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67000000215

第214章 分税制

新式记账之法只是一个插曲、一个意外之喜,戴胄并没有忘记来墨府的真正目的。

“启禀大人,墨家村应该征税一万一千三百一十万贯。”中年账房一脸兴奋的禀报道。

“多少?”戴胄和墨顿同时惊声道。

“一万一千三百一十万贯!”中年账房确定的再重复一遍。

戴胄手心一颤,要知道贞观时期,整个大唐每年的赋税不过一千多万贯而已,墨家村一个村庄不过半年缴纳的赋税就这么多,简直达到了一个富裕县的水平。

“墨侯爷已经在皇上面前许下海口,可不能反悔。”戴胄连忙说道。

一万多贯的钱财足够民部做太多事情了,而且这只是上半年的赋税,日后恐怕月月都有大额的赋税进账,戴胄可是亲眼看到了墨家村的账簿,整个墨家村的收入那可是直线上升,以后收的税将会越来越高。

“这是自然不会反悔,在下想问一下,大唐收税的税率是多少?”墨顿问道,他当然不是认为收的多,而是收的少了!

“按照大唐律,所有商税三十税一。”中年账房昂然道。

“三十税一!”墨顿顿时有些恍惚,相比于后世动辄百分之二十左右的赋税,简直是少的太多了。

墨顿不知道的是,虽然唐朝相比于后世的税收也是轻的太多了,大唐平均四千百姓才奉养一个官员,到了清朝直接飙升到四百百姓奉养一个官员。

所以大唐的收取三十税一的确有其合理之处。

一贯钱是一千文,整整一万多贯钱,那可是天文数字,哪怕民部早有准备,专门才用的是墨家村定制的新式四轮马车,载重量惊人,也足足拉了十车之多。

“久闻长安城墨家子拥有财神般手段,果然名不虚传。”戴胄眉开眼笑,有了这一万多贯,民部定然能够支撑到夏粮征收。

而整个墨府中人却一个个如丧考妣的样子,墨家村刚刚脱贫不过半年,曾经饥寒交迫的困境依旧记忆犹新,猛然之间看到这么钱财交税,那自然是心如刀割。

紫衣更是一副玄玄欲泣的样子,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墨二等人一边帮忙民部装钱,一边偷偷的抹眼泪,福伯虽然勉强保持平静,但是怎么眼神的视线却怎么也离不开整整十马车的金钱。

“让戴大人见笑了。”墨顿苦笑道。

戴胄摆摆手说道:“老夫见过无数爱财之人,比这甚着数不胜数,此乃在正常不过也。”

戴胄也曾经做过基层官吏,相比于一些千方百计偷税漏税的丑态,墨家村此举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启禀大人,墨家村的税收已经缴纳,核准无误。”中年账房点头说道。

“好,给墨侯爷开个收据,立即回府。”戴胄大手一挥道,就要带着钱财满载而归。

“慢着!”

顿时一声大喝传来,只见一身绿衣的长安县令急冲冲的从正门进来,在其身后跟着长安县衙的一众小吏。

“苏骆生,这只是何意。”戴胄冷喝道,直呼长安县令的大名。

“墨家村乃是长安县下辖村庄,收税此乃小县应有之事,岂能劳烦上官亲自动手。”长安县令苏骆生口中谦逊,手下可没有留情,牢牢的把马车的道路。

虽说都是收税,但是由谁来收税那自然不同,要是民部亲自征收,那长安县衙一文钱也落不着,要是长安县衙收税,那自然能够截留一部分。

苏洛生眼中精光闪闪的看着眼前的一辆辆钱车,心中顿时呼吸一促,其实何止是民部需要钱,长安城偌大的城市需要钱的地方也是数不胜数。

小事?

戴胄不由的气结,如果他能够一天收上来万贯赋税,把他可以不当这个尚书了,天天去收税都心甘情愿。

不过苏骆生的所言也合情合理,通常收税都是县里收税,再被民部统一分配到各个州县,然而这就牵涉到问题太多了。

许杰低声在墨顿解释了其中的原因,墨顿这才恍然,这不就是后世常见的地方和中央争财权。

“苏县令此事不劳烦你,以后墨家村的赋税就由民部直接收了。”戴胄大手一挥道。

“戴尚书此言差矣,这天下岂能收民部直接收税的道理,如果怎能如此,那还要小县干嘛!以后大唐各州县的赋税都由民部亲自去收的得了。”苏骆生不由出言讥讽道,他能够坐稳长安县令也是根基深厚,丝毫不惧戴胄,而且他最近因为全城预警系统,政绩斐然,正是晋升的紧要关头,正是需要钱财来打造政绩的时候,自然寸步不让,更何况墨家村的赋税每年那可是一个天文数字,岂能就此放手。

戴胄也是闻言一阵气结,让就凭民部这几个人,去整个大唐收税,那简直是天方夜谭,所以要想收税还是要靠这些县令的。

二人争执不下,面对如此巨额财富谁都不愿意让步,而且这还关系到以后源源不断的赋税。

“不若正主在这,那就看看正主愿意将赋税交给谁?可否?”戴胄将矛头转向墨顿,在他看来自己毕竟是一品大员,墨顿定然会做出一个明智的选择。

墨顿顿时想要骂娘,一个是尚书大人,一个是县官又是现管,这不是让他架在火上烤么?

苏洛生也想明白其中的关卡,要论优势自己也不是没有机会,也就点头同意戴胄的想法。

“民部乃是掌管朝廷开支,定然有很多紧急之处急需用钱。”墨顿道。

戴胄顿时捋须点头,暗道墨家子上道,得意的看着苏洛生铁青的脸庞。

然而墨顿语气一转又道:“而长安城乃是帝都之地,关系大唐之脸面,日常的维护管理更是成本不菲。”

苏洛生顿时脸色由阴转晴。

戴胄心中顿时暗骂墨顿这个小鲶鱼滑溜,竟然还想两不得罪,不由得怒哼道:“照你这么说就没有解决的办法了!”

墨顿摇摇头说道:“办法倒不是没有。”

“哦,说来听听?”戴胄说道。

“自古以来,民部和地方财权之争从未停息,民部收得多,地方则困顿不堪,如果民部收的少,则国家羸弱。”墨顿一针见血指出问题的所在。

戴胄乃是经济大家,当然知道墨顿所说的道理。

“以小子看,一县的税收大致有限,不若将一县的赋税按照一定的比例划分,一部分大头直接充入国库,称之为国税由民部统一调配,另一部分则留在地方,称之为地税,作为地方公帑。这样一来,既能保证民部财源稳定,又能解决地方困顿之危。”墨顿直接将后世地税国税的理论灌输给二人,虽然没有后世划分的那么细,但是相比于大唐的有地方收税,民部统一规划的粗糙税制要强得多。

苏洛生顿时眼睛一亮,他就是截留这批赋税最终大头还是要上交民部,而且所花的赋税也要禀报缘由,再说,戴胄毕竟是上官,他不可能一直顶下去,他刚才态度强硬也是迫不得已,否则民部统一支配,这笔钱落到谁头上那还不一定呢javascript:!

如果能够按照墨顿所言称为常例,能够留下一部分财税自由支配,那自然是最好不过。

“国税,地税。”戴胄越想眼睛越亮,只觉地打开了一个新得税收大门,在他以前收税的过程之中,可是清楚的感受到来自地方的阻力,如果以此划分,只要有收税的地方,就少不了民部的赋税,而且能够刺激地方积极收税,因为税收越多,地方相应拥有的财权越多。

“墨侯爷果然不愧是国之栋梁,国税地税之分,老夫定然会上奏朝廷,让朝堂诸公商议。”戴胄郑重道。

“戴大人过奖,小子不过是由二位争执油然而发而已,实在不敢居功。”墨顿谦虚道。

“墨侯爷不必过谦,如果此法通过,定然将会是大唐地方之福。”苏洛生感慨道,中央将财权统一收走,地方用钱捉襟见肘,就算是有政治抱负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苏县令,这些赋税既然本官亲自来收,自然不可能交付于你,不过你之前上表之事,本官现在就可以给你应准此事,明日你就可以去民部领钱。至于墨家村以后的赋税,待本官上奏朝廷此分税之法之后,再行定夺。”戴胄一锤定音道。

“谨遵上官吩咐!”苏洛生郑重道。

同类推荐
  • 穿到秦汉当王爷

    穿到秦汉当王爷

    我叫王勇在我新婚第二天,来了一个神秘组织,他们给出100万的报酬买下我的成人用品店,并让我签署了一份秦汉体验协议,就这样我和我的妻子王雨涵一起穿越到了秦汉时期体验生活。
  • 智多星吴庸

    智多星吴庸

    以武为尊,天下纷纷。智者谋士,茕茕孑立。吴庸没别地爱好,就想改写历史。只因武夫们永远不懂,智慧才是第一生产力。
  • 归鸿祭

    归鸿祭

    “哥哥,咱们会一起创建一个伟大的王朝的。”弟弟坐在屋脊上看着远方的旷野道。“你怎么知道?”哥哥揉了揉弟弟的脑袋,温柔地笑道:“就因为你是从未来来的?”“哎呀,哥哥你相信我啦。”弟弟吐了吐舌头“联突厥,破长安,平李密,灭窦建德,我的历史可是得过满分呢。”“那你是怎么过来的?”哥哥看着弟弟认真的面孔,深色依旧温柔。“我也不知道。”弟弟神色黯然道:“我记得我是和我的亲哥哥一起的,但是...我现在找不到他了。”“那你就把我当你的亲哥哥吧。反正咱们本来就是亲兄弟。”哥哥笑道:“按你说的,咱们一边创立一个伟大的朝代,一边找你的亲哥哥。”“好。”弟弟点头。“世民,快下来吧,赶紧睡觉。明天爹爹要去长安献马,别给他添乱。”母亲在院子里喊道。“来啦来啦。”弟弟慌忙答应,却扭头吐了吐舌头,轻声道:“我要告诉妈妈你也在上面。”“臭小子。”哥哥轻轻敲了下弟弟的脑门笑道:“赶紧去睡吧。”弟弟下了屋脊,年轻的哥哥看着满天星月,不由得轻轻叹了一声道:“你最终还是没和我说玄武门的事情。”
  • 四川袍哥史

    四川袍哥史

    翻开中国的史书,我们可以找到沙场的断戟,后宫的裙裾,宦官奸臣的龌龊与肮脏也屡见不鲜,然而在中国历史上曾经翻云覆雨,浴血寝骨,令人扼腕长叹的袍哥却被淹埋在历史的烟云里。透过滚滚尘沙,才能看到他们仓皇而依稀的背影,这不能不说是史学上的一大憾事。是的,他们是遥远的江湖,他们中的一些人物及事件多以“匪”、“盗”等让人憎恶的字眼记录在清代、民国甚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档案里面,而他们中的多数只不过是芸芸众生,那些在刀口上舔血、在凌辱中讨生活的袍哥,甚至还来不及搞清楚发生了什么。
  • 强制收徒系统

    强制收徒系统

    历史到底是什么?如果历史不能改变,那为什么会有穿越?如果历史可以改变,那么为什么拼劲一切的努力最后镜花水月?张角怎么死的,郭嘉为什么英年早逝,孙策为何性情大变,孙权的上位真的是天意所归?关羽为何会首级复活,曹操的头风病是真的不治之症还是只是有心人对曹操之死的一种掩饰?南蛮的一把火诸葛亮大损阴德,五丈原镶星,诸葛亮到底是为了自己,还是在拼死保护他嘴中头生反骨的魏延?五胡乱华前的三国,到底是历史的选择,还是有一只看不见的黑手在悄无声息操纵一切?有可能你眼中的历史,只是别人手中的一幅画卷,装在口袋里,根据心情,更改一切轨迹……
热门推荐
  • 末世第一食材

    末世第一食材

    【末世+鬼怪+变异进化】“你们不需要人吃人,要吃就吃我吧!”薛宝树说。他是末世的唐僧,吃了他可以进化异能,提升战斗力。还可以补肾健脾,延年益寿。最关键是:他竟然很好吃!?他有末世最忠诚的士兵,最大的农场,最宏伟坚固的城市......有一段不一样的王者传奇。
  • 苍天有泪(全集)

    苍天有泪(全集)

    美满的家曾是她小小的“天堂”,一夕之间,亲人隔世,家破人亡,沦落街头。他却从她发誓复仇的那个地方,伸出援手。从没有一个地方像“家”一样令他抗拒,从没有一个女孩像她一样令他心动。但血缘和姓名为他打下被仇恨的钢印,爱恨千万,他们该何去何从?雨是苍天的泪水,洗去悔、洗去恨、洗去过往的悲伤,人间终会有爱的天堂,生命终会有雨后的天晴。
  • 在中国屏风上(毛姆文集)

    在中国屏风上(毛姆文集)

    一九一九至一九二〇年冬季,时年四十五岁的毛姆来到中国,溯长江而上一千五百英里,《在中国屏风上》即是他此次行程的产物,五十八篇或长或短、原本可以写成小说的“素材”,连缀成“一组中国之行的叙事”。毛姆为英国同胞展现的是一幅古色古香、散发着浓郁东方情调的“中国屏风”。他以一颗久经世故又不失赤子纯真的悲悯之心感受着、传达着他所碰到的形形色色的中国人的形象;尤其重要的是,他在满怀同情地试图贴近中国风土人情的同时,毫不留情地以批判的态度反映了在中国的英国人的生活真相。因为他始终认为:“写作中,更重要的不是丰富的材料,而是丰富的个性。”
  • 古蜀之肺:大慈寺传

    古蜀之肺:大慈寺传

    大慈寺虽然经历了千多年的发展,但一直没有一部完整像样的寺志,因此其寺庙诸多情形付诸阙如。一座寺庙的历史,没有很好的实物档案和地下文物相互印证,没有较为完备的寺志,那么要说清该寺庙的历史是比较困难的。由远及近,作者顺着历史的光环娓娓而谈,述说着一座寺庙的兴衰。于成都而言,大慈寺今天的地位十分重要,身处城市之心,人文厚重,就像一叶肺片一样,左边是文化新闻区,右边是现代商业区。所以被称之为“古蜀之肺”。这,也正是作者在此书中,游刃有余的表达关键所在。
  • 明伦汇编人事典五岁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五岁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国大教育家的故事

    中国大教育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时锦令

    时锦令

    随着覃朝先后,柳霄婉与先帝的驾崩,紫菱大陆迎来了一个新的开始。三王爷,君翊风在机缘巧合下遇到了安陵颖希。安陵颖希,一个本是唐朝医术精堪的女大夫不幸穿越成覃朝将军府三小姐在一次意外里救了一名俊俏王爷。俩人在巧合下邂逅多次,莫名的情愫开始把俩人拉近。究竟,他们之间会有何发展?
  • 总裁重生,宠上瘾

    总裁重生,宠上瘾

    从16岁到26岁,洛笙追了墨御景十年,墨御景厌了洛笙十年。直到那一天,墨御景看着那个女孩毫不犹豫的替他挡了一枪,在自己的怀里,死了。他发现,自己爱上她了。墨御景自杀了。然后他重生了。墨御景重生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找被自己抛弃了的洛笙。婚后的墨御景“你笑的时候很随意,我却喜欢的很认真。”……“以后离你闺蜜远点,记住你是有夫之妇。”……“老子的女人,我看谁敢议论!”
  • 千里江山之还君明珠

    千里江山之还君明珠

    究竟是爱过,不然又怎会心甘受骗;究竟是不爱,不然又怎会狠心欺骗。
  • 故事会(2016年5月下)

    故事会(2016年5月下)

    《故事会》面向大众,贴近生活,充盈时代气息。它以发表反映中国当代社会 生活的故事为主,同时兼收并蓄各类流传的民间故事和经典性的外国故事。在坚持故事文学特点的基础上塑造人物形象,提高艺术美感。力求口头性与文学性的完美结合,努力使每一篇作品都能读、能讲和能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