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6400000015

第15章 如何调教独生子女 (5)

美国的孩子跟中国的孩子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中学的时候就至少有一次社会服务体验。普通的美国大学生在毕业之前至少有三次实习机会,而我们中国的中学生只会考试,考上了大学也不知道为什么上这个专业,等到大学毕业时只有11%的人有一次或以上的社会实践,有很多毕业生甚至根本没有在社会上实践过,有60%多的大学生没有一个朋友是自己在社会上认识的。如果你去当公务员,当一个街道办事处的公务员,那个社区里的人会全是你的亲戚吗?你所担当的职业,所面对的对象都是陌生人,而职业成就的高度取决于你跟陌生人的交往能力。特别是有女孩的家庭,从小父母就教育女孩子不要跟随便陌生人说话,这样很危险。

我告诉你,女孩子如果从来不跟陌生男人交往,十几年之后,她交往的第一个男孩子可能就是色狼。我们在研究女孩子喜欢的男性的时候发现,她们都觉得潇洒倜傥的男孩子比较好。我告诉你,潇洒比不潇洒的孩子风险大,一个男孩子真正爱上一个女孩子的时候,他是不潇洒的,他说话是不顺溜的,他如果是潇洒倜傥的,那可能是玩感情。但很有意思的是,我们通常就是会被玩得很迷惑,碰到真爱的时候就可能会错过。独生子女这一代,父母对孩子的性教育更少了,都觉得这事不能讲。这件事情不说的话,孩子犯错的可能性更大。80后是中国第一代性解放的人群,是第一代接受婚前性行为的人群,是第一代觉得婚前同居才是对的人群,是第一代贞操观念没那么强的人群。这一方面是由于他从社会上获得的信息更多了,另一方面,他不是从社会上的人那里获得信息,而是从网上。

所谓的社交是一种行动能力,这个能力是要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开始培养的。我过去想为什么美国人的社交能力那么强,因为他们很多都信教,而教会是很重要的社交场所,有很多人是在教会里找到对象的,其他还有1/4的人是从社会活动中找到对象的,还有一些是在学校里找到对象的。孩子上学时很小就开始在同学们面前演讲了,从小就说,说到大他就敢说了。另外还有一点,他面对陌生人没有恐惧感。我知道在座的各位,你们可能跟很多朋友有交往,但是你们给孩子一个机会了吗?你跟四五个人出去吃饭的时候,不妨把孩子带上,你在这边吃饭,他在另外一边吃饭,也给他社交的机会,让他建立一个圈子,这样一旦遇到问题和风险,他就有对象去说。所以现在父母真正拥有的其实是过度谨慎的自以为是的所谓责任心,根本不是智慧和知识。他把责任心和自以为是的东西转变成为忠告,然后让小孩子以为这个是最好的选择,其实不是这样的。在大部分的情况下,我们基于情绪和情感提出的忠告与事实是有巨大偏差的。

我是学民事法律出身的,在家庭纠纷、婚姻纠纷中,最好的忠告往往是由社区里喜欢助人为乐的大妈提供的,她见过无数家庭吵架,就能给你分析是怎么回事。所以社交偏差里面有很多目标,但是最佳的状态是父母和孩子共享朋友。比如,一个孩子的父母跟我是朋友,孩子如果觉得不爱听父母的,就可以请袁叔叔说一说。当然这个袁叔叔也有前提,如果他心目中认为袁叔叔跟爸爸是一起的,他就不会听袁叔叔的。有家公司的老总每次都叫我给他推荐一些专家给他儿子上课,结果推荐去了以后都被他儿子戏弄一番。因为要在一个80后面前证明你是专家可不容易。专家说给你几个图片,你看看。孩子说你的图片都是50年代的吧,我们现在是21世纪了,还整这个图片?教授没办法,跟老总说,这个孩子怎么这么没有礼貌!礼貌?80后对人讲礼貌的前提在于你值得尊敬,要是对所有人都得有礼貌,那不累死了?面对80后,你如果有一个与孩子共同认可的对象,你会发现他可以帮你了解你的孩子。所以适度发展社交,会给我们教育孩子提供巨大的支援。

我写过一本书叫《黑苹果》,是青年社交指南,也是总结了孩子社交中遇到的问题后写出来的。这段时间我每天选一个大学生做我的助理,他们看到我在做一件事情,就会问我为什么这样做。而所有这些你怎么能够让他知道合适不合适?只有在实际的场景中,在他跟我交往的过程中才能教会他。比如我们给他印了一张小名片,他不知道名片怎么递给别人,我就告诉他名片可以这样或那样递。名片上手机号要不要写上去呢?我说先不要写,每次递名片时,你再把手机号写上去,然后问对方是否可以把手机号告诉自己。这就是一个场面改易的潜规则,没有人告诉你,但它是存在的。所以这些东西是可以在社交中教会他的。而且我可以告诉大家的是,80后、90后是非常爱学习的,他并不是不喜欢人情世故,他对新知识都很有兴趣,而且他特别尊敬的人肯定是讲的话是他以前没听说过的,他喜欢的人是超越了他所掌握的知识的人。所以,要想成为一个80后孩子的好家长,就要换一个角度。如果你昨天看了一本很有趣的书,你就可以当做新的题材讲给他听,这样更容易被他接受。

第六是行动抽离,就是不让小孩行动,老让他好好读书、好好考试,不让他进行社会活动。什么叫技能?技能就是行为,在他进行相对稳定的操练后形成的习惯。有研究表明,大部分的行为在进行21次重复之后会成为习惯。一个人通常在一个月之内就能学会开车,平均也就是21次左右的练习机会。我们怎样让孩子形成对很多事情的行动力?比如说很多孩子到了学校就会做作业,但是不会说话沟通,到了国外他学习成绩还可以,但是不会在公共场合发言。父母带着孩子出去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在陌生人面前进行操练。

有时候孩子会很紧张,父母回去可以告诉他,你看爸爸每次说话的时候都有手势,人做手势的时候说话的语调会自然抑扬顿挫,如果没有手势就会显得很呆,跟动作配合讲话就会非常自然。我们大部分人说话时是没有动作的,而如果一个小孩在10岁左右的时候面对陌生人会说话,还能加上手势,他的魅力就会大增,就很容易受到成人的欣赏。一旦他受到成人的欣赏,让别人觉得他很可爱,别人就会给他一些资源,他就可以在社交中成为资源整合者。行动是美丽的关键,行动的时候他是有所发挥的。比如所有的老师都是坐在那里讲课的,但是如果一个老师是站着讲,同时又有行动辅助,老师和老师之间的区别就有了。

还有一个规矩感,我们在爱孩子的时候往往边界意识不是很强。当然以往的边界感是命令的形式,现在则需要以解释的方式。小时候父亲叫我不要碰热水瓶,我问为什么,他说热水瓶里的水会把我烫伤。其实严格的说法是,我碰热水瓶,它可能会倒,它倒了之后我会被热水烫伤,但是爸爸把它简化成了一个简单的规则:不准碰热水瓶。他不准我碰,我就真的去碰了一下,他又说不能碰,我说为什么,他说会烫伤,我说没烫伤啊。其实孩子就是这样的,没有经历过的事物不视为自己的事物。《圣经》里讲的是“活出来的智慧”,只有经历过、体验过的才是你的。所以对80后的父辈而言,就算你是很权威的老爸,是教授,你说的话也不算,他一定要亲自体验过。

所以如果你是爸爸,你就要付出一些,你可能要砸碎这个热水瓶。你去碰一碰它,让热水瓶倒下来,摔碎。这时候不能去碰它,因为会烫到手,然后告诉孩子,这就是你不轻易让他碰热水瓶的原因。过去我们家有12个孩子,我想要沟通的时候,我妈可不跟我沟通,一天干活下来累都累死了,还沟什么通?我很喜欢游泳,但是她不让我下水,我说为什么,她说会淹死,我就说不会啊。我五六岁就下水摸鱼,我妈为了确定我有没有下水,就想了一个办法,她在我手上掐一掐,如果有一块白印,就知道我下水了,然后就会批评我或打我一顿。后来我想到一个方法,就是把肥皂涂在手上,这样她就掐不出印记来了。如果我妈能拿一个被淹死的小孩做例子给我讲,我也许就会听她的话不下水了。

过去的老板怎么当的?对员工说,出去,把这件事情办了。他不会在事情办完之后叫员工来讨论一下,今天办这个事情感觉怎么样。我们的管理人员没这个耐心,但是今天对80后、90后的员工就要有高度的耐心。拿倒水这件事来说,不是80后不愿意端茶倒水,而是不明白用倒水建立人际关系,它是一个社交技术。假如不是倒水,还有其他的事,比如人家送快递来了,找的这个人正好不在,那谁接一下?年轻人会想,反正不是我的,不接,这样就不好。再比如有人打电话来,响了很久,你就要去替别人接一下,问问对方有没有急事,有急事的话自己可以代为转达。这也跟倒水是一个道理。所以今天无论是作为80后、90后的父母、长辈还是管理者,你都需要建立新的管理模式,用新的方式来对待年轻的员工。所以我讲,今天我们要有管理孩子的新的对策。

首先要扩大孩子的社交面,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见识别的事情,小孩子的潜力怎么会被发掘出来?这完全是自己给的,不要让孩子局限在一个范围里,因为父母不知道孩子的真正爱好是什么,孩子自己也不知道,都是在建设的过程中确定的。父母的责任不是一开始就让孩子学钢琴,而是让孩子接触更宽的面,一个小孩子喜欢小虫子,这样就很好。很多发明家小时候对于机械里面包含的运作机制很感兴趣,于是就动手拆拆装装,然后发现了新的世界。孩子对微观世界的观察能力是超过大人的,这就是孩子为什么很容易在微观机制中创造出新的东西来的原因。他的想象和构思方式跟大人不一样,大人的思维方式都已经固定了。我们需要给孩子这样扩大认知面的环境。

第二是配置共同的人脉资源。

第三是让孩子有相对独立的决策方式。比如说今天中午吃饭,你让孩子自己选,当然他有可能选择麦当劳,但第二次选择你可以叫他不要重复,还是由他选。这个过程中,他会上网查,因为选择一家餐厅要有一个理由,然后你会发现,这个孩子以后找地方吃饭绝对没有问题。这只是举一个例子,通过这样的方式,能让他在很多方面培养出决策能力。而且你会发现,由于孩子的信息搜集能力强,只要你让他进行这个决策行为,三四个月之后,他选餐厅的能力比你还要强。因为大部分的父母找餐厅是在按照老方式找,只有小孩子利用网络信息,他就会超越你的决策方式。

第四是柔性沟通,多探索事情的来由。我知道很多人写家庭博客,今天爸爸写,明天妈妈写,后天孩子写,写了之后还要比一比,三个人相当于三票,投票决定谁的博客写得最好,这就适度地让孩子担当了风险。过去我们讲不要跟陌生人说话,今天我们在路上难免会碰到陌生人,我们可以给孩子定一个目标,让他去街上认识三个陌生人,然后再跟他分享一下这个过程。孩子小的时候你会有点担心,但是慢慢地能建立起他与陌生人交往的能力。

第五是向子女学习。现在我们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一直觉得自己是处于某种特殊地位的,这样单向灌输是不起作用的。现在在两个方面子女是明显超过父母的:第一是信息获得的技能,包括运用新技术,比如IT技术的能力;第二是娱乐能力。大家去卡拉OK都知道,小孩唱的歌,父母就不知道,父母唱的歌,小孩都知道。上次我到上海一家电台做节目,他们知道我去做节目,就放了两首老歌,放了之后我说怎么我还是没听过,他们就说是2009年下半年流行的,对他们而言那已经是老歌了。假定你现在跟孩子出去唱歌,你唱了一首你的孩子那个年龄层的人中间流行的歌,如果你是孩子的妈妈,那么你在孩子心目中就会相当有权威。如果你是爸爸,唱周杰伦的歌,你一定是相当有权威的爸爸。这是我们说的要向后代学习,向子女学习。

第六是还孩子们以孩子的世界,现在的孩子非常成人化,这对他的成长是不利的。他在小的时候还理解不了这个世界,你把世界的沟通方式告诉他,他会觉得不能承受之重、不能承受之深、不能承受之复杂。孩子要有一个渐渐认识世界的过程,他需要跟同龄人一起成长。我希望家长们建立起重要的机制,和自己好朋友的家庭一起组建孩子的心理俱乐部,形成孩子的心理社会,并且最好还是有异性的社会,这样的方式可能是最好的沟通方式。

最后我把美国著名家庭教育学家塔尔贝克的话跟大家分享一下:在挑剔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苛刻,在名利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争斗,在寂寞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羞怯,在宽容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忍让,在鼓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信,在公平中成长的孩子学会正直。

再送给大家4句话,这是我总结的。今天我们和80后、90后甚至更年轻的一代人分享的时候,要掌握8个字:第一是共好,培养共同的爱好;第二是后学,向后辈学习;第三是乐活,不仅要乐活,而且要快乐地工作;最后是迎领,我们带小孩时不要在心理上有优势,要在迎合、理解和发现中培养他们。我把这4句话作为家庭管理、企业管理和公共管理中面对新一代人都可能尝试和探寻的规则。谢谢大家!

同类推荐
  • 我所理解的医疗体制与医患关系

    我所理解的医疗体制与医患关系

    北大微讲堂是北京大学为学生开设的科普讲座,邀请各学科教授、名家、院士等,讲解内容权威却又通俗易懂。今天的医疗模式是千百年来随着人类文明与科技进步发展而来的。看病之难与贵已成公众热点话题。柯杨教授现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兼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医药科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多项社会职务,在医学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领域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在医疗体制改革方面,积极参与、组织专家分析总结医院状况、提出独到见解。在本讲柯校长从医疗体系角度、法律政策、医学教育等探讨医患关系,以及如何进一步完善既符合医疗规律又满足群众需要的有效、高效医疗体制与运行机制。
  • 中俄现代传媒文体比较研究

    中俄现代传媒文体比较研究

    《中俄现代传媒文体比较研究》系在张举玺教授的博士论文基础上编译与修订而成,是一部全面比较研究中俄现代传媒风格的学术论著。该著作核心内容由中俄报刊政论作品的发展风格、中俄新闻文体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中俄现代新闻文体的共同特征、中俄现代新闻文体的不同特征四个部分组成。书中所包含的研究材料、主要见解、论述和结论等,有利于加深对中国和俄罗斯传媒事业的了解,促进两国新闻界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相互交流,推进两国战略伙伴关系发展。
  • MEMO2017:《三联生活周刊》的观察与态度

    MEMO2017:《三联生活周刊》的观察与态度

    2017年,雄安新区的设立、全面二孩的放开和去杠杆的不断加码……这些国家的大政方针的出台和政策的转向将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社会和经济生活。与此同时,一些突发社会事件也成为新闻热点,进入公共视野,引发大规模讨论。在国际舞台上,美国重回单边主义并制定减税政策,邻国印度也在大刀阔斧地进行经济改革,或将对中国造成比较大的影响。AI技术的突飞猛进重燃人类对于未来的想象,同时也带来对人工智能的而忧虑;考古遗传学的突破或许能一举解决中国人从哪来的问题;而与现实生活更加密切的是,手机支付刚提出没几年,无现金社会已悄然形成……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我从不担心未来,它到来的足够快。”
  • 悦读MOOK(第十二卷)

    悦读MOOK(第十二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一起重生:三个震撼人心的故事(中国灾害社会心理工作丛书)

    一起重生:三个震撼人心的故事(中国灾害社会心理工作丛书)

    2015年5月12日是汶川地震7周年,本书全景式记录了汶川大地震中,三位普通小学老师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时,作为教师、丈夫、父亲和灾民等不同角色所面临的挣扎和痛苦,以及重新接受生活逐渐走出困境的努力和坚持。震后至今,社工一直与三位老师一起工作,一起成长,留下了详实的记录和全面而真实的资料。除外本书每一个个案之后都附有内地及香港的精神科学专家对个案的点评,通过专家的点评透视每个个案的生活,给人以启示。
热门推荐
  • 回到古代当贤圣

    回到古代当贤圣

    一不小心穿越回古代,本只想安安心心做一个教书育人的小老师,没想到最后却成了一个受万世景仰的大圣师。上官婉儿:我是萧文圣师的第一个学生诸葛亮:别叫我军神,我的萧文圣师才是真正的军神。武则天:我能当上千古女帝,全是因为萧文圣师的悉心培养。华佗:我的医术都是我的萧文圣师传给我的。秦始皇:萧文圣师是一个神一般的人,总能创造各种不可能的奇迹!刘邦:我很荣幸,萧文圣师是我大汉国的国师。李世民:萧文圣师是我最崇敬的人,没有之一。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农门新贵:邪王追妻

    农门新贵:邪王追妻

    陆芳菲穿越成农家小萝莉,便宜爹娘善良软弱,奶奶偏心大伯家,邻里乡亲狗眼看人低,好在老天待她不薄,赐她寻宝眼和异能,让她慢慢把家富!无奈发家途中冒出个美男王爷,还连带冒出一个神秘强大的亲伯父,亲伯父重情重义,美男王爷腹黑难缠,罢了,她勉强收了妖孽,看她如何把美男调教成宠妻爱家的好男人........(琉璃新书《绝世小狂妃:王爷,走着瞧》已发布)
  • 蕉轩续录

    蕉轩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血脉回溯

    血脉回溯

    穿越到灵气复苏的平行世界,陆华本想好好练武,却发现身边出现了数万气运之子。真假系统秀得他头皮发麻,又有狐妖少女找他参加死亡游戏。从未有过的灵气海啸让蓝星变得危险重重,本土灵异事件频发,隐藏在黑暗的半妖联盟乘火打劫,邪神的诱惑让武道宗师倒戈相向,来自域外文明的求助信带来机械革命的火种。作为一个将道法融入拳头的武者,陆华摸了摸自己头上的生发符。
  • 眼中有诡

    眼中有诡

    家境优越的高中许悦,与男友爱情甜蜜,与闺蜜无话不谈,生活美满。直到有一天进了一家眼镜店……诡异的美瞳究竟是会给她带来绝世无双的美貌?还是惨绝人寰的地狱?一桩桩死亡事件在校园里离奇发生……
  • 京剧猫之复活的冒险

    京剧猫之复活的冒险

    这一本小说是京剧猫之十二宗之韵第二季,混沌再次来临,白洛的复活,代韵的重归
  • 兵皇

    兵皇

    在灵兵的世界天才少年却无法凝聚灵兵,这是何等的悲催啊!不过别担心,吉人自有天相,偶遇神秘人,他炼体十锻成就金刚石体,百炼凡兵,灵凡双修成兵皇之名。
  • 苕溪渔隐词话

    苕溪渔隐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