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23600000016

第16章 丰收之后(二)

等月眉舒服了些,殷清风才匆匆跑了回来。

“还请各位长辈原谅小子,刚才这事情小子也第一次遇到,一时间乱了分寸,还请多多原谅。”

“哼!暂且饶你一回,速去将这新式种植稼禾的法子写出来,算是你向各位长辈赔礼了。”

能这么说话的,也只有李世民了。但殷清风能说啥。

“是、是、是,都是小子年幼,办事没有章法,请长辈们多担待。

这时光也近午了,庄子里备了些吃食,各位长辈操劳一上午,且坐下休息一二。稼禾种植的法子,小子这就去写。”

把他们扔去吃饭,殷清风又去看看月眉怎么样了,对于殷清风来说他们可没月眉重要。

殷清风一边拍着她的后背,一边问道:“丫头,好点儿了吗?”

月眉扬着小脸儿,“郎君,月眉给你丢脸面了。”

“这次不算,别说你了,我听了也想,只是强忍着罢了。咱不能和他们比,他们都是骑马拼杀得天下的,咱是小孩子,没事儿。”

“月眉下次不会了。”

“好了,都过去了,来帮我个忙。”

一听有事要她做,月眉这才精神了一点儿。

“先帮我找块布来帮我把手缠上。”

不明所以的月眉问道:“郎君,这是....?”

“忘了我说的了,我这笔体和大唐流行的不一样,秦王让我把这怎么种地的方法写给他,我自然不能动手了,我这不是找借口吗?一会儿还得你来写。”

这么一说月眉算是明白了,笑嘻嘻的给殷清风当同谋。

李世民要的资料,殷清风前一天就让月眉写好了。

陪着月眉嬉闹了一会儿,看看时间也差不多了。他才装模作样的走了出来。

来到中堂的时候,李世民问话了:“你小子的手怎么了?”

殷清风一本正经的回道:“回秦王,小子刚才忙中出错,将手碰伤了,幸好有月眉在旁帮衬。”

李世民将那摞纸接了过去,低头仔细看了一遍,又传给其他人浏览。

等众人都看完了,李世民说道:“你再详细的说一遍。”

殷清风走到众人正对的位置站好,“这个农庄现有土地四十万亩,人丁三千户共计一万八千一百一十人。

以今天的收成来看,四十万亩产粮应为八十万石左右。

同时,这一万八千一百一十人,按照平均每日进餐两斤算的话,一年应消耗粮食十二万五千石左右。

如果他们是普通农户,每年还要交的租庸调和地税,折合成粮食应为六万到七万石。

那么,这个农庄每年结余的粮食,大约是六十一万石,可对?”

看到众人一起点头,殷清风差点没笑出声来。他停顿了一下,平缓的说道:“能有这么的粮食结余,原因之一,是因为他们齐心合力劳作。

可是,这个农庄之外的农户又是什么样子呢?

大唐的赋税以户来计算,丁口多的农户与丁口少的农户,要交一样的税赋。不患寡而患不均,不外如是。

除此之外,每丁授田不足百亩、亩产为一石左右、该交的租庸调、地税还得交、该留做种子的还要留、有牲畜的还要喂养牲畜、还要拿出一部分粮食,去换取其他生活必需品...

剩下的,就是这户人家的口粮了。

如果,这户主是老男、是中女、是小男、是残疾、是寡妻呢?

如果,还要供养一个孩子读书呢?

如果,有人生病了呢?

如果再有天灾呢?

这户人家有能力度过灾年吗?”

本来,刚还沉浸在六十一万石的结余中。现在,众人的美梦被殷清风的诘问,无情的击破。

每一个问题,都恍若巨锤。

每个人的脸上,如挂上了一层寒霜。

因为他们清楚,殷清风说的没有错。

均田令,看起来很美好。但,在具体实施的时候,不可能达到律令中规定的田亩数。

没有足够的田亩数、没有足够的劳动力,只要殷清风问的那些问题出现了一到两个,对于这些农户,就意味着灾难来临。

当他们的心,降到谷底的时候,殷清风接着说道:“小子最后想说的是,其实...以关中之地...完全可以..做到...一年...两种。”

“一年...两种?”众人在心里一起画了一个问号。

“等等!”李世民腾地一下站了起来,“你刚才说什么?关中地区可以一、年、两、种?”

殷清风轻轻点了下头。

“腾~~~”其他人一起站了起来,不可思议的看着殷清风。

殷清风对他们的反应并不奇怪。

一向重视农业的中国,从东周开始便进入了精耕细作时代。

铁制农具、防涝防旱、水利灌溉、追肥、二十四节气、复种、轮种、饲养业、春小麦、冬小麦...现代的农业生产,无非也就是这些。

以农具为例:在机械化出现之前,所有的农具在隋唐之前基本都已经出现了。之后就算有新式农具出现,也大多是一种改进的性质。

刚才李世民问的是,关中地区也可以一年两种。由此可见,这个时代的人对一年两种并不陌生。但是,他们为什么惊讶呢?

因为他们不知道,从五七零年开始一直到七五零年之间,地球或者说中国将处于暖期。这两百年的温度,要比现代的略高一点点。而且,这个时期的降雨量,远比现代要充沛得多。

但是,这时人们的种地的习惯,还是沿袭以往的。

从公元二零零年前后,也就是东汉末年开始,一直到公元五零零年,中国的气温一直处于下降期。而且,五零零年前后的温度,是中国历史上的最低点。

虽然从那以后,温度在持续上升,但北方的政权却像走马灯一样换来换去。

隋朝虽说统一了天下,可是秦淮以北的种植习惯却没改。

殷清风之前问过杜丙,也向杜伏威和单云英求证过。他们的回答是,现在淮河以北,每年只种一茬庄稼。

如果没有他们再三的保证,殷清风也不敢说出一年两种的话来。

但是,随着政权的稳定,一年两种或者两年三种,要不了多久就会出现。他只是在打一个时间差而已。

这个时间差,就是他的价值所在。

殷清风知道他们要问什么,他抢先回答道:“现在还只是五月下旬,这次收割之后,小子会命人种下水稻。等收割的时候,殿下与诸位长辈可以再次前来视察。”

洛阳附近的水稻种植历史很悠久,想要获得稻种,根本不必跑去江淮一带。

李世民对殷清风摆了一下手,“你先等等!”

说完,他转身对萧瑀说道:“国公,这小儿说,关中可以一年两种。那...是不是大河以南都可以如此?”

萧瑀:“可以...吧...”

“嘶~~~~”所有人都惊呆了。

李世民和萧瑀俩人的一问一答,意味着不只是大江两岸才可以一年两种。大河到大江之间、荆湘与巴蜀之地,皆可以一年两种!

全大唐有多少土地?每年又能增加多少?

一旦在全大唐普及的话,就意味着一年相当于过去四年的产量、十年相当于四十年的产量....

所有人越想越不可思议,越想,看着殷清风的眼神越火热:“这是天降英才于大唐啊!”

殷清风面对吃人的眼光,他脸上显得很平淡,但内心就不是这样了。

为了给自己解围,殷清风说道:“今日是五月二十二,月底或下月初就可以种下水稻。

这一年两种在时间上允许的,但最终产量如何,小子不敢保证。”

有了这句话的缓和,众人总算没那么激动了。

李世民这时很想抽殷清风一巴掌,“产量?谁还在乎你这第二种是什么产量!就算关中不行,不是还有江淮吗、不是还有巴蜀吗?哪怕不增加三倍,两倍也行啊!”

或许其他人也是这么想的,都似笑非笑的看着殷清风。

杜如晦问道:“这里的麦子是何时种下的?你这水稻又何时能收割?”

其他人一起点着头,这个问题才是关键。

殷清风微转身体,正对着杜如晦,“正月底种下,生长期为四个月。水稻在霜降前可以收割。”

杜如晦追问道:“怎么是正月底?不是三月上中吗?”

殷清风冲杜如晦一拱手,“敢问杜学士,豫州的‘豫’做何解?”

杜如晦一愣,不明白殷清风问这个问题与几月份种地有啥关系,不过他还是耐心的解释道:“《东京赋》中‘度秋豫以收成’,可以解释为出游;《后汉书·乐夷传》中,豫又做‘参与’解。不知...”

殷清风向杜如晦微鞠一躬,“谢长者赐教。具体的说,‘豫’字的左边为声符,右边为意符。

所以,‘豫’字读‘予’的音,其本意表达的是象之大者。”

杜如晦和其他人一样,都有些吃惊,他说道:“没想到小郎君对训诂学深有研究。”

殷清风可不太清楚训诂学是什么内容,他也不敢接茬,“小子以‘豫’字做引,便是想说明,仓颉先圣造字的时候,原先豫州一带是有象群出没的。而今,别说豫州,恐怕大江以北都不得见了。

所以,小子的结论是,四季变化非常例。”

杜如晦有些迟疑,“那...以小郎君的意思是...”

不但杜如晦被殷清风吓到了,其他人的表情也好不到哪儿去。气象、历法这些内容太神秘了,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学习和精通的。

殷清风当然知道症结出在哪里了,“小子只是在读书的时候,偶发奇想。既不精通训诂学也不清楚星象。”

李世民和身边的人相互看看了,又看向殷清风。貌似殷清风这年龄,应该真的只是出于少年的遐想。

殷清风接着说道:“古人总结出二十四节气来指导农桑。但,既然四季有变化,便应做出相应的变动,不能等到谷雨的时候再去耕种了。

而且,既然二十四节气当中有芒种的说法,那么为什么不在关中之地验证一下是否可行呢?

小子正是受古人启发,才在这农庄实行的。

现在看起来,结果还不错。”

众人心说,“何止是不错,简直太不错了!”

殷清风不知他们腹诽什么,他接着说道:“在小子看来,二十四节气,也不见得能指导全大唐的农桑之事的。”

众人又被殷清风惊到了,“这少年郎还真是什么都敢说啊。刚说完二十四节气的好,现在有开始驳斥了。”

“长城以北落雪的时候,岭南之地恐怕还是炎热如夏的景象吧。山东境内可以耕种了,河西之地还是漫天黄沙吧。

二十四节气在小子看来,更适合的是中原地带,而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准绳。

小子再以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为例。

这本书的确是一部了不起的农桑书籍,但那只是北魏以前大河中下游地区的经验,有很多不适合当下了。并且,也不见在其他区域可以适用。

大唐既然以农为国本,殿下何不命人将天下分为几个区域,然后命人专门研究各区域的特点,总结出更佳有效的指导当地农桑种植的办法?”

殷清风说痛快了,屋子其他人无语了。

一个‘关中之地可以一年两种’就够惊人的了。现在,他为了证明他是对的,竟然连二十四节气、连《齐民要术》都给否了。

屋内长久的沉默,让一旁的月眉有些不安。殷清风给月眉使了个眼色,示意她放宽心思。

或许是这个小动作被李世民觉察到了,他站起来,扭头儿去对其他人说道:“众位,今日已尽兴,不如归去。”

其他人似乎从睡梦中醒来,接连的准备要往外走。

殷清风这时插言了,“小子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众人一起看向殷清风,李世民说道:“说吧。”

“能和秦王殿下来此地的,都是殿下心腹之人....小子也是欣喜在弱龄之年就能为大唐做些贡献。也正是因为小子这年岁太小,所以,还请众位长辈将此事隐瞒下来。”

在场之人听完殷清风的话,再次感到惊讶。

同类推荐
  • 三国之神级选择系统

    三国之神级选择系统

    刘昊来到东汉末年,正值黄巾之乱的混乱时期,绑定神级选择系统!“叮!恭喜宿主成功激活系统!现在请宿主进行来到三国时期的第一次选择!”1、涿县的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将相互结识,促进三人完成结义!奖励:随机武器召唤卡!2、捣乱刘关张三人桃源结义,揭露刘备真实身份,收服关羽、张飞!奖励:刘氏族谱×1,神将召唤卡x1,顶尖兵种召唤卡x1,关张二人忠诚度上升到满值!3、对刘关张三人结义的事情无动于衷,奖励:无!”望着系统面板上的选项,刘昊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第二个!捣乱刘关张三人桃源结义,揭露刘备真实身份,收服关羽、张飞!随着刘昊的选择,一场争霸之路,就此开始!
  • 网游之全球群雄争霸

    网游之全球群雄争霸

    悠久的历史长河之中,诞生出无数英雄豪杰,如战国的张仪巧舌如簧游说天下,卫鞅变法让秦国有弱变强,古有兵圣孙武,兵仙韩信打出各种经典战役,孔子和鬼古子教出的学生各个名震天下,三国谋士如雨猛将如云,隋唐英雄各个能征善战,水泊梁山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打着替天行道,如果把他们放在同一时期,他们又会擦出什么火花了...
  • 汉风长歌

    汉风长歌

    炎黄热血,气贯长虹。汉风所向,一往无前!——————————————————
  • 三国大榜单:巅峰对决的历史余味

    三国大榜单:巅峰对决的历史余味

    基于《三国志》的“史料三国杀”,以榜单的形式书写三国历史!三国英雄的榜单有着值得挖掘的深意,他们的强弱盛衰之别,总蕴含着内在的逻辑与通则。任何高等级的博弈,都是一场智与力的综合角逐。一旦有人做出误判,强弱的转换总是立竿见影,由盛到衰往往转眼之间,新的博弈也势必随之重建。对历史有浓厚兴趣的人,请不要因为一部小说而轻视了正史。此份三国群英榜帮你解读三国间的博弈与均衡,解读三国史!
  • 亲历抗战:20位抗日老兵口述

    亲历抗战:20位抗日老兵口述

    今年是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明年将迎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战争、殖民统治,带给北京的创伤刻骨铭心,在血与火洗礼中挺身而出的仁人志士永载史册。《亲历抗战——20位抗日老兵的口述》就是用口述方式再现北京抗战史,真实、鲜活地记录那段悲壮却光荣的历程。用口述再现历史是困难的。
热门推荐
  • 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婚姻,如果能一生琴瑟和谐,相爱如初当然是上选,如果没有,一个人乐得清净,也不算太坏,人生最差的选择是明知伴侣不是自己想要的那个人,相处艰难维持痛苦,还要百忍成钢,与之白头到老。王尔德说过,离婚的最大原因是什么?结婚!那些让我们最终分离的原因,真的是婚姻吗?幸福的婚姻是相同的,不幸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这个故事里的男男女女,用他们所经历的一切告诉我们,有时候让我们分离的,只是我们自己做出的选择,与婚姻无关、非婚之过。
  • 别来无恙

    别来无恙

    这是关于母亲与父亲的故事。他教会母亲唱歌跳舞,教会母亲快乐生活,母亲却在批斗他的大会上,给了他致命的一脚,让他对生活彻底死了心。现在年老丧夫的母亲又想嫁给他,却惹来全家人的反对……我母亲要找老伴这话一年前就听说了,这是谣言,不可信的。小地方的人就是舌头长,一天到晚无中生有,乱嚼舌根。镇子里以前还有人说我在广州当小姐,有人亲眼看见的,说坐台费一个小时三百元。天地良心,广州在哪方我至今都不清楚。而且也太抬举我,一个小时三百元,就我这姿色,不是寻死吗?可是嘴长在别人身上,我又能怎么样呢?但今天小姑打电话也说我母亲要往前走一步。我说,不可能,不可能。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未来科技行侠义

    未来科技行侠义

    26世纪末,肩负着探索新家园使命的人类之子,在星际航行的最后时刻遭遇意外,奇迹般来到了仙法世界开元大陆,成为了史上最为悲剧的无法修仙的天绝体。但是身怀整个地球文明的高科集合,有着无比辉煌丰富的文明底蕴,站在巨人之肩的他,却另辟蹊径,融合两世之菁华,走出了一条史诗之路,并最终解开了他转世之谜。机械战偶对机关战兽,隐身衣对洞察术,基因修复对转世金莲,空间胶囊对七窍葫芦……地球文明的伟大魅力,开元大陆的神奇瑰丽。且看野蛮生长的坏小子杜腾,如何用高科技在异界行侠仗义,秒天秒地秒空气!
  • 拆散的笔记本

    拆散的笔记本

    本书是作家洪烛的一部随笔作品集。书中所收作品内容丰富、构思精巧、文笔流畅优美,再现了作者浓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读后使人有一种美的文学享受,非常值得一读。洪烛的这本随笔集,就像一本拆散的笔记簿,记录了生活、情感乃至艺术对作者的影响。那被风掀动的书页里蕴藏着个性化的思想。这些文字远离精雕细琢的“小美”,而向泥沙俱下的“大美”靠拢。
  • 雪球专刊第026期:揭秘“非赚不可”

    雪球专刊第026期:揭秘“非赚不可”

    首先什么是雪球?我恐怕也没有答案。但我知道雪球是一个用互联网产品和技术服务于投资者需求的公司。在有雪球之前,投资这个事情已经存在,互联网这个事情也已经存在。那么互联网满足了投资者的什么需求呢?
  • 有间汤药铺

    有间汤药铺

    在夜和黎明,有梦境的魇浮现,在找自己的过往。——论两个活了万八千年的老怪物的现代日常。古老的宅院合着香暖的风,一股脑儿的扑进半敞的窗棂中,窗帘轻轻轻轻的卷,青丝慢慢慢慢的缠。谁先笑出声的,不记得了。谁先吻了谁的唇,也不记得了。只知道花红柳绿,春日正好。唇齿交融,艳色无边。还有比这更撩人的吗?“可是我真有病。”“我真有药。”
  • 总裁,重新从心爱你

    总裁,重新从心爱你

    情到浓时无怨尤,爱到深时心不悔,虽已遍体鳞伤,蚀骨销髓,却还是又一次的,从心爱上了你…………那一年的那一天,车子缓缓的停在一栋威严的楼前,她震惊的一把拉住正要下车他。“你带我来这做什么?”他俊容如冰,声音好听,却不带一丝感情色彩:“一个未婚男人带着一个未婚女人来民政局,你说我想做什么?”从未想过结婚竟是如此简单,两个钢印一盖,她就成了他的合法妻子,没有婚礼,没有钻戒,更没人知道…………那一年的那一天,她带着他重归旧地,看着那栋威严的楼房,他跟她说了同一句话。“你带我来这做什么?”她笑靥如花,言语讽刺:“一个已婚女人带着一个已婚男人来民政局,你说我想做什么?”他没有丝毫的犹豫,拿起笔签下自己的名字。说起来,他们不过是一个交易,各取所需,只是在这个交易里,丢了身的是她,丢了心的是她,怀了孩子的也是她。收拾好行李,潇洒的走出他的世界,却又掉进了他精心设计好的意外里。她怀着孩子躺在火海之中,满面泪水的呼喊求救,却只能看着红色的鲜血不停流出体外。爆破声响——那一年的那一天,一条人命,两份回忆,三个人的生离死别…………五年后她死而复生,成为珠宝界最受瞩目的珠宝设计师,追求她的名门公子犹如过江之鲫,绯闻层出不穷。而他,有妻有子,家庭幸福圆满,好好先生的美名传遍整个都城,羡煞千万女子,但却无人知道,他婚后竟连一次都未碰过他的妻子。再相见时,他挽着大腹便便的娇妻与她擦肩而过。忆起往事,她盯着他妻子的肚子发誓,一定要为自己的孩子报仇。————————————新文,只求收藏。么么哒~
  • 北苑别录

    北苑别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快穿之反派大佬

    快穿之反派大佬

    编号89757任务者汪瑾瑜穿梭于千千万万个不同时空不同世界完成任务,但从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去完成任务,脑袋里总感觉遗漏了一些什么,却总是记不起来,辅助系统说她在收集灵魂残破......任务者需要完成的任务,帮助各个炮灰女配完成各种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