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67400000022

第22章 暗云

来自郡府的压力,随着叶昭的暂时妥协消除了,时间也渐渐步入到三月,虽然空气中仍旧透着一股子寒气,但花草渐绿,大地复苏,马城四周的土地上,能够看到大量开垦田地的身影。

叶昭还是低估了低税对百姓的吸引力,哪怕在叶昭看来,四成的赋税依旧是重税,但对于普遍六七成乃至八成赋税的大汉来说,四成赋税,已经是极低的了,短短不到半月,因为郭铓没有阻拦的缘故,马城的人口已经拓展了千户之多,只要叶昭愿意,如今他完全可以晋级为县令。

不过对叶昭来说,眼下只是人口增多,这些人口还未真正完全融入马城,落户可不是住在这里就行了,还得有活下去的营生,而作为这马城一县之主,叶昭想要让这些人彻底归属到马城,就要给他们找到营生,让他们有活下去的能力。

垦荒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可以让大量劳力投入进去,不过见效至少得等到今年秋季收获之后,才算真正让这些人安家落户。

“以我马城目前的土地来算,就算以如今的赋税,十五亩地便可以养活一五口之家,也最多只能容纳两千户。”邱迟最近已经逐渐从商业转到内政上面来了,以前所管的都是商业的行当,虽然没什么大本事,但对于数字却是十分敏感,不过几天,已经将目前马城垦田的大致明细给计算出来,越来越多的流民被吸引过来,本是一件好事,但邱迟却高兴不起来。

叶昭站在城墙上,匠人们已经开始指挥工匠整修城墙,整个马城内外,都沉浸在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之中。

叶昭不喜欢跪坐,没有外人的情况下,多是坐在一张胡床之上,听着邱迟的汇报,默默地思索着接下来的发展。

原本马城的三大巨头,两个已经归到自己麾下,乌桓人经过歠仇水一战,同样没了脾气,如今他这个县长之位才算刚刚坐稳,但却并不代表他可以安享太平,他要大刀阔斧的整顿马城,经济、民生、军事,方方面面都要考虑,这跟前世不一样,在前世,虽然文明在那场灾难之下,已经支离破碎,但还是有不少人才活下来,有这些人才,可以帮助叶昭迅速恢复生产力,哪怕只剩下七万人,依旧跟可以打造出一个坚不可破的堡垒。

而现在,马城比之前世的基地市人口无法比,就算按照邱迟所言,能够招募到两千户人口,马城的人口加起来也不过五千户,两万左右的人口,但这里不同于前世,他可以乾纲独断,对外部,只需要打就行,州郡的态度,草原上诸多部落随时可能杀过来的外部压力。

叶昭发现,想要将马城发展壮大,并不像自己想象中的那般容易,这其中,需要投入的钱粮,别说叶家,就算是卫家,若只是一味支出的话,也能将卫家给搬空了。

“所以……”邱迟小心的看了一眼叶昭:“属下建议,停止对外招募流民。”

“不行!”几乎是下意识的,叶昭摇了摇头,哪有把人口往外推的道理。

“只是以马城如今的现状,怕是供养不了更多的人口。”邱迟苦笑道,他何尝不希望马城能够更加繁荣,只是五千户,就是马城的极限了。

“主公有所不知。”一旁的孟虎躬身道:“这马城周围的土地地薄,几乎都是薄田,每年必须空处一片地来休田,否则的话,每年的收成只会逐年下降,而且不少地方根本不适合耕作,若是人口再多一些……”

看了邱迟一眼,孟虎躬身道:“怕是马城养不起这些人。”

叶昭闭上眼睛,薄田亩产大概在一百斤到一百五十多斤左右,遇上旱年的话,亩产甚至不足百斤,哪怕马城税少,一个五口之家要养活自己,甚至多出点余粮来,十五亩是最少的。

叶昭要大力发展农业,但想要大刀阔斧的变革眼下的农业制度还不可能,只能在汉律的规划之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改变,比如抛去一些不必要的税收来激发农夫的积极性,另外就是改善农具。

“那些闲田也别闲着,牧养一些牛、羊、马之类的牲畜,但切记,羊的数量不能过多,另外再去买些鸡来养。”叶昭想了片刻之后,对着几人说道,羊虽然比之牛、马更容易放牧,但不好的一点是,羊会刨根,就算是长在石缝里的草,都能把根给刨出来,一个地方如果过度放牧羊群,那用不了多久,就会出现水土流失,马城一带的土地肥力本就不足,若是过度养羊的话,恐怕用不了多久,这马城周围会变成一片荒芜。

而且放牧的好处不止是能提供大量的肉食、驯养耕牛,而且畜生的粪便蕴含一定的肥力,可以促进肥力的恢复。

实际上,叶昭是想要捯饬出化肥来的,不过前世在经历末世之后,能够耕种的地已经不多,种地靠的是基因技术,甚至无土培育,至于最原始的肥料,叶昭只知道是跟粪便有关,如何施肥,他是一概不知,眼下叶昭也只是在马城附近选了一块五亩左右的田来试验,希望能够尽快研究出肥料来。

如果化肥能够研究成功的话,那限制这个时代生产力的问题,就能解决了,可以释放出大量的劳动力来从事到其他行业之中,不过哪怕知道这东西的材料,但想要研究,也不是短时间就能研究出最佳比例的,对作物来说,肥施的过了,那就跟毒药没什么区别了,能将庄家活活烧死,也是因此,叶昭不敢太过激进。

邱迟有些不解,这是要建自己的马场吗?

不过叶昭既然已经决定了,他也不好再说,只能按照叶昭的吩咐,从熟悉的几个部落里面,用盐巴换来一些牛犊、马仔、羊羔让人圈养起来,又命人弄来了一些鸡仔,毕竟鸡的繁殖期和成长期更快一些,先招人将鸡给养起来。

新来的流民很快便被安排起来种地,根据叶昭颁发出来的新令,虽然赋税是四成,但为了鼓励农耕,第一年的粮税被减成两成,多余出来的用来让他们安家。

虽然如今住的只是县衙给临时搭建起来的木棚,勉强可以遮风挡雨,但毕竟有个盼头,接下来的时间里,邱迟惊讶的发现,这些面黄肌瘦的流民,爆发出来的劳动力却是相当的恐怖,因为按照叶昭的规定,地是谁开垦出来的,就归谁所有,古人对于田地的执着让叶昭都有些惊讶,只是两个月的时间,马城周围就被开垦出数万亩薄田,四月,站在城墙上放眼望去,入眼处,除了田间道路之外,尽是一派绿油油的谷物,而马城人口,暴增至六千户之多,比之此前,增加了一倍还多。

不过对于马城来说,六千户,两万七千多人口,基本上已经是极限了,至少眼下,要维持到秋收的粮食,也只能养活起这么多人,最重要的是,叶昭这次大肆收拢流民,基本上代郡一带能来的流民基本都被收进来了,毕竟不是战乱时期,若非迫不得已,没人愿意背井离乡,但即便如此,翻倍增长的人口,只要上报上去,加上之前破乌桓的战功,就足够让叶昭正式晋级为秩比八百石的县令了。

看着那些田间劳作的身影,无论叶昭还是邱迟等一干文武,都颇有一种满足感,毕竟这是他们从无到有给拉起来的。

不过相比于马城这边的欢快,身在高柳的郭铓心情显然就不那么美妙了。

太守府大堂之上,卫贤跪坐在一张席子上面,眼观鼻,鼻观心,仿佛睡着了一般,上首主位之上,郭铓看着马城送来的竹笺,面色阴沉的快要滴出水来。

在两人往后的位置,代郡主簿、郡丞一个个郡吏相顾无言。

“敷衍,绝对是敷衍!”半晌,郭铓狠狠地将手中的竹笺摔在地上,怒道:“那叶家子是疯了,竟然主动降税,还拿朝廷的钱去养民!?”

“太守忘了,叶昭有三年免税之权,这三年之内,是无需缴税的!”卫贤睁开眼,淡淡的看了郭铓一眼,淡然道:“此前叶昭之所以送钱粮于太守,不过是缓兵之计尔,这两月以来,马城不断向各大世家进购粮食,就是为了避免太守断其生路,如今马城粮草丰足,叶昭又在马城四周大力开垦农田,显然是要脱离太守之掌控。”

郭铓闻言,胸口一堵,其实这个问题,就算当时看不出来,之后连续两个月,叶昭没有上缴财物已经很明显了,之所以叶昭不断写信给他,也不过是不想彻底撕破脸而已,现在,他连拿捏叶昭的手段都没有了,这让他如何不憋屈?

“那现在该如何做?”郭铓闷哼一声,事到如今,要他乖乖放弃马城贩马的巨大收益,让他如何甘心?

“在下倒是有一计,只是不知太守是否敢用?”卫贤眼中闪过一抹杀机,森然道。

“哦?是何计策?”郭铓目光一亮,看向卫贤道。

“既然那叶家子这么看重粮,那便让其今岁颗粒无收,届时那叶家子岂非还是要回来恳求太守?”卫贤冷笑道:“只是希望此番,太守可莫要再被那叶昭蒙蔽才是。”

“说得好听,如何让那叶昭颗粒无收?难不成还要请老天帮忙不成?”郭铓被卫贤说的微赧,随即皱眉道。

“虽无天灾,但人祸却可以。”卫贤笑道:“早年在下游历天下,曾北出草原,领略那胡人风情,当时曾结识一位草原豪杰,若能暗中请他来助,只需不断绕过歠仇水,袭扰马城,便可叫马城以北颗粒无收。”

同类推荐
  • 飞将李广

    飞将李广

    历史上的汉名将飞将军李广,箭术高超,因迷路自刎而死——岂不可惜?飞将军李广,“不教胡马度阴山”!
  • 战火纷飞的武乡

    战火纷飞的武乡

    抗日战争中,八路军与武乡民众一道,在武乡这片土地上,团结合作、共同抗敌,先后与敌人进行了大小战斗6368次,歼敌28830人,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可以说武乡的山山岭岭上都有过激烈的战斗,沟沟洼洼里都有着烈士的忠骨。该书主要收集整理了发生在我县境内一些重大战役战斗,以展示武乡人民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与八路军并肩作战,用小米加步枪打出红色江山的光荣历史。
  • 秦月照古今

    秦月照古今

    大乾王朝,诸侯割据,梁国庶子萧澈,在权臣挟持下登基为王。面对外敌环伺,臣强主弱的困局,且看一介庶子如何破局而出,胜天半子!
  • 辛亥革命:启蒙、光荣与梦想

    辛亥革命:启蒙、光荣与梦想

    1911年,清朝即将灭亡的那一年,华丽帝国的遮羞布下,满是能致它死地的痼疾和菌群。看似平静的表层下面,涌动着一股强大的、不可逆转的潮流:革命!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高喊“全变则强,小变仍亡!”,强烈呼吁改革。手无寸权的光绪帝,书生气的维新臣,赤手空拳地与老迈而阴奸的慈禧及其羽翼争斗。辛亥革命的枪声脆然一响,二百六十多年的大清龙旗,应声而落……无数坚忍不拔的革命士兵、知识分子,抛头颅,洒热血,以身殉志,以命酬国。“自立军”首领唐才常率先倒下;史坚如、吴樾、徐锡麟赤血横流;一生戎马倥偬的民族英雄赵尔丰,摇身一变成为成都“赵屠户”;袁世凯养敌自重,“篡夺”胜利果实……辛亥革命,是一首个人英雄主义的伟大史诗,也是一首民族主义的雄浑交响曲!铁血华年,革命早夭。近百年的岁月已恍如云烟,革命的激进者翘首企盼的苦涩,在辛亥革命枪响后,长久萦绕于我们的心头。
  • 历史典故(上)(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卷)(中学卷))

    历史典故(上)(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卷)(中学卷))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每一则历史典故都是寓意深长的教育篇章,从历史典故中你能知道如何做事,你能知道如何做人,你能知道很多你必须知道的知识,特别是从那千锤百炼中反映出来的诗人作家、有识之士的高风亮节、学子们的刻苦学习精神等。
热门推荐
  • 夏同学

    夏同学

    在一次探险后开了挂的夏同学和同样开了挂的(次元林浩、青梅竹马梦轻雪)一起于各种黑暗势力作战的故事。
  • 白桦林中的两座坟茔

    白桦林中的两座坟茔

    天上沉重着大块大块的雨云。云压在大野上,翻腾起伏着。在云天与大野之间,一条白色大道伸向远方,由南向北,像一条银灰色的河,无声无息泻着。道上没有行人,只有一辆白色的尼桑停在路边。石兰走出小车,站在大开的车门内侧,直了直腰,这才把目光投向路边的白桦林。白桦树棵棵笔直着身材,像一群穿白连衣裙的少女准备登上六一国际儿童节的舞台。这让石兰想到了自己少年时的一次演出,禁不住心头升起一缕惆怅,淡淡的。弯腰,她用左手从副驾驶座上拿起两束鲜花,又用右手提起裙摆,走下大道,朝白桦林走去。白桦林外,靠近大道的这一边,有两座坟茔。
  • 淮安文学史

    淮安文学史

    淮安文学,犹如大海中那粼粼的波光,在太阳的照耀下,不断发出动人的光芒。从有文字可考的绵延达一千五百年的古徐国开始——是淮安的前身——那饱含着仁义的民歌,那承前启后的辞赋,那人品坚贞的诗词,那三足鼎立如巅峰的小说,等等,让淮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了一块令人骄傲的丰碑。
  • 昏嫁:嫁个公公又怎样?

    昏嫁:嫁个公公又怎样?

    为了不被皇上看重,她费尽了心机。但是她万万没想到,另一个悲剧出现了……她竟然嫁给了一个太监?!这日子没法过了!
  • 我的星魂不太正经

    我的星魂不太正经

    嗯,假象,都是假象。咳咳……它看上去虽然有些不太正经,但绝对不是你们想的那样。
  • 憩园

    憩园

    《憩园》创作于1944年,缘于作者在抗战期间两次回到成都老家所得的印象,可看作是《激流三部曲》的续篇,讲述的是大家庭败落以后的事情。这部小说借着一所公馆的线索写出了旧社会中前后两家主人的不幸的故事。不劳而获的金钱成了家庭灾变的原因和子孙堕落的机会。香港文史学家司马长风曾如此评论《憩园》:“论谨严可与鲁迅争衡,论优美则可与沈从文竞耀,论生动不让老舍,论缱绻不下郁达夫,但是论艺术的节制和纯粹,情节与角色,趣旨和技巧的均衡和谐,以及整个作品的晶莹浑圆,从各个角度看者恰到好处,则远超过诸人。”
  • 今生有幸不负少年

    今生有幸不负少年

    “这么好的天气,浅浅,你不打算出去走走吗?”白颜泽发来信息问候。洛浅盯着那条信息,如果说重生来有什么是超出她的意料,那就是白颜泽。这个人什么说呢,洛浅第一想到的就是,这人脸皮贼厚。“浅浅,你是不是在想念我?”白颜泽的信息又发了过来,“我都打喷嚏了。”“我今天不想出门。”洛浅翻着白眼,直接回了一个信息过去。“那浅浅,我到你家陪你。”白颜泽的信息刚发来,门外的门铃就响起了。洛浅无奈扶额,这人!“浅浅,来开门。”白颜泽直接在门外喊着。
  • 校园重生之男神通缉令

    校园重生之男神通缉令

    她本是高高在上的商界女王,却意外在软弱愚笨的初中生身上重生。一朝重生,她风华毕露,叱咤校园。面对欺负原主的师生,她——“我是傻子,杀人不偿命的,怕不怕?”一把匕首抵着人的脖子,她垂眸低喃着。面对欺负妈妈的畜生,她——“敢欺负我妈妈,我让你连禽兽都当不成。”一声冷笑下,她已经一脚踹向了男人的两腿间。面对“傻子”“蠢蛋”的帽子,她——“这世上,只有我楚宁不想上的学校,就没有我考不上的。”狂言诳语后,她顶着全校闻名的“蠢猪”之名,,以近满分的成绩拿下全市中考状元桂冠。风华绽放的她,竟意外吸引了某个俊美男人的注意。当霸道尊贵如他,遇上冷漠疏离的她,又将擦出怎样的火花。
  • boss妻子你站住

    boss妻子你站住

    一年后,遍体鳞伤的她带着仅存的尊严傲骨回到了祖国……一恐……欠下的债,迟早是要还的!她是S国的传奇人物,他是世界上的恐怖传说。当两个疯子级别的人物碰撞到一起,又会发生什么样的趣事呢?
  • The Survivors of the Chancellor

    The Survivors of the Chancello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