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9000000047

第47章 桑 榆 自 语 (1)

我老了,虽然服老,却没有《庄子·齐物论》南郭子綦那样的修养,“心固可使如死灰”,或者说,其寝仍梦,其觉有忧。有所思,有所苦,这合起来可以名为远于道的心理状态。究竟是什么状态?言不尽意,难说。少半由于有人约写,多半出于自愿化恍兮惚兮为半明半暗,所以决定知难而不退,拿笔试试。心理状态很杂,想化很难写为较易写,要:一、排个由近于理想移向近于实际的次序;二、尽量少泛论而不避亮自己的(即使是不怎么冠冕的)色相。内容不少,效浮世损人必列十大罪状之颦,也分十节,以小标题表示重点说某一方面。称为“自语”,也只是表示不必装扮并可以不求人洗耳恭听而已。

一、吾谁与归

稍知中国文献的人都清楚,这题目来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在一篇的末尾,前面还有半句,是“微斯人”。说微斯人,是已经有了斯人;我则只取后半句,是并没有斯人。有没有,差别很大。盖斯人者,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说轻些是有抱负,说重些是有信仰。这抱负非范仲淹自创,而是自古以来不少仁人志士所共有。《孟子·离娄下》篇说:“禹、稷、颜回同道,禹思天下有溺者,由(犹)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

”这道是自信为有道理的生活之道,如果有追根问柢的兴趣或癖好,还可以学新风,选用进口货,那是边沁主义,其私淑弟子小穆勒也认为可以依从的,具体说是:所谓生活的价值,应该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这论断,作为人生哲学的一个信条,知方面问题不少,行方面问题也不少。但是人类有个或天赋或历练而来的大本领,是跳过(甚至视而不见)问题而活得称心如意。于是而某人舍己命救人命,我们赞扬不已,某人拾金不昧,我们也赞扬不已。我呢,所患是常识与哲理常常不能合一的什么症,以拾金不昧为例,依常识,我也觉得不坏,因为拾者积了德,失者得了财。但这只是常识。不幸是哲理常来捣乱,比如它插进来问:“德和财的究竟价值是什么?”至少是我,茫然了。这是说,我还不能抓住边沁主义而就安身立命。

说起安身立命,我昔年也曾幻想过。其时还是中年,胆大包天,并有春光易逝,绮梦难偿之痛,于是借用“苦闷的象征”的理论,也想立伟大之言,写小说。已定长篇两部,前者为《中年》,写人在自然定命下的无可奈何;后者为《皈》,写终于知道应该如何,或最好如何,有了归宿。明眼的读者当然可以看出,写无可奈何是有案可查;至于归宿,不过是镜花水月而已。后来终于没有动笔,说句狂妄的话,不是主观没有能力,是客观只许车同轨、书同文,而不许说无可奈何,以及不同于教义的归宿。我是常人,与其他常人一模一样,舍不得安全和生命,于是在保命与“苦闷的象征”之间,我为保命而扔掉象征,这是说,终于没有拿笔。这也好,不然,《中年》完稿以后,面对《皈》,我就会更加无可奈何了吧?

更加无可奈何,是因为找不到心的归宿,即不能心安理得。说心,说理,表明问题或困难不是来自柴米油盐,如想当年那样,“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正面说,现在是有饭吃能饱,有衣穿能暖;可是仍有问题,或更大的问题,是吃饱了,穿暖了,想知道何所为,穷思冥索,而竟不能知道是何所为。有时还想得更多,因而就扩张,直到爱因斯坦所说有限而无边的宇宙。它在动,在变,能够永在吗?即使能,究竟有什么意义?

缩小到己身当然就更是这样,由身方面看,再说一遍,我同其他常人一样,也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吃烤鸭比吃糠秕下咽快,穿羽绒服感到比老羊皮分量轻,以至也,至少是有时,目看时装表演的扭而旋转,耳听昔日梅兰芳、今日毛阿敏的委曲悠扬;不幸是又有别,人家是吃了穿了,看了听了,身心舒适之外,还盼下一次,我则觉得,至多不过尔尔,少呢,那就会大糟其糕,而是心中暗忖,年华逝水,这一切究竟有什么意思?显然,是连时装模特,直到梅兰芳和毛阿敏,也答不上来究竟有什么意思。我有时想,人类,或说人生,就是这样,都在吃、穿、看、听等等,用旧话说是都在饮食男女,而不知道,也不问,是什么意思。

不知,也不问,是“不识不知,顺帝之则”,至少在老庄眼里,是造诣高的人物。我则因为择术不慎,早已堕落而不能高攀,到老年就更甚。情况是身从众而心不能从众,比如见到大家所谓有意思的,领带男士和高跟女士蜂拥而上,我也许尾随其后,或破费或不破费,捞点什么。事过,这诸多男士和女士的所得,大概是“得其所哉”吧?我则力不能及,所以还要加一把劲,心里说:“应该不问有什么意思而相信确是有意思。此之谓‘自欺’,不能自欺,活下去还有什么意思呢?”自欺或者可以算做执著的一种(散漫的)形式,但其根柢是彷徨。彷徨是无所归依,所以或自问或人问,我的老年心境如何,我只能答,是“吾谁与归”。但一日阎王老爷不来请就还得活下去,如何变无所归依为有所归依?语云,得病乱投医,以下就用各种处方试试。

二、入 世

入世是和尚从印度经由西域带进来的附产物,因为没有“出世间”就谈不到入世。中国传统的生活之道,由性质(不是由数量)方面可以分为两大类,进和退,或热和冷。这主要是就对利禄的态度说的,以水边垂钓的人为例,姜太公代表热的一群,一旦得有权势者赏识,就扔掉钓竿去帮忙;严子陵代表冷的少数,被征入洛,与高高在上者共同过夜,不在乎,以至客星犯了帝座,其后还是南返,又拿起钓竿,去钓他的鱼。有入官场的机会而不入,虽然数目不多,也是古已有之,如传说的巢父、许由之流。所有这类人物,传统的称呼是隐士,只是不肯做官而不是出世间,因为同一切常人一样,还可以娶妻生子,吃肉喝酒。这样说,本节的小标题就有庞大或模棱的缺点,因为除理想的出世间之外,任何形式的生活,高如发号施令,低如长街乞讨,都是入世。可是一时又想不出另一个既具体又合适的。不得已,只好借用古人常用的解题之法,是所谓入世,不过是顺应时风,用近视之眼看看左近,尽己力之所能及,尾随同群的人之后,人家怎么走,自己紧跟着而已。

题解了,自己看看,所指也还是不够明确。只好继续解,或边述说边解。由时风说起。如人人所眼见耳闻,现在的时风,就最重大的价值观念说,成为单一的,是,钱是一切。这一切中包容很多,如有钱是荣誉,从而阔绰,享乐,以至浪费,也是荣誉。人总是以荣为荣,因而趋之,以辱为辱,因而避之的,于是而弄钱(新潮语曰“发”)成为指导行为的唯一原则,即只要能发,就可以无所不为。有人会说,这也是来自“天命之谓性”,因为人总是趋乐避苦的,而乐,至少是常人的,绝大部分不能不以有钱为条件。所以就是人心古的时候,俗话也说:“人敬有钱的,狗咬挎篮的。”这样说,拜金主义有继承性,并非新创。

我也承认有继承性,但也要承认,这继承并非“无改于父之道”。改是变原来的非单一为单一。所谓非单一,以人为例,古代原宪与子贡对比,一贫一富,大量的书呆子都是高抬原宪而小看子贡。还可以以文为例,六朝有人肯写《高士传》,所谓高士,几乎都是清寒的;至于现在,昔年颂扬高士的笔,有不少变为努力为企业家立传了,因为据说,这会有大的两利。利者,至少在这里,是钱的别称,总之,还是上面说过的话,是为了弄钱,可以无所不为。这样,本节前面说顺应时风,莫非我也要舍掉刺绣文而去倚市门吗?不是。原因不单单是我清高,不屑,而是:一、无此能力,虽欲改行而不得;二、所求有限,深信钱超过某限度反而会成为负担。所以前面说顺应时风,后面紧跟着还说看看左近云云。

原话看看左近之后,还有尾随同群的人等等,是想尽量把范围缩小,以便如果自己真就有所欲,也伸手可及,不至于兴望洋之叹。这引“子曰”来助威,就是“君子思不出其位”。但看看左近同群的人,顺应时风的行事,限于以钱取乐、可有可无的,也太多了。为篇幅所限,也怕话絮烦听者会打瞌睡,想只说三项,都是司空见惯而行之者甚感兴趣的,仅仅算做一隅之例。其一可以名为内装修。内,我这里用,包括两种意义:一大,是住房之内;二、位未必小而体积小,是内人之内。这内装修也是古已有之,但确是于今而大烈。还记得当年,迁入新居之前,办法有简繁两种:简只是扫帚一把,顶棚一,墙四面,地一片,过一遍,了事;繁是清扫后兼以粉刷,以求看着净而且白。现在不同了,即如新房交工,净和白自然都不成问题,可是依时风,你问已拿到钥匙的人何时迁入,必答:“内部还没装修。

”这所谓装修,据说小举是用什么花花绿绿的材料贴片,大举是还要换地的水泥为木条。小举所费数千,大举过万。但不如此则不合时风,也就不足以显示住室主人的讲究。这讲究能够换来亲友的赞叹,主要还是主人因赞叹而收获的心满意足。夫心满意足,“吾谁与归”之对立面也,依理或为利,我应该立即起而效尤。不幸是这时候哲理又来捣乱,以致心里又想,这又有什么意思?算了吧!算了,合于佛门的好事不如无之道,而且省了钱。可是所失甚大,是不能如热心装修者之在贴片或木条上安身立命。内装修的另一桩,旧所谓荆钗,变为手指之上,颈项之围,都金光闪闪,我也觉得没什么意思。且不说费钱,另外还有两个理由是:老随来不美,不会因为金光一闪就变为美,一也;腹中墨水不多,由金光闪闪一反衬,就会像是更少得可怜,二也。所以不如以汉朝的桓少君为师,还是卸掉珠光宝气,去推曳鹿车的好。总而言之,用内装修之法以求心安理得,在我是不能生效;而也就是为了“世说新语”的所谓“效益”,我虽然有意入世,也就碍难从众了。

于是转移到其二,由上文顺流而下,我名之为外装修,即各种形式的游历或旅游。说各种,表明一言难尽,只好举大类之例以明之。曰有远近。远是国外,如罗马、纽约之类。何以不远到南极、北极?因为太冷,不舒服。也可以是国内山水,山如泰山、黄山,水如三峡、西湖,都可以。以上称为远,因为要乘飞机或火车。改为乘公共汽车,甚至骑自行车或步行,如家住北京之登长城、入故宫,等等,都是近。旅游,还有一个大类,因为与钱有血肉联系,更不能不着重说说,是费由谁出。据说,依时风,百分之九十以上是由公家出,所谓公费旅游是也。这且不管,反正游就可以开阔眼界,充实心胸,也就可以取得心满意足,夸而大之,无妨说是也就换来安身立命,纵使是非永久的。可惜这个入世之道,我也碍难从众。责任应该全部由自身负。因为:第一,是自己已经没有东奔西跑的精力。这还是其小焉者,另有大的两种。其一应该排行第二,是多少年来一直认为,听景胜过看景,及至看到,会感到不过尔尔。其二应该排行第三,是对于楼太高,饭太贵,人太挤,我一直有些怕,夫战战兢兢,离安身立命就更远了。

同类推荐
  • 山河恋

    山河恋

    本书是一部以描写西南边地少数民族文化风情为主要内容的散文集。路上的见闻,路上的感悟,还有路上的孤独和喧哗。在潘年英那苍凉的文字的背后,呈现的是他那谜一样的心灵宇宙。
  • 笔墨人寰

    笔墨人寰

    尽管收入的文章都是近20年的,也不能说作品就有多么成熟。原因在于,我一直想保持青涩的风貌。我以为作品的成熟和果实的成熟不乏同理,成熟了不是糜烂,就是坠落,惟有青涩才能永葆生机。因之,近年来我不断谋求散文的多样性,简单地说就是贴近要表现的客体对象的形和神。这等于说,写质朴的物事,用质朴的语言;写绚丽的物事,用绚丽的语言。这个愿望,说起来容易,行起来很难。难就难在,一个作家的成熟,往往是语言的成熟,成熟即风格,形成风格后基本就固定不变了。所以,大凡阅读名家的作品,不看名字也知道出自谁的手笔。我这样要求自己未免苛刻,然而,如不这样就是跻身文坛也没价值。于是,下定决心这么做了。
  • 莫言小说语言专题研究

    莫言小说语言专题研究

    本书是从语言的角度专门研究莫言小说语言中的语言运用方法和技巧的一部著作。
  • 禅机1957:苦难的祭坛

    禅机1957:苦难的祭坛

    本书将至少涉及两代知识分子,我想尽力全景式地写出这台大戏来,通过序曲至尾声,我们将会看到他们的喜怒哀乐、生离死别、升降沉浮,不过是命运经盘上的一次次轮回。这里没有一般意义上的好人和坏人,也没有真正的侥幸者和发迹者,有的只是一片历经烟熏火燎、遍布断壁残垣的废墟,以及在这废墟里被理性的血泪渐渐浇灌出的人格的新芽……
  • 颂歌

    颂歌

    在这样一个世界,没有个体,只有集体,个体的个性被彻底压抑,那么主人公平等7-2521因为有些自己的想法,被社会归为异类,在他面前一个冒险正在开始,没有终结……书中描写出反乌托邦的后果,虚拟在未来集体主义大胜后的场景。《颂歌》在美国并没有找到出版商愿意出版,因此首次出版是在英国。
热门推荐
  • 半天星

    半天星

    失去了很多之后,我发现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会变化,都会消失,只有他会一直在那,直到永远……
  • 花自亭楼鹤满心

    花自亭楼鹤满心

    所谓世态炎凉,沧海桑田。在成神后的漫漫时光中,殷离模糊了岁月,模糊了人情冷暖,模糊了世间万物。他本该在这无尽空虚中灰飞烟灭,可总有一只仙鹤徘徊于心,令他无限留恋……
  • 狱中记

    狱中记

    余心清(1898—1966)是一位从民主革命时期就和中国共产党合作共事的爱国民主战士,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做了许多有益于革命和人民的工作,后因策动国民党将领孙连仲起义,被捕入狱,坚贞不屈。书中真实感人地记述了余心清被捕前的政治活动以及被捕后在北平、南京两地的狱中经历。
  • 二次元玩家系统

    二次元玩家系统

    一时失足的江流做梦都没想到会穿越。本以为遇到了万能的哆啦A梦就可以安全的回到家,可是江流好像是触发了什么东西一般,哆啦A梦的道具出问题了!等到江流再次醒过来的时候,他人已经在系统空间里了……而这位系统似乎只是一个希望得到进化的家伙,对于江流这唯一一个玩家态度非常好。而江流要为系统提供‘源’来让系统进化以及让他回家。而获得源的方法,便是到其他的世界中去掠夺!
  • 春殇

    春殇

    白天做了个梦赵友厚梦见娜娜的整个情景有些乱,片段也不是很清晰——赵友厚在一家水饺店吃了两碗水饺,刚出来路过王麻子小吃店,忽然听到有人喊他。转脸一看,就看见娜娜端着两个空盘子站在王麻子小吃店门口。赵友厚惊喜地朝娜娜笑笑,娜娜放下手中的盘子走了过来……忽然,地点不是饮食街上王麻子小吃店门口了,变成矿工大街上一根电线杆子旁边。他靠在电线杆上,两只眼怯溜溜地看着娜娜胸脯一颤一颤地向他走来,心里禁不住“怦怦”乱跳,张了张嘴,却不知说什么好。娜娜走到他跟前,说:“小赵你好!”
  • 第一祸水

    第一祸水

    她苏祸水,活脱脱就一标准的祸水。长相祸水,人品祸水,性格更是祸水!任务失败,一朝重生,竟在架空古代。才方睁眼,便有道士断言:此女日后必定为祸天下!老爹眉毛一挑,拍案而起:就叫苏祸水!预言为她引来了唯恐天下不乱的怪胎师傅,从此琴棋书画与坑蒙拐骗并行,歌舞诗画与吃喝嫖赌同在,立志将她打造成天下第一等祸害。挑破离间我最行,隔岸观火不话下,借刀杀人眼不眨。天生红颜本祸水,哪里有她哪里就鸡飞狗跳。可是这回好像玩过火了,面对着招惹的遍地桃花,她该怎么办?咬咬牙,好吧,既然你们敢把我带回家,那就别怕会出什么乱子来……片段一:“你害得我对女人做噩梦,我也要你永远也别想接近男人!”粉面阴柔的太子得意地宣布。“那你是男人吗?”祸水倒是不在意,淡淡回道。“谁说我不是男人!”太子气急。“那么我也不能接近你了。”她悄然一笑,瞬间消失在面前。片段二:“我是红颜,你是祸水,咱们是天生的一对。”狭长的凤眼含笑,美男如是说。“我对比我漂亮的男人没兴趣。”她浅笑盈盈。“你也说了,我是人妖。”“......”片段三:“姐姐,你摸了人家的小小鸟,你要负责。”绝色少年无限委屈指控道。“那是意外,意外。”她眼神闪烁。“没有意外,你敢做不敢当!”“好吧,我让你摸回来。”(NP爽文+宠文,走搞笑温馨路线,男强女更强,腹黑PK腹黑!)
  • 不是为了爱

    不是为了爱

    美丽善良的老师小艾,偶遇精神失常的“犀利哥”阿布。阿布日夜跟踪小艾,甚至守候在她的家门口,引起了小艾的同情和好奇。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阿布的人生到底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小艾又将面临怎样的选择?……故事通过普通人的普通情感,揭示了人间的真情大爱,它告诉我们,真善美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 奉和圣制经河上公庙

    奉和圣制经河上公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日子

    日子

    本书是王小柔最早的一本段子随笔集,出版后,“把日子过成段子”这句话,作为一种智慧而又朴实的生活哲学,成为了王小柔段子作品的精神标杆。而随后“妖蛾子”系列的“妖蛾子”这个词,则可以说是王小柔段子作品的美学标杆。这本随笔中包括三辑:把日子过成段子、左眼看书、私人笔记。
  • 九转雷神决

    九转雷神决

    异世功法?妖族残魂?身世成迷?体质解封?家族废物能否因此踏上逆袭之路?三族兴亡?四国之争?人魔对立?远古预言?成神之道为何牵扯大陆命数?命运的安排?大道的定律?那又如何?我要走的是我自己的道路,巅峰之路,谁也无法主宰!何为武?刀剑拳脚通称武。何为道?一阴一阳谓之道。何为武道?以凡人之躯反天地而行。何为巅峰?以吾之力驭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