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56400000266

第266章 宪法问14.30

14.30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

这句话如今解释起来还真挺费劲。

先今后古,结合大家的释义,评说一下:

李零说:“不逆诈,是不逆料别人是不是欺诈。”

【评】:何谓“逆料”,李教授没解释,考虑到现代汉语似乎没有“顺料”“逆料”的说法,这种释义不能令人满意。

李零又说:“不亿不信,是不猜测别人是不是不讲信用。亿读臆,是猜测的意思。”对于全句,他解释到:“孔子说,如果你不这样做,也能预先觉察对方的阴谋,算你高明。”

【评】:“不逆料别人是不是欺诈,不猜测别人是不是不讲信用,也能预先觉察对方的阴谋”,这是何等高超的第六感管,这是如何做到的呢?呵呵。“是贤乎”没解释,按语句对应该是“算你高明”之意。李教授这样语焉不详的讲课,确实没听懂。

李泽厚老师直译:孔子说,“不事先怀疑别人欺诈,不预先估计别人对我不信任,但临事却能感觉到,这不就是有贤德吗?”

【评】:李老师没有进行字义的解释,其作《论语今读》在此句注解中引用了朱(熹)注。但直译中“逆诈”对应何意呢?是“事先怀疑”吗?那“逆”就是“事先”的意思了。这么直译,有贤德的人就非常厉害,有超强的感官能力,临事能感觉到别人是不是欺诈自己,对自己信任与否。这是“贤人”呢,还是“能人”呢,或是“超”人呢?“是贤乎”应该改成“是能乎”或“是超乎”,哈哈。

钱穆译:“不在事前逆测人诈我,不在事前揣想人对我有不信,但临事遇人有诈与不信,亦能先觉到,这不是贤人吗?”

杨伯峻译:“不预先怀疑别人的欺诈,也不无根据地猜测别人的不老实,却能及早发觉,这样的人是一位贤能者!”

【评】:“逆”,钱穆解释是“事前逆测”,杨伯峻解释是“预先”。“不信”,钱穆解释与李泽厚相同为“对我不相信”;杨伯峻解释为“别人的不老实”。

南怀瑾老师别裁道:明明别人来骗自己,可是不给人当面难堪,这是“不逆诈”。平生经验,的确碰到过许多这样的事,明知道对方满口都是谎言,但是姑且就让他骗。他讲完了以后,他所期望的、所要求的目的,也让他达到。但是我们自己心里有数,知道他在骗。同时还发现有些人,他完全在骗人,但是他自己已经不觉得在骗人,他骗成了习惯以后,连自己都不觉得在说假话骗人,而变成了他正常的生活方式,甚至对他自己说的假话,也觉得是真的。“不逆诈”就是不揭穿有些人的欺诈。当然,这也要用得好,如果用得不好,我们就犯了很大的罪过,很容易成为“姑息养奸”了,这也不可以的。有的人是真的有困难,不得不骗一点钱,不抢不偷,已经算是好的,明知道骗,不妨给他骗一次,不过要设法感化他,这是“不逆诈”。也可以把这个道理扩充到大的方面,但要恰到好处,该揭穿的时候,就要加以教育了。“不亿”就是不随便估计、推测。凭了想象,随便估计推测,认为大概是这样,就犯了主观的毛病,不大好。“不信”就是怀疑。“不亿”“不信”,等于说不要主观的相信,也不要太客观的不相信。人如果有这样的胸襟、修养,就够得上是有智慧的先觉者,也可以说是一个贤达的人了。

【评】:南老师的解释,不论字词的训诂准确性,但就语句的逻辑性而言,符合生活常识规律,能自圆其说。

朱熹说:逆,未至而迎之也。亿,未见而意之也。诈,谓人欺己。不信,谓人疑己。抑,反语辞。言虽不逆不亿,而于人之情伪,自然先觉,乃为贤也。杨时说:君子一于诚而已,然未有诚而不明者。故虽不逆诈、不亿不信,而常先觉也。若夫不逆不亿而卒为小人所罔焉,斯亦不足观也已。

【评】:朱熹指出了“逆”的单独字义:“未至而迎之也”。诈是“谓人欺己”。那么“逆诈”,就应该是“尔虞我诈”之意,别人欺诈自己,自己以牙还牙,逆诈之。亿是“未见而意之也”,“不信”是“谓人疑己”,那么“不亿不信”,意思是“不要妄加臆测别人不信任自己”。

孔安国说:“先觉人情者,是宁能为贤乎?或时反怨人。”何晏、邢昺说:此章戒人不可逆料人之诈,不可亿度人之不信也。抑,语辞也。言先觉人者,是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所以非贤者,以诈伪不信之人为之亿度囗囗囗囗囗人,故先觉者非为贤也。

【评】:对于“不逆诈,不亿不信”,孔安国、何晏、邢昺的解释“戒人不可逆料人之诈,不可亿度人之不信也”,与其他人的理解释义没有原则性、方向性的差异。但是后半句“抑亦先觉者,是贤乎!”却与众不同。这句话释义中出现若干个“囗”,猜测是有“缺简”或是刻字不清、轶失字的情况,用“囗”来代替。虽然有14个字轶失,但不影响理解整句句意。“抑亦先觉者,是贤乎!”是反问句,表达出来就是“先觉的人,是贤者吗?”意思是“先觉的人,并非是贤者。”其实呢,“逆诈、亿(臆)不信”就是先觉,而“不逆诈、不亿不信”是后觉,先觉者并非贤者,后觉者才是贤者。孔安国、何晏、邢昺的解释,更符合逻辑。“抑亦先觉者,是贤乎?”对比一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乎”结尾,反问句式,有“不”字修辞,否定等于肯定;没“不”字修辞,肯定等于否定。“抑亦先觉者,是贤乎?”不同于“抑先觉者,不亦贤乎?”,而等同于“抑先觉者,亦是贤乎?”先觉者,也算的上是贤者吗?!

上面,沸沸扬扬说了一大堆,罗列出来不同的见解,供大家参考。个人觉得呢,理解释义,综合朱熹注的前半句与邢昺疏的后半句,语义更为通顺:

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

孔子说:“不要尔虞我诈,不要别人欺诈于你,你就急于反制欺诈于他;不要没有事实根据、妄加臆测别人不信任你,从而对别人另眼相看、处处提防。如若不然,对什么事都过于敏感,总是先觉于去“逆诈”“亿(臆)不信”~尔未虞我先诈、人未疑我我先不信人,如此这般的话,怎么算的上是贤能的人呢?”

同类推荐
  • 一点过往

    一点过往

    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都成了过往,人都得向前,只是偶尔回首,能会心一笑,便是收获,能开心向前,已是万幸。
  • 绿军装的青春

    绿军装的青春

    一个糊里糊涂就进入部队的大学生,才发现实际生活没有预想的精彩,一门心思想着退伍,想着离开,却阴差阳错的成为了连里的尖子生,思想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两年后,当退伍时间真的来临,却不知道该不该离开了···
  • 新红楼梦评论

    新红楼梦评论

    是关于新《红楼梦》电视剧的评论性文章。通过指出新《红楼梦》的不当之处,来对原著作个重新的解读。文中会着重分析一些新《红楼梦》对原著的增删改变的不当之处。
  • 卡坦精

    卡坦精

    我不知道是否这本书能同它的名字一般甜,现实中每个人都是觉的我的男女主很遗憾,而我只想说,每个人都会有遗憾,但在时间的长河里,我们早已忘却,而我原本给他们的也是坏结局,但因为时间的推迟,我觉的可以安排他们再见一面,因为我是他们的创造人,所以我可以掌控他们,还请各位莫扰,我也只是一个什么都不懂得人。【此篇为不定时更新,短篇小说,纯虚构,心情好出后续,心情还可以写几百字差不多的各自故事,我也很懒】
  • 倒追男神反被撩

    倒追男神反被撩

    她们的初识很倒霉: “韩子默,帮我书捡一下。” “蹲起100个抄写一百遍!”她的队友很给力: "伊伊,师父带你去个地方。” “你到底和那个人一起跑哪里去了!”她的追爱很不矜持: “哈哈,又堵到你啦” “笨蛋,迟到啦!快走了”她的身体很虚弱: “快,医务室!都给我让开!” “哈哈我没事啦,谢谢你可乐味的棒棒糖”她赌气就改变决定: “选谁?” “白雅楠” “不行,成绩算我的,我选初伊伊”她被人暗算却笑嘻嘻的: “我来救你” “我会游泳哈哈哈哈”......更多精彩请多多关注后续更新是槐南子的处女作喔~还在创作中
热门推荐
  • 美洲寓言(语文新课标必读书目)

    美洲寓言(语文新课标必读书目)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中、小学生是未来的主人,必须适应现代竞争激烈和交际广泛的社会生活,在心理、性格、思维、修养等内在素质铸造方面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同时在语言表达、社会交往等才能方面也必须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才能顺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潮流。
  • 关于他人的痛苦(2018年版)

    关于他人的痛苦(2018年版)

    《关于他人的痛苦》是苏珊·桑塔格继《论摄影》之后又一本关于摄影的专著,也是她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这本书聚焦于战争摄影,探讨影像反映出的人的痛苦与观者之间的关系。惨不忍睹的影像尽管能唤起观者的悲悯之心,但人们的无能为力感更让这些在生活中无孔不入,又格格不入的影像显得多余而荒诞。若不经思考而直接相信影像之内容,我们的道德判断力只会愈来愈弱。桑塔格以纯文字书写影像,为观者提供思考空间以正视“他人的痛苦”。
  • 时光,浓淡相宜

    时光,浓淡相宜

    就在10月10日夜间10点,徐陌淇这个传说中的神话竟然开了微博,光这点就已经让所有崇拜男神的女粉丝们抓狂了,更让人惊悚的是,男神的第一条微博就是“只为你而来。”哇!太不可思议了!男神竟然有喜欢的人了!凌晨一点的时候,男神发了第二条微博,微博很简单,“我暗恋你三年了。”男神,你究竟是要干嘛涅?
  • 寒夜伴清晨

    寒夜伴清晨

    “你什么时候喜欢上我的?”“不知道。”小姑娘撇了撇嘴,“你怎么会不知道。”“也许一见钟情,也许非你不可。”……
  • 末日伞仙

    末日伞仙

    末日地狱降临,不管是人类还是动物都获得了进化的机会,人类的热武器逐渐退出社会,冷兵器的回归导致十八般武艺再现人间,但以伞为兵器的人只有一个,伞仙——梁木。
  • 竞选(中国好小说)

    竞选(中国好小说)

    在银行结算部默默奋斗十几年的林溪,在受到原本不太瞧得起的同事冯宜群升职的刺激后,决定抓住单位中层干部竞选的大好机会,为自己谋一个新的职位。林溪原本自信满满,认为凭借自己的业务能力、资历和人脉可获得高升,但在竞选过程中却发现,事情并不如她想的那样简单。原本相处甚好的闺蜜团也渐生缝隙,而高层的领导更是打起了自己的算盘……到底在这暗地里充斥着钩心斗角的竞选中,林溪是否能够如愿呢?
  • 实习老公

    实习老公

    《实习老公》(单身公害之白羊座)“你是我的,只有我不要的,没有我要不到的!”精明强势的女主,百般手段,终将男主纳入羽翼,调教出贴心老公。女主:北堂烟,北堂集团总裁,精明,强势,商业天才,一个天生就注定被追随的存在,无数神话的缔造者。男主:炎烈,北堂集团实习生,阳光,帅气,成熟内敛,皇家学院首席生的他拥有众多的追求者,平日里洁身自好,却仍旧一不小心将自己的清白葬送在了一个“公害”手中。她第一眼看到他的照片时,就已经注定了他们之间的结局!这就是属于她的霸道与强势!当他放弃一切坚持,与她在一起时,他就知道他这一生终究是败给了这个女人,霸道却也温柔的女人。强势的她对他一见钟情,虽然有那么点小麻烦,但对于她来说都不是问题,她想要的还没有得不到的!……《溺爱》(单身公害之处女座)她是医学界的奇葩,闻名世界的心理医生,上百家连锁医院的院长!她的世界完美无瑕,不沾染任何灰尘,她不喜欢的东西统统毁灭。只不过,完美的人生遇到了不算完美的爱情,但却也成就了梦幻中的爱情童话。一个男人,年过三十,相貌普通,被妻子抛弃带着有轻微弱智的孩子在工地打工,皴裂的双手,沧桑的眼神,懦弱的气息,似乎在彰显着一个失败的人生。只是,这个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男人却有着一个不平凡的奢望,他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一个几近完美的女人,一个普通到让人厌恶的男人。一个有着洁癖的女人,一个天天生活在肮脏工地的男人。她从未想过她会爱上这样一个男人。他也从未想过她会爱上他!她用一种看着狗的眼神看着他,挑战人类心理承受的极限。他用一种看着神的眼神看着她,听从她的一切安排!……单身公害系列是以十二个不同星座的女人为主题写的系列文,这些女人美丽且充满智慧,拥有权势,同时也拥有爱情,都市一对一专情文,希望朋友们喜欢!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纨绔嫡女

    纨绔嫡女

    【穿越前】她是秦家最不得宠的嫡女丫鬟仆人不把她放在眼里姨娘、姐姐欺负她奶奶视她为不吉利的“天煞孤星”父亲觉得她是秦家的耻辱没有人疼爱的她受尽委屈她是豪华夜总会里最年轻的“妈咪”不幸的遭遇让她寸步难行每日周旋在男人中间卖笑言欢【重生后】星眸璀璨,闪烁坚毅、狠辣的光芒嘴角张扬自信的笑让人望而生畏洗刷清白、翻身作主区区一个秦府算什么,既然老天让她重生那她就不能辜负这番美意只要她愿意,天下都可以成为囊中之物你会玩心计,我自有我的谋略,就看谁笑到最后了!身为庶女的姐姐还真是不安分,忘记自己的身份了么?想抢走我的未婚夫,好啊,那我便成全你,只是你永远不会幸福!贵妃要斗狠,那我就奉陪到底;皇帝你敢杀我哥哥,我就让你死无葬身之地。且看一个小小的嫡女如何工于心计、谋略天下!不良嫡女?我从来都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不是吗?★★★★★★★★★★★★★★★★★★★★★推荐偶自己的新文:《黑道尤物》一杯加了料的酒水,一夜噬骨销魂的缠绵;一场精心策划的出卖让她从此成了他的奴.那一晚,他傲慢的如一个帝王,居高临下的看着她承欢在他霸道的温柔下。他眷恋她的身体,她需要他的钱。她明知道他们之间永远只是这般互利的关系却还是控制不住自己沉沦的心当一切真相大白的时候,猛然清醒,原来他从一开始就是在报复,为的就是让她为七年前的逃离付出代价。一场哗然过后,最终谁又刺痛了谁?…………………………“别对我说爱,你不配!”那一夜,他疯狂的在她身上发泄着他愤怒。无言的承受着他的怒气,手指覆上自己的小腹,这里有了他们的孩子……★★★★★★★★★★★★★★★★★★★★★推荐好友文《盗种妈咪》结婚五周年纪念日,他怀抱美女大大咧咧的走进家门两人手牵手,中间带着一个粉妆玉琢的小男孩“这是我儿子,三岁了。”他面无表情的宣布穿的珠光宝气的婆婆一把抱起了小男孩,尖酸刻薄的脸上一脸的慈爱“奶奶,那个阿姨是谁?”“一个外人。”她冷笑,一个外人!结婚五年,她反而成了这个家里的外人!五年来,她为了生孩子吃尽苦头,到头来,他却带着小三光明正大的登堂入室!三年后,她完美蜕变,光芒万丈的归来复仇的火焰已经点燃,她失去的,誓要他们千百倍的还来…推荐好友的文:《第一谋妃》《三个王爷一个妃》《头牌王妃》《二品嫡女》《嫡亲风流》
  • 打工这一条路

    打工这一条路

    30岁那年,为了走出人生困境,她踏上打工之路;40岁以来,为了子女读书,她在这条路上持续长跑,50余岁,是为了什么呢,她还在这条路上,老牛拉破车。于城市而言,她是外乡人,于乡里人而言,她是忙“事业”的大忙人,于女儿来说,她是那个幼时缺席,长大了突然出现的人。带着团聚的目的走上打工这条路,未成想,她的前方是分离,归与不归,岂是个人所能左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