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7400000005

第5章

她不知道的是,究竟发生了什么?杜晓红也满腹狐疑,事情好像是哥哥自作主张不当干部了,让父亲大为失望。以杜晓红之见,哥哥杜超也真不像个能当干部的人,他太老实也太不威武了。哥哥的老实形象,很早就形成于杜晓红的头脑。一般而言,上有哥哥的女孩总能享受哥哥的庇护,在外面遇到什么事儿,能靠哥哥罩着,靠他为自己出头。她这个哥呢,可别奢望他在这方面给她长脸撑腰。小时候杜晓红跟人打架,杜超来了,只会劝架,最多帮她推搡两下就顶了天了,想要他雄风一振出手相拼,那是白日做梦。

杜晓红倒不为此埋怨哥哥,一是打架的机会少,再者大部分事情她自己能够摆平,此外哥哥爱帮她分担家务事,还是她取乐的对象,不也挺好的?说到当干部,哥哥不行她则是行的,杜晓红从小至今一直做着学生干部,班长啦文体委员啦,她成绩并非拔尖,但活动和组织能力高人一筹,也受老师器重,父母当然把这些看在眼里,并对之满意。至于说父母的呵责一样会不客气地君临她的头顶,杜晓红并不怎么往心里去,她即听即忘。不然干吗,还窝在肚子里发酵么。再说不及时清理库存,哪有空间迎接下一次训导?另一点是,上有哥哥,他是挨骂的先锋,受罚的大将,要是她和杜超共同犯错,事情好办了,斥责的枪林弹雨自有哥哥顶去大半。哥哥不能替她打架,却能为她挡骂,也算有哥哥的好处。她没什么想不通的。小时候她班上有俩同学的爹妈更吓人呢,动辄棍子巴掌的就上来了,还不分地点场合时间。父母嘛,杜晓红理所当然地认为父母就该拥有特权。回到哥哥辞官的事情上,杜晓红觉得父亲不是小题大做,而是——怎么说呢,有点不切实际。

杜晓红不跟妹妹解析到底出了什么事,杜晓晗好不心焦,心焦也没办法,眼下这节骨眼上去问哥哥,欠妥当。她总不可能又拿块新手绢去安慰哥哥吧。

独自关在房间里的杜超则有另一份担心,假如父亲要求他把刚刚辞去的“官职”要回来,那才是丢人丢到了家。如果父亲强硬地要求,他怎么办?他蓦地想到上次杜晓晗跟他说的“离家出走”的话,难道他将走到那一步?杜超悲愤之下想到一个词:逼上梁山。

事情却没有向他担忧的方向发展。第二天,父亲对杜超不理不睬,他的眼睛把儿子当做了空洞。被当做空洞的杜超神不守舍,整整一天都盼着傍晚快点到来。千求万盼的傍晚总算到来了,他可以回学校了,走前他向父母说:“我走了。”父亲瞟也不瞟他。

下个周末杜超回家,父亲照样把他当空洞。本来杜超思谋好了,以不变应万变,父亲把他当空洞,他就做个空洞好了,只要父亲不逼他去要回“官职”。父亲的沉默相当于默认了他的“辞官”之举,父亲退了一步,他就该知足感恩,哪还能去计较父亲的脸色眼神。想是那么想,可进了家门他就感到心虚气短,像欠了父亲的重债,这感觉太糟糕了。

更糟的是,父子俩半年里建立起来的彼此认可被一笔勾销。

杜晓晗看到,在父母面前,哥哥又缩回了沉默的壳。乃至于后来哥哥跟她单独在一起时说话都不再从容,不再有滋有味。

那层微微闪亮的银光从词句上消失了。

春去秋来,好几年时间飞逝而去。

而记忆的河床上,不觉间便堆积下了大大小小的往事的鹅卵石。

杜德诠一家已经又进行了一次搬迁,来到拉萨。那是杜超辞去班长不久之后的事,杜德诠接到一纸调令,调入自治区最高政府机关任职。全家除了杜超,皆随杜德诠迁移。次年,杜晓红也考进了农大林学系,成为杜家的第二个大学生。

家里只剩了杜晓晗一个孩子。她长高了,当她升入初中一年级,几乎长成了一个大姑娘,身段苗条,胳膊腿细长,皮肤被户外阳光晒成了浅棕色。读书她成绩比哥姐都要出色,性情也让父母暗中欣悦:她不像杜超那么木讷,也不似杜晓红那般轻狂。在父母面前,杜晓晗从没撒过娇,也从没为什么要不到的东西闹过。母亲曾芹觉察到这个特点时,咂摸出一些奇怪来,她跟丈夫杜德诠谈论说:“你说晓晗这女娃子是不是有点太闷了?”杜德诠问怎么了?曾芹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只是觉得有哪点不对劲,后来咂摸出来,是杜晓晗的眼睛,那双10来岁小孩的眼睛,似乎有着一点点和年龄不相称的东西,什么东西?沉重?忧郁?曾芹没往下想,什么沉重啊忧郁啊,哪扯得到小孩子身上去?

曾芹把问题丢开,杜德诠更没把这个事放在心上,这算个啥事呢?他们没精力去想那些不要紧的事。进入机关某厅任职的杜德诠,经常开会和出差;曾芹调进了党校做教务工作,从专业上说她转了行,但曾芹并不感到遗憾,她很乐意换个新鲜口岸。受丈夫耳濡目染,工作之余她把大量时间用来阅读跟党校课程有关的理论书籍上,工作学习的劲头都很足,满心满意要在事业上梅开二度。

杜超毕了业,分配到一个叫波密的小县城,当了中学数学老师。

家里两个大的孩子一个大学毕业,一个正念着大学,杜德诠夫妇轻松了许多。小女儿杜晓晗是个省心的,但杜德诠却因为一件小事,意识到未雨绸缪的工作不可省略。

这是跟平常一样火辣辣的太阳天,杜德诠中午下班回家吃饭。他快步沿着熟悉的路线行走,沿路房屋低矮行人不多,两边积着些许灰尘的路面,被晒得通透发亮,几只闲散的狗趴在路边树荫下打瞌睡。杜德诠看到杜晓晗和一拨同学正从旁边一条路上走来。她一路走一路和同学说笑,一个男生说了句什么话,几个学生一起大笑起来,杜晓晗笑得弯腰舞臂,声音隔着老远都清晰可闻。杜德诠不禁心下一怔,那是他不熟悉的尽情尽兴甚至有些张牙舞爪的笑。他停下脚步,闪到路旁,观察到女儿和一个叫李吉安的男生说话动作都十分亲密。李吉安就住在他们家隔壁一幢楼里,个头和杜晓晗一般高,眉清目秀,皮肤比杜晓晗还要白皙,有点女孩相。这男生原先来过杜家找杜晓晗问作业题,偶尔也约上杜晓晗一道上学。

杜德诠不曾意料到自己的小女儿还有这么一面,矜持、沉闷之外的疯张。当晚,他跟曾芹说到白天所见,夫妻俩讨论开来,小女儿杜晓晗是不是当着他们和背着他们有点不一样?是不是他们管得太严,让杜晓晗变得心重?但对于杜晓晗,他们夫妇历来是比较温和也比较心软的,重话说得少,动手的情况根本没有,这一方面是杜晓晗比上面两个孩子小得多,一方面也是她自己自觉,响鼓不用重锤敲。他们对她不说区别对待,至少也相当委婉,那她为何会有两样表现?心里装着什么事他们夫妇没看出来?杜德诠夫妇讨论着,曾芹蓦然想到杜晓晗的眼睛,这是曾芹又一次想到女儿的眼睛,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杜晓晗的五官跟她姐姐杜晓红一样,都是从杜德诠的坯子上脱过来的,大眼睛,深眼窝,眉型较宽,可杜晓晗的眼睛跟其父其姐又不一样,她的眼睛像两汪湖水,恳切,自尊,许多时候还有点沉甸甸的,让人看不透,这丫头怪了。

夫妻俩议论到最后达成共识:议论不过是纸上谈兵,最好的办法是跟杜晓晗好好谈一次。次日晚饭毕,曾芹洗了碗,杜晓晗倒了垃圾。在杜晓晗开始做功课前,曾芹把女儿叫到自己面前,从询问学校的上课情况开始,逐渐说到跟同学相处。“跟同学相互友爱是应该的,但跟男同学接触还是要保持距离,不能没个分界,男生就是男生,不同于女生,你知不知道?”

杜晓晗声音轻微地答应着,曾芹眼睛不离杜晓晗,说,“那就给你规定三点:一,不能随便跟男生你拍我打的,过于亲密的接触不允许;二,跟男生说话要自重,嘻嘻哈哈的不成体统;三,不能单独跟男生出去玩,要玩也得有别的女生在一起。当然,这一不是说你不能跟男生正常探讨学习上的问题,二不是鼓励你伙着一帮人就可以敞开了手脚去玩,这一点我们相信你有自觉性,提出来呢,是要你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再也是给你敲个警钟,女孩子年龄大了,随着接触的世面增广,叫人分心的事情也多,这就需要你学会克制。说千道万,学习第一,精力要放在学习和品德修养上。现在是初一下半期,马上你就要进入初二,初二不但课程增加,而且难度也难得多,你不全力以赴是不行的。”

杜德诠在一旁听着,为妻子谈话水平日益精进而感到佩服。

杜晓晗不知道母亲这场谈话是有缘故的。这种常规家庭教育她不陌生,母亲对杜晓红也做类似的告诫。但很多时候杜晓晗并不希望父母过于关心自己,不论父母语气怎样语气平和,她都觉得不自在。他们是猎手,而她只想着尽快逃亡。说到跟男生的亲密接触,杜晓晗心里有点打鼓,她和李吉安还有班上的另一个男生关系很要好,虽说没到随随便便你拍我打的地步,可朦朦胧胧的相互吸引是有的。之前她从没有想过这有什么不好,母亲突然提出要她和男生保持距离,让她茫然而紧张,随之她心情安稳下来:距离就距离,反正她没有越界也不会越界的。

当着父母和背着父母,杜晓晗的表现的确不一样,这并非故意为之。她性情中有着欢快热烈的一面,然而这轻盈鲜亮的部分,面对父母时,总是先自失了元气,气息奄奄,或者半身不遂。虽说半身不遂,却是僵而不死,到了相应场合又复活了,情不自禁蹦跳出来。她的心里话很少向父母吐露,即便有些心事胀得她胸口发疼,倾吐的意愿却跟被挑断脚筋的伤兵一样,爬行不动。上小学四年级时,她有段时间突然中了邪似的怕死,越想越怕,越怕越想,那是一种来得突然并且来路不明的恐惧感。过去她也曾梦见自己死了,却很享受死亡的降临,彼时死亡是温暖的,像一个怀抱、一团烟雾;孰料陡然间情形一变,死亡狰狞起来,阴风飕飕,声先夺人,把恐怖的高压水柱激射到她身上。她被攫住了,挣扎不开。那恐惧的大火,大概是一场车祸的消息引发的,之前的某天,父母回家后说了一件事,某某和某某某坐小车回城的路上,从某个山腰处的转弯处落下了峭壁,被死神收了命。

某某和某某某是父母认识的,是活生生的人。被死亡的手指一碰,他们就不在了。

父母说了那件事情后,就不再提起。第二天晚上,杜晓晗发觉一片似是而非的阴影压上了心头,然后阴影加重,越来越重,把她的心团团围住。

是的,她不能随便坐车了。但父母可没这么谨慎,有一天父亲就要乘车出城,她一听心焦如焚,接着坐卧不安,她不愿父亲去冒险,不能去不能去!她只能那么说。理由呢?她说不出来,只是哭,大哭,最后被盘问出来,“出了车祸怎么办?”引得父母好一阵哭笑不得。

死亡是无处不在的,即便避免乘车,死亡也会以另外的形式展露头脸,龇牙咧嘴。它是跟她缠上了,一心一意要把她压垮。被压垮之前,她忍不住和哥哥说起了心中的恐惧。杜超没有嘲笑妹妹发神经,他只说,不用担心,有我们保护你,你怎么会死呢?

“那如果不知怎么的我就死了呢?”

“不会的。”

“万一呢?”

“我会抢救你。爸妈也会救你。”

“你们又不是医生。”

“我们不是医生,医院里有医生。”

“医生也救不了呢?”那翻车的两个人被送进过医院,不也没救么。“还有神仙。”

这话就是开玩笑了。可就是这个玩笑,竟像一帖奇异的解毒剂,一点一点,把她内心的恐惧慢慢化解开,尽管后来某些时候她发觉,那份恐惧就像盐化于水,看是看不到了,却是存在的。

时不时的,杜晓晗会想念哥姐。哥姐不在家,家里比以往冷清,可大部分时间她觉得挺自在,父母的忙碌给予了她相对的自由,哥姐不在家,她也少了“陪绑”的机会。好玩的有趣的地方那么多,住的时间越长,就有越多的神奇之处展现出来。这是一个交织着金色、褐色与各种明艳色彩的高原之城,离天空很近,几乎要融进上苍。转经轮的摇动声和低沉的诵经声日复一日弥漫空中,一切事物都闲散自然,不疾不徐。散淡的调子显出醇厚而恒久的韵味;任意一个角落都收纳着神秘与光芒,满足无限的好奇心。她来到这个地方,展现在面前的,是一座宝库,一个迷宫,任她游弋;游弋中,鞋底磨薄,双腿劳乏,眼睛被夺目的阳光刺得发酸发胀,皮肤里接受了阳光的元素。一处一处的美景胜地被浏览过,抚摩过,一处一处的秘密被微微掀开过,握手,盛大的美景;握手,神奇的秘密;握手,脚底抹了油溜得飞快的时间。

同类推荐
  • 爱如山水

    爱如山水

    这是一部不露声色,读来却真挚感人的爱情小说。男女主人公的一次邂逅,彼此倾心,经过了七年看似根本无望的等待,爱情之神才翩然而至。这样单纯、真挚而忘我的感情,是现代社会的年轻人所渴望而不可得的。我们阅读文学作品,从中观摩人生的各种可能,感受和体会爱与真情,从而温暖、丰富我们的人生。《爱如山水》呈现在大家面前的,不仅是两个年轻人因七年前的一次邂逅,而产生浪漫爱情的经历,同时还生动展现了八十年代中、九十年代初,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的演变。细腻刻画了欲望的追逐受到来自于道德的羁绊时,人内心深处所经受的激烈较量,深刻剖析了社会转型时期人们心理的变化与成长,既有对人性自由的关怀,又有对道德自省的拷问。
  • 女人三十

    女人三十

    人生能有几个三十?人生又有几个能在关口徘徊而又洁身自好的?袁雪在经历婚姻的平淡、丈夫的背叛后,意外遇到一个令她心动却不能接近的男人,她没有选择做他事实的情人,不是因为这个男人的事业由辉煌走向败落,只是因为她不能容忍也不能接受自己人格的出轨,她只能叹息,“做不了你现实的情人,就让我在精神上与你共舞!”
  • 老屋

    老屋

    当年地主的房子被分给贫农,几十年后房子拆迁,贫农的后代和地主的后代都回到故乡,一个有几十年的居住权,一个却有房契,这一次房子该如何分?面对历史,为何所有人都要隐瞒真相?一清明前夕,我与吉林的堂兄云南的堂弟相约回到我们阔别多年的胶东老家,别误会,不是为给先人扫墓祭祀,而是——正如那句著名的“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的语录,“瓜分”我们先人当年闹土改分得老财的一幢房产。如此说是“五湖四海”与“革命目标”当不为过。时光荏苒,几十年过去了,村里已没有五服内的近亲,我们三人便落脚在镇上的一家温泉旅馆。
  • 成都少年

    成都少年

    本书以小见大,以小人物在大时代的浪潮中交织自己的命运、自己的爱情。这样一个故事折射一个时代的变迁、价值更迭。每个人有不同的视角,因为每个人都是一部活着的历史,蕴藏着解释和说明大时代变化的秘密。
  • 疑似病友

    疑似病友

    在隔离点我和落落曾经有过一次谈话。只是,隔的时间太久远了,都快要忘却了,让人觉得那好像不是真的!宛如某个午夜看过的一场电影。那年,我们——我、老王、欧阳、乔治和落落五个人乘坐同一趟大巴去往某地(之前,虽同为一个县的人而互不相识),因某个人被列为“非典”的疑似病人,整趟车上的乘客全被送进一个隔离点里。到底是谁被列为非典疑似病人呢,至今不清不楚,因为最终也未有哪个被查出携带病情,老王没有,欧阳没有,乔治、落落和我都没有,车上其他人也没有。大巴车从另一个某地开来的,彼地为病情多发区。我们几个皆是半途上车的,冤得很哩,车上其他人也冤,但没办法,彼时特殊情况,谁也没办法呢。
热门推荐
  • 天使对我说

    天使对我说

    一年的时间,足够我们忘记一切不想忘记的,一座城市,一段经历,一个人。被过去套住,搁浅在回忆里,静静观望。
  • 萌爱羞羞:总裁宠妻无度

    萌爱羞羞:总裁宠妻无度

    第一次见面,她踢了他,落荒而逃。第二次见面,他勾勾嘴角,“我要娶她。”她默默的逃,他却早已发现。“我不会让你逃第二次。”“你到底为什么要娶我,难不成你爱上我了?”“我对你这种发育不完全的小丫头没兴趣。”“那你还娶我?”“童心未泯。”
  • 明伦汇编人事典鼻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鼻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鲁迅与陈西滢

    鲁迅与陈西滢

    在“五四”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中,陈西滢都算不得多么突显的人物,然而,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期,陈西滢却是鲁迅笔下最突出的论争对手,一九二五年一年间,鲁迅的大多数杂文都与陈西滢相关,《华盖集》及其《续编》,是这场论战的集中体现。而一九二五年年这一年,在鲁迅的一生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这一年鲁迅的社会活动、文学创作、个人生活,都有很多令人玩味之处。一九二五年一年的风风雨雨,对鲁迅一生都有着深刻影响,陈西滢在这样的时候出现在鲁迅的视野里,自然成为研究这一时期的鲁迅时不可忽略的重要人物。本书以一种纪录片+评传体的风格,将1925年鲁迅与陈西滢的论战尽可能还原,并且放在显微镜下细密观察,分析其成因,分析鲁迅毫不退缩甚至穷追猛打的原因,分析诸多劝架人士的心态和立场,尤其分析了这场论战对鲁迅杂文的影响,对新文学的影响。无论站在何种角度看,一九二五年的鲁迅,都显得那样意味深长,鲁迅的思想、情绪、文学创作和社会活动,都在这一年浓缩,生发出许多让后人说不尽、道不完的故事。
  • 第1008位红娘

    第1008位红娘

    就业一年就失业,喝酒碰到红线仙,“小姑娘我看你人不错,来当红娘吧。”正所谓爱情路漫漫想成需修远你喜欢她?诚心许愿吧。1008号红娘将竭诚为您服务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陨灭之心

    陨灭之心

    陨灭之心,飘散虚无。用一生去追寻虚无缥缈的命运,到头来却是意义全无。唯有不存在,脱离规则的束缚,达到永存!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