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81800000502

第502章 古代三尺不一定为一米

而在这个金属冶炼和锻造技术远远落后于后世的年代,莫说钢卷尺了,连钢直尺也不知道还在什么地方呢。

所以我所看到的,依然是几个木匠拿着墨斗在木板上熟练地“弹线”,然后按照“弹”出来的直线,在直线边上用刀切、刻、割出四条半寸来宽,深也是约莫半寸的沟来,看来这就是用来基本确定大小的“线”了。

不过难道剩下的工作都是用刀“挖”出来,这就可有难度了,也相当浪费气力啊,这个时候,庞兴可能看我看得入神,就凑过来向我解释其中情况了。

原来今天早上他和数名工匠已经研究过,大小是基本有了定案,就是约占木板的十分之七八左右,这是最大利用的了,太小的话写不了几个字,太大的话有影响沙盒的稳定性,毕竟边太薄的话肯定容易散架的。

等在木板上划定了沙盒的大小后,木匠们就会用刨子将框定的地方刨走,那么木板中部自然就会凹陷下去,形成一个四方形的坑,用来装沙写字了。

庞兴说到这里,那些木匠就从脚下拿上来一件物事,我仔细一看,果然是刨子,只怪后世已经少有人手工打造家具,这些东西都只在木材加工厂里面才有,我都忘记了“刨子”这件木匠神器了。

庞兴见我还在仔细观察木匠们的工作,就乘机向我询问,未知沙盒的深浅可有定例,我一听就顿时明白了。

沙盒深浅说真的并无明确定例,能装沙子写字就可以了,不过如今庞兴负责此事的话,沙盒深浅对他就变得十分重要了。

因为如果太浅的话,装不了多少沙子,后面沙盒用起来就会犹如硬木上写字,完全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但是如果太深的话,木匠们的工作量就会大大增多,那么庞兴完成此任务的时间就会相应延迟,万一到时我这边追问起来,庞兴就尴尬了。

所以庞兴见到我后,才数次或直接或间接向我询问其中的事,看看可有明确定例了,既然庞兴也是荆州一系。

说起来也是诸葛老大和我这边的支持者,我也不欲难为他,于是我就让他先去监督木匠们工作,我要细思一下。

庞兴得了准信,自是应诺一声,就过去跟那些木匠站到一起了,而我就走到一旁树下,解下水囊,边喝水边思考起这个问题来。

古人说书法大成多用“入木三分”形容,“分”是古代的长度计量单位,同样的长度计量单位还有“尺”、“寸”、“丈”。

古代以十分为一寸,十寸为一尺,十尺为一丈,而后世所说的三尺等于一米,其实说的是清朝时期的长度,古代历朝历代的度量衡,其实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很多时候都会有出入的。

“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出自唐代,唐代一尺约为三十一厘米,三尺也约等于一米了,那么一寸就约为三厘米,一分就约为三毫米,“三分”的话就差不多等于一厘米了,写的字力透纸背,还能浸入木板一厘米,果然是笔力雄健了。

不过汉代的“尺”远少于唐代的“尺”,一尺约为二十一厘米,所以汉代说的大丈夫“昂藏七尺”,其实就差不多等于一米五,这应该算是汉朝男子的平均身高了。

所以史载关羽“身高九尺”,那么就是一米八几差多不有一米九了,在后世都算高的了,汉代时候就是当然的“伟丈夫”了。

如此算来,汉代“三分”的话就只有六、七毫米,这样的话就有点太浅了,在我的预想中,沙盒可是用树枝写的,沙土太薄的话,写字就很难的了。

既然这样的话,索性就定一寸好了,按照汉代的长度计量,也就是差不多两厘米左右,也算是合适了,写字写个一厘米深够了,就算开始不会用力,写个1.5厘米也怎样都够了,两厘米的话就应该卓卓有余的了。

同类推荐
  • 寒门首辅

    寒门首辅

    (本书荣获2016年星创奖之历史入围奖!)书友群:309429159!弘治五年,徐溥春风得意当了一朝首辅,李东阳初出茅庐做了会试考官。刘健熬成了文渊阁大学士,谢迁尚未入阁成就贤相美名。杨廷和奉旨参修《宪宗实录》,刘大夏一把火烧了《郑和海图》。王阳明抱着书本埋头苦读准备着即将到来的乡试,弘治皇帝与张皇后悠然自得的闲逗着绕膝玩耍的萌娃正德。在这个大师云集,名臣辈出的美好时代,春风迷醉的余姚城里出身贫寒的穿越少年谢慎登高远望,心中已经埋下了梦想。谁言寒门再难出贵子,我便要入一入内阁,做一做首辅,提两壶美酒,拥一方佳人。世人有云:谢阁老一只秃笔安社稷,一张薄纸定乾坤。无人不知谢文正,无人不晓谢余姚。
  • 指南录

    指南录

    一段虚构的历史。一群男人为了捍卫一个文明不被武力征服的权力,一个民族不集体沦为四等奴隶的尊严而进行的抗争。在崖山落日前,探索历史的另一种可能,和文明的另一种出路。虚构的故事,真实的人物。以文天祥空坑兵败后的抗元故事为主线,介绍那个时代的传奇。
  • 铁血安西

    铁血安西

    满城尽白发,死不丢陌刀。孤守五十载,怎敢忘大唐。
  • 新万历十五年

    新万历十五年

    一个工作只求尽心,生活但求顺心的中文教师意外魂穿万历四年的大明王朝,与张居正之子张懋修的灵魂融合,此时的他明知六年之后会有灭族之灾,破家之祸,不得不为自己、为家人求取一线生机而奋发图强,也为这大明觅得另一条出路。
  • 盘古至唐虞传

    盘古至唐虞传

    本书带有远古神话传说色彩。从盘古开天辟地写起,直到后羿奉帝尧之命射日而终,介绍了中国远古时期重要的几个人物及其伟大事迹,如盘古、有巢氏、伏羲氏、共工、神农黄帝、有熊氏等等。书中包含了,盘古开天地、仓颉造字、共工怒触不周山等等有名的故事。全书语言流畅,内容丰富,值得阅读。
热门推荐
  • 三界狱警

    三界狱警

    摩罗界,魔兽的屠杀使一岁的铁濛失去了一切!报仇雪恨的神念就此扎根在心头!历经种种磨难,他的修为还仅仅能够把仇敌困囚在“封丘之狱”,成为“狱警”的他日夜修炼,只待手刃仇敌的那一刻!不料,仇敌突破封丘逃到凡界,他追随而来,穿越而来的他们依旧是罪犯与狱警,这现实中的高墙电网下又会上演怎样的离奇搏杀?高墙下又有着怎样的另一面?穿越到银汉时代修罗界,战神铁濛能够成功么?一名狱警,以特异而另类的角度写监狱、写警察、写囚犯!玄中藏真,幻中射实。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魔帝:三界新娘

    魔帝:三界新娘

    邪魅霸道的魔帝放着佳丽三千不要,偏偏跑婚礼上抢人家的新娘;“人人都想要,我独独给了你,可是,你却根本不想要……”“无论我对你做了什么,你要信我,一定要信我……”她真的真的以为那是爱情了。他是魔呀,他怎么可能会有真情?其实,她不过是他打开三界之门完成霸业的钥匙……
  • 苦涩醉

    苦涩醉

    一晃流影匆匆,曾经那些光辉留影岁月,又一次悄然而过,答案依旧朦胧,再度踏入红尘,狼烟烽火四国争霸,谁才是赢家,又是谁负了谁
  • 兰台秘史

    兰台秘史

    广陵郡世代行医的名门白氏因卷入侯府纷争,惨遭灭门,唯剩一个小少爷受了膑刑后逃往京城,却告状无门,最终被兰台史馆的太史董狐收留。董狐了解其遭遇,为其更名白行简,带其入兰台学习如何做一名史官,并给他十年时间决定是否复仇。十年后,白行简早已继任兰台令,威名赫赫,震慑朝野,一支史笔在手,连帝后都忌惮。储君持盈无法容忍自己的尊贵地位之上还有一个兰台,遂与白行简斗智斗勇,不想竟牵出十年前的旧案,始作俑者也逐渐浮出水面……
  • 你是年少的喜欢

    你是年少的喜欢

    失忆前,锦紫苏和李天华已订婚。失忆后,锦紫苏再遇初恋陈凌默,却忘记陈凌默是自己憎恨的仇人,在陈凌默的细心照顾下,锦紫苏再度爱上陈凌默。当锦紫苏恢复记忆,无意中查清当年事情真相,她又怎么面对自己?父亲的离去,好姐妹的背叛,到底谁才是她的未婚夫?一场暗杀,铸就锦紫苏不一样的人生。苏苏的一生本该平平淡淡,幸福美满,却因为遇见了你,才变得如此艰辛,你有什么资格爱她?面对李天华的质问,陈凌默无言以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谜案情缘

    谜案情缘

    这是一场旗鼓相当的较量,这是一场争锋相对的爱情。各类连环杀人案件纷至沓来,且看铁血硬汉陆沉和情报专家叶芸如何携手将凶手们绳之以法。尸体上的符号究竟做何解?死者的血液为何流尽?远隔杀人的手法是什么?模仿杀人的手法来源何处?
  • 爱情、疯狂和死亡的故事

    爱情、疯狂和死亡的故事

    《爱情、疯狂和死亡的故事》是乌拉圭作家奥拉西奥·基罗加的短篇小说集,选录了作者的成名作《爱情、疯狂和死亡的故事》、作者为自己儿女创作的童话《大森林的故事》以及作者其他的寓言故事如《阿纳孔达》《胡安·达里恩》等,共28篇作品。基罗加善于从拉丁美洲独特的社会生活和神秘的大自然景物中汲取题材,以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方法刻画人物,营造背景气氛,使他的作品里呈现出全然不同于前人的浓烈色彩和个性。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天文馆漫游:宇宙奇观

    天文馆漫游:宇宙奇观

    本套天文馆漫游知识丛书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知识性、前沿性、可读性和系统性,是青少年了解天文、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谱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