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56400000163

第163章 泰伯8.10

8.10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什么叫乱?不守规矩、规则,违反人伦、人道,偷盗、欺骗、屠戮等。

什么样子的人具有“乱”的潜质呢?孔子说“好勇疾贫”的人,爱生祸乱。这种总结和论断不是凭空想象和捏造出来的,人类生产生活中有实际案例可循。

“安贫乐道”的人凭生祸乱的概率极低。“好勇”的人一定是先天孔武有力,比如武大郎就算“好勇”,但挑一担烧饼还气喘吁吁,如何去“勇”?让西门庆三推两搡就闹个滚梯重伤、卧床不起。武二郎呢,喝三坛孔府宴就可以三拳两脚打死斑斓猛虎也,“好勇”的铁拳捶到西门庆头上铁定就是个颅开眼飞、脑浆迸裂。当然,天生有力的“好勇”分子,不一定都是社会不稳定因素,比如子路就有“暴虎冯河”的勇气,在孔子的调教下,从一个“好勇力、志抗直、冠雄鸡、佩猳豚”的问题青年,成为一个“食其食者不避其难”“死而冠不免”的君子勇士。

乱,“好勇”是外因,“疾贫”才是内因。内因起决定性作用,内因依靠外因发生作用。厌烦、痛恨贫穷,耻于物质的匮乏,而有“力拔山兮”的一双臂膀和“气盖世”的大无畏精神,这样的人,你怕不怕?不怕,你就在他面前炫炫富,看看会不会出啥乱子?

孔子说,除了“好勇疾贫”的人爱生祸乱外,还有一种人也不安分守己。“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就是对待不仁的人,要给他一定的空间,不要让其穷途末路,否则就会狗急跳墙,祸乱伤人。

朱熹解释:好勇而不安分,则必作乱。恶不仁之人而使之无所容,则必致乱。二者之心,善恶虽殊,然其生乱则一也。

邢昺说:此章说小人之行也。言好勇之人患疾己贫者,必将为逆乱也。人若本性不仁,则当以礼逊接,不可深疾之。若疾恶太甚,亦使为乱也。

南怀瑾和李零对“好勇疾贫,乱也”的理解解释与宋代朱熹、邢昺的释义基本一致,但对“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则各自断章取义了一把。

南怀瑾说:“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社会教育没落,道德衰微,所有的人,心中没有爱人的心,大家自私,对失败、失足的人没有同情心,不能包容,这是社会的大病态,时积日久,时代就乱了。如果研究社会、政治演变的历史,都逃不出孔子这两句话的范围。一个普通人,要叫他只顾精神的修养,不受物质上贫困的影响,发挥出坚强崇高的人格,这是做不到的。可以如此要求少数人,不能要求一般的人。所以一到了整个社会贫穷,再加上教育的堤防崩溃,动辄好勇,这样的社会,非变乱不可。到了人而不仁,以杀人、以消灭别人为乐,这就是社会很深的病态了。有时以政治、宗教、社会、哲学的观点来看,好杀人的人,是一种心理变态。如研究军事思想史时,同时也要研究许多人性。如在现代史料中,有许多人研究希特勒,他就有性心理变态,这些都是乱源。

李零说:“人而不仁”,主要是讲富人不仁,不拿穷人当人,为富不仁。穷人恨富人,再自然不过,但恨得太深,就会出乱子。穷人困苦无告,好勇不行,恨自己穷不行,恨富人富也不行,这些都会造成乱,那该怎么办?孔子没说。我替他说,忍着吧。

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破涕笑。

如今的博导也好,教授也罢,从文化的德行造诣上讲,和历代儒家学者比起来,只能用参差马虎来形容了,虽然如今很多博导、教授对文化祖宗们一脸的不屑、一嘴的不满。

古之读书人的道德、文章、科举为官,大多一流,当然不排除政治上的得意或失意,但很少有德行不轨、贪腐的行为发生。如今的师德师风、官德官风,很多时候则除了呵呵只能呵呵了。

同类推荐
  • 绿湖秋莲

    绿湖秋莲

    作者自述:1972年2月至8月参加湘潭市血防大队赴沅江县工作半年。事隔三十年,在沅江工作时的所见所闻仍深刻记在脑子里,那些人和事,回想起来历历在目,总想把它记录下来,故成此文。2003年夏天在江南写下初稿。2010年夏定稿于北京。
  • 炽酒

    炽酒

    酌酒一杯,坐听痴怨缠绵。由一篇篇小故事组成的炽酒,炽酒与你同在。
  • 旧巷小调

    旧巷小调

    数多芥豆构成的世界着实丰富多彩,宛如一幅“清明上河图,”给予了平日没能给予的感悟。这附近有两条长长的古街旧巷,一条是青石街道,另一条也是青石街道。小道还传来曲调,不知是何处传来的笑声,没人想惊动这幽静的巷子,润湿的青石清流雨水,入夜后的水乡的水,把蜡烛的带子拉长了几寸。
  • 放在心里的缘分

    放在心里的缘分

    如果再次相遇是张佳缘想了很多次的幻想,可是没想到,多年之后,她和他真的相遇了。
  • 小虎哥的虚拟人生

    小虎哥的虚拟人生

    短篇集,包含六卷相互独立的作品,总有一款适合你。(⌒▽⌒)
热门推荐
  • 宋代士大夫群体意识研究

    宋代士大夫群体意识研究

    士大夫群体在宋代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宋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目前涉及宋代文人士大夫的著作,往往缺乏对这个群体的全面考察和整体探索。本书在广泛搜集和利用各种正史、诗文,以及有关宋人的笔记小说、宋人文集等文献史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宋代士大夫群体意识做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具有创新价值。
  • 诸天之十二界

    诸天之十二界

    当青阳第一次穿越世界的时候,他的内心是紧张的,惶恐的…人永远畏惧着未知的东西。然而,当青阳第二次穿越世界的时候,他释然了,随之而来的第三次第四次…的穿越,让青阳的内心充满了激动…
  • 少林武僧在异界

    少林武僧在异界

    少林数百年来最出色的弟子慧刚,一身武技登峰造极,直追当年的达摩祖师。因为疾恶如仇,他犯下滔天杀孽,被罗汉堂拿回少林处决或许是苍天不忍,临刑前,一道闪电,将慧刚肉身化为灰烬,而他的魂魄,竟然穿越时空,附到了一个纨绔子弟身上,而且,他同样面临着即将被处决的境遇,所不同的是,慧刚之错在于滥杀恶霸,而纨绔子弟则是因为调戏圣女而获罪在一个武技落后的魔法世界,中土少林的天才弟子,将给大家带来什么样的<br>求出版,本书尚未有出版社联系,求简体,繁体出版的帮助,有意者请站内短信联系,或者发邮件:feiliguo-78023@m.pgsk.com
  • 留守的天空

    留守的天空

    小说讲述的是贵州苗家山寨一群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的故事。以贵州一个偏远的苗寨小学六年级学生阳晓月、孔祥兵和李家明的视角,展现了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以及他们在面对困难时的勇敢与坚强,还有对生活不灭的美好与向往。
  • 美学范畴与审美类型研究

    美学范畴与审美类型研究

    本书稿为沈阳工业大学卢福伟研究员多年在美学范畴及审美类型研究方面的论文的合集。其中包括美学范畴的概论、各种美学范畴及审美类型的具体研究以及中西方美学范畴的对比研究。本书稿论述精辟、观点独到,有一定的可读性、创新性,具有一定的出版价值。
  • 中国电视娱乐文化批评

    中国电视娱乐文化批评

    本书试图解答以下问题:在我国当下的媒介文化具体语境下,电视娱乐是如何建构和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在“娱乐为王”的时代,如何打造优质的娱乐产品?电视娱乐化的道德伦理底线在哪里?其合理的内核、价值和边界在哪里?我们应该如何对娱乐进行审美救赎?应该塑造和架构一种什么样的娱乐精神、审美精神和“快乐文化”?
  • 无量寿经义记

    无量寿经义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全真医仙

    全真医仙

    东汉,魏伯阳祖师创《周易参同契》,而后张紫阳悟而创《悟真篇》,从此全真之基础奠之。而后重阳帝君遇仙吕祖,创全真道教。终南东去,齐鲁之地,化开金莲七朵,长春子一言止杀而全真龙门大兴,是故丹真之仙,成道之玄门也。
  • 亡友鲁迅印象记

    亡友鲁迅印象记

    本书收入许寿裳先生回忆鲁迅的两本重要集子:《亡友鲁迅印象记》和《鲁迅的思想与生活》。许寿裳与鲁迅有长达三十五年的交谊,自留学日本起即“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不异骨肉。鲁迅去世后,许寿裳曾陆续撰写多篇回忆鲁迅的文章,资料翔实,理解深切,文笔生动,是研究鲁迅和我国现代文学史的珍贵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