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冬来又过了一百年,起始谷中二十年一轮回,这里已经接近五千人规模的小镇了,小镇的房子也有了大规模扩建,比起以前大了超过十倍。王文的后代已经到了第六代,全部都是王文的直系子孙。这里每一个孩子降生后都会被抱到王文那里进行灵根测试,甲等资质的孩子也出现了很多。因为可能是近亲结婚的缘故导致畸形儿数量很多,这些畸形儿全部被处理了,当然随着时间的延长出生的优秀的灵根的儿童也渐渐多了起来。今天王文正在给自己新的孩子做着灵根测试,他向孩子输入法力,而孩子手中拿着的聚灵石发出耀眼的金色光芒。王文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百多年的等待与培养,今天终于培育出了顶级的灵根,心情激动之余眼睛都有些湿润。似乎王文可以预见到以后自己可以叱咤修真界。冥冥中似乎有天意,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有点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王文为之奋斗准备了一百多年,老天也在今天给了王文回报,虽然晚了点,总算成全了自己。现在王文已经有了筑基后期的境界,马上就要冲击结丹瓶颈,有了这个孩子,自己结丹的希望又大了三成。王文找来了女体,讨论了一下,最后达成一致回宗门总部冲击结丹境界。而这里的事全部交给大儿子负责。三天后,王文两个带着孩子回到了阴鬼宗的洞府,由于女体见过掌教真人李必成,所以这次还是由女体去面见掌教真人。宗门大殿中,王文冲着李必成施礼道:“王思丽拜见张教师兄。”李必成感应到王文的修为境界说道:“免礼,王师妹这次回来是否要冲击结丹境界?”“是的,还请掌教师兄拨出一片灵气浓郁之地让我冲击瓶颈。”“应该的,泰岳峰灵气浓郁,历次本宗长老冲击结丹镜都会选择那里,王师妹可以去看看,如果满意可以在那里冲击结丹。”“不用了,就泰岳峰吧,多谢掌教师兄,我准备几日就会开始。”李必成说道:“那就预祝王师妹马到成功。”谢过掌门,女体回到洞府,准备了几日后,两人带着孩子来到了泰岳峰。这里是阴鬼宗最高的山峰,宗内唯一的元婴期修士因常年不在宗里所以这里常年无人。宗内灵脉的中心汇聚之地就在泰岳峰,一般冲击结丹瓶颈的本宗修士都会选在这里。王文两人都能感觉到地下的灵力集中,比外界浓郁了十倍。两人选择了一处山石从中挖了一个大洞,洞口用巨石堵死,避免被人打扰。两人经过三日的打坐静修无论是法力还是神识都达到了巅峰状态。王文看了看熟睡的孩子没有惊醒他,也许睡着了不醒来对他是一种运气。轻车熟路从储物镯中拿出瓷盆和木头,用法力聚了一盆水烧开。等到热水的气泡炸开时,王文把孩子捏断脖子扔进了瓷盆中,等待起来。过了一个时辰,王文的鼻子中闻到了肉香的味道,两人运行阴阳法的功法开始相对而坐。衣服开始无风自鼓,最后衣服破碎成成千上万片,散落一地。两人双臂前伸,双掌相对,慢慢靠近,双修功法又一次出现,女体开始吸收男体的全部,而男体像蜡烛一样慢慢融化被女体吸收入体内。这是女体的法力达到了快要爆炸的程度,王文抓起瓷盆里的肉快速吃了下去,当吃下最后一口时,王文感觉到灵根本来可以凝聚的法力暴涨了十倍,全部向中间压缩,周围灵力像漏斗一样冲向王文,而天空中方圆十里的灵力也全部向泰岳峰蜂拥而去。附近修士注意到了天空中的异常,开始议论起来,有的说是有人在冲击瓶颈,有的人说是异宝出世,众说纷纭。王文正在冲击瓶颈的紧要关头,本来如果还是甲等资质的灵根,王文必定会艰难一些,因为现在成了顶级灵根,无数的灵力进入丹田向中间凝聚,本来成液态的法力在二合一之后就已经大大超过承受极限,而外界灵力还在源源不断的汇聚而来,高度压缩的情况下,丹田中心开始慢慢变得坚硬起来,当中间形成一个点时,越来越多的灵力覆盖在这个中心点上,而这个点越变越大,一转眼变成豆粒大小。法力高度压缩成了固体,这使得王文的法力超过以前的十倍还多。这时,周围的灵力恢复正常,天空十里范围又回到原来的样子,只不过云彩全都不知跑到哪里去了。王文光着身体感受着磅礴的法力,百里之内全部在他的感应之下无所遁形。王文睁开眼看着自己的手掌,脚面,四肢等好像看新奇的玩具,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王文迅速从储物镯中拿出一件衣服穿上,收拾了周围的木头和磁盘,以免露出痕迹。自己刚刚成为结丹修士,境界还不是太稳,需要巩固一下境界,于是又闭上了眼睛。时间过去了两百年,泰岳峰的一个山洞之中一男一女在洞中睁开了眼睛,他们都是结丹初期境界,男体对女体说道:“差不多了,该出去向掌教报备一下了,我回洞府等你。结丹了,只要不去惹元婴修士,这天下没有什么人能伤害到你我。”“如是我闻:我就是你,你就是我,不要说你我。”男体盯着女体说道:“你这么说,倒是我着相了。”“好吧,那就洞府见。”王文神识一扫就发现掌教李必成在大殿处理公务,瞬间女体出现在李必成面前,含笑看着张教真人。李必成突然看到眼前多了一人,仔细一看是王思丽,而感应了一下,却感应不到修为境界,大喜说道:“晚辈参见王师叔,恭喜王师叔晋级结丹期,如今我宗门又添一结丹长老,真是天助我宗,有了师叔的加入,我们胜算又大了一些。”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浮生六记∶浮生与温暖
《浮生六记》以作者夫妇生活为主线,赢余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的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作品描述了作者和妻子陈芸情投意合,想要过一种布衣蔬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由于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本书文字清新真率,无雕琢藻饰痕迹,情节则伉俪情深,至死不复;始于欢乐,终于忧患,漂零他乡,悲切动人。此外,本书还收录了清代名士冒襄悼念秦淮名妓董小宛的佳作《影梅庵忆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