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最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同样的时间随着人们思想的改变而做出特有的指定动作,不符合这些指定行为的,人们称呼他们为精神病。乐观的来说,人生可以由无限种可能,看你把时间用在哪里,怎么想,但是在悲观者的眼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从生下来开始,每个人就在掰着手指头倒数着生命的末端。而故事的主人公清明就是属于后者,也属于精神病。因为他总是沉浸在过去。老人是明智的,因为经历的多了,看人都能看出年轻人看不到的点,这就是所谓的经验。但是这只是对能归纳总结的老人来说,还有一部分老人,只是岁数增长,只是数值上改变,其他地方真的跟小孩子没有什么两样。明智的老人常常说,对于过去,人份两种:一种是发生过的事情马上忘记,还有一种是永远记住。清茗永远都学不会聪明,所有的选择都是错误的,因为他选择了永远的记住。即将毕业,所有的人都有了毕业的规划,而她,却因为过去的事情始终看不到别的,把自己的现在跟未来永远的束缚了。每当他想做关于未来的事情,因为忘不掉之前的事情导致他什么都做不成,一个脑子只能思考一件事情,只能发生一种行为,这才是大众眼里的正常。而清明却思考了两件事情,导致他什么行为都没有发生,于是变成了常人眼里的精神病。或许沉醉在过去的人最善良,因为他们是最重情重义的,但是,这在大多数人眼里是变态的善良。因为我们不该为了过去的事情耿耿于怀,要对活着的人负责,即使失去了很多自己的美好的东西,但这就是成长,有所舍弃就有所舍得。
“新鲜的草莓,奶油大草莓,新鲜的草莓,奶油大草莓‘’每次听到这句话,清明整张脸都皱起来了,奶油?草莓?这次听到这句话,清明照常皱起了眉头,不同以往,这次清明是被室友从床上扒起来的,因为要参加同学会,大家各自忙着各自的实习,大家即将分别,很快就都又是再也见不到了。大家即将各自分别,再见又不知道是何年。在这个独生子女横行的年代,每个人都读了十几年的书,每个人都含着“金汤匙”出生。家里人不让做这不让做那的,只要读书在他们眼里那就是由出路。但是都说了是在他们的眼里,那个年代书读出来都是有钱的,这个年代麽,大学生读出来那都是一大把一大把。每个人都有着对家的那一份牵挂,所以都特别懂事的在大学早早的谈恋爱。谈恋爱这种事情都是有人先起个开头,然后女性朋友被女性朋友甩了,男性朋友被男性朋友甩了,然后各自去找了异性朋友。先谈的大家觉得总是能多占一些便宜,因为后谈的大家总是觉得是被挑剩的。其实从一定概率来说是的吧,但是也不一定是对的。因为你走过的轨迹,就决定了,你会遇到怎样的人。你去图书馆呢,遇到的肯定是十分上进的人;你去夜店呢,遇到的就是爱玩的人,什么环境什么语言什么行为都能决定你的另一半会是什么人。什么样的人,吸引什么样的人。这也许就是传说中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