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56400000326

第326章 阳货17.19

17.19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孺悲,鲁国人,名不见经传。这段故事展现了孔老师如何应用“心理战法”……

孺悲想见孔子,登门拜望,看门人按常规要通秉主人是否方便接见来访客人,孔子推辞不见,理由是自己“生病了”(并非谎称不在家)。等门人出去告知孺悲,孔子拿出琴瑟,唱起了歌谣。声音不大不小,正好让孺悲能听个真切……

孔老师这是唱的哪出戏呢?

《论语》作者写了这则故事,后世读书人开始了各种的研判和想象……

朱熹说:孺悲,鲁人,尝学士丧礼于孔子。当是时必有以得罪者。故辞以疾,而又使知其非疾,以警教之也。

程颐说:此孟子所谓不屑之教诲,所以深教之也。

邢昺说:此章盖言孔子疾恶也。“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者,孺悲,鲁人也。来欲见孔子,孔子不欲见,故辞之以疾也。“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者,将犹奉也。奉命者,主人传辞出入人也。初,将命者来,入户言孺悲求见,夫子辞之以疾。又为将命者不已,故取瑟而歌,令将命者闻之而悟,己无疾,但不欲见之,所以令孺悲思之。

南怀瑾说:这一段古人的注解很明显。孺悲是一个人,准备来看孔子,孔子说了一次假话,叫人就说他今天生病了,所以没有出来见客。孔子学生中有执事的人送客,在将出门的时候,孔子在里面拿起瑟来弹,并且还唱歌,故意使孺悲听见。这一段古人的注解,多半和朱熹先生的一样,认为这个人可能有哪一点为孔子看不惯,得罪了孔子,所以孔子不愿意见他,但是又明白地表示讨厌他,看不起他,所以等他出门的时候,故意唱起歌来,使他听见,知道孔子并没有生病。我的观念又与古人不同了,我认为孔子并没有这个意思,但要解释起来很费时间了。问题在孔子为什么要奏乐唱歌给他听呢?假如像古人解释那样为了使他知道自己没有生病,孔子在里面说句话,或叫一个学生的名字都可以,何必奏乐唱歌呢?这问题来了。关键就在“天何言哉!”真正的学问,并不一定须要讨论,甚至是不可以言喻的。这个道理研究起来真够麻烦的。我的见解是如此,对与不对,并不坚持自己的意见。那么这段书什么意思呢?我们引用别家的故事,来解释这个问题。我们中国文学中有“闻木樨香否?”这故事。木樨是桂花的一种。这是宋代文学家黄山谷的故事,他是学禅的,他老师就是宋代有名的晦堂禅师。因为禅宗大师们的教育方法,是不立文字不用言语的,黄山谷跟他多年,似乎并无所得。有一天就问老师有没有什么巧妙的方法,露一点消息,露一点缝给他钻一钻,让他钻进去。晦堂就问他念过《论语》没有?这句话现在问年轻人不算稀奇,在当时来问黄山谷这样的人是很不客气的,很难堪的,因为古人考功名的本钱就是四书五经,都能背诵的,晦堂还问他念过没有,这给黄山谷的刺激是很大的。黄山谷答道:“当然念过!”晦堂说,你念过《论语》,其中有:“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孔子说的话你懂吗?晦堂大师引用了这句话,就等于说我随时随地都在教你,你自己不懂,有什么办法?黄山谷还是茫然不懂。后来有一天,黄山谷站在老师的旁边,晦堂这位老和尚看他在身侧,摆一摆袖子,就径自往山门外走去。这时正是秋天,一路上桂花盛开,晦堂像是赏花去了,黄山谷也莫名其妙,只好在后面跟着走,晦堂故作不知的样子,走了一阵以后,回过头来问黄山谷:“闻木樨香否?”黄山谷答道:“闻。”这时晦堂就瞪着眼睛告诉他:“二三子,吾无隐乎尔。”据说黄山谷因此恍然有所悟而入了道。就是后来理学家说的,悟到了那个心性的本源。这是有名的一段禅话。事实上黄山谷的修养、诗名都很高,他与苏东坡他们几个人都蛮可怜的,遭遇王安石的种种打击,后来被贬谪到贵州的一个乡下,相当现在的区公所小干事。在古代被贬谪的大官,还要被人押解去报到,等于半个犯人,起居不自由,生活是很苦的。他在被解送的路上,才和王阳明的龙场悟道一样,真懂了晦堂老师的话,因此对于所遭受政治上的打击、环境上的打击、生活上的痛苦,都能处之泰然,还在那里对地方做了很多有益的事情。现在我们拿这个故事来说明孺悲见孔子,而孔子不见,故意取瑟而歌,就等于是一种不言之教。这是这段书真正的意思所在。

李泽厚说:好些注解如上康(有为)注都说,这是告诉孺悲并没生病,只是不愿意接见他,也是一种“教育方式”。真是这样吗?岂不是故意说谎?我想恐另有具体情况和原因,不可知也矣。

李零说:孺悲,生卒不详。集解以为鲁人。《礼记·杂记》“恤由之丧,哀公使孺悲之孔子学士丧礼,《士丧礼》于是乎书。”前人或以孺悲为孔门弟子。此人拜会孔子,吃了个闭门羹。孔子明明在家,却托辞有病,不见,让通报者出去告诉他。不见就不见吧,还要让孺悲知道他是故意不见,所以把瑟搬出来,故意鼓瑟高歌,让孺悲知道,我就在家,我就不见你。不见的原因是什么?不知道,可能是无人介绍,或孔子对他不待见。这段话很有意思。西方人读了,会非常奇怪。比如英国新教牧师高大卫( David Collie)翻译过《四书》,他说中国人心中只有君父没有上帝,中国人是喜欢撒谎的民族,孺悲见孔子就是典型例子。我们中国人喜欢礼,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当官的不打送礼人”,但我们的礼,很多都是虚礼。比如,我们老家,中午,老乡都端着大碗,一蹲一大排,你从街心过,他们照例会说,“吃上俺些饭哇”,这是客气。你呢,也要左右点头,一一答礼,“吃哇吃哇”,绝不能说我不吃,也不能说我吃过了,更不能真的去吃。我在内蒙那阵儿,老乡常说一句话,“请客吃饭是个礼,锅中没下你的米”。

您认可上面哪种见解呢?请说明理由。哈。

我觉得各有各的道理,《论语》犹如一面镜子,往里看,看见里面的未必是真正的孔子,仔细端详折射出的影像往往是真正的自己。

从释义中,如果没有故意隐晦,排除有不良目的的谄媚,每个人的见解展露了各自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这则故事最大的难点,在于“言外之意”。在《论语》创作的初期,孺悲是谁?他的为人处世咋样?与孔子之间的故事有什么?都勿须多言,大家心知肚明。因为有广被人知、详实的背景知识,所以读者读起这则故事,会有相对一致的感受,对孔子行为艺术的理解也就更接近真实了。最起码作者要传达和表达的意图不会被五花八门的“曲解”。但如今呢,此事已然过去二千多年,文献不足,孔老师真正的“弦外之音”到底是什么?确实难下定论。

我的意见是,如果这句话孤立解释,咋说咋有理。但《论语》作者把这句话放到这里表述,上下文的语境,就是重要的参考了,纵观阳货篇上下文,是可以推论出孔子在行“不言之教”,也就是程颐所说:此孟子所谓不屑之教诲,所以深教之也。

当然,还有一种解释,更喜感一些:孔子确实生病了,流行性感冒,怕传染给孺悲,所以不见,“取瑟而歌”使孺悲听闻,传达关切之情意。孺悲涕零着回家吃午饭去了……

同类推荐
  • 步事生非

    步事生非

    一个女人从山村走来,在城市里扑着,辛苦而艰难,越过越把自己丢了,最后找不到自己。
  • 大人真可怜

    大人真可怜

    作为一名优秀的学生会主席,她主动追人讲的就是谋略,可是谁可以告诉她?反被谋略是怎么一回事?嗯?那位乖巧的小男朋咳!男同学!请别壁咚她好吗
  • 谨以星光致流年

    谨以星光致流年

    初见时,他是星光璀璨的大明星,她是一个果村里打工的打工妹,两个人的距离如同隔着一条银河系。可是最后他们相爱了,尽管这一段爱情得不到别人的祝福。哪一年冬天,他叫她滚,她就真的滚了。他却跟疯了一样,满世界地找她,可是却得到了她死亡的消息。异国街头,他遇上了一个女流浪画家,一个五岁的流浪音乐家。看着音乐家跟他有七八分相似的脸,他怒道:“纪念,你竟敢带着我的儿子流浪。”可是她的眼眸中尽是陌生道:“这位先生你弄错了,我没有拐跑你的儿子,这是我得儿子。”男人的瞳孔中布满了不相信,“你不认识我了?”她嘲讽道:“先生,今天是我们第一次见面,你觉得我应该认识你吗?”
  • 苦尽未必会有甘

    苦尽未必会有甘

    元安是一个不幸的女孩,她的家庭只是众多现代封建家庭中的一个,她的命运早已被家人安排好,但那是她心中所想吗?重活一世,她发现历史是不会被人为的改变的,那她到底是改变了还是维持了原有的模样呢?
  • 21世纪基督山恩仇记

    21世纪基督山恩仇记

    3+7=X将生命的碎片最真实的还原,直到最后一块的拼接才能展现生命的光彩。
热门推荐
  • 岘泉集

    岘泉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血性的失落:李国文闲话历史

    血性的失落:李国文闲话历史

    本书由李国文说唐、说宋、说明、说清以及《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中国文人的活法》六部著作中,选其代表篇目结集而成,凡二十一篇,分“王朝的剪影”“文人的悲剧”两部分。集中体现了李国文先生对中国历史中皇权与文人的关系,以及国民性和历史兴亡的深刻思考。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网游之全能炼金师

    网游之全能炼金师

    自从得到那本炼金书,我照着这么一练。嘿!腰不酸了,腿不疼了,打怪都有劲了!等级,装备,我全都要!!!不要订
  • 玄一道

    玄一道

    我笑凡尘多寂寥;凡尘待我不是客。天地风云出狂辈;笑我还是庸俗人。
  • 戴笠本家写戴笠

    戴笠本家写戴笠

    一九四六年三月十七日下午,国民党军统局局长戴笠的C—47型222号专机坠毁于南京附近江宁县板桥镇的戴山。专机上的戴笠和军统人事处长龚仙舫等十三人,无一生还。戴笠机毁人亡,上至蒋介石,下至军统大小头目如丧考妣。四月一日,例行的军统成立纪念会,成了戴笠的追悼会。军统内外勤头头全部到齐,蒋介石也参加了追悼会,并含泪主祭。戴笠的墓址由蒋介石亲自择定,安葬在南京灵谷寺旁志公殿右侧。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邪医狂妻

    邪医狂妻

    睁开眼,她发现自己浑身伤痕,躺在猪圈里!是人是鬼都还没分清,居然先被猪给拱了!开什么玩笑?她可是特种兵部队女军医!竟然与猪同吃同睡?!明明天赋异凛,她却被嘲笑智商、废材!不怕死的喽啰太多?见一个拿枪崩一个!可是,她刚崩完一个小贱人,面前咋又出现一个绝世妖孽美男?“女人!乖乖等我,不许嫁给别人!”喂喂,把话说清楚再走!喂喂!美男消失了——凤无邪怒了!我的地盘是你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的吗?还有那些不怕死的渣男渣女,阎王有命,一个都别放过!待她有恩?报以涌泉!与她有仇?万倍奉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长街长繁花落

    长街长繁花落

    时光的秘密,是谁青春的故事!我在凌晨两点半的春天,静静观望心间的荒漠。
  • 21世纪中篇小说排行榜

    21世纪中篇小说排行榜

    是一本由编者们经过筛选评选出的代表着21世纪中篇小说创作中最高水平的多篇优秀作品的文集,它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优秀中篇小说的选本,使之一册在手,便能通览多篇给人以精神启迪和审美享受的精彩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