嫡妻】《V文火热连载中》
  • 一拳超人怪人传

    一拳超人怪人传

    存在于琦玉星上的武道者,原为人类,追求却不是天下无敌,比起天下无敌,他寻找的则是更强的人,并且尽可能让自己变强一点,日新月异,一切都不存在一成不变,每个人每分每秒都在变强,他深知天外有天的道理。同时,这道理亦是他的准则。
  • 甘为法学献春秋:许崇德传

    甘为法学献春秋:许崇德传

    许崇德是资深法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法学教授。少年时值日军侵华,为避沦陷区奴化教育,他辗转艰苦求学,抗战胜利后考入复旦大学法律系。建国初分配到中国人民大学做研究生,适逢新中国制宪盛事,他跨进中南海在田家英的具体领导下参与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起草工作。在他献身法学的一生中,最让他感到自豪的是作为《香港基本法》、《澳门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曾经为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祖国做过积极贡献。为配合普及法制教育,他还为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共中央政治局以及部队军官讲过宪法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