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42600000012

第12章 厨艺

面对着一双臭鞋,王良璟夫妻俩都陷入了惊讶,王良璟赌咒发誓,他只藏了一百文,谁知道离家回来,就变成了一贯,翻了十倍!

难道这双鞋是聚宝盆?能让钱下小崽儿?

要真是这样,往后的日子可不用愁了,王良璟咧着大嘴嘿嘿傻笑,“还有钱没?给我点,放里面没准过些日子,又能翻了十倍呢!”

“做梦去吧!”白氏才不信有什么聚宝盆呢,就算有,也落不到笨蛋丈夫的头上!

“还是把宁安他们叫进来问问,看看他们知道不……”

正说着,王洛湘从外面跑进来,一眼看到了老爹手里的铜钱,吓得惊呼起来。

“啊,那是哥哥的!”

“宁安?”

两口子更吃惊了,白氏把王洛湘抱到了怀里,柔声道:“快告诉娘,你哥是怎么弄到的钱?”

王良璟怒了,横眉立目,“快说,是不是那小子没干好事,看我不扒了他的皮!”一个小孩子上哪赚钱,还不是顺手牵羊,白氏脸色都变了。

“宁安不会的,不会……”她不停摇着头,王洛湘没明白娘亲的意思,一个劲儿的点头,“会,会的。”

白氏一把抓住了女儿的胳膊,掐得王洛湘生疼,小丫头也不敢叫出来。

“会什么,这钱到底是怎么回事?”白氏怒冲冲追问。

“哥哥会讲故事。”王洛湘眨着眼睛道。

“讲故事?”

两口子都吃惊不小,王良璟立着眉毛,怒道:“胡说,他会讲什么故事?就算他会讲,谁还会给他钱?这不是笑话吗?连撒谎都不会!”

王洛湘被问得快哭了,“哥哥就是会讲故事,有个老头给他的钱……”

“扯淡!”王良璟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等我把臭小子叫来,一定要好好教训他!”

一转头,正好王宁安从外面走进来,爷俩碰了一个面对面。王良璟刚刚还气势汹汹,可是真正面对儿子,居然有些心虚,想到孩子受的委屈,王良璟的火气消了大半,依旧黑着脸。

“小兔崽子,你还有脸见我?”

王宁安翻了翻白眼,心说我又没干什么亏心事,有什么不敢的,他眼睛尖儿,一下子看到了一串铜钱,还有臭鞋,还以为老爹是心疼自己的私房钱呢!

“100文拿去算了,剩下的可是我挣的,总不能抢孩子的钱吧?”

“咳咳!”王良璟难得老脸一红,“臭小子,我问你,这钱是怎么回事?从哪里来的?”

“一个说书的韩蛤蟆给的,不是白给啊,一贯钱换了我两个故事,算起来还是他赚了。”王宁安大大方方道。

王良璟一皱眉,“宁安,你真的会讲故事,还能卖钱?”

老爹满脸不相信,王宁安晃着头道:“讲故事有什么难的,我肚子里的故事多着呢!”

“你就吹吧,我才不信呢!臭小子,你给我说实话!”王良璟突然举起了巴掌。

“别打。”白氏拦住了他,走到王宁安的面前,蹲下身体,盯着王宁安的眼睛,郑重道:“儿啊,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你还小,可不能走了歪路,和娘说实话,你真的是卖故事赚的?”

“那是自然,看你们的意思,是不相信了?”王宁安傲然问道,白氏神色凝重,王良璟扭过头,完全不信。

看起来不拿出点本事不行了。

“我现在就讲一段。”王宁安清了清嗓子,朗声念道:“虎踞龙盘几战争,莫将成败论英雄。一生叱咤风云外,百转旌旗宇宙中……说的是楚霸王项羽和虞美人,被困九里山中,四外具是汉营兵将,围了一个水泄不通……”

不到半个时辰,王宁安讲了一段霸王别姬,当说到虞美人自刎而死,白氏眼圈泛红,不住地擦着眼角,低声抽泣。听到了霸王项羽被骗走了乌锥马和大铁枪,一代英豪,陷入绝境,老爹王良璟把拳头攥得嘎嘎作响,满腔的愤懑,简直须发皆乍!

等到情绪平复,夫妻俩互相看了眼,都露出了惊骇的神色。王宁安讲得丝毫不比说书先生差,甚至犹有过之,王良璟抓着手里的一串钱,突然放声大笑,白氏狠狠瞪了他一眼。

“都怪你胡思乱想,咱们儿子怎么会……”白氏没有说下去,反而计上心来。

“当家的,看起来这两个铺面有着落了。”

王宁安还在发楞,白氏从怀里掏出了两张地契——原来白家是做生意的,外祖父有四个儿子,都在经商,唯独老娘一个姑娘,十分疼惜。老爷子临走的时候,留给了白氏两个铺面,都是在沧州城。

老人家想得很仔细,给女儿钱,以她的性格,未必能守得住。两个铺面,哪怕不懂经营,还能吃租金呢!

白氏看着地契,就想起了父亲,伤心了半天,才说道:“宁安,这两个铺子,一个是茶馆,一个是饭馆,娘正愁不知道怎么办呢,没想到我儿会说故事,那可太好了。”

“等等……”王宁安道:“不会是想让我去茶馆说故事吧?”

“对啊!”王良璟笑道:“我怎么没想到呢,现在的茶馆里都有说书的,宁安去说故事,保证能吸引……好像不对啊!”

王良璟说到一半,意识到了问题,连忙晃了晃头,他的儿子,王家的子孙,学人家粉墨登场,上台说书,脸皮还要不要?别看说书的后台也供着孔圣人,可是正儿八经的孔孟门徒从来没承认过他们,说到底就是江湖艺人,是优伶戏子。

“我的儿子不能当戏子!“王良璟斩钉截铁道。

“戏子?”白氏只觉得说书赚钱是个很轻松的职业,至少比种田强多了,却忽略了那可是人们眼中下贱的营生,顿时傻眼了。

“喝什么风也不能毁了宁安的一辈子。”王良璟拍着胸膛道:“大不了我和别的猎户一起进山,打老虎黑熊,一张虎皮就好几十贯哩!我要是能打三五只回来,那可就发财了!”

王宁安差点笑出来,当老虎是野兔啊,还打三五只,老爹是做梦没醒呢!他可不认为靠着打猎能养活一大家子人。

不过看到了地契,王宁安心里有了盘算。

一直琢磨着赚第一斗金,没想到第一斗金就送到了眼前。一个茶馆,一个饭馆,简直老天爷都在帮自己!

“其实可以我写故事,然后请一个说书先生坐镇茶馆,术业有专攻,没准他讲的比我还好。倒是饭馆,可以多动点心思,能赚大钱。”

“这个办法好!”王良璟拍手称赞,可是听王宁安说能靠着饭馆赚钱,顿时嗤之以鼻,“开饭馆要手艺的,你小子会做什么?”

王宁安真是一肚子气,“我会的多了,今天晚上,就让你们见识一下我的手艺!”

比起讲故事的本事,王宁安对自己的厨艺更加自信。

虽然没有后世那么多调味料,但是天然的食材本身就是无上的美味,王宁安摸索了几天,已经有了经验。

他有足够的把握,白氏和王良璟都被请到了屋子里等着,没多大一会儿,刀勺乱响,王良璟听得心惊肉跳,心说这小子再作什么啊,做个菜用得着这么麻烦?

倒是两个小家伙信心十足,就连王宁泽都不在外面跑了,老老实实坐着。

没过多大一会儿,香气飘进来,王宁泽的口水就流了下来。王良璟夫妻俩越发惊骇了,出门一个多月,怎么儿子变了一个人!

会讲故事了,还能做菜!是孩子突然开窍了,还是被人掉包了?王良璟满心怀疑。白氏却是另一番心思。

“咱们不在家,二,二嫂又是那个样!宁安要照顾弟弟妹妹,做饭做菜,孩子都是给逼出来的,我儿受苦了!”白氏更加心疼儿子了。

说话之间,一盘湛清碧绿的蔬菜端了进来,王宁泽和王洛湘争着跑到小厨房,把做好的菜端了进来。

一盘炒青菜、一盘酱炒鸡,一碗鸡蛋羹,还有一大碗鱼头炖豆腐,四个菜摆好了,王宁安拍了拍手,笑道:“怎么样?还不差吧?”

王良璟的眼珠子全都落在了菜上,夹起一块豆腐,浓浓的汁水涌出来,香滑细嫩,几乎是从喉咙滑下去的。

好吃,真是太好了!

又夹起一筷子青菜,新鲜爽口,蔬菜的味道都保留了下来。

“岳父家的厨子怕是也比不上宁安啊!”

王良璟说完之后,突然一愣,仿佛见了鬼一样。

“这,这不是炒菜吗?大舅哥不是说了,除了京城之外,没有人会炒菜……宁安,你小子和谁学的?”

同类推荐
  • 末代驸马

    末代驸马

    一个少年的穿越,使明末的历史转了一个弯。边塞风波,蒙古察哈尔部再掀风波;中原动荡,李自成一家独大;四海翻动,辽东朝鲜动乱不止;……忠臣猛士战死于野,豪杰枭雄称霸于天。江山如娇,谁又能最终主宰沉浮?有些事,因他的穿越变的简单;有些事,因他的穿越而变的复杂。一个完全不同的明末,一个更加混乱的时代,一个英雄逆流而上的天下Q意Q交流群:680509591
  • 八十年来:黄炎培回忆录(片断)

    八十年来:黄炎培回忆录(片断)

    本书主要根据时间段来划分,共四个时期:第一时期(1978-1900年)、第二时期(1901-1913年)、第三时期(1914-1930年)、第四时期(1931-1949年),后附有《延安归来》,记录了黄炎培八十年来从出生、求学到追求救国救民之道直至新中国成立风云变幻的一生。本书资料翔实、语言生动,体现了其拳拳报国之心。本书曾于1982年初版,此次作为中国文史出版社推出的“文史资料百部经典”系列之一种出版,内容未作改动。
  • 祸起萧常

    祸起萧常

    乱世之间总得有人主持正道!是哪个皇宫贵族,皇亲国戚?不!乱世之内必出枭雄,枭雄?地痞流氓一个居然自称枭雄!
  • 隔岸观景(书与人丛书)

    隔岸观景(书与人丛书)

    本书系书与人丛书之一种,由北京大学教授、美国史专家李剑鸣撰写。书中收录的文章多是杂谈或随笔,大多与作者的研究领域联系密切,除了上述与史学理论有关的探讨外,还有数篇直接与作者的专业方向即美国史相关,如美国史学界的新动向、中国的美国史研究现状与问题等等。而少数几篇被作者称为“专业工作的副产品”的文章,其实更多地属于“有感而发”,比如对“网络史学”与通俗历史的认识,比如史家应具备之素质,乃至作者本人读史、读书的经验与心得。这样的文章与前面的相比,更浅显,也更生动。编者云:据说有的编辑想“杀”掉作者,大概也会有编辑想要拥抱作者吧。做这本的书的编辑是幸运的,而看这样的书的读者也将是幸运的。
  • 中国共产党晋城历史纪事(1999-2012)

    中国共产党晋城历史纪事(1999-2012)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省委书记袁纯清也对党史研究工作高度重视,并提出明确要求。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一定要把学习党史作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一项重要内容,把《纪事》作为即将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基本教材之一,从中探求规律、找寻方法、汲取智慧、砥砺斗志。
热门推荐
  • 法仙之梦

    法仙之梦

    在这一片荒芜的大陆上,生存着四种种族,人族,兽族,魔族和血族,当着四大种族或联盟,或战斗的时候,早已出现却一只被大家刻意忽视的一个不起眼的种族站了出来,那么,因为杀戮而酿成灾祸的四大种族又应该如何做呢?
  • 喜欢就表白 不爱就拉黑

    喜欢就表白 不爱就拉黑

    人生不可假设。在我们的生命里,不存在“如果”这个问题,只有结果和后果,将“如果”改成“现在”,这才是最坚强的,也是最为聪慧的。本书是身、心、灵三位一体之作,送给在犹豫纠结时光里的你——治疗恐惧的办法就是行动,毫不犹豫地去做。再聪明的人,也要有积极的行动——比如,喜欢,就表白,不爱,就拉黑。
  • 最强末世军团系统

    最强末世军团系统

    平行世界,蓝星。有类人生物自南极虚空裂缝中涌出,并释放毁灭之光。随着无数建筑倒塌,人类死亡,这些个体力量恐怖至极的类人生物很快就将整个蓝星纳入殖民区。杜屿,受蓝星星核意志牵引,携最强军团系统自地球穿越而来,召唤大汉、十字军、群雄将领和士兵为自由而战!凌统:可敢与我一战?黄忠:当年你这样的,老夫能打十个!查理一世:我,是英格兰之王!贞德:要上了哦,请主赐予我力量!
  • 李玉兰还乡

    李玉兰还乡

    李玉兰回来了,这在烟灯村是件大事。她回来那天,下了一些雨。她在烟灯村满是泥浆的村道上一跳一跳地走着。许多人都看到了这个场景。他们看到李玉兰拎着一只红色皮箱,包得紧紧的屁股蛋子一扭一扭的。当时,李玉兰的家人都在田里栽秧。正是六月天。烟灯村人几乎都在栽秧。其实很多人都看到了李玉兰,但他们都故意装作没看见一样。所以基本上没有人和李玉兰打招呼。李玉兰的父亲李老汉和哥哥李明义更是把腰深深地弓着,他们在栽秧的同时恨不得把脑袋也当成秧棵栽进泥里。只有李玉兰的嫂子林小芹直起了腰,林小芹甩了甩手上的泥水说,玉兰妹子,回了。李玉兰扬声答道,回了嫂子,栽秧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爱,不说再见

    爱,不说再见

    沏一杯苦丁茶,嗅一下茶水上面蒸腾的热气,你会闻见一袭清苦的甘洌香味,我要讲的这个故事,跟这杯苦丁茶可无任何关系;至于为什么要沏一杯苦丁,听我讲完这段故事,再告诉你…
  • 那一团紫(微阅读1+1工程·第六辑)

    那一团紫(微阅读1+1工程·第六辑)

    周仁聪创作的《那一团紫》是“微阅读1+1工程”这套书中的一册,收录了《娘姐姐和我》、《那太阳》、《心祭》、《爷爷的故事》、《英明抉择》、《雨生嫂》、《雨夜》、《贞》、《钟》、《作家与民工》、《愫愫的心愿》、《白面馒头》、《四爷》等故事。
  • 沙雕们的日常

    沙雕们的日常

    305寝室的沙雕日常吖…………………………
  • 搭建心灵沟通平台(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搭建心灵沟通平台(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不要认为沟通只是个人的小事,和别人、和社会没有什么牵连,这样的话你就错了。不论为了个人、家庭,还是为了民族的命运,我们每个人都应学会心灵的沟通,尤其在这个人心越来越来冷漠的时代。搭建一座沟通心灵的平台,拉近亲人之间、朋友之间、爱人之间的距离,让我们推心置腹、坦诚以待,你会发现,生活原来是如此的美好和灿烂。
  • 倾本佳人:夫君太冷酷

    倾本佳人:夫君太冷酷

    落难才女,薄情官人,一见彼此误终生,不见彼此终生误。她曾说:大官人放心,一入楚宅,妾自本分,不慕荣华,不慕君心。可后来,妻妾倾轧,她只能以虚情,谋他真爱,以他滔天财势,复她心中血仇。而他明知她无心无情,却还是将一腔信任,倾情相付。最后,当他用匕首抵着她的颈,哭诉:“庭深与绾心不能生相守,那便死同心,绝不受生离之苦!”最后,当她流出血泪,浸湿他的衣,他终究是划破手指,用血写就一封休书。绝对宅斗,斗的凶猛,谋生谋情,不输宫斗。绝对情深,步步为营,此情至深,深不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