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23600000035

第35章 欢度新年

进入十二月份以来,西面来的胡商还在继续从事着国际贸易,但是国内的这些商人们,大部分离开了长安回了故乡。

随着殷清风的回归,殷元、裴氏对殷清栿、殷玉娘、殷幼娘的束缚也渐渐少了,所以郧国公府内的欢笑越来越多。

在见识了殷清风的不平凡后,裴氏在他面前再也没有端起长辈的架子了。

“风儿,自你那日说要开成衣铺,这些日子管家已经购进不少的丝绢、皮革等回来,人手虽然也招募了一些,但是我总感觉还是不够的。这两百余人到现在才做了不到两千件,恐怕这成衣铺年前是开不了了。”

殷清风皱了皱眉头,他忘记将升平坊那边的流水线作业引到成衣制作上了,“嫡母,这些骑士装是在哪里制作的?”

“招募来的那些妇人,每个人领五件的衣料等回家去做,做好后交回来再领下一批衣料。不过你放心,都和这些妇人签订契约也有人做中人担保着呢,不怕她们将这骑士装的样式泄露出去的。”

“升平坊那里还有一些闲置的房屋,那些招募来的妇人,可以每天去那里制作。除了每日管她们一顿午饭外,如果有谁愿意,也可以在那里住下,不收她们的房租钱。

光和她们签保密契约是不够的,还要把她们集中在一起,再将这些工序分解开来就不怕她们泄露了。

这工序的分解是这样的:做袖子的只做袖子、做领子的只做领子、裁制面料的只负责裁制等等。也就是说,每人只做一件事情,到了最后一道工序的人,就负责将那些领子、袖子、衣片等缝合在一起就行了....”

裴氏听殷清风将现代制衣厂里的流水线详细的讲了一遍之后,眼睛越来越亮,“如此以来,那岂不是从来没做过女红的妇人、小娘子都可以做这成衣了?”

殷清风点点头,“以后府里还有产业的话,也可以这样进行的。”

十二月二十九日,府里所有的旧扫把都要放火堆里烧掉,寓意来年“仓禀充实”。穿过的旧鞋子不能乱扔,要在院子里找个地方埋下,寓意家里会有升官发财的子孙后代。

最原始的“鞭炮”是在二十年后,由中国花炮的祖师李畋亲手制成的,现在只有“爆竹”或称“爆竿”。就是将竹竿放火烧,爆裂的声响可以驱散鬼神。

在火药发明之前,只有“鞭”,没有“炮”。人们甩鞭子,鞭子的尾部发出“啪”的声响,这种动作作为一种礼仪长期存在于中国历史中;火药发明以后,制作的“火药爆竹”,的声音与鞭子甩动的声音类似,所以就出现了”鞭炮“的说法。

除夕晚上,全家老少要在一起吃喝玩乐不睡觉,这就是一直流传至今的“守岁”风俗。唐朝人喜欢大家族聚居,如果有辈分高的老人在,那么不但老人的直系儿孙,可能连已经成家的弟弟、侄儿、出嫁的妹妹、外甥都聚在一起团圆守岁。

武德七年的除夕夜,除了殷元、裴氏、闻氏、殷清栿、玉娘、幼娘、和殷清风、月眉之外,殷清风的姑姑殷温娇带着她的两个儿子也来了。

扑克的前身叶子牌,现在还没出现。殷清风去年做出的扑克和跳棋,在今晚毫无意外的受到了追捧。

按照这时的习俗,子时一到,要辞旧迎新了。晚辈要给长辈行礼,奴仆要给主人叩头,并且要说拜年吉祥话。

男性以双膝跪倒叩头为主,叩头时间、次数、身体姿态取决于行礼双方的身份地位。

女性正式礼节叫“肃拜”,初唐时“肃拜”是先双膝跪地,然后在胸前抱拳拱手或者合什,身体和头部也跟着微向前低伏一下,动作幅度不大。

由于殷清风的原因,今年府里的节日过得很热闹。不但采购了大量的过年用品外,在滋味楼培训回来的厨子们,也终于让外宅的奴婢们吃上了炒菜。

殷元看到这热闹的景象,似乎很是激动。但一贯内向的他并没有言语什么。

大年初一早晨,唐朝人喜欢在院里竖起一根很长很长的竹木竿,底部埋扎在土里,竿顶飘悬着纸或者布做的长条型旗子,在寒风中抖动,这叫幡子”。后来这种风俗传到日本,演变成了“鲤鱼飘”。

元日要喝过年专用饮品:一种叫“屠苏酒”,另一种叫“椒柏酒”。“屠苏”是一种中药剂,由大黄、白术、桔梗、蜀椒、桂辛、乌头、菝葜等七种药材混合制成。据说这两种酒喝了都能驱邪解毒延年益寿。唐朝人喝这两种酒,有一种十分有趣的习惯,就是要从全家最小的孩子开始先喝。原因据说是“小者得岁,先酒贺之,老者失岁,故后饮酒”。

喝酒时席上端一个“五辛盘”:盘子里一片青青绿绿的生辣气冲天,分别放着五种蔬菜,乃是大蒜、小蒜、韭菜、蒜薹、胡荽。吃“五辛盘”是为发散五脏郁气,预防时疫不闹病。

对于这辛辣的蔬菜,殷清风是面不改色。可这屠苏酒和椒柏酒殷清风是真怕了。其他人更不用说了,都紧眉挤眼儿的“享受”这些寓意美好的吃食。

唐朝人过年也爱吃甜食:比较著名的有“胶牙饧”。“饧”大致就是今天所说的“麦芽糖”,古人用大麦、小麦或者糯米制出来的甜品,比较粘软,甜度不如蜂蜜,也不如现在常用的蔗糖。

但是在唐朝,甘蔗制糖法刚从印度传入不久,被称为“石蜜”的蔗糖,只有巴蜀一带有人种植和炼化,一般百姓见不到。所以,麦芽糖已经算是贵重的美味食品了。

殷元在初一这天早上,穿着整齐的朝服出去了。

唐朝官员在春节第一天要穿着正式朝服给皇上拜年。先是由宰相带着进皇宫正殿,拜贺皇帝,读晦涩拗口的贺年骈文,然后内臣替皇帝作答,宰相们再退出来,接受外地府官藩属的贺文朝表,选一道高官的贺表继续宣读。

殷清风虽然身上有个开国县男的爵位,但是他还没行及冠礼不算成年,所以饶幸躲过这一遭。

唐朝人特喜交际、爱热闹,正月初一,长安城里家家户户都设着酒宴,邻居们相互拜年,走到谁家吃到谁家,这还有个专门的名目,叫“传座”,所以这一天每顿饭千万别吃太饱。

元月初一和初二这两天,无论谁家的府邸基本都是大门四开,以便迎接那些熟悉的或陌生的拜访的人,所以这一天往来的,都不算是正式的拜年。

初四这一天,郧国公府招待了来拜访的杜伏威一家子。

初五,在殷元和裴氏的带领下,府里的第二代加上月眉,去拜访了殷峤的亲家公:唐俭,也就是殷温娇的夫家;正月初六则是去了裴氏的族亲裴世矩的宅里拜年。

等走完这两家亲戚之后,殷元和裴氏便没再出门。给殷清风的感觉是,郧国公府根本就没什么族亲和姻亲。

同类推荐
  • 三国之养子传奇

    三国之养子传奇

    主角曹义穿越了,成为了曹操的养子。本以为会像《三国演义》里那样,没想到真实的世界颠覆了自己的认知,曹操并不多疑、刘备也不是逢战必败、孙权也不是就会制衡,曹义本想仗着便宜老爸过着富贵人生,没想到历史的洪流将曹义推上了舞台前方。本文并非爽文,主角很弱,没有像其他穿越者那样熟知历史。本书结合了《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的内容,不会完全参照历史事件。
  • 我的三国全面战争

    我的三国全面战争

    争抢绿灯最后一秒,在马路中间写大字,将被取消的订单送到三国乱世,倒霉主角成了袁氏三公子,为了活命,为了回家,奋斗吧少年!
  • 在历史的下降线行走

    在历史的下降线行走

    历史有时候前进,有时则会退后,有上升,则有下降。细碎处的故事,空白处的讲述,才能真正反映历史的原貌。这本书,充斥了这样的故事和讲述。诸如“当牛记者碰到强人的时候”、“戴大头巾状如印度兵的中国士兵”、“懂兵法的和会打仗的”、“对毒与赌的另一种期待”……都是重大历史事件中被正史省略的故事,但正是这些正史瞧不上的鸡零狗碎一样的故事,让你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感受到它的血与肉,并带你看到纷扰世界中另一番景致。
  • 大汉王朝

    大汉王朝

    本书内容里的所有事件皆严格依照史书所载,不敢编造,间或有我自己的一些观点。历史就是一个一个的故事,每个时代都有色彩斑斓的故事,每个故事又蕴涵着不一样的历史。汉朝四百年的历史,有着无数的故事,承载着大汉王朝的沧桑和辉煌。回首汉朝,历史的故事和人让我们感动和惊奇,仿佛遥远,其实很近。因为历史是活的。《大汉王朝·汉武挥鞭与大汉中兴》从汉武帝登基开始写起,到汉武帝时代的结束止,将武帝登基——长门锁阿娇——卫青与霍去病横空出世——通西域——北击匈奴——大汉中兴等大事件以时间为轴线,加以全方位叙述,各色风云人物穿插其间,充分再现那段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历史时代。见解独特,高潮不断!
  • 东游西回

    东游西回

    大清朝,李家屯一队人马自发去海国,演绎出各类奇异故事.....
热门推荐
  • 诡案惊魂

    诡案惊魂

    我叫秦帧,是一名普通的学生,直到父亲发生那件事后,才知道,原来我是将死之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何问那年青春

    何问那年青春

    【伪呆萌真沙雕女主VS忧郁风歌唱小王子】青春,承载着成长的苦恼,青春,承载着美好的回忆,有苦有甜,有失有得,才不负青春一场。贴近生活,接近现实,抒写单纯美好的高中生活与情感。
  • 开局变成一条狗

    开局变成一条狗

    凌彦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条重伤濒死的土狗。靠着金手指,凌彦恢复了过来,却发现这个世界并不简单。灵修,武者,妖,魔,鬼,怪。凌彦该如何在这危险的世界活下去…………书友Q群:205934953
  • 诸天之辉

    诸天之辉

    亦道亦妖亦正亦邪,似醉似梦似癫似仙。简介不会写,请看正文……改文中…前段时间有事情,没办法。一个火把或许只能点燃十个火把,但这十个火把就能点燃一百个火把,一百个火把又能点燃一千个火把……慢慢地,这个世界就会燃起特殊大苗,烧尽所有的痛苦与烦恼,照亮心灵的暗夜。就算有的人仍然在黑夜中,身边没有火把,但是他们看到……推翻诸天万界,燃烧诸天万界。
  • 人过50健康必读书

    人过50健康必读书

    近30年来,人的平均寿命不断延长,但是不能仅看平均寿命的数字!因为它并不能反映人的“健康状态”。同样50岁的人,健康生活的人和卧病在床的人都被计算在内。两者年龄相同,但是人生的充实度并不一样。不论活得多久,如果不健康,这种长寿人生并无意义。相信不会有人想要过着卧病在床或为病痛所苦的长寿生活。只有健康,长寿才有意义。
  • 醉红妆

    醉红妆

    宁晓,本是小小门派中透明一般的存在,一朝成名却是武林尽知。隐藏甚深的身世总是将她扯入一个个或大或小,或明或暗的阴谋之中。藏宝图,圣女宫,武林盟主,有人的地方便有江湖,而在江湖中,总有无法湮灭,无法消失的争端。“哪怕世界都离你而去,我会一直守候,可否换的卿回眸一笑,无需风华,无需绝代,只要,眼中有我,便好.....”“无法放手,曾经那样纯真的你,哪怕付出一切,也只想要守护。”不说爱你并不代表--------“我不爱你”(新文求支持,女主微呆萌,男主稍腹黑,O(∩_∩)O~~~)
  • 情空灿烂

    情空灿烂

    一片苍翠的林涛碧波汹涌,从两匹巨大的山梁之间奔腾而下,在一道峡谷汇聚成一座又古老又年轻的森林。天边的绿色中,有几棵笔直高挺的枫树,像一支支粗大的红烛在热情燃烧,使整片森林都焕发出大自然的光辉。“高远,你看,大巴山多美啊。”陶醉在故乡景色中的鲁萃,喃喃地说。“在我看来,大巴山的人,更美呢,小萃。我还在想,人和大自然比起来多么渺小啊!而有的人却那么骄傲那么张狂,自以为是这个世界的主宰,得意时什么都可以为所欲为。也许正因为如此,人世间才那么多喜剧和悲剧吧。……”高远没收回目光,深情地望着绵延起伏雄浑峻秀的大巴山。
  • 吃香桃

    吃香桃

    我和郗香桃头一次说话,是在学校食堂卖馒头的窗前。此前,我们已经眉来眼去的好多次了。我很喜欢她说话的声音里粘连着的那种油润的奶味。班上长得好看点的女生说话大都跟校园里的铃声一样清脆,清脆得让我生出一种永远也不会和她们有什么瓜葛的感觉。同郗香桃分到一个班里前我就被她的声音迷上了。每每出了教室,便不由自主敏感了耳朵搜寻她粘连着奶味的声音。她的声音太珍贵了,好几天才搜寻到一次。也不是搜寻到,是无意中碰上的,来得匆忙,转瞬即逝。印象中听得最真切的一次,是在体育器材室的墙角那里。
  • 王在相爱(第三卷)

    王在相爱(第三卷)

    我爱你,也爱他,但你们不能相爱,更不能以爱情为名义离开我——因为我是王。一代传奇君主,高丽忠宣王的爱之悲歌,同名剧热播中!
  • 一个西北人的呐喊

    一个西北人的呐喊

    本书是作者在对过去几十年的经历冷静思考后,写的回忆录,作者又参加了一些研讨会和社会活动,并就他所关心的问题作了一些调查研究,发表了一些看法。书中有些篇章曾在宁夏人民出版社、内蒙古人民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书刊上发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