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89200000030

第30章 智慧陈圆圆

窦妃和竹红、玉燕回到客栈,认真作了一番计议,最后下了决心,还是要实施行刺吴三桂的计划,若计划成功,可改变大局,纵然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可是直接面对吴三桂下手,万万不可行,吴三桂身为平西王,占据了南明行宫,身边布满虎狼卫士,没有办法接近他,勉强行事,只能是飞蛾扑火,引火烧身而自取灭亡。唯一可取的计谋只能是化成逃荒讨饭的民妇进入陈圆圆的住所,取得陈圆圆的信任,伺机行动,乘吴三桂麻痹大意之际攻其不备,才有几分把握。

“姐姐叫陈瑛,你俩就是小竹、小玉了。今夜养养精神,明日行动!”窦妃说。

“我叫小竹,玉燕叫小玉,好听!”竹红说。“姐姐,小竹今晚去翠湖边打探打探!”

“小竹可去,可千万记住,小竹是从乡下逃荒进城的村姑,遇事不得冲动!”窦妃说。

“姐姐放心,小竹知道事理,小竹只是想打探陈美人的住所!”竹红说。

竹红翠湖畔走了一遭,十分容易就探准了陈圆圆的去处。果然如窦妃所预料的那样,陈圆圆真的住进了翠湖畔的松滋王府。窦妃听了竹红的消息,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对竹红、玉燕说:

“吴三桂和陈圆圆初来乍到,选中松滋王蒲缨的宅第作为居所,一定是那帮拜降吴三桂的老臣们出的主意,那马宝对昆明城了如指掌,为美人陈圆圆选一个环境优美,清雅宁静的去处是他的拿手好戏。松滋王府占地两亩多,红墙绿瓦,别致的木构建筑掩映在绿树丛中,园景幽趣,我眼前仿佛看到了一幅秀丽的山水画。哎,美人画中游,那是怎样的雅致灵动,怡人性情的风景哪!”

“蒲大人文诌诌的,把自己的家挂上一块‘松滋阁’的牌匾,松滋二字怎么讲呢?”竹红说。

“松滋王蒲缨把宅院命名为‘松滋阁’,究竟‘松滋’所涵何义,是先有‘松滋阁’而受封松滋王,还是皇封松滋王而有松滋阁,亦不得而知。陈圆圆入住松滋阁,到是美人进佳所实至名归,宅院相临碧波荡漾、垂柳依依的翠湖,两景相映而熠熠生辉矣!”窦妃感慨道。

“等到了大理城,见到蒲大人,我一定要问个明白!”竹红说。

在客栈匆匆吃了早饭,窦妃带着竹红和玉燕来到了翠湖边。她们作了刻意的妆扮,在衣装上抿了些黄色的泥土,把脸颊弄得风尘朴朴的样儿,手上挽一个土布包袱,既不是脏兮兮的模样,也看不出曾是皇宫里华贵漂亮贵妇的影子了。站在翠湖边绿影婆娑的垂柳树下,感受着湖水的清凉,那翠绿的柳丝让人忘却了冬日的萧杀气息。绿柳上空,尽管飘游着大片大片的云絮,但再也挡不住金灿灿的阳光飘洒下来,把树枝和平坦的路面染成金黄。街面上行人三三两两,谈不上热闹,也并不显得冷清。人们知道昆明城头已变换了王旗,街上走过的兵士所执的器械和军装也变了样,但百姓们的日子照样过,路遇巡城的清军士卒,也不刻意的避让,士卒们也不滋扰百姓,变了旗帜变了天,可改变不了山水,也改变不了市民百姓过生活的日子和祈求安居乐业的心情。

“姐姐,松滋阁有重兵看守,我们姐妹如何进得去?”玉燕站在柳树下说。

“玉燕又忘了,我们是逃荒的乡下妇人,又累又饿,投奔陈姐姐讨碗饭吃!”窦妃说。

“哦,这昆明城,西去了十数万人,街面上依然人来人往,这些人从哪里生出来哪!”竹红说。

“这句话,到象是天真的乡下妹子说的!”窦妃从树后走向前,把衣角扯得斜斜的,凄然一笑,轻声说。“小竹、小玉,跟着陈瑛姐姐走。松滋阁大门外有士兵,要装得胆小些,又不要害怕!”

“姐姐改姓陈,是陈美人的本家妹子了也!”玉燕跟紧窦妃,悄声说。

“我也想改姓陈,叫陈竹,也沾点陈美人的光!”竹红挽着包袱,走在窦妃的身边说。

“听说,那吴三桂只有陈美人一个妾,知道美人有个妹妹叫陈竹,不怕纳作小妾么?”玉燕说。

“平西王纳陈竹为妾,陈竹岂不是也做了王妃了!”竹红说。

“贼骨头,发神经呀?甘当逆贼小妾,还跟着我作甚!”窦妃小声斥责竹红说。

“姐姐请别生气,小竹只是讲句笑话,小竹的心不紧张了,轻轻松松去见美人!”竹红说。

窦妃手挎粗布包袱,不紧不慢地走向松滋阁的大门口,竹红和玉燕相隔半步,装出有些怯懦和害羞,紧随窦妃身后,依仗着大姐姐的保护。两个守卫大门的士兵提着弯刀拦住窦妃,喝斥道:

“走开,乡巴佬,讨饭也到别处去。抬眼瞧瞧,这里是王府,邋邋遢遢的妇人走远些!”

“两位大哥,行个方便,民女名唤陈瑛,是从乡下来投奔陈姐姐的!”窦妃不想与士兵多费口舌,直言来意。“家乡遭水灾,又遭匪盗抢劫,家破人亡,民女只得带着家邻两个妹妹小竹、小玉逃荒出来。听说圆圆姐姐于京城来到昆明,特意投奔陈姐姐来了,民女与陈姐姐是远亲!”

“怎么说,王妃在云南有亲戚?”一个兵士将信将疑地问。

“不知道呀,王妃名声大,来攀亲附会的吧,撵走省事,别给王妃添麻烦!”另一个兵士说。

“兄弟,使不得的,若真是亲戚,得罪了王妃,王爷不会轻饶我两个小卒!”

“大哥,你说该咋办,先去通报王妃,看是否愿见亲戚,还是带着乡下人进去面见王妃?”

窦妃正想着哀求几句,把“困境”再说得凄楚些,以求得两个兵士的同情。她觉得冒作陈圆圆亲戚这一招很管用,两个凶巴巴的兵士谦和多了,古铜色的脸膛上有了轻轻的笑意,同时,两个士兵也有些犯了难。正在两个兵士犹豫不决的时候,窦妃透过门洞,望见一个身姿绰约的年轻女子轻快地走出来,离大门还有丈把远的时候,停下脚步,对两个兵士,说:

“陈正,陈义,门外有客人来吧,王妃知道了有亲戚,你两兄弟还怠慢,快把亲戚带进家里来!”

“小翠姑娘,王妃知道了有亲戚来,王妃未曾露面,哪里知道的嘛?”大哥陈正疑惑地说。

“陈正大哥,听说过隔墙有耳这句话么,智慧之人未见先相识,呆大哥!”小翠挖苦道。

“小翠,大哥呆傻,正需要你这样的聪慧女子管待嘛!”陈正望望小翠傻笑着说。

“呆大哥从此天天守着翠湖,每天湖边洗三次脸,洗满三年再求贤慧女子吧!”小翠撇撇嘴,扬起下巴说。“王妃在后院等着亲戚呐,快把王妃的亲戚请进来,耽误了,呆大哥怕是没得晚饭吃!”

两个兵士不再拦阻,客气地闪在大门两边,礼让窦妃和竹红、玉燕进了松滋阁。小翠姑娘把窦妃和竹红、玉燕带到后院,却不见陈圆圆在后院等候,窦妃看看后院只有几间柴房,四围栽着几棵松树和李树,最显眼的就是一口水井,水井一旁摆放着两个大木盆和几只木桶,木盆木桶在阳光的照射下干燥了,一看就知道这个小院是大户人家洗晒衣物的地方,窦妃心生疑虑,看着小翠问道:

“小翠姑娘,这里不是后院吧?陈姐姐在后院等亲戚,怎的不先去见陈姐姐?”

“这位大姐,请勿见怪,王妃路途奔波多日,有几套衣物要洗,今日天公作美,阳光普照,又有亲戚自远方来帮助,先洗了衣物晒好,再去见王妃!”小翠姑娘冷冷一笑,说。“我见三位亲戚也是该换洗一下,就带你们来小院了。三位亲戚先把包袱交给小翠,王妃要替亲戚保管!”

小翠伸手要取窦妃的包袱,窦妃的心格登了一下,迟疑着不肯把包袱交给小翠。小翠又转身要竹红和玉燕的包袱,竹红和玉燕向后退了两步,相面看看对方,也不肯交包袱。

“哟,三位亲戚,粗布兜里装着什么值钱的宝贝呀,我们主子可不缺金银珠宝,主子细心为亲戚保管财物,是多年的规矩。三位亲戚尽管放心,半文钱也不动你们的!”小翠不高兴地说。

窦妃和竹红、玉燕迟疑着不肯交包袱,是因为包袱里藏着锋利的短刀,这是她们行动时的武器,交由陈圆圆保管,需要用时不就手,更可怕的是如果陈圆圆查看包袱,行动计划就将败露。窦妃完全没有料到陈圆圆会来这么一手,其实,这是吴三桂交待的,凡是入府的亲戚朋友,无论亲疏,都必须查验行李包袱,吴三桂入关之后,树敌甚众,随时随地提防着有人刺杀自己。陈圆圆也知事情的轻重,处事小心翼翼,初入昆明城,忽有亲戚来投奔,其实她清楚,她在云南并没有亲戚。

“三位亲戚,把包袱交给我吧,晚上安排了住所,就会还给你们!”小翠催促着说。

“小竹、小玉,交给小翠姑娘!”窦妃横了心,递了包袱给小翠。她想僵持不交包袱,更会引起小翠的疑惑。“乡下女人的几件换洗衣服,粗布烂衫,羞于见亲戚了!”

同类推荐
  • 不及你眉眼星辰

    不及你眉眼星辰

    少女赤脚在海边奔跑,海风温柔的抚过她如藻的长发,被太阳余晖映得金光闪闪海面,一切宛若一副被艺术家反复雕刻描绘的泼墨画。即使她早已过了少女的年纪,可时光温柔的并没有在她脸上留下丝毫痕迹。她回头对他一笑,恍若那年清晨,他接过少女手中的豆浆,少女腼腆美好的笑着,眼里盛放着大片芳华。而这身后的整片蔚蓝海天竟不及她眼里半分!所有人都说他和赵米是日久生情,而只有林琛自己明白,他对赵米分明是……一笑倾心!
  • 孤独生存倒计时

    孤独生存倒计时

    当地球上只剩下最后一个人。。。。。。真相是什么。。。。。
  • 花落花开莫相离

    花落花开莫相离

    诗歌,随笔,天马行空的幻想,随思想而漂移不定。
  • 搞怪猫的等待

    搞怪猫的等待

    本故事纯属虚构,谗言、愚昧、勾心斗角,精彩纷呈. 塞拉维亚大学在校应届毕业女生因无知的网恋被卷入海归留学模特L和设计天才大师狐狸的情感纠葛,在反复的挑拨离间与阴谋圈套里该如何智取认清真爱? 本书分为两卷 第一卷勾引的蛊惑向读者呈现小猫回忆的感情历程,为什么明明很努力的付出却得不到想要的关心呵护,来的迅速又不真实感情被周遭人批判得不到祝福,她愚蠢盲目独自伤心。真相神秘的面纱即将被揭开,真爱在现实面前脆如粉末。 第二卷成长的道路向读者揭露故事真相,20、25、29三个阶段人的思想碰撞在越演越烈的利益冲突和较力角逐中暴露出来。搞怪猫的等待,欢迎来访!
  • 想把前半生的风景对你讲

    想把前半生的风景对你讲

    银杏树下,一对男女静静地互望对方,“等我一年。”牧嬴坚定地看着乔晴,他内心想和她在一起的渴望,是他大学四年努力的唯一动力,“我要回到我的家乡。”乔晴的无可奈何又有谁懂······一年后的一天,“来机场接我。”“我喜欢你。”“哪种喜欢?”“想娶你的那种喜欢。”“你不喜欢我,我可以等,等你喜欢我,我只希望自己可以陪你走完余生的路,把自己的前半生风景对你讲,这样的话,你就看遍了我的的一生。“我和你说啊!我这个人只原谅别人三次,你要是真的到了第三次,我就再也不回头了。”乔晴做出威胁的表情看着牧嬴,“如果我哪天真的成那个样子,你就罚我,这辈子都不能再见你,记不得你的样子,让我所爱隔山海。”牧嬴淡淡的笑,深情的望着乔晴······谁知再刻骨铭心的爱情也抵不过说不清的误解,抵不过二人的执拗,是彼此不愿原谅,还是自己不愿原谅自己,牧嬴和乔晴到自己走的那一天也没说清,牧嬴独自回到他来的地方,他最后真的不记得乔晴的样子,只是天天写着乔晴的名字,到最后闭眼也没再见过乔晴一次,乔晴把他葬在最南面的银杏树下,自己死后让儿女把自己葬在最北面的银杏树下,遗嘱只写了一句话,“是你说的,所爱隔山海。”
热门推荐
  • 五味红颜孰倾城

    五味红颜孰倾城

    “一念花开,一念花落,人世这一遭,山长水远,终究是要自己走下去。既无留恋,何必不干脆答应下来。况且,我已保命。”语气中带有轻蔑。皱起的眉头仍然没有松开,“你可以等到二弟归来。”“罢了。”敏感的称呼,终于提起了她的情绪,“若他回来,我亦不可如此洒脱。在者,我与他之间所隔,何曾是简单一书。”尉迟锐上前一步拦下,“此事二郎尚且不知,你当真要一走了之?”“当真!”眼神如此坚定,却在下一秒变得飘忽不定,“劳烦姨夫带一句话。”邪魅一笑,风吹动发丝,“追夫之路太过漫长,而我并非心专之人,故,弃之。”
  • 中国那些年(1949-1978):你所不知道的历史真相

    中国那些年(1949-1978):你所不知道的历史真相

    《中国那些年(1949-1978):你所不知道的历史真相 》以独特视角解读过去30年的重大事件和人物,是一部别样生动的中国当代编年史。其中撷取1949至1978年最有代表性的历史瞬间——开国大典、抗美援朝、西藏和平解放、第一部宪法颁布、珍宝岛自卫反击战……通过一个个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反映建国30年以来历史的发展脉络与兴衰。内容涵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既关注影响全局的重大事件,也不乏从有关档案、年谱、日记等新史料中获知的真实历史细节;既保证历史的完整性,又不乏鲜活的可读性。◇为读者深入了解中国当代历史打开了一条宏阔而动人的路径。
  • 《道德经》意释致用

    《道德经》意释致用

    老子《道德经》问世后注本数千,解读的角度、方法各异,笔者无暇用“小学”、“版本学”对之作出一一甄别。为了使从事实际工作的管理人员尽快把《道德经》的知识转化为操作智慧,笔者以《道德经》方面的权威专家朱谦之先生撰写、中华书局1984年出版的《老子校释》作为底本,用王弼“得意而忘言”的方法对《道德经》进行逐章“意释”,同时根据个人阅历和体悟逐章加写“致用”。
  • 六合八荒记

    六合八荒记

    大地轰鸣,火山爆发,黑雨倾盆,黄沙满天,天灾过后,人类互助自救,谱写了一曲人定胜天的赞歌。星球变幻,灵气复苏,草木疯长,动物变异,虫群凶猛,海洋生物进化,人类生存之路又在何方。百舸争流,自强不息,奋勇抗争,修行科技,双向发展,家园从新建设,人类赢来胜利的曙光。重生的赵亮,站在楼顶,看着街道上欣欣向荣场景,轻摇了摇头,长叹一口气。真正的劫难,将在今夜开始......
  • 仙人常飞传

    仙人常飞传

    传说中的神仙是不许谈情说爱的,然而事实却不是那样……由于王母不同意常飞的婚事,被常飞破口大骂,以至于王母震怒,常飞被贬下凡间,开始了自己在凡间称王称帝的旅途!
  • 中考作文有一套

    中考作文有一套

    《中考作文有一套》这是一本专业、新颖、灵活、实用性非常强的,专门对中考作文进行讲解与分析的书籍。本书从生活中攫取各类场景片段,融入写作运用技巧,配合中考作文训练突破,与众不同与全新的风格讲解。
  • 优秀小学生应该阅读的中外神话故事

    优秀小学生应该阅读的中外神话故事

    亲爱的小朋友们,去推开那扇古老的门,探寻一个美丽、未知的世界吧!本书力求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注意小学生在生理、心理及学习方式方面的特点,考虑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内容不仅注意丰富多彩、难易适度,还注意尽量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尽量联系小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以充分调动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感兴趣、有新奇感和愉悦感的学习中,情感受到熏陶,思想受到启迪,知识得到拓展,眼界得到开阔,能力得到培养。
  • 异界之天剑传奇

    异界之天剑传奇

    来不及想那么多,还是先把这位说是自己老爹的先生稳住,要不然我这刚穿越过来就被人砍了就实在是太丢穿越者的脸了……
  • 执剑跨湖

    执剑跨湖

    一滴血,一段蓄谋已久的主仆信任,一段未知的过往皆一一浮现。
  • 向左看,向右转

    向左看,向右转

    俞又暖签了两次离婚协议,都败给了民政局。左问给民政局送了一面锦旗,“人民的好公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