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9000000008

第8章 彗 星

我喜欢读英国哲学家罗素(1872—1970)的著作,因为就是讲哲理范围内的事物,也总是深入浅出,既有见识,又有风趣,只是板起面孔讲数理逻辑的两种(其中一种三卷本的与白头博士合著)例外。这位先生兴趣广泛,除了坐在屋里冥想“道可道”“境由心造”一类问题之外,还喜欢走出家门闲看看,看到他认为其中藏有什么问题,就写。这就难免惹是生非。举例说,一次大的,是因为反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战,英政府让步,说思想自由,难得勉强,只要不吵嚷就可以各行其是,他说想法不同就要吵嚷,于是捉进监狱,住了整整半年。

就我所知,还有一次小的,是租了一所房子,很合心意,就要往里搬了,房主提出补充条件,是住他的房,要不在那里宣扬某种政治主张,于是以互不迁就而决裂。这是迂,说通俗些是有那么点别扭劲儿。别扭,缺点是有违“无可无不可”的圣人之道;优点是这样的人可交,不人前一面,人后一面。话扯远了,还是言归正传,说彗星。是1935年,罗素又出版了一本书,简名是《赞闲》(商务印书馆曾出版译本),繁名是《赞闲及其他》,因为除第一篇《赞闲》之外,还收《无用的知识》等十四篇文章,其中倒数第二篇是《论彗星》。这里应该插说两句,是《赞闲》和《无用的知识》两个题目会引起误解,其实作者的本意是,应该少一些急功近利,使闲暇多一些,去想想,做做,比金钱虚而远却有真正价值至少是更高价值的事。

以下可以专说彗星了。且说罗素这篇怪文,开篇第一句是:“如果我是个彗星,我要说现代的人是退化了。”(意译,下同)现代的人比古人退化,这是怎么想的?他的理由是,由天人关系方面看,古人近,现代人远了。证据有泛泛的,是:住在城市,已经看不见充满星辰的夜空;就是行于村野,也因为车灯太亮,把天空隔在视野之外了。证据还有专属于彗星的,是:古人相信彗星出现是世间大灾难或大变异的预兆,如战争、瘟疫、水火等,以及大人物如恺撒大将、罗马皇帝的死亡;可是17世纪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发现哈雷彗星的周期,其后又为牛顿的引力定律所证明,彗星的神秘性完全垮了。他慨叹说:“与过去任何时代相比,我们日常生活的世界都太人工化了。这有所得也有所失。人呢,以为这就可以稳坐宝座,而其实这是平庸,是狂妄自大,是有点精神失常。”

罗素自己也是科学家,大概是干什么嫌什么,所以在这里借彗星发点牢骚,其意若曰:连天都不怕了,还可救药吗!可惜他没有机缘读《论语》,否则发现“畏天命”的话,一定要引为知己吧?但也可能不是这样,因为让他扔掉科学,必是比扔掉神秘性更难。所以折中之道只能是走老新党或新老党的路,在定律和方程式中游荡累了,改为看看《聊斋志异》一类书,短时间与青凤、黄英为伴,做个神游之梦,以求生活不全是柴米加算盘,或升一级,相信沙漠中还有绿洲,既安慰又得意,如此而已。罗素往矣,青凤和黄英也只能想想,所以还是转回来说彗星。罗素在这篇文章里说,多数人没见过彗星;他见过两个,都没有预想的那样引人入胜。见彗星而不动心,显然正是因为他心里装的不是古人的惊奇,而是牛顿的定律,可怜亦复可叹。且说他见的两个,其中一个当是1910年出现的哈雷彗星,这使我想到与这个彗星的一点可怜的因缘。

我生于1909年初,光绪皇帝死,慈禧皇太后死,宣统皇帝即位,三件所谓大事之后不久,哈雷彗星又一次从地球旁边溜过之前一年多。就看哈雷彗星说,这样的生辰是求而难得的,因为如果高寿,就有可能看到两次(哈雷彗星76年绕日一周)。即如罗素,寿很高,将近一百,可是生不逢时,就难得看到两次,除非能够活到超过115岁。不久前才知道,彗星的可见度,与相对的位置有关。北京天文馆的湛女士告诉我,1910年那一次位置合适,彗星在天空所占度数是140,天半圆的度数是180,减去40,也总可以说是“自西徂东”了。这样的奇观,推想家里人不会不指给我这已经能够挣扎走路的孩子看看,只是可惜,头脑还没有记忆的功能,等于视而不见了。

不知是得懒的天命之助还是勤的磨练之助,到1987年哈雷彗星又一次光临的时候,我竟还能够出门挤公交车,闭户看《卧游录》。于是准备迎接这位稀客,以补上一次视而不见的遗憾。后来看报上的介绍,才知道这一次位置不合适,想看,要借助天文望远镜的一臂之力。有一天遇见湛女士,谈起看而不能单靠肉眼的事,她有助人为乐的善意,说可以安排哪一天到天文馆去看。我既想看,又怕奔波,最后还是禅家的“好事不如无”思想占了上风,一拖再拖,彗星过时不候,终于有看的机会而没有看,又一次交臂失之。

幸而在这一点上我超过罗素,竟还有另一次看的机会。那是1970年春夏之际,我远离京城,在明太祖的龙兴之地,干校中接受改造的时候,有一天,入夜,在茅茨不剪的屋中,早已入梦,听到院里有人吵嚷“看彗星”。许多人起来,出去看。吾从众,也出去看。一个白亮的大家伙,有人身那样粗,两丈左右长,横在东南方的夜空中。因为是见所未见,虽然心里也存有牛顿定律,却觉得很引人入胜。还不只心情的入胜,不知怎么,一时还想到外界自然的必然和自己生命的偶然,以及辽远的将来和临近的明日,真说不清是什么滋味。这个彗星像是走得并不快,记得连续几夜,我怀着无缘再见的心情,入睡前都出去看看。想知道它的身世,看报纸,竟没有找到介绍的文章。直到十几年之后,承湛女士相告,才知道它的大名是白纳特。

万没有想到,这与天空稀客的几面会引来小小的麻烦。这也难怪,其时正是四面八方寻找“阶级斗争新动向”的时候,像我这样的不得不快走而还跟不上的人,当然是时时刻刻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想在身上发现“新”不容易;而这位稀客来了,轻而易举就送来“新”。上面说“吾从众”,这“众”里推想必有所谓积极人物,那就照例要客观主义地向暂依军队编制的排长报告:某某曾不只一次看彗星,动机为何,需要研究。排长姜君一贯嫉恶如仇,于是研究,立即判定这是阶级斗争新动向。其后当然是坚决扑而灭之。办法是惯用的批判,或批斗。是一天早晨,上工之前,在茅茨不剪的屋里开会,由排长主持。我奉命立在中间,任务是听发言。其他同排的战友围坐在四方,任务是发言,还外加个要求,击中要害。所有的发言都击中要害,这要害是“想变天”。

我的任务轻,因而就难免尾随着发言而胡思乱想。现在回想,那时的胡思乱想,有不少是可以作为茶余酒后的谈资的,如反复听到“变天”,一次的胡思乱想严重,是,如果真有不少人想变天,那就也应该想一想,为什么竟会这样;一次的胡思乱想轻松,是,如果我真相信彗星出现是变天的预兆,依照罗素的想法,那就是你们诸君都退化了,只有我还没有退化。这种诗意的想法倏忽过去,恰巧就听到一位战友的最为深入的发言,是想变天还有深的思想根源,那是思想陈腐,还相信天人感应。直到现在我还不明白那时候是怎么想的,也许有哈雷、牛顿、罗素直到爱因斯坦在心里煽动吧?一时忍不住,竟不卑不亢地驳了一句,“我还不至于这样无知!”天下事真有出人意料的,照常例,反应应该是高呼“低头!”“抗拒从严!”等等,可是这回却奇怪,都一愣,继以时间不太短的沉寂。排长看看全场,大概认为新动向已经扑灭了吧,宣布散会。

住干校两年,结业,有的人作诗,有“洪炉回首话深恩”之句。我也想过,关于洪炉云云,所得似乎只有客观主义的一句,改造思想并不像说的和希望的那样容易。但我也不是没有获得,那是思想之外的,就是平生只有这一次,真的用自己的肉眼看到货真价实的彗星。——如果嫌这一点点获得太孤单,那就还可以加上一项,是过麦秋,早起先割麦,然后吃早点,有一天有算账的兴趣,一两一两数着吃,共吃了九两。这是我个人的饮食大欲的世界纪录;现在呢,是一整天也吃不下这些了,回首当年,不能不慨叹过去的就真不复返了。

同类推荐
  • 批评论

    批评论

    《批评论》是蒲柏第一部重要的作品,是用英雄双韵体写成长诗。诗歌对于文学批评和创作给出了有价值的建议,代表了蒲柏的文学理念,对现在的文学爱好者依然有所助益。《批评论》带有作者一贯的机敏风趣,其中众多名句已经成为英语习惯用语。
  • 禅在红楼第几层

    禅在红楼第几层

    宝玉听曲,悟了个“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拉开红楼人物谈禅的序幕。黛玉葬花、湘云醉卧、宝玉出家……,隐晦而微妙地透露出浓厚的禅意。本书通俗易懂地讲述了《红楼梦》与禅的关系,区分了续书与前八十回书中真伪之禅,勾勒出《红楼梦》里“雪芹禅”的真意。红学大师周汝昌说:“归智此书,就质量水平而观之,当推龙首。”
  • 田庄台事情:辽河水道文明纪实

    田庄台事情:辽河水道文明纪实

    《田庄台事情》一书通过对古镇田庄台数世纪际遇浮沉的人文追述,再现了辽河水道文明的形成及其变迁,以及这种变迁给沿河城镇带来的历史性恩宠与冷落;折射了水道文明向铁路文明的过渡,给那些特定历史时空中的人,所带来的冲击和运际改变。这些改变发生在业已流逝的时光中,却仍于今时今日的古镇街巷及其民风里,有着鲜明的呈现。
  • 老舍评传(增补本)

    老舍评传(增补本)

    本书着力于以丰富的材料和严谨的论证说明,贯穿老舍文学创作始终的,作者在吸收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饱蘸着自己对于作家的深厚感情,对于满族历史与文化的细密体认,从上述这两个方面的视点切入作家,给我们送来一份富有创见的回答。
  • 淡定是最好的优雅

    淡定是最好的优雅

    优雅,是对一名女子的礼赞。它折射出她内心的丰盈、处世的智慧、生活的热情和与岁月一起成长的美丽。畅销书《时光深处的优雅》作者慕容素衣,继民国才女名媛之后,再次起笔于娱乐时代的明星女神——林青霞、刘嘉玲、张柏芝、王菲、舒淇、莫文蔚……32个魅力女子,32段传奇经历。故事里的她们都在各自的人生中极致地成全了自己,傻过疯过奋不顾身过之后,最终活成了真实的自己喜欢的样子,青涩的棱角和野性一点点褪去,在时光中留下的是云淡风轻和一派从容。我比我之前更优雅、更内敛、更深刻、更洗练,也更心存感激。
热门推荐
  • 达达失踪

    达达失踪

    光盘,广西第四、六、七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获广西、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以上30余次。创作及出版长篇小说6部,在花城、上海文学、作家、钟山、北京文学等中国核心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迄今共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
  • 进击的地球主神

    进击的地球主神

    大争之世,魔网横空;诸国并起,群雄逐鹿。在这里,有一剑横空,永镇边疆的大能;有献祭自我以求众生超脱的当代圣人;有嚣张疯狂,意欲灭世的魔头;也有毕生奉献于解剖大业的科学疯子。这是一个疯狂的时代,宇宙升华,万界争渡,一切皆有可能。ps1:书写我心中的主神建设流,这是一个穿越者绑着地球进化,一不小心玩脱了的故事。。 ps2:群号:736289862 群名:进击的地球主神交流群 群密码:v587 欢迎各位书友加入畅聊
  • 纨绔医妃:暴君,强势宠!

    纨绔医妃:暴君,强势宠!

    抱歉,这本暂时不写了,勿看。。。。。。。。。。。。。。。。。。。。。。。。。。。。。。。。。。。。。。。。。。。。。。。。。。。。。。。。。。。。。。。。。。。。。。。。。。。。。。。。。。。。。。。。。。。。。。。。。。。。。。。。。。。。。。。。。。。。。。。。。。。。。。。。。。。。。。。。。。。。。。。。。。。。。。。。。。。。。。。。。。。。。。。。。。。。。。。。。。。。。。。。。。。。。。。。。。。。。。。。。。。。。。。。。。。。。。。。。。。。。。。。。。。。。。。。。。。。。。。。。。。。。。。。。。。。。。。。。。。。。。。。。。。。。。。。。。。。。。。。。。。。。。。。。。。。。。。。。。。。。。。。。。。。。。。。。。。。。。。。。。。。。。。。。。。。。。。。。。。。。。。。。。。。。。。。。。。。。。。。
  • 轩辕传之殇离别

    轩辕传之殇离别

    遥望远古洪荒,炎黄二帝与蚩尤大战,天下混沌,黎民百姓疾苦,现已过去数世,让我们拭目又会发生什么生死情殇的故事。
  • 虫族代码

    虫族代码

    西南三十万大山之中,两个家族共同守护并享用一种神秘的仙果,传说人吃了这种果实,就可以长生不老。千年以来,两个家族费尽心机,利用无数人的鲜血培养果实,只可惜仙果有限,人的贪欲无限,几十年前的一次变故中,两个家族分崩离析,真是机关算尽一场空。几十年后,现代科技飞速发展,四维空间、量子力学、人工智能等未来科技踏上研究日程,许多的未解之谜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一个当年参与过那场变故的后人,因为种种原因,终于还是踏上了寻找祖辈遗留下来的足迹,顺着线索,去破解长生不老之谜,而后却发现,原来大家都落入到了一个可怕的陷阱之中。
  • 轮回干预者

    轮回干预者

    前世,轮回,这些别人眼中虚无缥缈的东西,在我这里,就是一个道具~前世的能力我可以随意继承,每一世所掌握的技能叠加起来能让我走到何种高度?前世又是什么身份?科学天才,铁血杀手,纨绔子弟,占卜卦王,还是,只存在于传说中的神灵...世界这么大,只有我可以通晓前世,干预轮回!(第二本作品,粉丝群545699306,欢迎吐槽)
  • 后宫心计

    后宫心计

    男人有血流成河的江山—— 女人有硝烟弥漫的后宫—— 这群女子,时而闭花羞月,再者尔虞我诈;间或沉鱼落雁,怎堪勾心斗角… 在高墙之中,争相斗艳只博君王一笑。然则倾城红颜,仿佛绚丽烟花,过眼云烟… 在权术阴谋中,究竟是谁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 时光予我空欢喜

    时光予我空欢喜

    那天婚礼之后,我辞职了,半年后,我换了所有的联系方式,一个人来到了这里。我不知道祁北辰去了哪里,柴泉、红豆他们联系不到我,孙诺凡也在我的世界里蒸发了。很奇怪,现在我忽然就想起了他们。对他们的记忆,仿佛是上一辈子的事了,余生,我只想安安静静地过。我回到家,打开冰箱,拿了一罐啤酒,给猫洗了澡,吹干它。然后,我吃掉一桶泡面,躺在阳台的躺椅上发呆。有什么过不去呢?这个世界上,随着太阳东升西落,什么都会过去,我们的爱和恨会化为尘埃,永远消失。什么都会过去。岁月静好,我伤已忘。我偏过头,看到桌子上摊开的一本书,我的视线落在一句话上——我在等一个人,那个人或许明天会回来,或许永远都不会回来了。我,又在等谁?
  • 无影妈

    无影妈

    “无影妈”是闽南话。“无影”——连影子都没有,也就是不真实的摸不着的——假的;“妈”是祖母。合起来的意思,是假祖母。阿英就是一个无影妈。如今日子好过了,那些到了年龄退了休,领着社保养老金的老人们便经常聚会,这里一群,那里一伙,泡茶聊天,天南地北,开心就好。江滨公园的怡心亭,坐着一群老姐妹,说老也不老,工人,50岁退休,所以大都50来岁。听说人家联合国有规定,45岁还算青年,当然,如果是大知识分子,比如大学的教授什么的,50岁是什么?青年才俊。
  • 大商号(下)

    大商号(下)

    描写了以徐敬修为代表的武安商帮,南做丝绸,北做药材,在清末民初发展成为河南最大的商帮,曾叱咤中国商界数百年。《大展宏图》主要描写徐敬修接管家族药材生意后,始终坚守“诚信”经商之道,大胆创新,启用年轻有为、德才兼备的人才,逐步把将濒临倒闭的徐家祖业发扬光大。经商成功后,徐敬修富不忘国,在国家遭遇危难的时候,挺身而出,以商救国,以德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