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11300000063

第63章 国子监名额

荣禧堂。

场面一时有些尴尬,也有些凝重。

能让一个孩童,生生将字体写出禅意,那得抄写多少遍佛经?

都不是没见识的,京官虽穷,可能在工部为官的,基本上不会出现穷官儿。

家大业大,内宅事也就多。

阴私之事,见怪不怪也就不新鲜了。

可寻常的阴私之事,又怎会放在台面上来说?

放在台面上来说,就不叫阴私事了,那叫丑闻!

此刻,当着三位文坛大德,还有大半工部同僚的面,揭开了贾家的丑闻,可想而知,贾政此刻的心情,是何等的……惨烈!

好在,宋岩给他递出了台阶:“存周啊,贾家注重孝道,是极好的事。

只是要思量,过犹不及。

不要将我名教的一棵好苗子,熏染成了沙门子弟,那就不美了。”

贾政躬身道:“政,汗颜矣。”

曹永在一旁忙道:“诶,存周不必如此。

吾等岂不知汝之为人?

亦知汝之难处。

只是,家有良才美玉,还要多爱护些才是。”

贾政愧然道:“必当如此,必当如此!”

李儒笑道:“松禅公,润琴,到底是何等书法,竟让你二人如此惊叹?何不让吾等也目睹一番!”

他这是故意岔开话题。

君子所言,当不涉阴私,不揭人短。

而且李儒心中其实已经很疑惑了,曹永倒罢,虽然他话最多,可都是因为宋岩而谈。

关键是宋岩,此老往日里苛守礼法几不近人情。

今日所为,却大出人所料。

放在往日,他断然不会谈论旁人家的内宅私事的。

再多不平事,那也是旁人家事,岂容外人指手画脚?

这绝不合君子之道,也不合礼法。

却不知今日缘何如此……

李儒只能将此事之过,再次放在了衍圣公身上。

至于衍圣公孔传祯又为何如此看重一豪门庶子,他就不得而知了……

但无论如何,他都不愿让场面继续尴尬下去。

传言出去,贾家固然出丑,他们所行同样非礼。

听闻李儒所言,宋岩将手中一叠纸笺递给贾琮,道:“送与诸位大人一观。”

贾琮将誊抄的六七页纸,分发给诸人。

贾政手中的,便是贾宝玉所作的诗。

只是这个时候,已经没谁在乎那些诗了。

能在中央六部做正官的,基本上都是科甲出身。

虽未必皆为书法大家,但起码的眼力还是有的。

自然都能看出贾琮字迹的不凡之处。

一时间荣禧堂内,惊叹连连。

然而就在这时,面色一直未缓过来的贾政,在凝视了手中纸笺半晌后,忽然说了句石破天惊的话:

“李祭酒,自下官长子早逝后,贾家应该还有一黉门监的名额空缺。

下官想将这个名额,给予贾琮。”

此言一出,莫说贾家诸人,连宋岩、曹永、李儒等人都震动了。

只是,即使如今已是贾琮恩师的宋岩,面上也没甚喜色。

反而皱起了眉头。

贾政见状,眼中闪过一抹无奈。

他若有其他法子,又怎会出此下策?

他难道就不知,此举会让贾琮在府内的地位愈发微妙艰难?

他知道,可是,他却实在没有其他的法子。

国公府内的形势,太过复杂。

因为贾家自有族学,还是先祖所立。

所以从祖辈起,贾家历代子弟就全都在贾家族学内启蒙读书。

一代又一代,莫不如是。

若是去别的书院读书,首先从孝道上就说不过去。

这让外人如何看贾家先祖所设之族学?

莫非连自家子孙都看不起祖先所立族学?

再者,连贾琏、贾宝玉等嫡子,都要在贾家族学里读书。

难道贾琮一介庶子,就有何资格去外面书院读书?

完全不可行,也不能行。

在孝道大于天的年代,敢在这方面特立独行者,那就是在作死。

偏生,贾琮在贾家族学读书的资格,又被贾赦给废黜了。

他若想再回族学念书,必要经过贾赦返口。

然而以贾赦的性子,这相当于按着他的头低头认错。

莫说是贾政,就算贾母都难做到这一步。

而且,贾母也绝不会为了贾琮去这样做。

如此一来,贾琮两条进学之路,就都被堵死了。

他虽能自学,可贾政以为,若没有名师教导,单靠一个孩子自己去悟,本就艰难险阻的科举之路,会变得愈发荆棘丛生……

况且,这让外人如何看待贾家?

所以,他实在无法,只能此下策。

贾家作为勋贵世家,除却武勋上的诸多福利外,还有一项祖宗余荫福利,就是每代可荫一子,入黉门监读书。

黉门监,便是国子监。

东府的贾敬、贾蓉,荣府的贾珠,都曾走此路。

不同的是,贾敬、贾珠是认真进学,要取功名。

贾蓉不过是混个出身罢……

贾琮若也走此路,既可避开贾赦之难,又不怕别人攻歼贾家义学。

因为国子监乃中央官学,非私塾。

可得两全其美。

只不过美中不足的是,尽管贾家人大多不把这个就比秀才高一些的出身放在眼里,却不代表,他们甘愿看到这个出身落在一介庶子身上。

贾母王夫人等人,也都不会愿意。

所以明眼人都看得出,这不是一个好法子。

会把贾琮推向贾家内部争斗的巨坑……

但为了让贾琮能够进学,贾政也顾不得其他了。

他打定主意,若是哪个敢以此非难贾琮,先过他这一关!

久不愿和府上一些人理论,不是不敢,只是怕麻烦。

此次谁敢坏事,他绝不愿再忍让。

贾政虽打定主意,可宋岩、曹永、李儒等人还是纷纷凝眉,皆以为非良策。

在他们看来,此事引发的后果,并不会以贾政的意志而削弱多少……

只是涉及荣国府内利益划分,他们哪里能插得上口?

若贾政铁了心这般做,李儒这个国子监祭酒都拒绝不得。

然而就在这时,众人就见贾琮大礼跪拜,声音哽咽道:“琮,谢老爷慈佑之恩……”

这话一出口,贾琏等贾家子弟的面色自然皆是纷纷一沉,眼神多有阴霾。

宋岩等人的面色也不大好看……

儒家君子,最看不得“见利忘义”之辈。

尽管贾琮所行,或许算不上见利忘义。

可是……

众人都清楚,贾家这个荫监名额,无论如何都轮不到贾琮来继承。

这就属于“不义之财”。

不过没等他们心起厌恶,就见贾琮抬起头,眼睛微红的看着贾政,道:“琮虽感念老爷慈爱庇佑之恩,只是,琮却万不敢有非分之念。

嫡庶之别,纲常之本。

琮得老爷护佑,衣食无忧,又得墨竹院以读书,实已心满意足矣。

焉敢再窥视其他?

再者,琮若蒙心受之,岂不置老爷于非议之境?

若如此,琮虽万死,亦难辞其咎也!”

这番话,让贾政心中感动无比且不提,宋岩等人才是最满意的。

他们为何会被人划为旧党中坚,说他们顽固守旧,不知变通?

就是因为宋岩等人恪守祖制礼法,几无人情可言。

他们认为,礼教纲常,乃国之本也。

譬如在皇后有子时,就算这个皇子是个傻子,也一定要扶持为太子。

国事可由朝臣署理,太后也可监国,但纲常却不能乱。

纵然太子有万千错处,只要不违逆孝道,就绝不可轻废。

可想而知,这些人的世界观是怎样的。

而今日宋岩如此反常,几违礼道,其实也有此类原因……

虽然皇宋已成飞灰,但血脉依旧尊贵。

且七百年尊儒之德,值得他如此为之。

若非得孔传祯秘信告知,他又怎会有今日之行……

只是,他依旧希望看到贾琮是一个遵礼法的人。

而贾琮也正是揣摩了这些旧党的心性,才会拒绝贾政这一提议。

当然,就算没有如此,他也不会为了一国子监的名额,就早早变成整个贾家的公敌。

这个时候,还远不是贪心之时。

但他没想到,贾政却被他的懂事明礼感动坏了,反而愈发坚定的心思,道:“琮儿不必多想,此事由我做主。

如今家里就你一个读书用功的,不给你给哪个?”

贾琮丝毫没有犹豫,道:“老爷,要给,也当给宝玉才对。”

贾政闻言,冷笑了声,看向后面的宝玉。

贾宝玉根本不用贾政看,听贾琮一说他心里就咯噔一声。

刚才贾琏等人都不自在,可唯独贾宝玉根本没把什么黉门监放在心上。

见他们为了一个名利玩意儿推来让去,他早就不耐烦多时了。

只觉得一群人俗不可及!

也只盼这场无聊透顶的劳什子东道早点完了,他好回去和姊妹们高乐去。

谁知他远远躲在屋檐下都挨雷劈,生生躺枪啊!

王八孙子才想去那鬼地方呢!

让他去国子监读书,还不如直接让他去死的好……

根本不用贾政瞪,贾宝玉就“动力十足”的上前,跪在贾琮身边,道:“老爷,儿子不如贾琮用功。

再者,他虽只比儿子大半天,那也比儿子大。

老爷素来教诲儿子,要明长幼有序之礼。

何况,贾琮学问比儿子做的好,功课扎实,这是学里太爷说的。

再者,儿子可以去学里读书,不必去国子监。

还是让贾琮去吧。”

贾琮摇头,语气坚定道:“宝玉不必多说,这个监生之位,我万万不会去的。

老爷太太对我恩重如山,你的韵诗作的也比我好,所以你去才应该。”

贾宝玉都快哭了,你不想去,可以让贾蔷、贾菖、贾菱他们去啊。

干吗非给我挖坑,牵扯我作甚……

他用比贾琮还坚定的神色,用力摇头,道:“你也不必再说,老爷说是你去,那就你去。

我……我是万万不会去的,你莫要逼我。”

他们二人这番“谦让”,落在其他人眼里,就都有些傻眼儿了。

那些大人们都是阅人无数的人精,哪里看不出贾琮和贾宝玉两人的“谦让”,都是出自本心!

这就太难得了。

国子监监生之位,在贾琏、贾蓉等混混眼中不值钱。

可是这个位子,却是可以直接参加乡试的!

大乾多少读书人,皓首穷经,破家舍业的赶考,都难熬得一个秀才功名。

尤其是在科举大省,每回下场都是二三千人追逐那么几十个名额,堪称地狱模式。

在这些读书人眼中,这个名额,是无价之宝。

也只有勋贵家族,才会不那么当一回事。

但不当一回事,也是相对的。

有资格不当一回事的,是因为能够轻易得到。

比如贾蓉,比如贾宝玉。

其他人却是基本上没有机会得到。

若是将这个名额给贾蔷、贾菖等人,他们必是愿意的。

因此看到这一幕,曹永撵着白须感叹道:“闻德、知礼、非祸,存周果不欺我。”

李儒也颔首笑道:“古有孔融让梨,今日贾家复现古礼,可为一佳话尔。”

宋岩看着底下仍旧相互推让的两人,缓缓颔首。

……

同类推荐
  • 隋唐之枪绝

    隋唐之枪绝

    隋末刀兵起四方,黎民涂炭遭祸殃。官逼民反民必反,农民起义有瓦岗。
  • 乾道无常诀

    乾道无常诀

    三国乱世,本就没有错对,有的只是立场的较量。天道无常,朋友或敌人的选择全凭内心的好恶,主角的选择多种多样。或帮黎民摆脱战争之祸,以一己之力对抗数万大军;或助皇帝肃清叛贼,巩固魏国统治,成就一方霸业;或与原本的叛军合谋,共同扶持一位来历不明的皇子;或远遁他国,扶持亲魏力量,待到来年卷土重来,名垂千史。本作有四大结局供朋友们自由选择。天道无常,有时一念便定下了一生。
  • 西晋世子

    西晋世子

    这是一个故事得从公元265年的上元节说起。。这个故事就从,司马衷遇到蘭妍开始讲起。
  • 三国之兴汉封神

    三国之兴汉封神

    诸葛亮黑化,修炼禁术唤醒前世记忆,摆出上古大阵!张鲁进入天师道秘境练成法术,召唤鬼卒出战……结束三国乱世之路如此艰难!(欢迎来给你心目中最喜欢的三国人物封神,感谢你的收藏和所投下的每一张推荐票、月票,感谢你的订阅和任何形式的支持。)
  • 说战国1:变法图强

    说战国1:变法图强

    《说战国之一变法图强》分季联播,好戏连台。战国大幕的揭开,要从两个人的对决说起:智瑶VS赵无恤,在残酷的晋阳围城之战中,智瑶几乎将赵无恤逼入绝境,然而一个谋士导演了一场逆转胜,终致三家分晋,世界似乎恢复了平静。在这短暂的平静中,一个阶层犹如地下的岩浆在涌动,那就是“士”。士,整个阶层在垂死挣扎。他们从有国家保障的生活,沦落到朝不保夕,生死难料。他们有的悲哀认命,有的则要奋起反击。于是,李悝、吴起、商鞅纷纷登上历史舞台,主导变法图强的三季大戏。三个变法收获不同的结局,有成功有失败,然而,令人不寒而栗的是,那个变态的变法,竟然成功了……
热门推荐
  • 公子,借个火

    公子,借个火

    穿越过来砸中皇帝的不一定都是女人,比如我这倒霉的男主;皇帝的狗与后花园不是人人都爱,比如我这痴汉的女主。不是皇亲不是国戚,他只是一介小小低调的侍卫长;不爱皇帝不爱国师,她只舔屏皇帝身边的毒舌美男。外表痴憨智障实则腹黑狠毒的女主,遇到一个低调帅气又毒舌,撩妹技能满满的21世纪来客,会碰出什么样的火花?一个是心野天下的操棋女子,一个是不挂天下的闲散路人。当伪装撕破,狩猎易主,他和他还能否一如初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生活英语会话王

    生活英语会话王

    本书共分为四类话题,内容涵盖了日常生活交际场合的50多个场景。全书共分49个单元,每单元下分:巧问巧答、会话工具、会话模板、鲜活词语和趣味阅读五大部分。收录了日常生活中最常用到的食、住、穿、行四个方面的内容,共十四节49个单元,非常实用、易练,循序渐进就可以学会。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动物奇趣(走进科学)

    动物奇趣(走进科学)

    人类社会和自然世界是那么丰富多彩,而这本书所描述的是动物与人类之间的忠诚,动物与动物之间的生存之道。
  • 天赋神盘

    天赋神盘

    人生来就有天赋,有的人刚刚学会认字就会吟诗,有的人拿到剑就知道如何挥舞。有着天赋神盘的叶善对着天赋有着绝对的掌控力。吟诗的天赋我虽然不需要,但既然看见了我就拿走了。剑道,刀道一个都不能少,丹道,阵道也全都要有。天赋:剑流,快速学会剑主的全部剑法。神赋:击杀敌人可以夺走对方所有的气血之力。
  • 中国人的德行

    中国人的德行

    以西方文明的视角,观察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尤其是底层人民的生活,从中发现、总结出中国人的性格,以及中国文化的特质。内容具体、细致、生动,分析透彻,一针见血。
  • 愿你余生安然

    愿你余生安然

    “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这个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上。这是关于我祖母的故事。”楚媛说着,林陌升听着。关于那个时代的故事,那个时代的人,粉墨登场。
  • 重生八零:小妻子,很泼辣

    重生八零:小妻子,很泼辣

    重生后,她回到四十年前,变成了同名同姓的另一个人。爷奶不喜,父亲不爱,上头还有个事事压她一头的堂姐,不怕,有疼爱她的母亲就够了。家里贫穷,乡下村姑,除了长得好看点一无是处,不怕,一双手加聪明脑子成为万元户。心机深沉,泼辣耍狠,名声坏透村里没人敢娶,不怕,那个帅帅痞痞的男朋友是个大忠犬。韩宴恒:大家都瞎了,只有我看到了她软萌可爱。
  • 太阳花的葬礼

    太阳花的葬礼

    我们都不曾懂得,大人留给我们的是什么。只是一味的叫嚣着,希望自己可以不那么痛苦。他们不知道,我们也不知道,我们都深深而不再单纯的爱着。生活是个大骗子,把我们都骗了。太阳花的葬礼,埋葬爱情、亲情和友情……
  • 生死相依

    生死相依

    一代战将王树声与杨炬。两位老总一锤定音,牌桌一撤即成喜堂1944年中秋节。时任陕甘宁边区正副司令员的贺龙、徐向前,见王树声带来一个面目清秀、文文静静的姑娘,高兴得合不拢嘴。可不,别人的孩子都满地跑了,王树声还是个“大龄青年”。瞧着眼前这一对,两位老总开心地笑了。徐老总赶紧叫警卫员把好吃的月饼、瓜子统统拿出来,像久别的亲人团聚,叙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