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9500000059

第59章 苍茫人世 (2)

我双手接过首饰盒,激动极了。我呆呆地站着,什么感激话也说不出来。汽车开了。我望着他离我们越来越远,直到看不见他的影子。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得到小少爷的礼物:一条珍珠项链。可惜我从没有戴过它。那是因为我太珍惜它的缘故。我把它藏得好好的,就像藏在心里一样。当然我闲下来的时候,也会拿出来欣赏。有一天,我正在欣赏珍珠项链,大小姐突然来到我的身边,她恶狠狠地对我说:“你别痴心梦想,易泉他不会娶你这个下人的。”

“我没想过他娶我。”我脱口而出。

“我看你是很想的,你还不老实?”大小姐一边说一边一把抢过我手中的项链,然后把它扯断了。珍珠一下七零八落滚到了地上。我赶紧蹲到地上去捡珍珠。我的心里受到了很重的伤害,眼泪倏地落下来。大小姐却得意地回自己房里去了。

“神经病。。

“恶婆。”

我冲大小姐的背影轻轻骂。心里很心疼这一地散落的珍珠。不错,我是下人,可小少爷从没有把我当下人。后来,我很有耐心地重新用一根细绳,穿好了珍珠项链。只是,再也恢复不到原来的精美样子。

第二天中午,家里上上下下的人都在午休。我站在后门口,与隔壁范家的丫头翠翠闲聊。突然来了几个警察,还有一个日本鬼子,他们二话没说,就把我和翠翠推到一边,冲进了屋子。我是吓坏了,抖抖索索的,但还是大声嚷着:“鬼子来啦!”

“你嚷什么嚷?”一个警察转身对我说。

这是一个熟悉的声音。我定睛一看,认出来了,他是大少爷刘易怀。他怎么当警察了?我正在纳闷,听见老爷从屋里传出声音来问:“谁来啦?”

“我,刘家大少爷回来啦!”大少爷大声回答着。

“你给我出去。”老爷一边从里屋出来,一边气呼呼地说。

“我来了,就不走了。为什么我自己的家不能回?”大少爷一边说,一边吩咐其他几个警察和日本鬼子在客厅的木椅上落座。

老爷走进客厅,一下傻了眼。本来他以为大少爷最多是赌博、嫖女人、偷东西。他怎么也没想到大少爷居然去当警察,还与日本鬼子勾结在一起。

“你……你这个孽子,你是不是想气死我?”老爷全身颤抖地说:“你们都给我滚出去。”

大少爷站着没动。日本鬼子突然叽哩咕噜地说起话来。老爷听不懂,但他知道那肯定是侮辱他的话。老爷气愤极了,他又一次全身颤抖地说:“你们都给我滚出去。”

老爷有高血压,他说完:“你们都给我滚出去。”这句话后,倏地瘫倒了。我赶紧上去扶老爷,这时候大少爷不但不扶老爷,还冲着老爷骂:“你这个老不死的。”

太太和二姨太三姨太,都从自己的房间里出来了。她们叽叽喳喳地指责大少爷。大少爷向那几个警察和日本鬼子一挥手,扬长而去。

屋里的女人哭成一团。幸好这时管家陈森采购东西回来了。于是他很快找来司机,把老爷送去医院。老爷这次病得不轻,等老爷病好出院,我已决定离开思鑫堂回乡下去完婚了。

我离开思鑫堂时,太太的病比从前好了许多。她说:“你要常回来看看。”

没多久,抗战胜利了。我在乡下接到太太写给我的信。她邀我回家去参加老爷办的庆祝晚会。可是这时候,我早孕呕吐的不良身体反应很严重,便婉言谢绝了太太的一番好心。

我再一次到思鑫堂去做女佣,已经是13年后了。这时候思鑫堂已今非昔比。太太已在五年前,因心脏病突发去世了。二姨太和三姨太在解放初年,就改了嫁。二少爷去了新疆,四少爷去了贵州,五少爷去了云南,只有大少爷和三少爷留在上海。大小姐嫁给了一个地主成份的中学教师。中学教师犯错误后,被送回他的老家余杭乡下劳动改造去了。大小姐因此也拖儿带女的,跟着去了乡下。我真没想到大小姐会去乡下,会落到这般境地,我心里真的很同情她。

我是被小少爷叫回来做女佣的。小少爷年初从美国回来了。他带回来一个妻子和一个两岁的儿子。难得他还想着我,千方百计托人找到我居住的乡村。我知道小少爷是不会忘记我的。他已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他是学建筑的。这正是1957年的初春,在小少爷眼里,上海的阳光与纽约一样温暖。然而上海毕竟不是纽约。上海虽然有国际饭店这样的高层建筑,也有租界这样西洋化的建筑。但在小少爷的构思里,上海应该有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有旋转餐厅等等现代化的建筑。我是一个乡下女人,那些时髦的语言,全是从小少爷那里听来的。

小少爷带回来的妻子,长得很像四姨太。我叫她沈医师,沈医师是一个很文静温和的女人。她的父亲1949年从大陆去了台湾,她没有要求去台湾定居,跟着小少爷回上海来了。

米夏是他们的儿子。带领这个白白胖胖的两岁小男孩,就是我的工作。应该说思鑫堂虽然没有了从前的人鼎兴旺,但有了孩子就有了人气和热闹。现在思鑫堂住着三少爷一家四口,小少爷一家三口,以及老爷、管家陈森和我,正好十个人。

小少爷这时候在上海某个建筑设计院工作。他的工作热情很高。有时在自己书房里画图纸,一画就是一个通宵。小少爷说他有太多的蔚蓝宏图。他要把浦东那一块,设计成像纽约一样的现代化新城。其实那时候久住上海的人,到过浦东的怕也没有三分之一,或者说是四分之一,乃至五分之一。即使到了春光明媚的日子,郊外踏青的日子,上海人宁愿跑到老远的龙华,或是西郊的徐汇镇去溜达溜达,却不愿冒了些微的风浪,渡过黄浦,到浦东去观光一下。也许就因为这个缘故,浦东一直停留在18世纪古老的状态中。

小少爷说,他的这一建设浦东的梦想,是从孙中山先生的计划书里看来的。孙中山先生把他的毕生精力,草拟了维新中国的“实业计划”。在他这一部伟大的计划中,满载着发展东方大港,改造黄浦江的整个计划。如果若干年后,真正贯彻了孙中山先生的主张,实现了东方大港的计划,到那时浦东不是现在的浦东,上海亦不是现在的上海了。小少爷把这些话,常常挂在口中的。

中国“五七”反右运动,那时候刚刚开始。“大鸣大放”是那时候,几乎每个单位都提倡的一句口号。小少爷肚内有满腹经论,自然要倾吐出来。于是他干劲十足地写批判“某某某”的大字报,把大字报贴到设计院的大门口。这在当时是震惊了整个设计院的。因为那时候不是“文革”,还没有人贴大字报。

小少爷后来打成“右派”,当然与贴大字报有关。我知道他们给他立了好几条罪状。但我只记得那张大字报的罪状。

秋天是凋零的季节,满地的枯叶在街道上飘来飘去。小少爷就在这年的深秋,被送去杭州劳改。当然这是我们的说法。其实到那里,还要接受公安机关的预审。最后才能确定是否真正坐牢。去杭州完全还有家庭背景的照顾性质。不然就得去大西北。小少爷是由公安局,押送去杭州的。我与沈医师还有小米夏,是拿着大包小包一起去杭州的。我们当时并不知道,小少爷被关押在哪一座政治犯看守所。

老爷在我们动身前,替我们在离杭州火车站不远的建国中路华藏里,向一个粮食老板转手了一栋房子。这是一栋二层楼的房子,有前楼和附楼,还有一个大院子,里面种着桂花树、冬青树、葡萄树、桑树等。尽管房子的条件不错,但没有了在上海时的良好感觉。尤其是沈医师整个人,一下显得忧郁和憔悴。

我们两个女人和一个孩子,住一栋楼感到害怕,就把整个二楼租出去了。这样我们既有了一些收入,也有了些人气。这年我们初来乍到,沈医师因为是“右派”家属,没有机会进对口的医院,而是进了一家棉毛针织厂做厂医。真是大材小用了。

白天沈医师去她的工厂做厂医,我就在家里管孩子、做饭。孩子午睡时,我就出门去打听附近哪一座政治犯看守所里关押着小少爷。当然我的举动都是徒劳的。但我不甘心,我一直跑到“小车桥”。“小车桥”就是某个“监狱”的地名。

有一天中午,我正在家里做饭,沈医师急匆匆赶回来说:“打听到了,我知道易泉在哪里了。”于是我们吃过午饭,就抱着小米夏去看他爸爸了。——在一条曲曲弯弯的小巷尽头,赫然写着:某某政治犯看守所的字样。

小少爷。不,我后来改口叫他刘先生。刘先生被关在14号牢房,犯人代号是26710。我们到的时候,就有看守冲牢房喊:“26710出来。”

一个正常的男人,变成了一个代号。一个留学归来的学者,变成了一个囚犯。

14号牢房是一间没有窗户的房子。它阴森森的,有点儿鬼魅般的气息。房顶有一盏狱灯,很昏黄的。我们从外面望进去,里面有两张单人床。床上铺着草垫,是保暖用的。刘先生听见看守叫他的代号,就从里面快步走出来。

“爸爸。”小米夏认出爸爸了,他大声喊着。孩子是压抑空气的调节剂,刘先生马上乐嗬嗬地、兴奋地应道:“爸爸来啦!”

刘先生这时候的模样,再也不是刚从美国回来时西装笔挺的绅士派头了。他剃着平顶头,留着胡子,穿着囚服,活脱脱一个罪犯的样子。沈医师当然感到悲凉和忧愁。她从头到脚地打量着刘先生,只见刘先生赤脚穿着一双墨绿色的解放球鞋。

我与刘先生打过招呼后,就抱着小米夏站到一边去。我想让他们夫妻俩多说说话。可是他们四目相对,默默无言。从看守所出来,我们一路都走得很沉重。沈医师在默默地流泪,小米夏却很乖地在我怀里睡觉。空气中的冷风,让我们感到一丝丝的寒意。当然更多的是心灵的寒意,冰凉的感觉。

刘先生在狱中的生活,我知道的并不多。但沈医师每次去探监,回来总会告诉我一些什么。于是我知道刘先生在牢房里,要老老实实交代自己的罪行,还要接受大会小会的批判。不过他很快习惯了狱中的生活。那种最初在狱中精神上倍受煎熬的时期,已经过去。他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坐监,除了睡觉、放风和开批判会,其余时间他学会了盘腿打坐。

应该说监狱里的犯人,每天无论上午还是下午,吃过饭便开始学习。内容通常是读报。那时候的报纸,登的最多的就是反右斗争带来全国政治、经济新局面的文章。然而局面再好,成了罪犯的刘先生,以及罪犯家属的沈医师,也感受不到清新的空气和灿烂的阳光。

刘先生在狱中,常常感到饥饿。他一顿只能得到一个馒头、一碗稀饭、一碟咸菜。我们没法送东西进去,理由很简单:为了他更好地改造思想。因为看守所的犯人都属未决犯,由公安机关进行预审,预审之后移交检察院,检察院再审后向法院提起公诉,最后由法院对犯人的命运做最终的裁定,处以徒刑或者死刑。少数幸运的也会释放,成为摘帽“右派”。然后被分配去某个单位工作。所以看守所不是真正的监狱,它是犯人和犯人家属眼中的监狱。当然一旦成了已决犯,犯人就不住这里了。

未决犯与已决犯之间,就像凌空悬着一条钢索。每一个犯人都提心吊胆,不敢有丝毫的大意。因为一步踏空便会坠入深渊,摔得粉身碎骨。预审这一过程,因人而异,有长有短。刘先生当然是想越快越好。他不愿意自己的案子被长久地悬着。说实在,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案子?但他知道这一年,很多知识分子都被打成了“右派”。

那时候看守所就像一个铁打的营盘,而流水的囚犯一个个进来又一个个出去。他们因为各种各样的政治问题聚到了一起,接受翻来覆去的审讯。犯人通常把这种审讯,戏称为:车轮大战。那些经历“车轮大战”的犯人,没有坚强的神经很难度过难关。所以沈医师回来说,与刘先生同屋的那个“白面书生”,每次审讯回来都像死人一样。不是倒地呼呼大睡,就是号啕大哭。他的哭声像牛哞一样,让人听了心里发怵。

我虽然是个乡下女佣,但我16岁那年就到刘家了。耳闻目睹,我就不是一个纯粹的女佣。我喜欢打听一些消息,也喜欢关心一些时事政治。尤其刘先生在狱中,不要说沈医师那份压力和牵挂,连我也是坐卧不安的。有一次沈医师工作忙,我就替她去狱中探望刘先生。刘先生那天刚接受完审讯,一股魂飞魄散的样子。我吓了一跳,心里特别想刘先生千万不要被判死刑啊,他是好人,他没有罪。

这一次我没有看到“白面书生”。与刘先生同屋的,已是另一个蓄着胡子的中年男人了。刘先生悄悄地告诉我:“白面书生”被转狱了。大概他在看守所的预审,已经结束,案子转到检察院去了。“白面书生”就这么走了。后来他是死是活,不得而知。

我还想问刘先生一些什么时,他们已到了放风的时间。那个矮冬瓜看守很凶地对我说:“走,时间到了,你给我出去。”我乖乖地出去了。透过篱笆我看到所谓的放风,就是让犯人像驴推磨似的,一个跟一个在院子里转圈。这时候监管人员就格外多,他们戒备森严,如临大敌。但照样有犯人利用放风时间,与另一个犯人低语交谈、互通信息。这就是人的力量,任何险恶的环境都有空子可钻。

同类推荐
  • 亦恕与珂雪

    亦恕与珂雪

    在工程公司上班的理工男,无所事事晃到公司附近的咖啡馆,工作的烦闷,以及来自身为编剧的室友影响,使他兴起了写作小说的念头,此时,恰巧一位喜欢画画的女孩,理工男因此决定了故事的起点:一个学艺术的女孩叫珂雪,一个学科学的男孩叫亦恕。整部小说就在工程师和画画女孩间的情愫展开,而主角笔下的小说人物亦恕与珂雪,也随着主角的生活情节同步进展,挥洒出动人的爱情追寻历程。
  • 午桥之死

    午桥之死

    大波蒲殿俊是最早知晓朝廷将推行铁路国有政策的少数几个四川人之一。诏令下达的当天,他正在北京。身为四川谘议局议长的蒲殿俊,此番和副议长萧湘一起来京,是出席一个重要会议。这个会议对外的名义是第二届直省谘议局联合会,实际上是一个组党会议。
  • 另类讲述红楼梦:惜春纪

    另类讲述红楼梦:惜春纪

    在《红楼梦》里,四丫头惜春的身世是个谜,也是十二钗中曹公着墨最少的人物,却个性鲜明,叫人过目不忘。在安意如的笔下,惜春成了秦可卿和贾敬的女儿,为公公和儿媳妇爬灰所生。这样的身世注定了惜春的冷淡和自卑。
  • 匈奴王子

    匈奴王子

    大汉武帝朝廷重臣金日碑,丛氏家族和金氏家族一支的始祖。他曾是匈奴王子,不幸沦为大汉宫奴。青梅竹马的恋人,却成为杀父灭族的仇人。政局波诡云谲,他们的命运将何去何从?
  • 石田衣良作品2:计数器少年

    石田衣良作品2:计数器少年

    你曾经数过斑马线的白线吗?以马路的对面为目标,一边数着有点厚度、被冬日太阳晒到发亮的白线,一边穿越它。极其慎重地移动脚步,深怕自己跌落黑色柏油的谷底似的。白线有十七条。绝妙的质数。除了自己和一以外,再无法被其他数字整除。他说,这是没有朋友的,代表孤独的好数字。藉由将世界替换成数字,那小子才能安心。为了确认自己是谁,整日数着自己的心跳和呼吸次数。那小子说,自己不是人类。自己只是计数器,不是人。
热门推荐
  • 杀手兵神

    杀手兵神

    一个冷血杀手,一个超级兵神。蓝云溪,外号血灾!一个在世界雇佣兵排行榜中排行榜首及在雇佣兵世界里称神的存在。自建雇佣兵军团“灾血军团!”到目前为止已经接了九千九百九十九个悬赏任务。纵横沙场,无一失败,任务完成率百分之一万。雇佣兵中史无前例的存在。在雇佣兵的世界里,他被称之为“超级兵神!”而在大家都认为他会继续接任务,完成破万的战绩时,他却选择了悄然隐退。无人知道原因。而她,则是一位冷血杀手,亦是是世界级的杀手。而今,他和他,居然住到了一块。接下来.........
  • 山海异兽故事

    山海异兽故事

    听闻翼望山出了一只妖兽,独眼嗜血,害人凶残,可过了六千年翼望山风平浪静,也没传出妖兽作乱的消息,难道这消息有假?白泽倒是捡到了一只小家伙,异瞳独眼,爱咬人脖子,长得甚是可爱,为了把这小家伙占为己有,只能牺牲一下,谁曾想这小家伙也赖上他了。
  • 接棒美医重生大逆袭

    接棒美医重生大逆袭

    幽深的地下车库中,他血红着眼睛,歇里底里地咆哮道:“为什么你就是不肯放过我?为什么?!”她凄楚一笑:“怎么,难道你打算再杀我一次?”以为终于尘埃落定,她流着泪倔强发问:“你爱的是我,还是这具并不属于我的美好躯体?”一把钥匙,牵出一段惊心往事;两场暗恋,通向天堂和地狱两个结局;三座城市,三个不堪回首伤心地;四个男人,谁是真心,谁是假意,谁不离不弃,谁暗藏杀机……
  • 里根演说:黄金时期的精神迸发

    里根演说:黄金时期的精神迸发

    本书收录了罗纳德·里根的中英文对照版演说。犀利的谈锋,幽默感和乐观主义充斥在里根总统每一篇演说中。其研所优美、紧凑,浑然一体,更加流畅、洒脱、大气,用平实词句在深邃的思想背后得到升华。
  • 中国历史名人之七

    中国历史名人之七

    辽、西夏、金在建立自己本民族的政权中,都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如本书中叙及的阿保机、阿骨打、萧太后等。正当中原地区出现宋金对峙、纷争不已的时候,我国北方的蒙古族开始崛起于漠北高原。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政权。公元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灭亡了南宋,统一了全国。
  • 月牙儿·我这一辈子:老舍短篇小说选

    月牙儿·我这一辈子:老舍短篇小说选

    老舍的小说主要描写市民尤其是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文笔生动幽默,富有浓郁的“京味”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具有极为鲜明的艺术个性。书中精选了老舍短篇小说十八篇:前十三篇,如《黑白李》、《断魂枪》、《月牙儿》等,选自1956年老舍先生自选成集的《老舍短篇小说选》;后五篇,如《大悲寺外》、《开市大吉》、《我这一辈子》等,选自老舍早年出版的多部短篇小说集。《月牙儿·我这一辈子:老舍短篇小说选》选目丰富,比较全面地展示了老舍在短篇小说创作领域的艺术成就。
  • 诸天资料库

    诸天资料库

    系统:快去收集资料宿主:一直待着就能收集,为什么要主动出击系统:收集速度会变快宿主:可以找帮工吗?系统:em。。。。。鉴于宿主太懒惰,员工招募功能启动宿主:哎哟!这个功能不错哦!
  • 女谋天下:帝王劫

    女谋天下:帝王劫

    她是最趁手的兵器,却被心爱的男子利用,指哪儿打哪儿,例无虚发。她是最情义的女子,却被最好的姐妹算计背叛,深深落入她的连环局,还浑然不觉。她是最深谋的军师,运筹帷幄之中,决战千里之外,却只为他人保江山。她是最美丽的光环,却活在母亲的阴影之下,一生背负着不属于自己的情爱。当她看透人世间所有丑陋,决心重新开始时,却发现一切都是天意,难违,亦不可违。可是,真正爱她,宠她,护她,伴她一生的男子,还会有吗?
  • 红楼黛缘

    红楼黛缘

    黛玉在十六岁这一年,经历了从不成想过的艰难命运,且看黛玉面对命运给予的不公平时候,如何把握自己的人生!面对着无情无义的亲人,黛玉又该如何保障自己的利益不受伤害?走出贾家大门的黛玉面对着温柔的,强悍的,深情的人,黛玉将会怎么样选择自己的感情?在形形色色的男子中,哪一个才会是黛玉的真命天子?西窗雨在这里为各位喜爱红楼的亲演绎一段自己心中的红楼故事......推荐夏轻尘红楼新文《潇湘辞》
  • 鬼影重重

    鬼影重重

    前世地府生涯,今生战乱不断。前世之姻缘,后世之孽果。一个红衣女鬼在追我,我不断奔逃,逃到了一家宾馆。回头一看,红衣女鬼已经不见,宾馆老板是一个和蔼的中年人,他正看着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