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67000000886

第884章 大唐麻沸散

东宫之中,名医云集,其中为首的当属孙思邈和华老,墨家墨五在一旁陪同,仔细的查看李承乾上一次的病例。

“二位神医,太子的足疾就仰仗二位了。”李世民深吸一口气道。

孙思邈朗声道:“陛下严重了,医家承蒙太子殿下照顾多年,如今是时候回报太子殿下了。”

华元郑重的点头,医家百废待兴,墨医院成立之时,墨家也是刚刚兴起,当时全赖李承乾支援场地和钱财,这才得以渡过难关。

哪怕是太医,也不会愿意冒着风险为李承乾再次医治,治好了固然是大功一件,治不好则是大罪,而医家则不然,既然得到了李承乾的恩惠,自然是义不容辞。

而且他们已经有过了多次的手术实验,已经有了相当的把握,况且在现有的医学条件下,已经达到了他们水平的极限,再等之下恐怕也不会有太大的突破,这才通过墨顿之口,转告这个消息。

“二位神医尽力即可,本宫知道药医不死病,一切后果只有本宫承担。”李承乾坚定道,他知道眼前的两位乃是当世最厉害的神医,如果连他们都治不好足疾,恐怕就再也没有人医治了。

“多谢太子殿下厚爱,不过具体的情况,吾等作为大夫还是要向陛下和太子殿下说明。”华老郑重道。

这一次李承乾的足疾属于外科,乃是由他主刀,自然是他来说医嘱。

“华神医请说,我等洗耳恭听。”李世民客气道。

华老拿起李承乾的病例,郑重道:“老夫曾经多次研究太子殿下的病例,再经过此次诊断,基本可以断定太子殿下的病情是因为第一次受伤之后,骨骼并未完全扶正就已经愈合,并未长好,这才引发了足疾。”

这个并不稀奇,在现在医学条件如此发达之下,依旧有接骨接歪的,更何况在那个仅仅凭经验,外科极度落后的时代。

李世民顿时勃然大怒道:“这群太医是吃干饭的么,竟然会犯下如此大的失误。”

不少太医顿时露出惶恐的神色,当时诊断李承乾的病症的时候,可还有他们的一份。

华老摇头道:“陛下错怪太医了,太子受伤之时,医家乃是一盘散沙,而且当时太子殿下伤在骨骼之内,太医的医治并无问题,哪怕是当时老夫和孙兄在恐怕也不一定能够做到更好。”

不少太医顿时向华老投向感激的目光,有了华元和孙思邈替他们背书,他们才能过此一关。

“可是已经过了数年之久,太子的足疾可还有机会痊愈。”李世民担心道。

华老点了点头道:“既然没有长好,唯有此骨重新敲断,再行续借。”

“重新敲断续借。”

众人听到这个不可思议的方案不由眉头一皱,这个方案看似简单,但是所有人都知道其中的难度。

华元点了点头道:“这其中有两大难点,其一,想要精准的遭到此骨的位置,则必须解剖开脚部皮肉,虽然有伤口缝合之法,但是依旧有伤口感染的风险。

“其二,则是断骨之痛可不是谁能轻松承受的,如果病人忍不住乱动,恐怕将会引起更大的病症。”华元凝重道。

“那怎么办?”

李世民心中一忧道,他可是知道剧烈疼痛之下,普通人根本难以承受,毕竟关羽刮骨疗毒只是一个传说而已。

李世民看了华老一眼,他可是知道当年曹操杀华佗的心情了,华佗竟然想要剖开曹操的脑袋治疗痛风,好在华老没有其先祖那么疯狂,仅仅剖开李承乾的脚而已。

李承乾心有余悸的点了点头,他可是知道自己第一次受伤的时候,是何等的痛苦。

华元看了李承乾一眼,意味深长的说道:“不过这并非没有解决的方法。”

李世民灵光一现,看着华元惊喜道:“莫非医家已经破解了麻沸散。”

李承乾不由精神一振,麻沸散可是华夏赫赫有名的神药,乃是华老先祖华佗的得意之作。如果由此相助,定然手术成功几率大增。

华元点了点头道:“经过老夫和孙兄的不懈努力,终于破解了先祖麻沸散的主要成分曼陀罗。”

“曼陀罗?”李世民眉头一皱,道:“据朕所致,曼陀罗乃是剧毒之物。”

“然也!”华元毫不犹豫的点头道,“这就需要孙神医精准的控制曼陀罗的用量,并在手术后为太子殿下解毒。”

“此乃孙某的职责。”孙思邈躬身道。

看到孙思邈众人的原本担忧的心,不由得松了下来,有孙思邈亲自施展曼陀罗,那安全性自然有了保障。

“除此之外,还不知太子殿下的酒量如何?”华元突然问道。

“酒量?”众人顿时不解的看着华元。

华元解释道:“老夫可没有先祖的本领可以制出完美的麻沸散,然而我大唐的烈酒则是上佳的麻醉器,太子殿下以酒服用曼陀罗,非但可以减少毒性,而且效果更佳。”

烈酒虽然没有麻沸散那等神奇的功效,但是却能够大幅度的降低痛感,这是医家行医之中发现的现有较为有效的麻醉手段了,而且史书上的麻沸散同样以酒服之,想必同样是这个原因,当然汉代的酒可比不上大唐的蒸馏酒。

以酒作为麻醉剂,减少曼陀罗的用量,固然不能让患者完全丧失痛感,但是李承乾的伤处在脚上,乃是最容易控制的地方,这也是医家商议最为稳妥,成功的几率最高的方法。

“那就有劳二位了,此次手术,无论成败朕不让不会怪罪于医家任何一人。”李世民郑重承诺道。

“多谢陛下!”孙思邈和华元郑重道。如今的大唐虽然没有医闹,但是有李世民如此保证,更让二人宽心不已。

“既然如此,那就开始吧,还请太子殿下饮下此酒。”孙思邈在一旁端上一碗药酒,其中自然已经泡好了曼陀罗。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一饮而下,很快陷入了昏迷,被推了进去。

同类推荐
  • 凤凰山的男人

    凤凰山的男人

    凤凰山安家大院的天林、天锡、天孝三兄弟是唐朝平西大元帅安崇诚的后裔,家业发展蒸蒸日上。然而,在清末混乱的世道下,内有天傅、四老爷等族人使坏,外有黎道强、张麻三等强敌作对,加上县衙腐败无道,把天林逼上了绝路。故事从天林的银号出现存银吃紧、黎道强闹事开始,引发了天林向四老爷要帐、天林失落河中生死未卜、安家大院因一时无力偿还债务而众叛亲离等一系列环环相扣的情节;后来,又因为猫耳岭马蜂、赵明出手,救天林于水深火热之中,引发了黎道强害死小翠、谋杀亲爹,并嫁祸天林而被入狱等意想不到的事情;难为可贵的是,天林的妻子刘国秀为了保全大院和天林,一个弱女子费尽心思、吃尽苦头,甚至不惜变卖家业,就连天锡、天孝为了拯救大院和天林,能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只身犯险,苦寻失联的大哥、勇做冲锋陷阵的小卒……苦尽甘来。以清官省府巡抚二老爷的出场作为转折,揭示了坏人终会遭到惩治、好人得以保全的正能量。故事结束时,特意把天林刻画成一个英雄,以武德战胜坏人的光辉形象。人物塑造:吃货铁牛、吝啬的四老爷、机灵的马玉柔、冤家丁东和瘦猴……情节设计:土家风情花灯戏、过年猪泡汤肉、激情与刺激的打斗……
  • 清史译丛(第四辑)

    清史译丛(第四辑)

    清史研究的中心在中国,优秀的清史专著,应该出自中国历史学家之手,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这也不排斥了解和有选择地汲取外国学者研究中的积极成果,及时地介绍和评析海外清史研究的学术思潮、前沿问题、热点问题和重要成果,加强海内外清史研究学者的交流。
  • 穿入中世纪我的历史大佬群

    穿入中世纪我的历史大佬群

    李晴魂穿到中世纪也就算了,偏偏是个不受宠的伯爵长子,很快连继承权都没有,还要防着弟弟和后母的暗算。你的好友李世民上线。李世民:这事情简单,你先找个门,最好叫玄武门。李晴:这哪有叫玄武门的,呃,等等城堡门可以吗?李晴:终于有了自己的领地,卧槽,这么多封臣要造反,还有贵族要谋我田地和家产。你的好友嬴政上线。嬴政:瓜娃,这么麻烦,你统一一哈嘛!李晴:平息了叛乱,统一了国家,该歇下了吧!公爵大人,教皇大人要你去东征,不服从就要判你绝罚。你的好友大贤良师张角上线。张角:滑稽!李世民:为啥他有头衔。嬴政:就似得,不公平。李晴:教皇已死,国教当立。书友酒馆:一、六、四、一、六、二、九、零、七
  • 军机处二百年

    军机处二百年

    本书以军机处二百年历史为主线,展示军机处在清代历史中的重要作用。当雍正、乾隆两朝国力蒸蒸日上之际,军机大臣们跟在皇帝后面,跃马扬鞭,开拓疆域,无不踌躇满志。到了嘉庆、道光两朝,大清已经开始走下坡路。面对此景,嘉庆、道光的选择是守成,于是军机大臣们也收敛了拳脚,小心翼翼地帮皇帝打点着江山,总算将大清国传了下去。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四朝,是一个王朝由盛转衰曲线图的展示。在这个历史过程,军机处起着什么样的作用,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军机处二百年,一笔厚重的历史,一群出类拔萃的人物,一堆有待挖掘的故事,一个全面而真实的军机处。
  • 武乱大周

    武乱大周

    大周千载,盛极而衰,兴帝逆天而行,国兴族弱,五代单传寿不过三十,杨信登基,天机莫测,八载而定四方,弱冠之年远走天涯,国势复衰,天灾人祸,烽烟四起。杨信回朝欲以一己之力再逆天行,兴衰成败熟可知。以武乱周,成败由人。
热门推荐
  • 末世之孤城

    末世之孤城

    系统:宿主非符合人选。乔宇辰:那你找别人去吧。弱渣乔宇辰从备胎一跃成为主角,从榆阳城中唯一的人类成为这个超级城市的守护者。九星觉醒者?滚蛋,是龙你在这要盘着,是虎你就像个猫咪一样蹲着。丧尸潮?异兽潮?异种潮?管你什么潮!来了你们就留下吧!曙光之城,看乔宇辰打造人类最坚固的幸存者基地。
  • 说好在一起就不分开

    说好在一起就不分开

    同一所医科大学,他是优秀帅气的医生,她是相貌平平的护士,分分合合,兜兜转转,惟愿曾经说好的一切都能如愿,他们不分开,一直一直在一起。若她停下,那就换他走来。
  • 未来三十年

    未来三十年

    本书是中国问题专家郑永年立足国情、前瞻趋势之作。十八大绘就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两年多的时间里,取得了很多成效,也出现了新的问题,比如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速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再低一些;运动式反腐,不断揪出大老虎,如何制度化,从而预防和遏制腐败,避免“亡党亡国”?目前的改革遇到了哪些新的风险?“一带一路”这个新战略的经济逻辑是什么,怎么有助于中国崛起?中国如何处理和周边国家的关系,美国重返亚洲,是在孤立中国吗?本书就是试图通过分析和回答这些新挑战、新矛盾、新力量出现的原因、目前的情势,以及应对的策略,对我们无法确定的未来给予更多的指导。
  • 精灵之最强富二代

    精灵之最强富二代

    颜洛穿越到了神奇宝贝世界。成为了神奥冠军‘希罗娜’的哥哥。有了这一层光环后。他势要做整个神奇宝贝地区,最强的富二代!
  • 系统别怕我来了

    系统别怕我来了

    系统被绑架,主人踏上拯救系统的征途。看王天安如何拯救系统。
  • 忠诚的骑士

    忠诚的骑士

    我是一个骑士,每一天,我都在尽心尽力地保护着公主,让她不受到一点伤害,我很爱她,所以我偷走了她的骨灰,永远地逃离了王国。
  • 小岗村四十年

    小岗村四十年

    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1978年,这个村庄的18位农民以捺手印的形式大胆实行包产到户,开启了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声,在中国现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40年时间过去了,小岗村从“包一代”繁衍出“包二代”“包三代”,营生方式从单一的农业经济,发展出包括服务业在内的多种经营模式。小岗既不平凡,又很平凡,他们在转变的过程中、在光鲜的成绩背后,有诸多鲜为人知的付出和坎坷。小岗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当代中国众多农村的一个缩影,小岗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农村的改革开放史。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作者前后1年多的时间内,数十次走进小岗村,以及小岗村人足迹延伸的地方,采访了100余人,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用《史记》中《本纪》《世家》《列传》的手法,描摹了50多位人物40年来的人生轨迹。通过对“大包干”第一推手陈庭元、“大包干”带头人家族、走出小岗的小岗人、走进小岗的新小岗人的真实记录,客观全面地反映了小岗村40年来风雨烟云和成长成功。除掉严俊昌、严宏昌、关友江、严金昌等著名的“大包干”带头人,严余山、关正标等“包二代”外,书中描写了更多普通的小岗人和新小岗人,比如造电动车的徐家有,李帅和他的兄弟,走向宝迪的刘永旺,女博士严艳等。无论是在小岗,还是在异乡,他们因为小岗,而拥有了小岗人的禀赋,血脉与敢为人先的“大包干”精神相连,与甘于奉献的沈浩精神相伴,书写了更多的别样人生。书中很多人物和故事都是第一次呈现,在写作过程中无论人物自述还是资料索引,作者都力求原汁原味原风貌。不求其他,只为反映中国农村改革40年,书写小岗村的《史记》!
  • 这个俱乐部有毒

    这个俱乐部有毒

    本书已完结!新书《行走的灵气银行》已上传,欢迎入坑!灵气可以存储进卡,还可以交易,苏小牧的灵气银行厉害了!
  • 我是个大夫

    我是个大夫

    我要让医师的光辉,重新在这片大陆上闪耀起来。
  • 精神分析的新方向(卡伦·霍妮作品集)

    精神分析的新方向(卡伦·霍妮作品集)

    本书是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心理学家卡伦·霍妮的经典力作。本书对弗洛伊德理论进行系统批判,阐述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精神分析学理论。内容包括:精神分析的基本概念;弗洛伊德观念的一般前提;力比多理论;俄狄浦斯情结;女性心理学;文化与神经症;神经质的内疚感;精神分析疗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