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9200000027

第27章 食 无 求 饱

《论语·学而》:子曰:“君子食无(毋)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朱熹注:“不求安饱者,志有在而不暇及也。”现在看,这些话的意思颇有可取。可是回首当年,不知怎么想的,对于第一句却表示过不敢苟同,还为了显扬己见,自篆,请东安市场的刻字工人照刻个长方、上有瓦纽的红铜图章,文曰“食求饱斋”。且说这个图章,七七事变开始,就随着其他衣物书籍等毁于战火,或转入趁火打劫人之手。幸而还有少量书存同学李君处,如青柯亭本《聊斋志异》等,有时翻翻,还可以看到代表那时的点滴心情的这一方印记。现在推测,这种反圣道的思和行的来由,大概是常常不能饱而有牢骚,其意若曰:你们是“从大夫之后”的,吃饱不难,所以才说这样的风凉话;至于我,常常是难得一饱,既然没有飞黄腾达的幻想,那就穷则独“善”其身,只求能吃饱吧。新出生的牛犊不怕虎,大胆反圣道,竟连“君子食无求饱”,则“食求饱者非君子”的逻辑推理也不管了。幸而这方图章化为空无,反圣道的想法成为过去。但是也有不幸,是有关“食”和“饱”的一些问题没有随着化为空无,并且经常在身边,甚至在心里,纠缠。本诸“一吐为快”的凡人规律,干脆说说。

我出身于农村的中产偏下之家,直到小学毕业,日子都是在农村过的。其时是大清帝国转为共和不久,农村生活还维持昔年或说祖先的老套,专说吃,都是自产的粗粮加自产的蔬菜。也自产少量细粮,即小麦,也养猪、鸡等,但那主要是用来换钱的,不是供食用的。来亲戚时候不多,就是来,粗粮换细粮,吃鸡蛋,间或有肉,陪客也只是男性长者有份,妇女和小字辈的不能上桌面,所以只可看,不能吃。粗换细,有肉,只在可数的几个节,如清明、中秋、年节等。

年节最好,除了多吃几顿之外,像我们小字辈的男孩子,还可以排满日程到外祖、姑、姨等近亲戚家拜年,依例,可以大吃,还可以得一些压岁钱。此外还有每年一次的自己生日,但待遇不算高,只是煮鸡蛋一个而已。这样,可见求饱就大不易。至此,要穿插说说我的关于饱的高论,是积数十年之经验,才发现并确信为不诬的,就是,饱有低级、高级二义:低级的是不“愿”再吃,或具体说,还可以吃,因为不顺口,算了;高级的是不“能”再吃,也具体说,是已经填满肚皮,再下箸就没处装。本诸取法乎上的要求,我以为,饱应该指高级的,这样,直到小学毕业,离开农村之前,我就一贯是食不能饱,虽然由立志方面说并不冠冕,由实况方面说却是离君子不远了。

由1925年秋天起,我到通县师范学校上学。也许是意在表示尊师重道吧,除了学、杂、宿等费不收之外,还官费吃饭。我刚入学的时候是每人每月四元。校当局为了避贪污之嫌,也许兼图省事,饭归学生自办,由各班推举经理二人,会计二人,出纳二人,负责一个月。我彼时曾显露企业家之才,当经理不只一次,因为是一生中最光荣的经历,恕我这里大书特书。光荣还不只“职称”一宗,比如到城中心去逛大街,粮店、酱园等铺的人见到,都是满面堆笑,鞠躬打拱。还有一次,是省教育厅长严智怡(严范孙之子)来视察,在西街宝兴居吃午饭,我是饭厅经理,成为学生代表之一,去诉苦,请求增加饭费。

不久就居然增了,每人每月变为四元五角。记得另一篇说过,通县还有女子师范学校,男女新城、旧城不亲,待遇却平等。而不管四元还是四元五角,“她”们是绝大部分用于副食,我们(如旁观,应写“他”们)则绝大部分用于主食。于是她们就可以得高级饱,我们则只能得低级饱。也就因此,从那时起,我就更加赞同“爱哥哥”的女人水做、男人泥做的妙论。话题回到正路,是通县六年,得高级饱的时候很少。这很少,指破例,或大改善,到城中心的小楼(牌匾名义和轩)去吃牛肉饼,甚至兼吃烧鲇鱼;或小改善,到学校西边不远的张家小铺去吃馅饼。改善要花钱,而阮囊羞涩,所以可偶尔而不能常常。

1931年夏我由小城移到大城北京,名号由师范生升迁为大学生。吃的官费变为私费,而钱包的情况变化不大。私费的吃有优越性,是主观能动性大增,比如学校附近的海泉居和林盛居,走入哪一家,以及进去,吃炒肉丝还是吃张先生豆腐,我都有绝对自由。放大为理论,消极的,自由是幸福的必要条件,积极的,自由是通往幸福的最近的路,于是理论化为实际,关于吃,就常常是,虽不能说已经得到高级的饱,却可以说,两端之间,以接近高级那一端的时候为多。也有不只接近而真就到了的时候,那是有什么机会,伴随其他人,到沙滩一带之外的什么馆子,很少时候还是大字号,去吃。与现在相比,彼时的馆子有可爱性,材料好,用心做,利润低,而食客不多。这些可爱性使大众化的种种,如东来顺的牛肉饼,馅饼周的馅饼加粥,同福居的锅贴,仿膳的肉末烧饼,等等,不只价廉,还很好吃,进门入座,担保可以得个高级饱。大众化之上还有不少可以过屠门而大嚼的,因为很少光顾,又怕勾出馋涎不好办,只好不说。遗憾的是,这种任意进入哪一家的自由时间有限,先是改为自做自吃,接着还要自做给孩子吃,而阮囊羞涩如故。得高级饱的机会就越来越少了。

一晃,多少年?算算,总是20年以上吧,“所谓”自然灾害的三年困难来了。先是感觉不饱,继而渐渐,反而胖了,医学家另有专名,曰浮肿。到长街拾锈烂铁钉以大炼钢铁的命令无声无息地撤消,换为轮流到崇文门外一个招待所去休养。还是不饱,但总是比在家里好一些。可是心不能安,因为贤妻在家侍奉二老(我之母,她之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韩非子有远见,《五蠹》篇中说:“饥岁之春,幼弟不饷。”我们也由王道变为法治,买了秤,由小女儿掌管,依定量,合而做,分而食之。天助老寿,两位老人居然没有喊饿。贤妻也不饱,也是反而胖了。她属街道管辖,也有休养之道,是中午到街道委员会聚餐,菜有公备的什么鱼云云。有一天,她照例至时起程,我帮她整理应带的主食,是刚出锅的窝窝头两个。

不知一时由哪里冒出一股大勇之气,我说:“我吃两口行吗?”贤妻不愧为贤,说:“你吃吧。”我吃了两口,大概咬去一个的三四分之一吧,当然还想继续吃,可是看看贤妻的可怜样子,只好“义亦我所欲也”,不再咬。万没想到,贤妻记忆力并不很好,却把这件事记得牢靠而清楚,于是每有亲友来,言及旧事,必绘影绘声地述说一番。说者笑,听者笑;我也笑,是苦笑。我想,如果说三年挨饿损失不少,这次乞讨大概是最重大的,虽然施主是贤妻。我有个老友李君,若干年前变听诊器为倚市门,发点小财,高级饱的经历自然就多了,却有个相反的高论,是困难时期收获很大。我请问理由,是:吃刚出锅的窝窝头,比当年吃烹对虾、烂扒鱼翅还香。总而言之,这一阶段是,求低级饱而不得。语云,天塌砸众人,也就可以饥肠辘辘而无怨。

困难终于过去。福也不单行,孩子学校毕业,可以自食其力了,而且不只一个。正想唱“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击壤之歌,大革命的风刮来。专说食和饱的问题,经常是即使食有肉而不知肉味,因为不知道第二天会怎么样。感谢时间公道,不为难人,总算也过去了。饱的情况呢,大致还是,得低级的似不难,得高级的时候很少。

为了避免厚古薄今之嫌,转为专说现在。旁观者多有厚意,劝说我现在有了条件,应该吃好些。所谓条件,是:一、二老先后作古,不再需要供养吃穿;二、孩子都能自立,当然不必再管;三、旧习难改,写些不三不四的东西,赖主编大人有眼无珠,居然换来一些稿酬;四、常说的衣食住行,住不贵,行很少,花钱只有衣食,而衣,我和老伴几乎不买,一些旧的非时装,穿上可蔽体,一也,电视上看到的时装,无兴趣,二也,于是可用钱之处就只剩下食一项。厚意,条件,两全,得高级饱应该不难了。然而不然,因为还有不少,旁观者不知或未注意的反面条件。我现在过的是东食宿、西食宿的日子,东是单位,每周少半,西是家,每周多半。先说西。老伴是不越雷池一步的人物,同住的下代都忙,因而采购不易,得合意之品尤其不易,又即使两道难关都闯过,还有一关,是没有烹调技术,于是各种相加,之和就成为,得低级饱不难,得高级饱大难。再说东。离家,入了城,我成为单干户。也由旁观者看,单位食堂的饭平平,可以不吃;有几张钞票,无人考勤,应该顿顿走入什么饭馆,一菜一汤,换个果腹含笑而归。含笑,大佳,可惜得之不易,因为反面条件更多。可总括为三种。

第一种是外界的,即饭馆之难于走进去。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路近的,十之八九为个体户,经济效益第一而货色不佳,常常是花钱不少,连低级饱也不能得。另一种是路远的,有些甚至是赫赫有名的,想去,困难有二:一是常常客满外加不少立候的;二呢,恕我直言,因为我还记得一些昔日的情况,对比,绝大多数是有名无实,因而也就不易得到高级的饱。反面条件的第二种是半外半内的,远去就馆,除立候外,还要挤车,我老了,已经缺少勤奋和耐心去为嘴伤身。反面条件的第三种是纯内界的,老伴坚信而我半信半疑的,说是我因老而食欲不振,所以吃什么也不香。这论断,我半信,因为可以举三年挨饿时期的狼吞虎咽为证;也半疑,因为,例如不久前,到乡友凌公家吃他夫人做的家乡饭就吃得很多。这样说,关于食,我是念旧至于顽固不化了,且不管它。只说东食,反面条件难于克服,但又不能不吃,于是有时晚饭,就买一个豆包或一块烤白薯搪塞过去。现在这年头,青中年妇女穿上时装,还雅兴有余,愿意逗逗男老朽,以增加一些人生乐趣,看见我啃豆包或烤白薯就说:“这老头子真俭朴,省下那么多大团结干什么?”她笑了。我也陪着笑了,是笑她不知道取得高级饱之不易。

又是难,又是不易,成为诉苦,不好再说下去。依照什么什么作文法则,结尾要照应开头。开头是引《论语·学而》,复看,觉得誉为颇有可取有问题了,因为事实不是食“无”求饱,而是食“难”求饱。知过必改。《论语》入《十三经》,不敢动笔;可以试试朱注,似可改为:“不求安饱者,得难,故戒之在得也。”不过无论如何,我的“食求饱斋”总是失之过于理想,那就早早失落了也好。

同类推荐
  • 林徽因经典全集

    林徽因经典全集

    林微因不仅是我国第一位女建筑学家,还曾是新月社的诗人。她的文学著作颇丰,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本书收录了林微因一生的经典作品,分为文学和建筑两部分,文学部分收集了林徽因所作的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以及与友人的部分书信;建筑部分则收录了林微因在建筑领域昕发表过的一些精彩文章。
  • 幽默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幽默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封神演义》考论

    《封神演义》考论

    本书以正统叙事与民间叙事的冲突融合为切入点,主要讨论了殷商之际的历史及其在正统叙事与民间叙事中的不同表现,《武王伐纣平话》的民间叙事特征及其成因,《列国志传》卷一由民间叙事向正统叙事嬗变的过渡性叙事特征,《封神演义》故事的由来、成书、版本、编者问题以及其整体文化特征与政治伦理观等。对《封神演义》做了由源及流的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
  • 叙述的乐趣(张石山散文随笔选辑)

    叙述的乐趣(张石山散文随笔选辑)

    始有一部分人富起来,既而沿海特区兴盛发达。屡有号召要提高知识分子地位,只证明着他们的地位不曾提高。于是他们就有机会保持清高,穿起精神的长衫,傲视群小。他们的贫穷贫寒便也与众不同,格外雅致,叫做“清贫”。清贫,以我理解应是一种境界。好比难得糊涂: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砍柴挑水,无非求道。开悟之前做什么?砍柴挑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进步到哪儿去了?
  • 流水高山诗系情:那些令人仰慕的文人友情

    流水高山诗系情:那些令人仰慕的文人友情

    《流水高山诗系情:那些令人仰慕的文人友情》是作者王秀杰写的关于中国历史上伟大友情的故事。包括李白杜甫的友谊,白居易与元稹、刘禹锡的故事,柳宗元与刘禹锡的友情,范仲淹和欧阳修的友情,欧阳修与梅尧臣的友情,王安石与苏轼的友情,辛弃疾与陈亮的友情,陆游与范成大的友情,顾炎武与归庄、傅山的友情,林则徐与邓廷桢、魏源的友情,秋瑾与吴芝瑛、徐自华的友情。
热门推荐
  • 酸枣树

    酸枣树

    《酸枣树》由赵桃山著,小说以主人公周昊天与3位女性的爱情婚姻、悲欢离合以及事业沉论为主线,描写了太行山区城乡的沧桑巨变。在歌颂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翻天覆地、日新月异、蒸蒸日上的辉煌成就的同时,鞭挞了现实社会中存在的丑恶现象。《酸枣树》适合文学爱好者阅读。
  •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散文选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散文选

    每回重读佩弦兄的散文,我就回想起倾听他的闲谈的乐趣,古今中外,海阔天空,不故作高深而情趣盎然。我常常想,他这样的经验,他这样的想头,不是我也有过的吗?在我只不过一闪而逝,他却紧紧抓住了。他还能表达得恰如其分,或淡或浓,味道极正而且醇厚。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

    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

    叶勐,河北省作协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芙蓉》等期刊。小说《老正是条狗》入选《2005年短篇小说年选》。《亡命之徒》电影改编。《塞车》被译成英文。《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获2008年度河北十佳优秀作品奖。现为河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 帅哥王子

    帅哥王子

    《帅哥王子》收录了若干篇有关王子的童话故事,大部分是中外名家名作,也包括部分民间童话。在本书的故事中,《白熊王子》讲述的是一个小姑娘被白熊娶了回去,只有在晚上才能变成人,但是因为这位姑娘的好奇,让白熊身上的诅咒生效,白熊被女巫抓走了。原来白熊是一个王子,而这个小姑娘也开始为了找回白熊王子而奔波,最后找回王子。《快乐王子》讲述的是快乐王子和小燕子为帮助穷人而牺牲了自己的故事。快乐王子活着的时候,在王宫里每天都过得非常开心,从不知道忧愁和贫穷是什么。
  • 为奴十二年

    为奴十二年

    这是一本于19世纪中叶写成的一本书,是由真实的故事写就的。它出版后,成为与《汤姆叔叔的小屋》一样有名的有影响力的小说。2013年,美国好莱坞将其改编成电影,并于当年斩获7项奥斯卡大奖。小说内容主要描写黑人奴隶的悲惨生活。美国黑人文学始于早在十七世纪开始流行的奴隶叙事(SlaveNarrative)和黑人民间传说。
  • 魂牵双世

    魂牵双世

    这不只是古代的故事。当两个不同时代的女子,当两个不甘命运不公的女子,当两个不同年龄的女子撞在了一起,这个轮回将会与众不同。“我,能成为你吗?”
  • 大隋秦王

    大隋秦王

    卧底特警杨浩,穿越成了大隋的秦王世子。此时,杨广还没有西征北伐,瓦岗寨还没有聚义而起,而流芳后世的大唐秦王李世民,还是个六七岁的孩子…身处异世,他让世袭高贵的门阀、掌握生杀的权贵、纷争天下的豪强,通通低下了头颅;异族环伺,他大手一挥,画了一个大圆,从南越到漠北,从东海到西疆,万族臣服!“这是朕的大隋!也是你们的大隋!”——本书非系统,轻微后宫、铁血、打天下。
  • 流年岁月那些事

    流年岁月那些事

    富商的千金大小姐,不幸流落它乡她,刚踏上久违的土地,就惹上了大麻烦,这一惹便是一生,阴魂不散!
  • 不负芸芸夫人至上

    不负芸芸夫人至上

    【1V1,宠文】啥米啥米,她上得舞台,下喝茅台,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妖娆百媚的著名大(心)影(机)后(女)竟然穿越了。真特喵莫名其妙,偏偏还成了某花心少帅的六姨太!得得,六姨太便六姨太吧,反正她身为主角要有转正的觉悟。于是,一场爱与追逐正在悄然来袭风和日丽的一天“少帅,你是不是偷了人家的什么东西呀?”某女把作乱的小手摸到了某人的胸口,说。“嗯?”某少帅放下手中的书,看着某女,但笑不语。某女看到某人如此不解风情,没办法,现代撩人经典拿来借用一下:“矮油,您什么时候不告诉伦家一声,就把伦家的小心心偷走啦!”作者寄语:“撩人技术要学好,否则就像奈奈酱紫,明明辣么美,却没人爱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