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23600000115

第115章 上门找死(一)

接下来的半个月,殷清风除了正常给学生们上课,下午的时间都用来培训数学老师。在接受和习惯了阿拉伯数字之后,他们学习的进度还是很快的,毕竟都是成年人,还有文化基础。

按照约定的时间,殷清风带着马车去了好畴县的水泥窑。

水泥窑这边暂时由叔祖管家的儿子殷勋来管理,所以,当殷清风到了之后,出来迎接的是殷勋和任五两人。

“辛苦勋叔了。”

相互见过礼,殷清风直接进入正题,“那就开始吧。”

殷勋恭敬的应了声,然后转身大声喊道:“点火!!!”

已经待令的窑工们立刻行动起来。

由于只是试运行,所以投料不多。等了一个多小时后,窑工们开始熄火冷却。之前还心焦的众人,现在变得担心起来。殷清风自己也是担心,烧制水泥的用料他是知道的,工艺也是知道的,但最终如何,他心里也是没底的。

等窑工将研磨后仍然带有温度的灰色粉末呈到殷清风的面前,他松了口气。最少,从外观上看和水泥没什么差别的。

在他的预备方案里,如果单纯用煤来加热达不到温度的话,他还得再建一个高温蒸馏炉来蒸馏煤炭,然后用焦炭来加热。现在看来,是没这个必要了。

打发了窑工之后,由殷勋和殷良亲自动手拌上沙子和鹅卵石。等搅拌均匀了之后,殷清风指挥他们将水泥在准备好的十公分厚的木框里摊平。

由于没有往里面掺和石膏,殷清风足足等了一下午加一晚上的时间,才等到水泥完全凝固。

得到殷清风的许可,纯粹好奇的王雄涎走上前去将木框取了下来,然后抡起铁锤狠狠的砸了下去。

“呀?这么结实?”

一向自诩还有两膀子力气的王雄涎有点儿傻眼了,他不信邪的继续抡起大锤。哐哐哐的连砸了十多下,他有些呼哧带喘的扭头问向殷清风“叔叔,这是啥玩意儿,咋这么结实。”

殷清风上前几步,只见那水泥板上只有几处深浅不一的白点儿。别说击碎了,连裂纹儿都没有。

“哈哈,这就对了,要的就是这效果。”

围上来的殷勋和任五相互看了看,俩人的脸上都露出不敢置信的表情。就那些石块磨碎了再加热就成这宝贝了?

不等众人从惊讶中回神,殷清风说道:“勋叔、任五,既然这水泥成功了,剩下的就是在保密的情况下烧制。

从下个月开始,我需要每个月最少五万斤甚至更多的水泥。接下来的时间,任五的任务就是多建窑口,勋叔就要多招募人手。”

殷勋很痛快的说道:“没问题,不管是保密还是生产,二郎就放心吧!”

殷清风说道:“那行,那我就赶回去了,这里交给勋叔了。”

解决了水泥的问题,殷清风还要等石矿的消息。

用水泥铺路,下面必须垫一层碎石子,否则单纯的黄土路面与水泥的黏结是不牢靠的。

但是开采石矿又是一件麻烦事儿。

就像一个谎言要用一百个谎言去圆谎一样。每一个带有含量的新技术,都需要其他的技术去辅助。

开采石矿不能依靠人力一锤子一凿子去敲打,否则,使用再多的人力,一年下来也采不了多少石子儿。

这,又要涉及到黑火药的使用了。

黑火药的配方,殷清风手里有。问题是,李世民那关怎么过。

宋朝的军队可以使用火药武器,明朝甚至有火铳和火炮,但这些武器的使用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武官阶级被压制到了最低。不管是当皇帝的,还是那些文官阶层,根本不怕武将用来谋杀和造反。

可唐朝初期的现状却是不一样的。

这时候的人们,上至文武阶层世家勋贵,下至普通黎民百姓,已经习惯了三天两头换一个政权、换一个皇帝。一旦黑火药巨大的威力被世人知道,谁敢说没人会动念头用黑火药来改朝换代?

而另一个潜在的隐患就是,一旦李世民也觉得黑火药属于不可掌控的因素的话,那,殷清风的小命儿还能不能保住就成了问题了。

在当初做出生产水泥的决定时,殷清风就考虑到了是因噎废食还是自找麻烦的问题。在几经考虑之下,他选择了后者。

现在,水泥已经弄出来了。接下来,他要再次面对李世民了。

硝石与硫磺不难找到。随便找一个炼丹的道士,他们就能满足这样的需求。

将自己单独封闭在后花园两天后,殷清风配出了他认为最佳的黑火药。

望着已经卷好的十个火药管,殷清风心中产生了一点小感慨。

他以前最多就是接触过鞭炮烟花,谁曾想到,有一天他会利用这玩儿意来改变历史的进程。

就这不起眼的小东西,只要稍加改造,就可能成为致命的手榴弹。加大些药量,再利用个铁皮桶子,就是闻名丧胆的没良心炮。

当然,如果他不是蠢到绝顶了,李世民是见不到这些实物的。只一个火药管,就足够他睡不着的了。

月眉对殷清风最近神神秘秘的行为,表示出极大的好奇心。好在她知道事情的轻重,不但她克制自己不去探索究竟,还时刻把薛繁星带在身边,不让她有机会离开自己的视线。

再次嘱咐月眉不要去后花园后,殷清风振作了一下精神,骑上黑旋风直奔长安城而去。

李世民不可能每天都闲的发慌等着殷清风的拜访,所以他需要事先估计一下李世民能在东宫的时间。

现代人习惯了一日三餐,但这个饮食习惯,是经过很长时间的演化才的出来的。

定时吃饭是在商代时才形成的,在这之前,人们的习惯是“饥则求食,饱则弃余。”

先秦时期,寻常人家都是一天吃两顿饭,即所谓“两餐制”。古人把一天中的第一顿饭叫“朝食”,称为“饔”;把一天中的第二顿饭亦即最后一顿饭叫“餔食”,称为“飧”。这就是朱熹《集注》中所说的“朝曰饔,夕曰飧。”

在十二地支概念引入时间后,其中的“辰”字对应食时,所以古人有“食时辰”的说法。辰时相当于现代早上七点到九点。第二顿饭安排太阳运行到西南方的“晡时”,此时为申时,相当于现代十三点到十五点。

那么,一日“三餐制”出现于何时?其实,在流行“两餐制”的先秦时期,已有人一天吃三顿饭。《庄子·内篇》有“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的说法,意思是去郊外游玩,带足三顿饭,来回肚子都是饱的。

但是,真正能经得起一日三餐的消耗的家庭,只能是那些顶级的贵族,中下阶层的人家,还得老老实实的吃两顿饭。

一天吃几顿饭,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物质条件和社会行为的制约。除了“两餐制”和“三餐制”,古时还有“一餐制”和“四餐制”、“五餐制”。很显然,一天只吃一顿饭的,当是穷人无奈的选择,而一天吃四顿饭的就不是一般人能享用的了。

“四餐制”在古代属于“帝王餐”,汉朝时被制度化。中国古代饮食制度带有明显的等级色彩和礼仪特征,贵为天子的皇帝饮食安排自然要与众不同,以“别尊卑”。

帝王为什么一天要吃四顿饭?汉班固《白虎通·礼乐》“右论降神之乐”条是这样解释的:“王者之所以日四食何?明有四方之物,食四时之功也。”原来,帝王每天吃四顿饭是借“四方”、“四时”之数字概念,有迷信色彩。

“四餐制”怎么个吃法?分别在天刚亮的“平旦”时吃一顿,叫“旦食”;中午“日中”时吃第二顿,叫“昼食”;下午晡时再吃一顿,称为“夕食”;最后一顿在太阳落山以后的“日暮”时进行,称为“暮食”。

古人认为,这四个时间点分别是“少阳”、“太阳”、“少阴”、“太阴”的起始点,此时就餐最为吉祥、适宜。此即《白虎通·礼乐》中所谓“王者居中央,制御四方。平旦食,少阳之始也;昼食,太阳之始也;晡食,少阴之始也;暮食,太阴之始也。”

汉代“四餐制”是在先秦周王就餐制度上改进而来的,周王在三餐之外还曾增加“夜餐”。夜餐也叫“夜食”,《黄帝内经·素问》中提到的“晏食”,便是夜餐。

“四餐制”在汉代被严格执行,即使帝王死后,祭祀时也要“日上四食”。但“四餐制”也非一成不变,在特殊时候要“减餐”。

比如国家遭遇严重的天灾人祸时,皇帝就得减少饮食量和次数,以此自我惩罚,响应上苍给人间的警示。《白虎通·礼乐》中所说的“四方不平,四时不顺,有徹膳之法也”,就是这个意思。

一日三餐真正普及则在隋唐时期,准确的说,是贞观中后期,最普通的百姓才吃得起。

不过,等到满清蛮夷侵略中原之后,饮食习惯又发生了改变。满族人习惯一天吃两顿饭,没骨气的人家和吃不饱饭的家庭,无奈的又回归到了先秦时期的习惯。

但满清皇室的“两餐制”与秦汉时的“两餐制”在时间安排上还是有较大差别,早膳一般在早晨六、七点以后,晚膳多在十二点时到十四点。

这个两餐制在民间发生了一点变化:早饭为九点到十点,晚饭在下午三点到四点。

李世民身为大唐太子,一日三餐还是吃得起的。等殷清风凭借着腰牌走进的东宫的时候,他正准备吃晚饭。

同类推荐
  • 驸马请留步啊

    驸马请留步啊

    万历十年,这时候名相张居正将死未死,威震千古的戚大帅也已经迟暮,郁闷了二十年的少年天子正想大展拳脚!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我大萌还丝毫看不出来,几十年后就将有灭顶之灾,而梁瑞偏偏穿越成了那个史上最悲剧的驸马!什么也别想了,先保住命再说吧!
  •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霸主卷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霸主卷

    这是一部让你触摸到历史人物体温的传记作品,也是最有态度的三国历史全景作品。《三国志》侧重于记载功业,《三国演义》侧重于描述战绩,都忽略了三国霸主作为普通人的性格心理和生活细节。“人性解读三国第一人”陈瓷经过多年深入研究,挖掘出许多治史者未曾关注的历史细节,从人性角度生动再现了曹操、孙权、刘备、吕布、袁绍、刘表等三国霸主的人生历程,还原了既不同于《三国志》也区别于《三国演义》的全新三国史。
  • 重生世子爷

    重生世子爷

    一朝穿越,小气、腹黑、搞笑又花心的他成了一个世子爷,有个护短又霸气侧漏的老爹,疼爱他的爷爷,还有一个无敌厚脸皮外加狠辣恶毒的继母......且看他如何笑傲异世
  • 穿越之逍遥少爷

    穿越之逍遥少爷

    一个公司高管来到一个自己也不知道的世界,这里没有高楼大厦、没有汽车、甚至连马都是稀有东西。是的,他穿越了.........怼权贵算什么惹急了皇帝都敢揍........作诗对联抱歉不会,但照样把一干才子耍的团团转。且看叶云的不平凡人生...
  • 英雌

    英雌

    李曜穿越初唐,阴阳倒转,变身已被盖棺下葬的平阳昭公主。惊世骇俗的遗言,隐讳不明的死因,残酷血腥的皇权争斗……在这风云激荡的时代,原主的命运已被历史的巨轮无情碾过,而国祚289年的大唐王朝却才刚刚拉开了帷幕。天可汗李世民踩着玄武门的血迹,开创贞观之治;唐高宗李治稳扎稳打,拓疆万里;女帝武则天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唐明皇李隆基建立开元盛世,将神州的封建社会推向历史巅峰……然而这些天下之主,却也给后世子孙留下了许多历史隐患,最终大唐山河破碎,长安盛景不再。面对未来跌宕起伏的历史轨迹,神秘的穿越客决心走出一条完全属于自己的路,去缔造一个改变华夏文明命运的英雌传奇。PS:单身向。Q群:439545048
热门推荐
  • 靠我的聪明才智拯救世界

    靠我的聪明才智拯救世界

    许多人以为林玖是世界上最好命的人,只要勾勾手指就可以让大魔头陆祁放弃毁灭世界。其实他们不知道身为一个上古凶兽——混沌,有多么难。————————————————————记者:“林小姐,请问你究竟是怎样拯救世界的?”林玖:“大概是因为我的聪明才智吧!”记者:“……?”
  • 考研英语词汇词根词缀高效记忆:轻松背单词

    考研英语词汇词根词缀高效记忆:轻松背单词

    书中所收录的单词都是从历届研究生英语考试题中提炼出来的。编者利用先进的电脑统计分析技术,对历年考试题中出现的单词进行系统的电脑分频,将历年考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单词甄选出来,标注为常考单词。考题中出现频率较低的,但是考试范围内的单词,标注为普通单词。极大地方便了考生有的放矢地去背单词。
  • 御厨萌妃升职记

    御厨萌妃升职记

    潘思巧一朝穿越沦为了一个青楼厨子……常言道要要留住一个男人的心就要先留住他的胃,虽然所有人都觉得她做的菜是人间美味,可怎么他郁文睿就吃的心不甘情不愿的呢。“喂,臭冰块!尝尝我新做的……”“本王不饿。”“本王吃过了。”“本王不想吃。”“……”一定是这落后古代的食材工具比不上现代的!她要改革!她要不断创新菜式!没有最好吃,只有更好吃!
  • 魔界逍遥仙

    魔界逍遥仙

    我楚离入魔又如何?是正是邪,看的不是法,而是心!此一生,我必成我所想之事,护我所爱之人!
  • 慕少霸爱:小妻别想逃

    慕少霸爱:小妻别想逃

    明明是两个不同世界的人,却总是一次次不经意的相遇;他生性冷淡,她淡雅如菊;为了孩子他一纸婚约将她束缚在身边。高冷如他却宠溺她成瘾:“老婆大人,别生气了。我错了。”“谁是你老婆?别乱叫。”“如假包换的结婚证,你赖不了。”“那是协议结婚。”“结婚证可是真的,现在你就是我夫人。”“你的冷漠和高傲呢?”“装的。”“……你脸呢?”“不要了。”直到前妻归来,她恍然大悟,逃离他的世界,他开始他的追捕逃妻计划……--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全能红线仙

    全能红线仙

    一个自诩什么都会的全能红线仙,一千岁满打开她的红线任务书,开始她的第一个红线任务。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会吃会睡有创意,艰难险阻在她面前就是棉花糖,还有什么圆不了的爱情?嗯哼?哼哼,红线仙路漫长,但却通通难不倒她——全能红线仙!
  • 匆匆那年,是谁打开了我的心房

    匆匆那年,是谁打开了我的心房

    本书可甜到掉牙,更能虐到心碎....美好的恋爱之旅,从欢喜冤家,日久生情。这是爱情,还是经历,他是你生命中的过客,还是不可或缺的那个?
  • The Age of Big Business

    The Age of Big Busines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九洲武帝

    九洲武帝

    【练笔之作,诸多问题。如有疏漏,纯属正常!!!】千古九洲三五帝,诗酒风流一传奇。逍遥半生山河壮,横刀立马温柔乡。儿女情长辛酸泪,英雄气短天地荒。我自仰天我自啸,听云名书武帝榜!这是本一介凡人拼搏奋斗,最后功成名就的武帝传记。武帝榜上记载:“有财有酒有女人,大忧大愁大烦闷。江湖侠义肝胆照,继往开来只一人!”【佛系写作,随缘更新。不必打赏,不喜则弃】
  • 红颜不祸

    红颜不祸

    父将我制成人皮地图,叮嘱我觅得良人,托付给他,终于推翻一个封建社会的虐民霸权,却抵抗不住意欲遮丑的皇权。谋划我成为万年红妖,欺压我困我如笼中兽,为保全大小家,甘愿一人遭受耻辱,默默尝。...红颜不是祸,红颜背锅容易,弃爱难,自古多情是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