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李甘是当朝第一武将,与宰相唐渊赫分列皇帝左右,可谓当时天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贵之人。李甘战功显赫,很受皇帝的敬重,可以说正因为有李甘在,天下才能如此太平,李甘身上有武者与生俱来的气质,高大威猛,如站在其近旁三米之内就能感到泰山压顶的魄力,随生的严肃吓人,但是生性非常随和,和朝中的官员们相处非常和睦。但李甘和唐渊赫两人总是不远不近不冷不热的,总有人猜测说此二人在表面上虽然很平静,但私下里都较着一股劲,毕竟两人地位相等,已经可以说达到了顶峰,若再高就是篡位夺权了。李甘手握重兵,而且手下的士兵个个勇猛善战,为将军命是从,可李甘忠肝义胆,日月可照,所以倒没有人会说闲话。而皇帝似乎相比李甘更宠爱唐渊赫一点,有什么重大事件总是要请教唐渊赫,即使碰到要打仗的事情也不例外,一定是先询问唐渊赫之后才会与李甘商量。不过李甘并不计较,他总是说毕竟唐渊赫是宰相理应为皇帝出谋划策,而自己只是个武将,有勇无谋,除了会打仗之外对于政治方面是一窍不通,还说当朝可以没有李甘,但不能没有唐渊赫,对唐渊赫是相当的佩服和尊重。
至于唐渊赫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就没人知道了,除了在朝堂上之外,唐渊赫基本上不会和同僚们相互来往,很少能见到他和哪位官员来往比较亲密,所以没有人知道他喜欢谁或厌恶谁,他在上朝议事的时候也总是就事论事,不会针对某个人,人们对他的看法也仅限于猜测,不过也正因如此他才能得到所有人的敬畏,虽常有人对自己的意见被驳而心存不满,却不会说对唐渊赫产生怨恨。就连百姓们也都非常敬爱唐渊赫,人们认为当今的太平盛世都是拜唐渊赫和李甘所赐,认为贤明的君主重用此二人是再正确不过的了,两人同样的受到人民的爱戴,甚至连皇帝看到自己的一文一武两位重臣能这样和平相处,都觉得自己已经胜过历朝历代了。
李甘和唐渊赫二人不仅在朝中地位相等,就连居住的府邸也相离不远,仅隔了三条街,因为这个地段只有这两所宅邸最高,所以从远处望去两处宅邸似并列而立,仿佛是保卫京城的两座不可摧毁的城堡。人们茶余饭后总是喜欢坐下来看着两所府邸猜测里面传神的人物。事实上并没有很多人真正见过李甘和唐渊赫,大部分关于他们的描绘都是人们口头相传的,至于其中有几分真,有几分是夸大的成分,就连说的人都不清楚。从将军府外面望去真的是相当气派,高高的围墙将院子全部围住,站在跟前只能看到正房的屋顶,漆红的又高又宽的大门上面,挂着御赐的牌匾,“将军府”三个鎏金的大字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门两旁各有一根柱子,大概有胳膊长一些的两个人才能围抱住,大门高高在上,台阶就有一人多高,由两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把守,但是除了深夜外,大门永远是敞开的,能看到门内和墙一样高大的屏风,上面雕刻着一幅猛虎下山图,那只老虎雕刻的异常精致,甚至连身上的毛都依稀可辨。绕过屏风就是前院,前院并不大,铺满了青石板,只有院子西边有一棵据说已有百年的松树,正面是待客厅兼议事厅,两旁又有两间小厢房。穿过右边月亮门,再经过两条走廊来到了后院,后院其实是两套房子围成的两个院落,前后各有一个大花园。
与李将军府邸相反的是,唐渊赫府邸的大门常年紧闭,很少能看到有人进出,只有皇帝出巡到他家的时候才能看到大门敞开。因为院门紧闭再加上唐渊赫为人孤僻低调,于是就有很多关于宰相府中阴森幽暗的传闻不胫而走,但究竟是否属实却没有确凿的证据。唐家在朝为官的仅有唐渊赫一人,所以他的家世如何世人少有知晓的。与唐家相比,将军府就显得平易近人多了。李甘膝下有二子,长子名叫李熙亮,年仅二十三,已是李将军手下的一名将帅了,在朝中也是数得上的武将,其身材长相颇随其父,身体健硕,五官自然而然中透露出武者正派之风,与父亲唯一不同的是,父亲虽然亦是平易近人却并不常笑,而李熙亮脸上却总是挂着微笑,即使在战场上也不例外,这无形中给他增添了一种自信潇洒的气质。其妻为尚书侍郎的二女儿,张婧淑,两人成亲已有四年有余,现有一子李自恬,三岁,一女李羽齐,一岁。李熙宇是李甘的小儿子,这个小儿子却与父亲和兄长大不相同,单从身材和相貌上说就完全相反,其身材瘦弱,今年已有一十六岁了,站在大哥身边却还像个十岁的小孩子,而且脸上也没有父亲和兄长受战场侵蚀的粗糙皮肤,生得却是很粉嫩,这可能与他一直养在家中有关,相貌却只能用清秀来形容了。其性情也与父亲和兄长不同,也许正是这点让父亲对这个小儿子不知是该疼还是该气,李熙宇从小不喜欢习武,对于刀枪棍棒是向来连碰都觉得厌恶的,只有在父亲要求并看着下,才会拿起长枪来学两下,但是对于他瘦弱的身体,连枪都显得过于沉重了,每当这时李甘只好叹息着摇摇头走开。李家可以称得上是将军世家,从其曾祖父开始,家里的男儿都是大大小小的将军,但是唯独到了李熙宇这里,却怎么也看不出他有当将军的料,如果不是李甘亲眼看着接生婆从他妻子的肚子里把李熙宇拉出来,李甘怎么也不会相信这个瘦小的男孩子是他的亲生儿子。
李熙宇自然知道父亲对自己的期望,也曾在背地里鼓足勇气让自己拿起刀或枪,但完全是白费力气,拿起的刀枪在手里就像是一块腐烂了的垃圾,让他心里感到无比的恶心。与其习武没有天赋相比,其文才却像是先天带来的,自小就熟读四书五经,其他孩子感到厌烦的史书文卷在他读来却是别有滋味,这可能是继承自他的曾外祖父,他常听母亲提起说她的祖父在当时算得上是一代文豪。年仅十六岁的李熙宇已独自写出一本诗集了,只是他一直都没有胆量把这本诗集给父亲看,因为在他看来,父亲看到这本诗集一定会感到万分失望,因为父亲想让他和大哥一样成为一名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将军。李熙宇因为知道自己不可能达到父亲的期望,所以总是害怕见到父亲,也就尽量躲着父亲,他喜欢独自到房子后面的花园里的一棵桃树上去看自己喜欢的书籍,《春秋》《山海经》等,都是他喜欢的。他不读书的时候就会跑到街上去,四处逛逛吃些小吃,他从不让人跟着,虽然大哥曾指定手下跟着保护他,但是都被他给甩掉了,失败了几次之后,李熙亮只好由着他去。街上的人们都知道李熙宇,他和老人小孩都很能相处的来,这点倒是颇像他父亲的,人们也常招呼他到家里坐,他倒也不客气,谁叫就去,只是他要求别人在他面前不能提起他父亲,时间久了人们就很自然的把他看成某家的小孩子了,也就忘记他是将军的儿子了。
李甘的妻子是一平民百姓家的女子,她祖父虽然很有才,但是却屡次考取功名未果,最后不得不回到家里务农,在闲暇时写的一些文章得以流传后世。李夫人虽是平民女子却是相当贤淑的好媳妇,丈夫外出打仗,家里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她一个人料理,将军府中虽有不少下人,她却事事都要过问,以防在丈夫不在的时候出什么差错。只是李熙亮成亲之后才把事情都交给儿媳妇,自己专心照料孙子孙女。如今已四十岁的老妇人却仍看起来像二十多岁的少妇。李夫人却是非常疼爱自己的小儿子的,也许是因为自己祖父的原因,她并不觉得儿子有文才是多么糟糕的事情,她也不认为儿子不是习武的材料是多么令人伤心的事情,反而因为李熙宇生的这般瘦弱而倍加怜爱,她希望李熙宇能成为一名文官而非武官,对于一个母亲来说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过平平安安的生活,就算是平庸卑微,也总好过每天提着脑袋的战场杀戮生活。
只是母亲的期望恐怕也并非李熙宇所愿的,因为就连李熙宇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他只是很喜欢读书而已,仅此而已,对于以后的生活,恐怕从来都没有在他那装满文字的头脑中出现过,每天的悠闲自在的生活就是他快乐的全部,他从未想过要去改变,不知是他在等待命运,还是命运自动找上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