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66300000056

第56章 【双战术小组】

这一战很艰苦,也很惊险,甚至几乎丧命,好在风险与收益完全形成正比,赵猎可谓收获巨大。

首先是得到一艘一千五百石级的下水不过三年的七成新战船。这是用钱也难买到的好东西。其次得到一批技术熟练的船工水手及庄丁。毕端安毕庄主死了,这些人失去东家,自然不敢回去,加上性命为赵猎所救,更见他以数人之力灭杀二百海盗,凶名赫赫的潮阳寇陈懿都死在他手里。无不折服,甘愿为其驱使。毕氏那一船货物,自然也成了此战收获之一。

从陈懿的座船上得到的最大收获,是一份海图。沿海各地,何处有停靠,何处有暗流,何处有暗礁,何处有暗中补给……等等皆有标注。

赵猎看了不觉得有什么,但佟掌舵却如获至宝,称有了此图,今后沿海航行不敢说如履平地,至少生存率大幅提升。

除了以上看得见的实实在在的收获,对赵猎而言,他更满意的是无形收获——他的战术小组经过此役打磨,终于形成真正战斗力了。只要在此基础上好好完善,总结经验,并适当增加几组小队。届时对抗再多几倍的敌人,亦非不能也。

至于下一批新人嘛——看看张君宝、蚱蜢、黑丸等少年眼睛像粘在枪械上的模样,赵猎就知道又要训练新兵喽。

这也算是此战额外收获吧。

当然,也有些收获不是赵猎想要的,比如海盗俘虏。

战后俘虏的海盗足有四十余人之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带枪伤。如果行朝还在,把这些俘虏一献,可是不小的功劳。就算把他们交给这些年受其荼毒的闽广海商,也会有大把人争相“抢购”。

只是,赵猎志不在此,也不想冒险挣这些小钱钱。虽然这些海盗俘虏个顶个是海上好手,但赵猎一个都不想要。

经过众议,最后决定,经过香山时,让马南淳联系其兄,派人把海盗押到马家,算是送给马氏的一份礼物。

从海丰出发前,原本马南淳想借此机会促成赵猎与兄长会晤,进一步增强双方合作。没想到经历那么多波折,更打了一场恶仗,人人疲惫,各自带伤。尤其在两船相撞的一刻,舱底的孩童们不少碰得头破血流、鼻青脸肿,严重的几个还折了骨头,好在没死人。

赵猎不想以这样一支狼狈队伍出现在马家,没得被人看轻,坚持返回厓山。

……

七日之后,厓山,海滩。

还是那片熟悉的海滩,还是那套熟悉的动作,只是人已不再是当初那几个人,而是一群少年郎。

十个十二三岁的少年光着膀子,举着长短枪支,枪管吊着填沙海螺,刻苦练习。

教官依然是赵猎,这是他的直属队伍,他永远都必须是教官,决不可假手于人。训练场上,学员必须对教官绝对服从;战场上,士兵必须对指挥官绝对服从。长此以往,身兼此二职的赵猎,还需要担心他的战士不够忠诚吗?

枪支是现成的,并不需要另外制造。当初黑枪团伙曾制造了一批枪械,正准备出货,结果全被炸上天,便宜了赵猎。赵猎取了一部分武装同伴,剩下部分用来训练一支十人小队还有富余。

悉心养伤的杨正常常柱着拐杖来看少年们训练,更多时候看赵猎、丁小伊等人在靶场射击。大伙都只是善意笑笑,没说什么,任他看去。

“你们要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看看那些大老爷们,只能玩刀弄斧,看着你们练枪时眼睛都发绿……”烈日下,赵猎背着手,来回巡视,边纠正少年动作边大声吼道。

众少年又是自豪又是振奋,胸膛更挺,原本颤抖的手脚又稳定几分。

第二战术小组又称“少年战术小队”,顾名思义,就是由一群少年组成,且只要少年,不要成年。可惜三十二孤儿中,年龄符合的只有十人,想多要都不可得。其余二十二人要么不满十岁,要么是女孩——不是每个女孩都是丁小伊。

那些跟随赵猎一起到厓山的船工、庄丁,不少人纷纷请求加入小队皆被拒。最犀利的武器必须掌握在最忠诚可靠的人手里,赵猎择人的原则首要就是信任度,宁缺勿滥,贵精不贵多。

不过赵猎也没有完全拒绝船工与庄丁们的热情,没有让他们加入热武器小队,但新建一队,将从海盗处缴获的兵器分发给他们,然后让施扬当教官,教授正规水战之法与军伍禁令,实行严格的军事化管理。

赵猎没当过兵,但警校的学员管理制度丝毫不比新兵连逊色。以前人少不讲究,现在手下老老少少加起来六、七十号人,是时候军事化管理了。赵猎只需把警校学员管理制度择适当条例制定成条令,贯彻执行就好。

赵猎对这支由十五人组成的第三战术小组(又称“海战小队”)承诺,只要他们最终通过考核,每人都能发到手一把火枪。于是众人皆大欢喜。

事后马南淳不解问道:“贤弟当真信任这些人?”

赵猎答:“将来如何不知,但眼下未可全信。”

“然则为何承诺人手一枪?”

赵猎只瞅一眼丁小伊背的鸟枪,笑而不语。

马南淳恍然,会心而笑。

赵猎只说了是火枪,可没说是哪种枪。连发后装枪是不会给的,但燧发枪么倒是无妨。

对还未能通过信任考核的人,连燧发枪都不会发,而对经过生死考验,建立了真正战友情谊的人,不光发枪,还要配发长短双武器,即主武器与副武器。

通过连番实战,尤其是与海盗的海战,赵猎发现只有一种武器(一把枪)的情况下,常常难以应对复杂的战场局面。比如敌我混战的时候,猎枪就不能使用;只有手枪的情况下,又难以大范围打击敌人。

“所以,我决定,每人补发一支枪。有猎枪的,可申请手枪;有手枪的,可申请猎枪。当然,也可以申请手持双枪。”

当赵猎向伙伴们宣布这项福利时,大伙喜笑颜开,丁小幺更是翻了个空心跟斗,脚落地未稳就冲到赵猎面前伸手:“我要一把左轮!”

“我可以给你一把左轮。”赵猎笑容一敛,肃然道,“但有鉴于你有战场违令行为,我要收回你的猎枪。”

“啊!”丁小幺一把抱住自己的三连发,“那、那我不要左轮了,我就要这把三连发。”

“奖是奖,罚是罚,不可混为一谈。”赵猎淡淡道,“你想要左轮,还是一把枪都不要?”

于是,丁小幺含泪接过一把仿点38左轮手轮。这枪的子弹虽然比三连发多一倍,但哪有猎枪打人一扫一片带劲啊!

丁小伊搂着弟弟肩膀安慰道:“这次被罚走一支枪,下次你立个功,枪不就又回来了嘛。”

丁小幺转念想想也是,这才好受些。

施扬选择黑星手枪,海上最后一战时,几乎所有枪械都奈何不了用备用板当盾牌的海盗时,是赵猎用一把黑星破局,一举击毙贼酋,扭转战局。这一幕给施扬印象很深,他认为这枪射程远,威力大,虽然偶尔卡壳,但光凭前两项就很值当了。

王平安人如其名,选择了安全系数高的左轮枪。

马南淳并没有选择猎枪,好像他这样长年穿儒衣长袍的人,背着把沉重猎枪,确实不伦不类。他依然选择了一把左轮,成为继赵猎之后第二个使双枪的组员。之所以选同样枪型而不是黑星,原因不光是卡壳,更主要的是,他根本无法单持黑星射击,后座力太强了。

丁小伊没有再领新枪,因为她早就配备长短双枪,主副武器俱全了,并且还拥有唯一一具瞄准镜。人贵知足,更要知趣。丁小伊有时大大咧咧,有时也心思通透,不点自通。

值得一提的是,觉远也得到了一把猎枪——就是丁小幺那把三连发。

赵猎始终感觉他的六人战术小组火力网略显单薄,最好能有八人。觉远身手过人,人品杠杠,又是同患难的战友,把他拉进战术小组最好不过。

觉远是修行中人,讲究克制内心欲望。虽然内心早就渴望火枪,但从不宣诸于口,见到枪时连眼神都不见半点波动,在接过枪时也只淡淡道谢,表示愿意加入。但赵猎还是从和尚微微扬起的双眉看出,这和尚,还真是个好武的武僧人。

武器分配完毕,赵猎拿出一套更适应对抗冷兵器+海量敌人的加强版战术动作,准备好好与新旧伙伴一同磨合。

赵猎计划集训一个月,等两支小队完成基础训练,彼此熟悉磨合得差不多了,粮食也将耗尽,就托马南淳采购一批物资,然后按计划出海远航。然而,计划没有变化快,三位不速之客来访,使他的计划再添变数。

“赵大哥,又有访客了,还是上次那人。”

“什么?上次那人……江风烈?”

“还有,那个暗爪头领也来了。”

“欧阳冠侯!”

“还有一人,派头比他俩都大,俩人跟在后面像跟班一样。”

赵猎耸然动容,能让江风烈、欧阳冠侯这等人物自甘随从,难道是……

同类推荐
  • 明朝帝王师

    明朝帝王师

    熊召政在明朝276年的历史中选取了15位有代表性的帝师,记录他们在政坛中的沉浮经历,并对每个人作出评价。明朝帝王师是个非常特殊的人群,不仅是皇帝的老师,其中很多还成了明朝的首辅或辅臣,参与了政治活动和政策的制定。从他们的命运兴衰、人生成败上可以看出整个明代政治的走向。因此,明朝帝王师不可简单以教师身份看待,他们更是各个时期重要的政治家与国务活动家,这些形形色色的帝王师同性格各异的帝王共同缔造着不一样的朝代。但这样一个既有学问又有谋略的群体却难有好的下场,往往越优秀的帝师命运就越悲惨。
  • 大唐第一全能纨绔

    大唐第一全能纨绔

    姐姐是徐惠,天才加学霸,还是桂花女神;姐夫是李二,号称雄才大略、千古一帝的那位;穿越的徐齐霖本想做一个闷声发财、醉卧花丛的纨绔。但为了亲人的幸福,他只好手持“拘魂令”,赚钱发家,朝堂争胜,改造大唐,改变历史。一令在手,呼文唤武,招医请道,牛掰不解释。徐齐霖:“嗯,除了生娃儿,好象就没有小爷不会的哈……”
  • 大明超级神捕

    大明超级神捕

    江枫穿越至大明嘉靖年间,科考失败,恩师被害,跟随神捕乔万里成了一名捕快,侦破无数奇案,最后报仇雪恨,并逐渐成长为大明朝第一神捕!
  • 江山隋我

    江山隋我

    一个现代初中生去十三朝古都旅游时,意外穿越到了隋末唐初这个风云变幻的年代,他该如何生存下去,在没有外界支援的情况下,又遭遇了一系列历史大事件他将如何靠自己的力量,回到现代呢?
  • 大唐极品驸马爷

    大唐极品驸马爷

    李世民:吾皇子虽多,可都不及贤婿一人!房玄龄:文采谋略,只佩服柳花明!程咬金:武力败在柳花明之手心服口服,就算失败,也要摆出豪迈的姿态!李承乾:天呐,怎么会横空出世这么一个妹夫坏我好事!谁来帮我对付他?李芷柔:我的夫君,就是极品!作为大唐驸马,奇门遁甲.降妖除怪.吟诗作对.妙手回春.装逼犯二,统兵打仗,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如此绝无仅有的驸马爷,谁又能不喜欢?!
热门推荐
  • 剑穹刀谷

    剑穹刀谷

    剑穹、刀谷两个神秘势力在这乾域大陆各有150万年历史它们开山祖师同为一人名曰乾坤,在他死后为争夺他的传承争了70万年……
  • 红颜乱世:异族公主倾天下

    红颜乱世:异族公主倾天下

    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三年里,她嫁过两次人!欢天喜地第一嫁,惊慌落跑!阴差阳错第二嫁,利剑穿胸!前皇后妒恨咬不放,野皇兄弑父夺江山。烂桃花源源不绝甩不掉,盼良人有苦难言只能逃。一颗初心,善待天下。拖着一条鲛尾,她且伤且退。当退无可退时,她开始绽放倾世芳华!而他,一路相伴,无意为王,只为一个她,遥居深阁却挥手沉浮天下。浪逐白沙滩,她用力将半片竹节扔进海里:“我记你一路相随的好,也记你剥鳞取脂的痛。再让我嫁?把东西找回来再说吧!”
  • 风吹卧牛镇

    风吹卧牛镇

    冬月天,是裁缝铺子最忙的时节。哪天晚上要是深夜两点睡,徒弟们的嘴都笑歪了。快过年了,谁家不换一身新衣裳呐。娶媳妇嫁姑娘的人家,一身两身能打住嘛。再说忙了一年了,庄稼也收了,豆子青稞都粜了,猪也宰了,羊也卖了,手里才有余钱穿穿戴戴。卧牛镇的雪,从秋天就开始下了。到了冬天,雪厚得能埋掉牛。镇子上的人走雪路,叫插雪。人走在雪地里,像芨芨草棍儿似的,插出一溜儿脚踪来。衣裳也不叫衣裳,叫身明。新来的学徒唐女子,就是插了四十里山路的雪,在厚雪里戳了大半天时光,才到达三尺布裁缝铺里的。
  • 后现代主义社会理论维度探析

    后现代主义社会理论维度探析

    过去的50年间,关于后现代主义的争论充斥了全世界众多学科中的文化和知识领域,从流行迄今,后现代主义已经成为美学、伦理学和哲学的论述对象,但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社会科学的概念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后现代主义在社会科学领域的这种缺席已经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本研究力图在以往学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作为一种社会理论的后现代主义和作为一种哲学思潮、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的分析,弥补当前学界大多从哲学思潮或文化思潮的意义上去研究后现代主义的局限,着力凸显后现代主义的社会理论维度。
  •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九言圣

    九言圣

    开门阵、休门阵、生门阵、伤门阵…八门阵法;天遁、地遁、人遁、神遁、鬼遁…九中遁法;孰强孰弱?代表身体的临言、能量的兵言、宇宙共鸣的斗言、治愈的者言、操控人心的皆言……我将以九言后人之名破除一切,不过在那之前,我得先按照师傅的吩咐找个会神遁的媳妇。
  • 一木二林三唯心

    一木二林三唯心

    你是一棵大树,为我遮风挡雨,让我依靠;你是一朵花蕊,种植于我心田,让我滋润……这是女主先穿越古代,男主后重生于现代的故事。
  • 快穿:说好了不撩的呢

    快穿:说好了不撩的呢

    在现在的356世纪中,科技发展的速度已经不是肉眼可见了。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已经探索了宇宙大半地方,并且对其他星球的开发也已经完成一大半了。但接踵而至的危害也越来越大,时空开始错乱,发生秩序混乱,甚至出现偏离原本的时空轨迹。而落眠身为独立于宇宙的时空使者,就只能担负起修复时空的重任了……冰山仙尊:“眠眠可是累了?帮你捶一捶?”杀戮帝王:“眠眠可别想逃,入了朕的宫,便是朕的人。”多情戏子:“眠眠答应要为奴家赎身的,可不能不算数啊……”高贵世子:“眠眠既然已经被我买下了,可别想着再回去喽……”【本文1v1双处甜宠细腻笔风请君享用】
  • 史上最强日本史3

    史上最强日本史3

    以通俗流畅的笔法讲述日本的历史,本书是其第三部。关原会战后不久的庆长八年(1603),德川家康被天皇任命为征夷大将军,在江户建立起了幕府。这当然是在做了无数打点工作之后的结果,但对于家康而言,自己的目的却远不止此,他真正要做的,是消灭丰臣家,将整个日本都掌握在德川家的手里。另一方面,已经感觉到了重重危机的丰臣家,也在以淀夫人为首的核心集团的带领下进行了各种抵抗,无论是消极的或是积极的,大家都希望能够将已故太阁丰臣秀吉的丰功伟业好好地守护到底。于是,一场东西决战又将拉开帷幕。而胜利女神这次又将站在谁的那一边?是东边还是西边?是巨人还是阪神?
  • 泰山和十字军(人猿泰山系列)

    泰山和十字军(人猿泰山系列)

    人猿泰山系列是一部让中小学生开阔眼界、丰富想象力的书,是一部教给孩子动物是朋友、大自然是家园的温情冒险小说,是一部中小学图书馆和孩子的书架上不得不放的书,是父母与孩子共同阅读的睡前故事。小说情节奇谲精彩,主人公强悍而无畏,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充满着浪漫英雄主义的丛林世界大门。译者的话:上世纪四十年代,我们在读初中时,《人猿泰山》作为世界名著,曾经风靡一时。每逢课间十分钟,同学们几乎满教室争说泰山。当时,这部奇趣曼妙的小说,已经在我们心里扎根了。1988年,我俩六十岁退休后,曾到各地旅游,顺便到各省大图书馆、大学图书馆查询此书,不但译本遍寻不得,连原文本也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