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91400000016

第16章 过年

第二天果然平淡无奇的到来了。不论日子在人们眼里是如何的重大,也不论日子在人们眼里是如何的激动人心,是如何的令人期待,它到来的时候总是无声无息的,它走的时候也是悄无声息的。时间就这样快速的溜走,快的连人们惋惜感叹的时间都没有,就又以新的姿态去迎接新的一天。直到有一天,老了,新的一天却不会再到来。

晚上的时候,李升国终于在浓浓的夜色中扛着根木材从林场里赶了回来。正好赶上一家人吃团圆饭的。本来按照村里的习俗,是要叫上自己家最亲最亲的亲戚来家里一起吃团圆饭的。一般都是兄弟家,岳父家。由于时间比较紧张,都是事先安排好腊月三十这天早饭在谁家吃团圆饭,午饭在谁家吃,晚饭在谁家吃等等一系列的安排。但是由于这个家的主人李升国不在家就只好把这一项蠲了。就李升国自己家人在一起吃了顿丰盛的腊月团圆饭了。

李升国仍旧在他的家长位子上坐着,他叫妻子惠兰把那点办酒席留下来的红薯酿的酒给拿了出来。对瑞生说道:“来,咱们两个喝点酒。你也是大人了,总是不能不喝酒的吧。”

“我……我又不怎么喝酒。”瑞生本来就有点怕他的父亲,生硬的回答道。

但是李升国还是给瑞生倒了一小杯酒,一边又说道:“怎么能不喝酒呢,这个要学。你长大了总是要在酒桌上应承的。明天老规矩,大年初一的,去给伯伯拜个年。”

“好,带上弟弟们一起去吧我。总不是叫我一个人去吧”

“那两个人当然要去了,你们三兄弟也真是,遇见个人像个哑巴似的,也不会说给伯伯拜年之类的话。”

“你还好意思说他们呢,你自己也不是什么好鸟。”妻子惠兰也调侃道。

文禾说道:“这下可好了,一家人都不怎么会说话。这亏可要吃大发了,一家人都看起来太老实了。”文禾听了他们说话,在平常的相处中也知道他们是什么性格。都是一个个闷踏实、暴脾气。

祥生和腾生两兄弟看见李升国回来了,也都不敢大声说话了。虽然说父母最爱晚来子,可是李腾生还是没有感觉到父亲李升国对自己更加溺爱些。常年又见不到父亲,只是觉得对父亲有点害怕。

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了,大年初一是应该在家里呆着的,不走亲戚。但是通常这天要去走访一下自己兄弟家。因此吃过早饭,瑞生就带着两个弟弟,陪着父亲去伯伯李升庆他们家了。这一年到头来,由于居住在两个不同的地方,这两兄弟竟然一年见不到几面。更何况是经历过那么多的苦难一起过来的,感情自然是比一般的兄弟亲。有时候,李升国关心李升庆家的人比关心自己家的人还多。这或多或少都引起了易惠兰的不满。

这天一大早李升国就到了李升庆的家门口了。李升庆就拿了张报纸坐在家门口晒太阳。“伯伯,请拜年了。”身后传来了瑞生他们几个人寒暄的声音。李升国心里略微高兴点了,以前他们来的时候,都要自己提醒,他们几个才会像张不开嘴似的叫一声“伯伯”。

李春贵也早就结婚了,已经生了一个男孩了。那两个还没长大的李春明和李春锋听见叔叔来了,都屁颠屁颠地从大厅了跑了出来。李春锋还乐呵呵地叫道:“叔叔,新年好啊。”

“春锋,又长高了。”李升国也笑着说,“这几个孩子里面就属李春锋口齿伶俐点。”

“你还别说他,这家伙嘴多的跟什么似的,整天跟小鸟似的叽叽喳喳闹个不停,烦都烦死了。又不会读书,就只知道作兴一张嘴。”李升庆不以为然的说道。“今天中午就别回去了,在这吃顿午饭。那个瑞生媳妇怎么没一起过来?”

“她在家陪着惠兰守着那所房子呢。跟敬老院的那些老人们聊聊天也是好的。”李升国答道。一边那几个兄弟们就不管这两个大人们,一起走进去放里面烤火取暖去了。他们几个一到自己家人面前就说得头头是道,有时候还争得面红耳赤的。在别人面前就不敢说了。

升庆家的看见侄子们来了,就拿出来了刚炸好不久的圆子粑和刚打好不久的糍粑。张罗着要他们几兄弟多吃点,接着又忙着去准备中午的饭菜去了。几兄弟就围在这个火炉前,争抢着那盘子里仅有的块圆子粑和糍粑。几兄弟因没有大人管着,竟好不热闹的在火炉前闹了开来。

那烧火的地方是一个方形的土坑,把上年晒干的柴火放在上面,点燃,农村人整个冬天都要靠这个来取暖了。虽然很暖和,可是柴火烧出来的烟灰很大,也很熏人。竟不知道是谁想出来的好办法。因为过年的时候,才舍得买几斤猪肉,可是又舍不得吃,看见这满屋子的烟,竟把肉挂在火炉的正上方,熏了起来。没想到竟然味道更好了,也能保存到四五月都不坏的。真是个一举两得的法子,因此就一直传了下来。这就是南方的腊肉的做法了。过年的时候,它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菜。

中午的时候,李升庆家的做了一大桌子菜。在那个物资匮乏的时代,孩子们又正在长身体,因此都觉得非常的饿。往常在平日里,连糠加红薯丝米饭他们几兄弟都要争抢着吃,害怕吃慢了自己就没得吃了。这下虽然也好不到哪里去,总是有点肉菜,又有香喷喷的白米饭。这几兄弟就像饿狼遇见了温顺的小白羊一样。疯狂地吃了起来。吃饭的时候,只有在人多的时候才有意思,并且是没有太大拘束的时候。大家都肆无忌惮的你争我抢,筷子碰筷子,胳膊挡了胳膊,碗连着碗的。这样的桌上战争只有在那个年代才有,只有在孩子特多的家庭才有。此时想想,那种无所顾忌的童真情趣跟现在的大鱼大肉的呆若木鸡的酒桌应承是何等的天差地别呀。

李升国在家里的时候,他们几个人是不敢在饭桌上抢来抢去的。但是今天在哥哥李升庆家里,又有自己的几个侄子在那里一起带着祥生和腾生折腾。看着他们其乐融融的样子,俩年过半百的兄弟都笑了。回首想想自己小时候,不也是这样的吗?他们俩已经老了,在饭桌上喝点小酒,谈论着谁家有嫁女了,谁家娶的媳妇又生孩子了,是男孩还是女孩。这一类的话题在他们的眼里总是充满着新鲜劲,两人无拘无束地喝点小酒,时不时的夹点小菜,放进嘴里,细细品味的同时,仿佛也在细细的品味说过的话和走过的路。

回到家,李升国又是一副醉醺醺的样子。在路上的时候,走起来拐来拐去的,要不是瑞生扶着,就差点走到下塘里去了。惠兰看见他又是醉的不醒人事的样子,心里老大不受用了。也懒得去管他,由他直直的睡到晚上,又从晚上睡到天亮。连吃晚饭都没有叫他。

其实大年初二才是文禾最期待的过年的日子。按照白小村的习俗,她是要回娘家去的,来了瑞生家十几天了,第一次这么久没有回到爸妈身边。她当然想迫不及待地回去。况且文禾是第一次回娘家,因此这次过年她跟瑞生是新客。新年走亲戚的时候,亲戚是要放鞭炮欢迎他们的。

这不这天没吃过早饭,文禾就拖着瑞生往白小山坳里走去了。文禾说要赶过去吃早饭。一到文瑞家里,鞭炮就噼噼啪啪的响了起来。散落的红色的鞭炮就像舞动的小矮人,欢庆文禾地到来。文牣和文牧也赶紧从被窝里爬了出来,两个人还不知道为什么突然间家里就响了鞭炮声。巨大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从被窝里爬了出来,然后他们从门里伸出两颗带着朦胧睡眼的脑袋。一看见是姐姐文禾,顿时眼睛明亮了起来,惺忪的睡眼一下子像是醒了几个世纪似的,盯着姐姐看。还不停地喊道:“妈妈,妈妈,姐姐回来了。”仿佛亚梦和文瑞不知道女儿女婿回来了似的。

钱亚梦知道自己的女儿今天会回来,因此就把那天团圆饭一些女儿喜欢吃的菜就都特意留了下来。那碗仅有的肉也是只吃一小点,因为要留着这碗菜在新年里待客。亚梦看见女儿女婿高高兴兴地回娘家来,自己也就挺高兴的。觉得女儿没有嫁中山狼,能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就好,她跟文瑞心里就踏实了很多。也是忙里忙外地弄了一大桌子菜。

文禾一回到家,就想起小时候的日子。虽然现在也很是开心,很是幸福。但是跟小时候相比,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幸福。吃早饭的时候,文禾就把自己喜欢吃的,文牧也喜欢吃的搛给他吃。看着弟弟文牧为了学习而这么瘦弱的样子,文禾就有点心疼。但是她没有说出来,她知道亚梦是很在乎孩子的学习成绩的。男孩子不读书以后该怎么办呢。读出书来才能不受苦受累的在这片土地上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干上一辈子。文禾也就只能在心里默默的祝福自己的弟弟,希望他能一直健健康康的。

文瑞看见女儿女婿这么早就过来了,也很高兴。吃饭的时候就问瑞生道:“咱们爷俩喝点小酒吧,早上的话,我们就少喝点。”

“好,我也不是太会喝酒。”瑞生也不好意思拒绝。

“你们俩日子过得还好吧,没什么烦心的事吧?”亚梦就问他们俩道。

“没有,每天都开开心心的,让岳母担心了。”瑞生看了看文禾,见她没有说话,就答道。“来,岳父,敬你一杯。”说着端起了小瓷杯。

“好好,我看他们也没什么矛盾,瑞生这孩子还是不错的。敦厚老实。”说着就跟瑞生碰了一下。

“文禾呀,吃完了饭,你们俩去三房里的其他叔叔伯伯们家拜个年。也算是新客,这个礼一定是要做到的。”亚梦说道。

“好的,我跟瑞生吃完饭就去。”文禾听了母亲的话点点头说道。

“现在是什么都缺,按理去亲戚家是不能这么拿这么少的像没有的东西去走亲戚的。可是特殊的年代总是会有特殊的情况的。当然特殊的情况,也应该特别对待。”亚梦看见文禾似乎有点顾虑,就开导道。

“是啊,这不刚进行改革吗?日子总是会越过越好的。不要只是看着眼前怎么怎么穷困,只要踏踏实实过日子,快快乐乐,开开心心就好。一切从今年春天起,就会好起来的。”文瑞经过深思后这样诚恳的说道。

是的呀,拿着这么点东西去走亲戚确实有点不好。可是这时候,谁家又有好东西拿出来呢。但愿那个去年夏天掀起来的改革浪潮能把农民的生活水平改善改善,也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不再是吃不饱饭,吃不起菜,买不起衣服,买不起礼物。文禾这样想着,又看了看吃得正欢的两个弟弟,顿时觉得心里卯足了干劲,她放下了碗筷,叫上瑞生,让他拎着东西,去给他的叔叔伯伯们拜年去了。

同类推荐
  • 诗歌词赋

    诗歌词赋

    现代诗词歌赋共享,原创。共享大中华诗词歌赋
  • 情定落花香

    情定落花香

    你我他或许都曾是这故事的主人公,唯有阅尽沧桑才知生活的真谛!
  • 暗恋这件小事清新版

    暗恋这件小事清新版

    从我在篮球场上看到那个挥洒汗水、叱咤全场的那个篮球少年起,我就知道,我恐怕是要栽在他手里了。
  • 短篇娴雅集

    短篇娴雅集

    粗茶淡饭,娴雅趣事,江山风月,情意爱夙,一事之间。【如果喜欢我写的散文、诗歌、句子,求订阅点赞!】
  • 修表师什么的

    修表师什么的

    封面激情感谢愔羽酱。 古语有云,”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这句话用在“能躺着绝不坐着,能坐着绝不站着”的宅女冉月身上,简直不要太合适!但是打死冉月她都想不到,她不过是去修个表,怎的,被帅哥老板拐完瑞士拐意大利?!EXCUSEME?到最后,还要被拆吃入腹?唔……谁能来救救她啊!
热门推荐
  • 隋唐之乱世召唤

    隋唐之乱世召唤

    奇穿越,颠覆隋唐聚豪杰,开启乱世举义旗,推翻暴政为美人,血洗东海为兄弟,屠尽皇城问天地,谁主沉浮寒枪现,子龙神勇双锤出,元霸骂天留千古,岳飞报国这天下,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这天下,究竟是谁家的天下?青衣建了一个书友群:321769784
  • 豪门盛宠:总裁大人宠妻入骨

    豪门盛宠:总裁大人宠妻入骨

    霍家童养媳桑晴,在订婚前夜被爆出轨丑闻。走投无路之际,霍家神秘小叔从天而降,以一份三亿合约将她领回家。
  • 与遇

    与遇

    与你的一场不期而遇,竟打碎了我世界里的所有黯淡。
  • 钻石闪婚之天价贵妻

    钻石闪婚之天价贵妻

    本文男强女强,一对一宠文。她在孤儿院活了二十二年,被亲人一朝认回。原以为找到家的温暖,却不想一切都只是一场阴谋。传闻苏家大小姐在孤儿院长大,却长得倾国倾城,惹人爱怜。传闻陆家少爷天生命硬,克死了两位前任未婚妻。从继母跟同父异母的妹妹谈话中得知,她的亲生母亲是被这个继母害死后,才得已小三扶正。为了给冤死的母亲报仇,她豪不犹豫的嫁给了陆家大少。关于结婚:苏晚情:陆大少,听说你克死俩个女人了,为了不被你克死,我要形婚。陆奕辰:我同意。苏晚情:陆大少,听说你在外面女人很多,为了我头上不冒绿光,你必须跟外面的女人断干净。陆奕辰:......我同意。苏晚情:陆大少,为了夺回苏氏替我母亲报仇,我要进陆氏上班。陆奕辰:我同意。关于洞房:苏晚情看着面前脱的光光的男人,大叫道,陆奕辰,不是说好的形婚嘛?陆奕辰看着身下的女人邪魅的一笑,你男人我身心健康,怎忍心让你独守空房,说完身子就压了下去......第二天,苏晚情拖着酸痛的身子瞪着某男。某男抹抹嘴巴,一副吃饱魇足的说,我助你斩妖除魔,你助我性福永久!本人不太会写简介,但本文绝对精彩,各位小主放心的跳坑吧,撒花!!!
  • 猎僵师

    猎僵师

    始有伏羲逐尸,后有秦皇弑僵......传承了两千多年的猎僵师,在八百年前的一场僵祸之中,逐渐式微......在遗失了一分为二的“渡僵印”后,怎样才能抵挡出现在城市里越来越多的僵尸?无法重合的“渡僵印”,是否会再次重现八百年前的那般恐慌景象?如今僵患再起,沉睡许久的伏尸也逐渐苏醒过来,究竟是猎僵师维护好这城市难有的平静,还是让僵祸再次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 骗中局

    骗中局

    《骗中局》的故事情节颇像法官审理的复杂案情,个中人物也像案件当事人一样有血有肉、性格鲜活,他们或质朴或精明,或奸诈或厚道,或狠毒或善良,或守法或犯罪……阅读这部精彩作品,让我似有“阅卷”的感觉。作品对法治精神的弘扬尊崇,对违法犯罪的揭露鞭挞,对善良百姓的提醒警示,与司法惩恶扬善的价值追求息息相通,也使我生发“法治时代的文学也可以是法学”的联想。
  • 我想再睡一万年

    我想再睡一万年

    任何人都会做梦,但他们不知道自己接下来会做一个什么样的梦?那些表面上强大的人,心里隐藏的矛盾比谁都多,映射在梦境里的场景也就越强烈,这是意识的行为,也是一种沉默的开始,却不是简单的结束,因为,一切都有迹可循......PS:本书又名《兑换梦境》
  • 常识(译文经典)

    常识(译文经典)

    《常识》,本书内容确实如书名所言,全是常识,但这些常识是就今天而言的。在莱克星顿的枪声打响之后的1776年1月,这本书所具有的震撼人心的作用是今人所不可想象的,可以说它就是促使美国从不列颠帝国中独立出来的出版物,本书的出版深刻揭露了英国的黑暗与压迫本质,使得很多人最终下定决心与英国决裂,极大地鼓舞了人们谋求独立的士气。
  • 母语传播概论

    母语传播概论

    在人类跨文化、跨国界的信息传播活动中,存在着一种极为普遍的传播形态——母语传播。由关锐和李智主编的《母语传播概论》从国际传播和大众传播双重视角观照母语传播,理论与实践、学理与案例相结合,论述了母语传播的基本内涵和特点、基本模式和作用、语言转换、文化对接及效果评估等基本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母语传播实践为例,介绍了母语传播的两大发展趋势——新媒体化趋势和本土化趋势。
  • 两片山核桃

    两片山核桃

    人,在中国的汉字里是最简单最好写的一个字,但是,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却很难。那两撇就如两条腿,站得直,行得端,走得正,才能够配得上这个字。他开枪打死了结拜大哥再跑出半里地,就进了跳石塘,就可以从跳石塘的石缝中钻进茂密的榛柴林子,到了那儿就如虎入深山……再有几颗子弹,就可以挡住追来的敌人,顺利地跑过那半里地,进入跳石塘……可是,这一切都成了梦想。石全有的一条腿被打断了,他无论怎样也站不起来了。半里之遥,对于他来说,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