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28200000019

第19章 铁道线上的守护神

正在家中吃中午饭的李冰,看到黑沉沉的天,像雷公打翻了墨宝。只听见天空一阵咆哮声,雨像箭一样射下来!随着震耳欲聋的雷声,来了暴风雨!简直是暴风“箭”雨,雨顷刻间狂下起来,雷也越来越响,风在吼,雷在咆哮!天空在怒吼!乌云渐渐越来越多,雨夹着冰雹越下越大,接着一阵闪电劈掉了一棵树。姚冰放下饭碗,穿上雨衣,快步出门。

“光军,这次咱们编组站,ZK3更换成--A型才换13台,是不是少了,”薛成龙穿着雨衣,手拿着包裹着雨布的设备配线对着张光军说。

“这个咱们最好别问,领导怎么说,咱们怎么做就行了,别忘了我们是退伍军人。”张光军用扳手拧着固定螺丝。“成龙,你儿子上初中了吧,没事多管管孩子,让孩子少跟那些社会人混。”

“放心吧,我有分寸,不能让孩子再走我的老路。”

“别拿我说的话当笑话。你这辈子就这样了,咱不能毁了子孙的幸福。”张光军摘下草帽,从转辙机上拿起杯,喝了一口加了冰雹的雨水。

转过身木然发现在自己身边站着的姚冰。“李工,你怎么来了?”

“也不看看这什么天气,设备有没有事,”李冰关切的问到。

“光军,你这样,你和成龙,各带一组人从两头接近轨往站内方向巡视,逐个排查,不要遗漏。”

“是,为了安全运输,保证完成任务!”两人异口同声答到。

雨后的清晨,大地消除了自己的炎热,换上了一件清凉外衣,植物吮吸了充分的营养,重新绽开笑脸,这时天空中架起了一组七彩的桥梁,被雨水冲刷过的铁轨闪闪发光,离铁轨不远的草丛中传来打鼾的声音,不远处的路基上齐刷刷的躺着一群朴实的信号工,脸上挂着幸福的笑容,此刻他们的脑中应该有这样一副画面--一条条线,一条条银色的线,从纸上扯到空中,从梦里化作大地上真实的展现,安静地缠绕着时间,看着晚霞和驻足的大雁,一列列绿皮列车从脚下穿过,从眼前飞过。运行在,一种秩序里,远行在中华民族走向富强走向腾飞的时光隧道里,一条条高速铁路飞跃祖国的大江南北。

在平齐线的换轨施工的现场,50kg/改为ZD6--J型的施工中,李冰端坐在转辙机上,郝磊站在姚冰的转身飞快的记录着这一伟大时刻的变革。

“嫂子,又来给李工送饭了?”刘建勋穿着水靴,用锹挖着电缆沟,汗水与泥水已分辨不清。

“老李,趁热吃点,”杨淑芳把热腾腾的饭菜端到李冰的身边。“唉,这是要拼命啊。”

看着眼前,坐着睡着的爱人,杨淑芳叹了口气,将饭盒放进兜里,将自己带来的劳动布衣服披在李冰的身上。看着远方和与地平线交织在一起的铁路人挥汗如雨,一镐一镐,一锨一锨维护铁路的钢轨、轨枕的平整,把下沉的轨枕重新提升起来,把变形的钢轨恢复到原来的笔直位置上,把松动的铁轨固定螺丝帽重新拧紧……

铁路建设洒下他们辛勤劳动的汗水,每寸路基上都留下他们劳作的足迹,看着那铮亮而笔直的路线,黝黑的脸庞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也是他们最为兴奋的时刻。辛勤的铁路工人不分昼夜奋战在铁路维护一线上,认真地维护着国家经济发展大动脉,确保铁路运输畅通无阻。面对父母、妻子的埋怨,儿女的“冷眼”,他们总是那样低头不语,任凭妻子儿女们的抱怨,回报只能是一个微微的笑脸。他们经历了四个日夜的奋战,有着火一样的激情。仍然废寝忘食地工作着,在铁路建设上付出了全部的心血,贡献了自己全部的青春和汗水。脸上的条条皱纹,就是他们的辛勤汗水,头上的丝丝白发,记载着他们的一生光荣。

李冰,这位1984年上班的老铁路工人,用自己的光和热,每天都奔波于在施工现场,信号楼,为了华夏千千万万的子孙后代,可以幸福的生活在这片热土上,在万里铁道线上,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有时站着的地方光秃秃的,连庇荫的地方都没有,但是他依然干劲十足,与“太阳光”亲密接触。

人们都知道公路上的汽车行驶中要看各种信号指示牌,尤其是红黄绿三色信号灯,以及交警的指挥。铁路的准点运行一样离不开信号的指挥,而信号工就是负责维修信号设备的。信号工是室外作业工种,负责室外三大件(道岔、信号机、轨道电路)的检修维护作业。暴雨中,信号工们以雨为令,巡视设备;骄阳下,信号工们汗流浃背,进行检修;深夜里,信号工挑灯夜战,天窗作业;面对抢修,义无反顾。

夏季是列车开行频繁,设备超负荷使用最难熬的时期,信号工区的信号工们为了保证设备的良好,加大了巡检的力度与次数。骄阳似火,高温预警频发,信号工们虽然带着草帽,但整个脸庞依然被晒得黝黑黝黑的,阳光直射到皮肤上,火辣辣的。暑运列车通过频繁,车过后的震动可能会对设备造成影响,这就他们对设备箱盒开箱开盖进行检查。一个站的信号设备,再背上20斤重的工具包,上道不到5分钟,衣服就被汗水湿透,脸上都是密密的汗珠。脸就被骄阳晒得通红,汗水不停地从脸颊往下淌,他们甚至都顾不上擦拭一下,黄色的工作服在烈日的照射下显得格外的耀眼。烈日下,他们依然干得热火朝天,没有人退缩,没有人叫苦。一天下来,工作服湿了干、干了湿,回到工区衣服硬邦邦,表面裹着一层薄薄的盐。正是这一群可爱的信号工,在平凡的岗位上任劳任怨、默默奉献,面对烈日,与骄阳作战,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为列车的安全准点保驾护航。

同类推荐
  • 斑斓的路

    斑斓的路

    目标如此遥远,路途的荆棘也只是绽放的花朵!目标如此不易,路途的停留也只是短暂的停留!
  • 倴城往事

    倴城往事

    80后乡村少年摸鱼捉虾、下暗钩、赶大集、做土味美食、自制玩具……记录年少时的欢乐生活。
  • 我在煤矿卖煤的那些日子

    我在煤矿卖煤的那些日子

    坐着一块钱的公交,肩负着数十亿的销售任务;吃着七八块钱的面条,谈着一笔几百万的生意;睡着百十来块的旅馆,指点着N多亿的市场......这就是卖煤的。卖煤的风光过,任性过,同时也煎熬过,惆怅过。煤老板~煤贩子的称号不绝于耳,可谁知多少人一夜之间暴富如山,多少人旦夕之间一贫如洗......本书从另一个视角,展示了煤炭的黄金十年和渣土时代......县域经济空心化的根结到底在哪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到底有多么困难?企业改制带来的鲜明对比又在哪里?本书也许会慢慢寻找答案......
  • 混世野狼侠义行

    混世野狼侠义行

    对待邪恶,他浑身是胆;对待女人,他重情重义;对待生活低谷,他笑看人生。干事创业的志向促使他奋勇前进,路与敌人的嫉妒、陷害,他占领主动一一克服,敌人的阴险手段让人心惊胆战,他的机智勇敢,让敌人胜了又败,无可奈何。不知他得罪了哪路神仙,还是由于出名的缘故,经常遭到坏人算计和嫉妒,但是他一次次转败为胜,一次比一次变得更坚强……最后成为有名的企业家。
  • 清水点白石

    清水点白石

    姜夔在诗、词、书、乐、文学及其文艺理论达到了珠璧交辉境界,被称之为中国古代“文坛天才”、“文苑通才”。姜夔文化是古代布衣、平民、草根成才的特色文化,它对当前宣传执着、奋斗、坚守、探索、热情投入,无私奉献,爱国爱家、和谐文化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热门推荐
  • 花都最强武神

    花都最强武神

    被老家伙带到深山老林长大,学的一身本事,随着老家伙被人打死,罗明川只能只身一人来到繁华的都市。没曾想,第一次跟人动手,竟然是有人半夜砸寡妇的门……
  • 神的后花园

    神的后花园

    鲍贝:居杭州。中国作协会员,二级作家,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出版长篇《爱是独自缠绵》,《红莲》,《伤口》;中短篇小说集《撕夜》;随笔集《悦读江南女》,《轻轻一想就碰到了天堂》等。
  • 列国浮沉

    列国浮沉

    ...重逢之时,隔着七国山水,三十年岁月,青丝暮雪,我们终是完成了彼此的夙愿。...卫王:“谁说绝世高手,不能借刀杀人?笑话。”赵王:“谁说王图霸业,不能胜之不武?幼稚。”齐王:“袖手旁观天下事,长剑终须作菜刀。”楚王:“江湖险恶,酒别多喝。”宋王:“少啰嗦!是非成败,都是寡人的下酒菜。”
  • 臣将盗

    臣将盗

    初作臣,后拜将,戎马六载,边关始安。天子封策,官至公侯,翌日不出,使人探之,但见封宅挂印,不知所踪。逾月,飞水事起,风闻寇名儒臣,将相翻为流盗。龙颜震怒,敕命缉之,凡九年,不得,终不知其所归。
  • 血染唐人街

    血染唐人街

    残酷的堂斗“副堂主,弟兄们都吃饱喝足了,什么时候出发?”安良堂师爷、张文岳进门向正在烟榻上吸大烟的安良堂副堂主李树松说。李树松咽了一口烟,抬头看了看墙上的大挂钟,离午时还差半个时辰,丢下烟枪,一蹦子从床上跳起来,一挥手:“走!”二人进了一间大厅。大厅里杯盘狼藉,酒气冲天。百十个弟兄各个喝得红头紫脸。有几个舌头发短,正在呜哩哇啦地说:“妈的,老子非、非、拚他、他十个八个的!”“副堂主到!”张文岳一声喊。
  • 狂仙

    狂仙

    现世青年徐天涯得宝书摩陀心经重生异界,勤练基础功法考试脱颖而出,领悟五行变运用超强法术,悟宝书奥妙踏足仙师境界,勇闯冥月山谷激斗四臂妖兽,成大汉名仙师威霸天下。
  • 征乌梁海述略

    征乌梁海述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嗲精系统

    嗲精系统

    快穿女主:时蕊随缘cp,谈恋爱要自己努力,就算是女主也不发男朋友。改文中……
  • 四季时蔬家常菜

    四季时蔬家常菜

    《美食天下(第2辑):四季时蔬家常菜》教你做四季时蔬家常菜,一学就会!53种应季蔬菜的健康吃法,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四季气候的变化规律,也是万物生长规律,更是顺时养生的原则,吃应季时蔬,更能守护身体健康。
  • 神级小神农

    神级小神农

    这是一个小农民下山,带领着村民发家致富的故事,王小龙下山之后,各类各样的美女,纷纷收入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