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12000000105

第105章 秦王问对(一)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儒家之士,一向奉善于纳谏,知错能改的国君为理想中的明君。

年轻时候的嬴政,应该符合儒家眼中的明君要求。

读过李斯的《谏逐客书》后,嬴政赞叹有加,既欣赏李斯的书法,也惊叹李斯的文笔。

嬴政彻底放下了心中的顾虑,立即停止逐客,派人追回尚未离开秦国国境的客卿,尽都官复原职。

李斯与魏缭两人,则被郎卫径直带到了咸阳宫。

“爱卿的一篇《谏逐客书》,足可流传万世也!”

去而复返的李斯,尚未走进嬴政跟前,便听见了嬴政爽朗的笑声。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秦国没有产生著名的思想家,但并不代表秦人并不注重文化。相反,秦国继承了周人的地盘,周人的文化同样融入了秦国。

春秋时期,晋国使臣魏相写就的《绝秦书》,将秦晋两国的战争责任,一股脑的推到秦国头上。秦人跟战败的德国人一样,百口莫辩。事后,秦人拿着《绝秦书》,虽然不同意里面的内容,但却纷纷赞叹魏相的文采一流。

古代的舆论,掌握在读书人手中,一篇好文章,起到的作用,有时候不下于十万兵马。

“臣肺腑之言,幸得大王赏识!”

李斯拱手作揖,心里却十分满意。他的政论水平,或许不如师弟韩非,但韩非无论如何,也写不出如此优美的文章。

“你就是自诩有商君之才的魏缭?”

安抚了李斯,嬴政转过头来,收起了脸上的微笑,冷声问道。

蒙恬退在一旁,悄悄打量着魏缭,只见魏缭风轻云淡,丝毫没有受到嬴政王霸之气的震慑。

“商君之才,分为文才、治才和兵才,我魏缭的文才和治才或许比不得商君,但军略之才,我窃以为,商君不及魏缭也!”

“商君大才,先生自信在军略上胜过商鞅,也不怕闪了舌头!”嬴政熟读秦国档案,商鞅的事迹了然于心,当然明白商鞅是像吴起一样的全才,虽然兵事上比不了吴起,但在治国能力上,却超出吴起太多。

秦军的新军组建,战法战阵,商鞅亲自经手,并留下了兵法,严格规定了各项制度。其中,有一条令蒙恬印象特别深刻,商鞅规定,遇到下雨,士伍打伞的时候,只许用右手,伞的颜色,只许用黑色。

正因为商鞅确定了严格的制度规定,秦人严格遵行,秦国才能避免人亡政息的遗憾。

“先生有什么可以指教寡人的?”

魏缭显得很高傲,让嬴政很不舒服,但这个时代,自以为有才的人,谁没有几分傲气呢。冯媛投奔孟尝君的时候,对孟尝君也很不客气。

“当今之世,以秦国之强,统一天下之势已成,即使六国合纵,也很难逆转。但智伯、夫差、闵王的教训,不可不防,只要大王舍得财物,贿赂六国之人,易知其谋,则帝业可成!”魏缭缓缓开口说道。

嬴政听了之后,没有任何表示,而是看向了李斯。

李斯曾向嬴政提出过贿赂六国大臣的建议,嬴政拨出钱款,由李斯负责实施。魏缭提出的计策,跟李斯的相比,似乎没有什么两样。

魏缭不会就这点水平吧?仅仅这样,可不能打动嬴政。蒙恬皱着眉头,想着这个魏缭会不会徒有其名。

“先生的谏言,斯已向大王提出也!”李斯挺直了身子,对着魏缭说道。

“魏缭敢向李大人请教?”

“斯向大王提出,贿赂六国豪臣,不能贿赂,则刺杀之,以离间其君臣,则可破坏六国合纵。”

“敢问进展如何?”

“时日尚早,倘若给李斯足够的时间,李斯定可完成大王的嘱托!”

李斯硬着头皮,话语里充满了自信。

“哈哈,李大人妄言也!”魏缭摇了摇头,开口说道,“六国豪臣,在做亡国之臣,还是六国权臣之间,还是分得比较清楚的。若按李大人的方略,贿赂六国豪臣,不说要花费多少金钱,只怕豪臣收了财物之后反悔,李大人又如何应付呢?”

魏缭来自魏国,了解六国的情形,六国的豪臣,田地庄园无数,封地有私兵,府里有侠客,李斯的做法,只会平白浪费钱财。

“李大人行刺客之法,若六国以此报复秦国,李大人又该怎么办呢?”

蒙恬拿眼睛瞧了瞧嬴政,他心里清楚,魏缭说的,并不是耸人听闻,若干年后,就发生了荆轲刺秦的事件。

“······”李斯有些理屈词穷,他不得不承认,他向嬴政提出的策略,确实有些想当然,但李斯也是好面子的人,不愿意认错。

“依先生之见,又该如何?”

嬴政没有让李斯难堪,也没有责备李斯的意思。采纳李斯建言的时候,嬴政尚没有亲政,算是对李斯的拉拢。李斯身在丞相府,监视着吕不韦,嬴政能顺利夺回国君的权力,李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贿赂六国之人,六国庙算,入得六国国君的耳,也要进入大王的耳里。”魏缭击倒了李斯,开始侃侃而谈,“要想得到六国朝堂上的消息,并不需要贿赂大臣,只需要贿赂大臣的书童或者贴身奴仆就行了。身份光鲜的人,有时候并不重要,小人物也能起到关键的作用······”

简简单单的贿赂六国之人,获取六国内部情报的方略,应该如何实施,魏缭讲得很详细。在他的规划里,秦国应当在六国建立情报网络,将六国大臣家的仆人、小妾发展成为秦国的间谍,着重收买看守城门的城门监。

如此一来,既不会引起六国的警觉,还节约了收买的成本。

落在后世,魏缭至少也是戴笠一般的人物吧!

蒙恬的背上,不由得流出了冷汗,这个魏缭,幸好没有得到六国的重用,否则,蒙恬就得怀疑,蒙府的门客,会不会有六国的间谍。

不过,与李斯的方略相比,魏缭的方案更具有可操作性。历史证明,小人物往往更容易收买。李世民筹划政变的时候,选择收买李建成手下的小人物,比如守卫玄武门的常何。而李建成呢,却派人去收买尉迟敬德,用**想想,也不可能成功。

后世的一些官员,自身没有问题,很难收买,但他身边的司机、保姆、秘书之类的,收买起来,就容易多了。

“先生说得不错,李爱卿的构想没有问题,只是先生,将收买六国的方略,变得更加完善。”

嬴政算是认同了魏缭的谋划,眼里露出了些许笑意。

秦人立国以来,一刻也没有放松对山东情报的收集。秦人的奸细,素质一流,天下闻名。春秋的时候,晋国抓到一名秦国奸细,将其吊死。但没有想到,这位没有留下名字的间谍,闭气技术一流,没有死亡,醒转过后,逃回秦国,顺利传回了情报。

自此以后,各国抓到奸细,再也没有选择绞刑,而是选择斩首。

嬴政手里就掌握着一支情报队伍,只是这些间谍探听消息的手段,还停留在暗中打听的原始阶段。若按魏缭的方略,打入六国大臣的家庭内部,六国朝堂上的消息,在秦国面前,再也没有秘密可言。

国共内战的时候,蒋介石手里的情报,***的手上同样有一份,没准还会更详细。间谍潜伏到这个程度,国民党要想打赢内战,那可真是没天理了。

秦国国力强盛,六国本来就弱,再失去了保密的情报,六国就再没有逆转的可能。

“先生自比商君,当知晓秦国的目标,意在统一六国,实现天下归一。”嬴政不由得坐直了身子,郑重的请教,“用兵之道,奇正结合。收买六国之人的方略,算是兵法上用奇的一面,先生可有攻灭六国的正略?”

要想统一天下,最终还是得靠战场上的胜利,光靠道德感化,肯定做不到。

嬴政现在已经亲政,手握大权,迫切的想要向东用兵,扫灭六国,结束战乱。早在邯郸的时候,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嬴政心里便有统一天下的心志,而在他回到秦国之后,这个心志就更加强烈了。

忍耐了这么多年,雄心勃勃的嬴政,目光早已放眼天下。

蒙恬悄悄的挪移着膝盖下的褥垫,侧耳倾听。

李斯眼里充满了不服气,但心里却感到十分好奇。他曾数次主张急并六国,速速攻灭韩国,自认为得计,但却始终得不到秦国朝臣的一致赞同。或者说,他没有完全说服秦王嬴政。

那么,魏缭会提出什么样的灭国方略?

魏缭眯着眼睛,似乎在闭目养神,又似乎在观察着嬴政的神态。

大殿里鸦雀无声,静得针落可闻,只有明亮的青铜灯上,摇曳着些许灯花。

不知不觉,大殿中已经有了暮色。

“大王,秦国东出,扫灭六国,统一天下,成就亘古之业,臣有上中下三策。”

魏缭的眼睛缓缓睁开,露出了三根手指头。

同类推荐
  • 镜子:照出你看不见的世界史

    镜子:照出你看不见的世界史

    “拉丁美洲的良心”用《镜子》映衬出世界史上的荒谬和不公。记者出身的加莱亚诺,善于从体制的边缘发现让人生疑的蛛丝马迹。他从散落民间的口头记忆中寻找受辱者的尊严,从被冷落在纸堆里的记录中搜求被劫持的良知。这一次,他开始动笔书写一部倒转的世界史,撬动令思想窒息的体制磐石,唤起被麻痹的基本知识,恢复被蒙蔽的正常思维。六百个故事,就是六百面镜子。谎言不攻自破,恶行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在这里面,有人看到的是骄傲,有人看到的是屈辱,有人发现了过去,有人遇见了未来。
  • 非典型原始社会

    非典型原始社会

    张岩在雪崩中活了下来,但生活的时代却变成了物资匮乏的原始时代,为了活下去,为了活的滋润一些,张岩开始了忙碌的生活。
  •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中)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中)

    陈桥驿是赵匡胤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驿站,在这个驿站,他以不流血的方式,完成了一次改朝换代。公元951年至公元960年,纷乱复杂的五代十国行将结束,一个空前繁荣的大宋帝国开始浮出历史地平线。大宋立国前十年,周太祖郭威清除往朝弊政,带来了乱世中第一缕曙光;一个有英雄气,又满怀王道理想的大帝柴荣,御驾亲征,击败北汉契丹联军,开始文明政务;绝世高人王朴献《平边策》,“底定中原路线图”;经高平之战,赵匡胤进入后周高级军官行列;不可思议的“韦囊”,神秘的陈桥兵变,使历史出现了惊人的拐点……
  • 繁华大唐的背后

    繁华大唐的背后

    一个对历史稍微了解点的中学化学教师,穿越唐初武德九年,玄武门事变刚刚发生的时候,他的父亲却是站在李二帝下的对方,大名鼎鼎的魏征同志,原主就悲催的被吓死了。而我们主角的到来又会改变了什么呢.............
  • 大唐辩机

    大唐辩机

    如今各种穿唐盛行,王邵却倒霉的拿了根下下签,居然成为了大唐第一绯闻的男主角“辩机和尚”。王邵欲哭无泪,未曾想自己还未发迹,已有屠刀高悬于其顶。更想不到,垂死挣扎的他还是被历史的巨轮卷进了那段腥风血雨又波澜壮阔的贞观长歌之中……
热门推荐
  • 魔教教主不好当

    魔教教主不好当

    身为碌碌无为小郎中的秦非武,仅仅上山采个药,便阴差阳错地被钦定为了下一任魔教教主。自此,他便踏入了茫茫江湖。魔教教主威风八面?不存在的,能让几乎没有任何收入的魔教弟子吃饱饭就不错了,干农活很累的。魔教圣女美艳动人?不存在的,能让她别再动不动就乱下毒就不错了,解毒很累的。既然这么惨不如转投其他门派?不存在……等等,这个可以有,只是左右护法会不会打死我?
  • 三十六水法

    三十六水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蜜宠甜心:首席快婿别乱来

    蜜宠甜心:首席快婿别乱来

    一夕间,她家破人亡,成了落魄千金,不得已辗转s市。万万没想到,自己第一份工作的上司竟然是一个恶魔!他,s市第一名门豪贵,长相俊美,行事狠唳,却唯独对手下的一个小秘书百般刁难。“楚桀澈,我要辞职!”“你不想拿回公司了么?”他嘴角噬着狂傲,高大的身躯慢慢贴近。“我……再考虑考虑……”“这个孩子必须打掉!”他赤红着眼,强硬拽着她来到了医院。一次邂逅,几多纠葛。相思不露,爱已入骨。
  • 青鸟晨歌

    青鸟晨歌

    世上最动人的时刻往往很短暂,自然与人的融合同样短暂。5分钟后,它不再响应,牢牢紧贴树干不动,似听出或看出我非同类。为安全计,它完全化身树的一部分。如此做法,属自保习性,往往在天敌眼前蒙混过关。我叫啊叫啊,叫了很久。同样,它把自己当成树也当了很久。最后我看看表,已过两小时,实在挺不住,举相机迈前一步。一直背对我的它像脑后长了眼睛一样,马上振翅起飞,落在10米外的小树上一动不动。只有10步远,还过去吗?它明摆着想引诱我再过去,用它那一动不动的魔法跟我再耗两小时。这才明白它真用心,它鸣叫并非表达愉悦情绪,而是向伴侣报警并兼有吸引我注意力的作用。
  • 魔术中的原理(人生解密)

    魔术中的原理(人生解密)

    科学早已渗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并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无论是仰望星空、俯视脚下的大地,还是近观我们周遭咫尺器物,处处都可以发现科学原理蕴于其中。本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给我一支枪

    给我一支枪

    亲情、友情、爱情交织的乱世悲歌。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晋北地区。马龙、亢振刚等这些普普通通的中国人在这场空前的民族危机中,逐步成长为一批勇敢、机智的民族英雄。故事一波三折,场面震撼人心。亲情、爱情、友情也在这场民族搏杀中演绎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壮歌。
  • 深庭囚凤

    深庭囚凤

    自从儿时那一面安宁便爱上了那个给她蝶,哄她不哭的男孩。他说他叫容桀,是容安的六皇子。所以她奋不顾身,拼了一切性命护他周全,保全他的天下。安宁的大哥说,“宁,你和卫殊走吧。”卫殊几次三番要带她离开皇宫,太子死前给她忠告,可她还是执迷不悟。他们都竭力想要带她出去这牢笼,可最后她还是被困了一辈子。
  • 时光微微甜

    时光微微甜

    对于叶微蓝而言,这世界上的东西分两种:她想要的和不要的,直到遇见靳仰止,多了一样:不能不要的。恋爱前,他说:叶微蓝,你非我良配,以后不要再出现我面前。恋爱后,他说:蓝蓝,你是我的百死不悔。……京城最英俊矜贵的靳家三少爷爱上了最不可能爱上的女孩子,从此宠她是基本操作,爱她是本能。全世界的人都在说他有多好,叶微蓝是上辈子拯救了银河系才能嫁给他。他却说:上辈子拯救银河系的人是我。因为全世界只有我知道,蓝蓝有多好。——原名《靳少,早上好》点收藏,不迷路。
  • 我和我的物是人非

    我和我的物是人非

    时间的齿轮不会为任何人的生死别离而停止转动,永远不要希冀一个人永远是最初的模样。时间尚未驻足,你又何必自欺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