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11300000053

第53章 藏拙

“哎呀!三爷说真的哩?”

墨竹院东暖阁内,小红和春燕惊喜的差点没跳起来,一人一边拉着贾琮的胳膊连连问道。

贾琮也高兴,不过还是提醒两人:“只在仪厅内陪老爷见客,不是进里头见老太太。”

小红和春燕闻言,果然面色一滞,掩饰不住的失望之色。

只是随后,小红就恢复了过来,看着贾琮鼓励道:“纵然一时见不得老太太也不当紧,有老爷看重三爷,还带三爷去见那些为官做宰的,日后三爷都用得到,也是极好的哩!”

贾琮闻言,登时对小红刮目相看。

这个丫头,确实长了颗玲珑心。

寻常小丫头家,哪里能想到这些?

春燕也算聪明的,听了小红说罢,反应了会儿也反应过来,又跟着欢喜起来。

主仆三人说了会儿话后,小红去厨房取午饭,贾琮则去读书写字。

只是没等一会儿,就见春燕有些忸怩的走过来,双手背在身后。

贾琮见之纳罕,顿住笔笑问道:“春燕姐姐可有事没有?”

春燕闻言,脸上一红,洁白的贝齿咬了咬唇角,缓缓将藏在背后的手伸出,只见她一双手中捧着一个巴掌大小的刺绣荷包,鼓鼓囊囊的。

春燕垂着眼,小声道:“三爷,给你使……”

贾琮见之微怔,接过手来,拉开系绳一瞧,就见荷包里面装满了铜钱和碎银子。

贾琮心中有所猜测,还是不解问道:“春燕姐姐,你这是……”

春燕小声道:“三爷啊,老太太二十一过生儿,你也要送寿礼哩。

你又没几个银钱,这些……这些都是我攒的私房梯己钱,没给我妈要了去。

你拿去用吧,买个好些的寿礼……”

贾琮闻言,心里好一阵感动,却摇头笑道:“我怎好使你的私房钱?快收了去!”

听此,春燕登时急道:“三爷啊,赶上老太太的生儿,你可别清高,好生买些好礼送了去,没准老太太就喜欢你了哩!

往后里面再请东道,也不会单单落下三爷一个,我都……我们都心疼呢!

三爷不要,莫不是瞧不起我这做奴婢的……”

看着春燕焦急的模样,好似生怕他迂腐拒绝,贾琮先将那荷囊缓缓收起,握在手中。

见春燕破涕为笑后,贾琮方道:“春燕姐姐,这银钱我先给你收着,赶明儿去外面给你买些好玩意儿……”

“哎呀三爷!”

春燕登时又急了,跺脚嗔道。

贾琮却摆手一笑,道:“你听我说完嘛。

比起先前的日子,如今我已经极满意了。

虽然还不得老太太的喜欢,可有老爷他们看重,难道还不知足?

再说,老太太什么样的人?

是一点值钱的礼就能讨好的?

一味的去钻营,反倒容易让老太太不喜。

既然老太太之前几次让人传话于我,命我好好读书,那我就好好读书便是。

读好书,才是对老太太的孝道。

赶明儿进了学,中了秀才举人,也能为老太太增添点光彩,你说对不对?”

春燕闻言,面色渐渐和缓起来,见贾琮笑吟吟的看着她,脸色又红了起来,道:“是我想左了,差点误了三爷……”

贾琮摇头道:“哪里话?春燕姐姐能这般关心我,我特别感动,真的。”

春燕闻言,红着脸低下头,微不可闻道:“能帮到三爷就好。”

不过没等贾琮再说什么,她便一转身,边往外走边道:“耳房的水烧开了,我去给三爷沏茶!”

看着春燕的背影,贾琮眼中闪过一抹无奈。

他又不傻,如何看不出春燕的心思?

只是……

在他看来,比他大不了两岁的春燕,其实还是个小丫头。

顶多由于生长环境之故,受到那些口无遮拦的婆子们的影响,早熟了些,对他有些朦胧的好感。

当然,对于一个小女孩而言,这种好感很美好。

贾琮自不会冷酷的去泼冷水冷淡疏离,因为他也觉得很美好。

但他却不会在这个时候有什么想法……

很难想象一个大叔内心的人,会对一个小学四五年纪的小女生产生想法……

只能一如往常,顺其自然。

也许随着光阴的蔓延,这种朦胧的好感,就会渐渐消散。

谁没有情窦初开时,谁又不是如此过来的……

只要妥当处置,再过些年回首往事,那些留在岁月里的好感,会依旧美好……

……

过了灯节,便是贾母生辰。

虽然今年不是整寿,但以老太太一等国夫人的地位,依旧动静不小。

从十八那天起,就不断有寿礼送来。

甚至还有人远从金陵老家而来。

到了二十日,都中各大王公府第,也纷纷遣人来送礼。

因为不是整寿,所以贾家并未大发请柬,宴请宾客。

所来送礼者,也多是管家婆妇之流。

尽管声势依旧浩荡,却让贾琮有些失望……

他所想见者,可不是这些人。

不过随即他就冷静的想明白过来,他自己有些太过心急了些。

何况,若当真是大张旗鼓的操办贾母生辰,贾政反倒不便将他带在身边。

那太不给贾赦颜面了不说,再者,他的出身,也不合适。

豪门大宴,没有庶子招待的道理。

如此做法,近乎当面打脸,贾政又怎会为之?

再者,贾母也未必乐意。

因为这等待遇,怕是连宝玉都未曾有过。

贾宝玉也只有在小规模待客时,才能被贾政带在身边。

说到底,荣府明面上依旧是贾赦为承爵人,继承人则是贾琏。

贾政亦不好做的太过……

想清楚这些后,贾琮自我安慰之余,也在自省己身。

人心不足蛇吞象,凡事最好不要想的太容易。

可以借势,却不要奢望不劳而获。

立正己身方是根本。

所幸,也不全无好消息。

虽然除却几家极好的世交故旧遣了内眷来贺寿外,王公府第没什么正经来客。

但有准信儿,贾政在工部衙门的诸多同僚,大都应了他的请,明日会前来赴宴。

并不是贾政想给自己添光,别的不请单请自己衙门的人。

只是之前大部分世交故旧,在除夕祭祖和之后的十五日年节里,大都请过了。

短时间内再请一遭,不合适。

工部衙门的同僚之前没请,一是因为他们的级别有些低,二则是,贾政的级别有些低。

对于工部的大部分官来说,国公府的门槛还是太高了些。

而贾政在工部不过是员外郎的职务。

偌大一个工部衙门,除却从一品的工部尚书,二品的左右侍郎,往下还有四五品的四司郎中等职,哪一个都比从五品的贾政官大。

断没有上官给下属拜年的道理。

明日却极是时候,工部衙门的上官们给下属拜年不合适,会引来非议。

但工部的官儿,来给荣国太夫人祝寿,任谁也说不出什么不是来,只有艳羡的份。

又因为是贾政宴请同僚,所以贾赦不必露面。

也因此,贾政才会开口带贾琮见见世面。

坐在墨竹院书房内,贾琮暗自思索着明日可能发生之事。

会是顺,还是逆……

……

崇康十年,正月二十一。

荣国太夫人贾母大寿。

辰时初刻,贾琏便带着贾蓉、贾蔷等荣宁二府嫡脉子弟立于荣国正门前,等待迎宾。

贾宝玉和贾琮两人,则陪同贾政于仪门内向南大厅候客。

倒不是说贾琮的地位已经能和贾宝玉比肩了。

他没能和贾琏等人于正门迎客,依旧是身份问题。

嫡庶之分,乃是纲常之别。

若是日后进了学,中了举人进士,鲤鱼跃过龙门,那他还能“改换身份”,从此不再为人小觑。

否则,似如今这般白身,他若是出门迎客,多半会让宾客不喜,以为贾家无礼。

而宝玉不出去,则纯粹是因为贾母叮嘱,不许见了风,仔细染了风寒……

所以宝玉和贾琮两人,才被留在向南大厅,作为晚辈侍奉贾政,负责端茶倒水。

不过,若是让贾宝玉选择,他宁肯和贾琏等人一起站在大门外吹冷风,也不愿与贾政同处于向南大厅内。

因为趁着候客的功夫,贾政就已经连续点了五六题考校两人。

即使贾琮已经再三藏拙,却还是高出贾宝玉一筹。

倒不是贾琮破题有多出众,而是宝二爷对于这等科举文章,嗅之如恶臭,观之欲作呕,实在难以下咽,极少观读。

所以连起码的及格线都达不到……

见贾政的面色愈发难看,贾宝玉也如丧考妣的站在那,。

程日兴、詹光、单聘仁等清客相公劝之无用,贾琮道:“老爷,宝玉有一项极出众的学问,我却未曾入门。

往后若有机会,当向他讨教学习。”

贾政闻言皱眉喝道:“琮儿莫学这些油滑心思!

你是清白读书人,如何为这畜生辩解?

你虽比他只大半天,也是他的兄长,当严厉教训才是。”

贾琮苦笑道:“老爷,非我轻狂,敢当老爷面乱言。

只是听说,宝玉的韵诗作的极好。

可我……还根本没入门。

日后下场,经义、韵诗和策论都是必考之题。

我却只读了四书,所以方有此言。”

贾政闻言面色稍霁,见贾琮一脸诚恳之色,点头道:“你能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自揭己短,又能不耻下问,便是好的。

不过,你如今才读四书,离下场还早,怎可急于求成?

待一气将四书读熟读透了后,再论韵诗吧。

到时候,可寻这几位老先生请教。”

贾琮闻言,躬身领教道:“谨遵老爷吩咐。”

又对程日兴、詹光、单聘仁等贾政看重的清客相公们行礼。

贾政见其能领受他的教诲,又如此知礼,恭敬之中保持着不卑不亢之态,便愈发入了眼,连连点头。

又经此打岔,淡化了方才恨铁不成钢的怒气,再看宝玉,也没了先前那样大的火气。

随意教训指点了两句,让其用功读书后,就听大厅门外传来通报声:

“顺天府通判,傅试傅大人到!”

……

PS:说两点,一,关于贾母生辰之日。

原著中就有两个说法,一是过了灯节,与宝钗撞了个巧,也就是正月二十一。

还有一说法是八月。

这个不影响什么,所以就选了头一个说法。

第二点,关于上一章争议比较大的问题。

老书友多是从上本书跟过来的,对这种说法真的见多了,所以觉得太水。

但新书里又不得不定下基调,否则好多新书友还以为贾家是个乡村地主家,只要贾琮中个秀才举人,就能全家跪舔。

至于行文散的问题,是因为我寻的那些论证观点,都是从红楼前八十回里自己总结出来的,有点像论文了,故事性就差了许多。

确实还是心急了些,完全可以在后面故事中一点点展露出来。

只是不集中论证,又怕没有说服力,逻辑性连贯不上。

所以只能这样,抱歉。

同类推荐
  • 雾锁峨眉:蒋介石谋取四川纪实

    雾锁峨眉:蒋介石谋取四川纪实

    1935年,红军经川边北上抗日,一部分红军突然迂回直扑四川省省会成都,让领教过红军厉害的“四川王”刘湘慌了手脚,不得不请求执中央权柄的蒋介石支援。蒋介石趁机插手四川:在峨眉山办军官训练团,专挖刘湘“墙脚”,同时,在重庆派驻中央参谋团。从此,双方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明争暗斗。而当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民族生死存亡一线之时,具有民族正义感的刘湘舍弃一切,毅然率数十万军出川抗战。一时,“无川不成军”,激昂慷慨悲壮。
  • 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

    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

    《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一书,是作家冉云飞有关巴蜀历史研究的又一力作。书中主要以明末清初红苕入川为开端,试以时间为线索,将看似微渺的个体事件一以贯之,见微知著,倾力于揭示近代文明与蜀地之间的冲撞,并进一步以蜀地为缩影,反映中国的特殊历史境况。本书叙事虽平实,情感却激荡;虽力图掩饰内心之扼腕叹息,却时刻流露出作者历久弥深的乡情,以及对时代之“不得已”的种种挣扎。作者对故乡沦陷实质力透纸背的见地,异于文人单纯慨叹工业文明冷却农耕文明的质朴乡情,而更多着墨于地情国情,氤氲历史气息,落墨之处,尽显对家国历史的反思。
  • 汉虞录

    汉虞录

    一问敌叩国门,匹夫当如何?披甲持戟,背国死战一问山河破碎,读书人当如何?头悬国门,取义成仁一问社稷为墟,帝王将相当如何?皆已死国,谈甚如何既如此,汉当亡,虞当立,此为天意!
  • 素封

    素封

    郭嘉在高考考场奉作文话题穿越,穿越至西汉文帝时,机缘巧合,成为最有影响力的一代平民,后来人们尊称他为“素封”,也就是无官爵封邑而强比封君的人。
  • 超级大酋长

    超级大酋长

    为了部落!我来!我见!我征服!华夏国内某省立博物馆副研究馆员石熊,在美国参观期间遇到车祸魂穿1764年的北美,并附身于一名十六岁的北美印第安人身上,从此展开了轰轰烈烈的辉煌一生。在这个时代,独力战争还没有开始,来自欧洲的殖民者蜷缩在十三个殖民地不敢西进,而远在大洋另一端的欧洲大陆也正是人脑子打成狗脑子的时候......这可以说是北美大陆最混乱的一个年代,同时又是北美印第安人最后一个好时代。而被誉为“神之子”的石熊又该如何带领他的族人在这个时代作出属于他的一幅壮丽画卷呢?本书虽然是老墨第一次尝试写历史类的书,但老墨也是一名完成了五本书共计超过千万字的作者了,而且从来不曾断更过,所以还请各位看官放心收藏!
热门推荐
  • 某次元的温情物语

    某次元的温情物语

    此文男主有多位异性知己,不无脑。刚来到伊苏八的世界,他就捡到了一把万能的神器。在汪洋大海中的孤岛上。他不是一个人,在他身边有着数位男女好友,他们都是伦巴底号的乘客。看似平静的岛上危机四伏,恐龙怪物等生物层出不穷。他还在此相遇了一位红颜知己,为此不惜一切代价,跨越亿年,想要改变了她们的命运。伊苏八的世界与超次元海王星的世界紧密相连。就在他以为一切结束的时候,他却发现,幕后黑手,才刚刚露出獠牙……
  • 神州奇侠别传·唐方一战

    神州奇侠别传·唐方一战

    她是一直不惯于在人前淌泪的女子。她认为流泪是弱者所为。──做为一个女子,可以温柔,可以温顺,但不可以动不动就流泪:流泪也分为两种,感动伤心时流泪不妨,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一个还会流泪的正因为他仍有情,唐方觉得自己正是个多情女子;可要是受了委屈、觉得恐慌时的泪就不能流,而且还万万流不得,因为在劣势时流泪,岂不是示弱?在软弱的时候流泪,岂非博人同情?人生在世,有强有弱,何必把自己列作弱者那一类,让人同情!唐方一向觉得向别人博取同情是件可耻的行为。
  • 人皇轩辕决

    人皇轩辕决

    曾经的他是乌托城中的天才,可是一夜之间,又成了乌托城中人人看不起的废物,他看尽世间的人情世故,天才归来,吊打曾经欺负过他的人
  • 法句经

    法句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异世流云

    异世流云

    我在刚成年之际就能成功炼制出魔法武器。不好意思,那是我三岁初学炼器时捣鼓出来的失败货色,本小姐用来切烤肉。我老师是药剂师公会的会长,会配制宗师级别的药剂。药剂?不是我打击你,太落后了,本小姐两岁就开始用灵液来泡澡,仙丹,听过吗?没有?哎,算了,这种新时代产物哪是你们这些土包子所能见识的。我的魔宠是高贵强大的巨龙。龙?那叫龙?高贵?强大?你个爬虫,丑八怪,四脚蛇,再敢在本小姐面前自称龙族,我一把火烧了你的翅膀。我们家族的天才少主拥有八个神分身。神分身?八个?本小姐的仙术撒豆成兵一施展成千上万的分身,淹都淹得死你。紫夕云,修炼天才,全能奇才,妖孽的让天也为之嫉妒,她到底有着什么特殊的身份?恐怖的天资,异样的身体,神秘诡异的紫色血液,血脉传承的功法,一次又一次的穿越…是巧合?意外?命运?抑或责任?
  • 一世别殇

    一世别殇

    一生一世两双人,不负君恩终难全。一世情绝,越过忘川,下世所愿,不与君逢。
  • 三国全史(全集)

    三国全史(全集)

    三国,一个英雄辈出,烽火连天,刀兵四起的时代。三国,一个智计并出,分分合合,合合分分的时代。鲁迅曾说,中国是一个有三国气的民族,一直以来,受文艺作品《三国演义》、电视剧《三国》以及易中天《品三国》的影响,人们对三国所发生的事都似乎早有定论,但历史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有没有被误读误解?南门大守耗费20多年时间遍查史籍、分析史实,亲历数十处三国古遗迹,用正史的笔触、全史的概念,数易其稿,撰写了皇皇巨作,为读者讲述三国的历史真相!真相往往会颠覆观念,超出想象!让人大跌眼镜!
  • 疑龙经

    疑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皇子与仙姑

    皇子与仙姑

    达菲是新国功臣的后代,祖上和其他三家共有八卦山的地盘,她母亲是修仙大家族的庶女,因为执意嫁给父亲,被亲舅舅打伤后几年就病死了,自小在散修父亲督促下修仙的达菲,在她六岁的时候父亲被修仙大门派的青城山人害死了。达家的族长当时说二爷爷,而在阆仙域修仙的大爷爷,因为进步极慢而被掌门人劝退了。他回到达家以后,担心家族被其他三家欺负,就冒险把阆仙域的修仙课程的一部分传授了达菲等五人。这下子闯下了大祸,被他亲弟弟二爷爷暗中告发,他本人被当成阆仙域囚犯囚禁,听了他传授课程的五人都被当成了阆仙域的奴隶,第二年就要去阆仙域服役。达菲在一次进山去给大爷爷采药的时候,遇到了二爷爷的孙女达美燕,她和男友一起气愤达菲不听话,把她采集的低级妖丹强行塞入了他口中。达菲中了剧毒,偏巧这时候阆仙域来选拔人才的两女一男,为了抢夺一块灵石拼了起来,名叫清风的女孩发怒把灵石引爆,清风的灵魂进入了达菲的身体,从此以后就是达菲了。达菲因为吞噬了那些各色妖丹,体内有了八系元素力,对于修仙极为有利,后来她逃跑途中和阆仙域结仇,又和鸠鸣山人结仇了,后来路遇皇家皇子姬林,成了姬林的追求者。在姬林的帮助下冒名进入了阆仙域学习修仙课程,从此,缕缕有了奇遇,不但报了仇,还被修仙界尊称为仙姑……。她们还发现了一个洞天的存在,和姬林等五个好友进入了洞天修行,最后和姬林晋阶太乙散仙,潇洒的遨游在各个仙境。
  • 熄燃

    熄燃

    世界的本源靠最为强大的灯者燃烧灵魂来延续。但是,现在最后的灯者即将烧尽灵魂,走向灭亡。世界各地的灯者机构开始筹备,选出下一任的最为强大的灯者,来为这个世界续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