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2800000015

第15章 与你的团队一起成长 (2)

这个新生儿如今已经成熟,当地人一提起美华都会竖起大拇指,它成了我们的标杆、孕育新希望的摇篮、再次出发的平台。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美华的经营压力是在3年之后才彻底缓解的。

美华并不是我一个人打造出来的,如果没有全体员工的付出,巨大的投资将把我彻底压垮。这个酒店最后的整体投资超过了2600万,大大超出了预算,80%的投资额都来自员工的集资。我只是更多地给大家讲述了美华的意义,它将成为地区酒店业的标杆,而且会为每个人带来机会。我告诉所有员工,美华大酒店将为我们的跨越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美华的成功就意味着赢得了未来。

不过,无论我把前景描绘得多么美好,那个时候的美华还是一片工地,他们凭什么相信我呢?

我至今仍为员工的行为而感动,我们没向银行借一分钱,单单靠110多名员工就挺过了难关。他们并不富有,但听说企业资金紧张,都开始各自想办法。有的员工说服家里人,把未到期的定期存款提前取出,交到财务室。有人把房子抵押给银行拿来贷款,把正准备买房子的钱挪用出来。他们动用所有的社会关系,满世界劝说亲戚朋友支援美华,他们诚恳地传递着我们美好的明天,那些苦孩子出身的员工,从1000到1万不等,把仅有的积蓄都拿了出来。

这就是我们的队伍,多年的并肩战斗建立了彼此之间朴素的真情,我们的血管流淌着一样的血液。

很多人感到不解,看到我们的员工为了企业四处筹资,一次次逼亲戚朋友掏口袋,情不自禁地问:“这些孩子怎么了,不知道美华咋把你们给收买了。”正是因为员工们的苦苦说项,也引起了人们的好奇,他们想不出一家企业能有如此的分量,与员工竟有着这般同呼吸、共命运的关系。

为了更好地管理这笔资金,我们成立了专门的机构,出台了各项制度,承诺给出资人相对优厚的回报,如果有需要,可随时取走。也正是从这个时候起,我们开始探索股权激励制度,当时规定,员工每工作一年,有5000元股权基金,10年以上每年1万元,5年后兑现。2004年底,我们第一次实施分红股激励,合计30多万元。到2007年,我们又一次支出300多万元分红股用于激励。

实际上,并不是所有人都看好美华的未来,一来我们要同时经营两家店,经营上会面临很多问题;二来那个时候我们的旬阳饭店已不是一枝独秀,民营酒店冒出来好多家,大同小异。在一块商业客源并不丰厚的土壤上,城市的供给量远远超过了市场需求,酒店已不再是一个吸引投资商的行业。

对我们来说,企业的发展正处在一个扑朔迷离的节点上,一方面旬阳饭店承包经营几年后将到期,我不清楚酒店未来的命运,即使续约后重新改造也必须推倒重来,得不偿失;另一方面,如果马上就转战西安,时机尚未成熟,我们不能把辛辛苦苦培育出来的市场拱手送人,而需要更好地稳固。

如果从当时整个中国酒店行业的发展看,机会更多是在大中城市,以如家、锦江之星为代表的经济型连锁酒店正迅速发展,我一度想跻身其中,但在西安暂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合作对象。可以说,美华诞生的先天环境并不好,我们只有做到区域冠军,垄断当地高端市场才能生存。

开业前夕,我投入了紧张的准备工作中,频繁穿梭于西安和安康之间。为了能旗开得胜,我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从西安空降了一大批管理人员,重金请来香港的职业经理人,以及粤菜班底的后厨队伍。我梦想着用一支全新的队伍支撑起美华,在当地刮起一阵迅猛的行业风暴。

开业的前一天晚上,我再一次检查了会场,用吊线检测排列的桌椅是否齐成一条线,窗台上是否有浮灰,窗帘上的蝴蝶结是否系在一个水平线上,再次用抹布一遍遍擦净盆景树上的每一片叶子。多年来,这些行动已经成了我的习惯,企业内部的每次年度大会我都会亲自巡视会场。

如我所预料,5月18成了当地盛大的节日。为了造声势,我从西安请来最好的乐队助兴,我们精心地研究每一个流程,创新每一个节目。所有的新老员工,包括洗衣房的阿姨都来献计献策。我们专门设计了让嘉宾展示风采的环节,请来很多省、地、市领导,当天的节目着实让家乡人开了眼界。当我们请来的著名的特型演员装扮成毛主席的样子,向所有观众频频挥手的时候,人们沸腾了,已经忘记了自己置身于一个酒店的庆典。

仅此一项,我们就投入了20多万元,我要让员工通过这个庆典感到企业的活力与希望,让他们在这里工作有一种尊严感,也要让社会各界人士通过开业仪式感受到美华的风采与魅力。我们喊出了雄壮的口号:“入住美华,享受高贵荣华!”,当然除了漂亮的硬件,提供的更是心灵的满足。

但现实很快就给我上了一课,让我有些猝不及防,不适合地方口味的菜品和服务质量让客人大失所望。3年后我们在西安的旗舰店美华国际金唐酒店开业后,我又一次沉痛地体会到这种滋味,重演了相同的悲剧。多年来,如何整合职业经理人与基层员工让我颇费心血。随着规模的扩大,我们形成了“老人开新店,新人守老店”的做法,但这些经验都需要交学费。文化背景的冲突、管理理念的差异、价值观的矛盾,在关键时刻曾一度困扰着我。

我不能说请来的职业经理人没有专业素养,他们大多阅历丰富,有高档酒店经营的经验,谈起酒店管理也头头是道,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是我的老师。但问题总是出现在实际工作中,我忽略了重要的一点:他们中有些人的实战能力并不过硬,既有的经验不足以应付我们的实际。

经营酒店业不同于一般的产品经营,它是一个逐渐滚动的过程,过程中发现问题是正常的,关键在于如何纠正。我的员工也需要近距离接触高水平的专业知识,我希望职业经理人帮助团队快速成长。我当时迫切需要专业人士。

可美华酒店开业一周后,我彻底坐不住了,眼前的一切都令人难以置信,员工们无精打采,做事没有激情,很多细节都不到位,而职业经理人却整日躲在屋子里按时享用着精美的午餐。

亲情化的服务一向是我们的王牌,但在新酒店里却看不到影子,我感觉这里如此陌生,它难道就是我们当初的梦想吗?扭转局势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我终于按捺不住,情绪爆发了。

“3天之内改变一切!”我马上召开全体员工大会,毫不留情地斥责了现状,一条条列举出问题所在。请来的职业经理人红着脸,一言不发,我伤了他的自尊心,他随后就离开了。

结果我们只用了24个小时就改变了现状,一切恢复得井井有条。后来每每想起此事,我仍为自己当时的态度所歉疚。客观地说,出现这种情况我也有责任,我没有给职业经理人足够的时间去改正,沟通方式也欠稳妥,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仍不完善。

每个企业都会遇到职业经理人与团队融合的问题,两者像是一对欢喜冤家,你既要保障前者的利益,又不能损伤后者的积极性,选择信得过而又有能力的职业经理人,有时候打着灯笼都难找。

我后来深刻地体会到,社会人才不等于企业人才,企业人才不等于未来人才。不管你以前在外面多么辉煌,到新企业工作都应该抱着空杯心态,适应环境是你的第一堂课。社会人才要在企业中成就自己,体现出个人价值,一定要熟悉企业,对企业的为人处世方式和规则充分了解与掌握,对企业里的人也要很快接纳和熟悉。只有在熟知企业后,才能更好地献智献力。

社会人才初进企业,就像老手上新路,企业有必要给其提供熟悉新环境所需的路标、指示牌以及交通法规等等。帮助他们迅速熟悉新环境,了解企业规章制度和行为方法,消除和缩短相互磨合的精力与时间,使他们融入企业,发挥所长。简单的空降不等于万事大吉,企业领导者应该更好地扶其上马,送一程。

然而,换将不是解决根本性问题的唯一出路,艰难的日子才刚刚开始。今天回过头看,美华的投资过高,而价格却受制于地区消费水平,我们没有足够的商务客源,加之成本控制不理想,赢利很难。我们的入住率最低时只有20%~30%,最高也不过50%,每经营一天,就意味着多亏损一天。

反思的结论是,不是三星级酒店的模式不对,而是现实不允许我们快速回收,我们对市场的估计过于乐观了。2004年年底,美华开业仅8个月,亏损100万。2005年底,又亏损了160万,员工的情绪落到了低谷,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迷茫之中,我们遭遇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危机。

更让员工们感到忧心的是,他们觉得失去了依靠。因为此时我正忙于西安餐饮的拓展,已很少有精力再去顾及美华的管理和经营。两头难以兼顾,管理层与基层员工的矛盾逐渐升级,人心不和,士气低落,先后有20多名老员工捎话给我:“赶紧回来吧,这里需要你,我们想念你!”看到各种求救的信息,我突然发现自己处于两难之中。

按照我原来的想法,后方交给有能力的人打理,我则全力以赴突破西安,但没想到后方开始不断出现问题。是继续留在西安发展新业务,还是退回大本营挽救危局?说实话,两方面我都输不起。

我开始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严重错误,美华没有良好的团队储备,后来的新管理者并非专业人士,老员工中其实不乏堪以重用的干才,但我并没有大胆启用,反过来伤害了老员工的心。

裂缝每天都在加深,特别是加深品质管理后对管理人员的严查重罚造成矛盾不断升级,而我却无暇顾忌,两地作战使后方出现了可怕的管理混乱。

终于,一个熟悉的电话号码打来,我预感到事情不妙,对方口气听起来像是最后通牒,“美华十几个部门经理感到不能适应管理,准备集体辞职,也包括我!”不管打电话的人是出于何种动机,但可以想象此时的美华正在塌陷。

这时候即使我马上赶回去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我迅速冷静了下来,尽量保持平静的语调回复,“你们要真正想好去留,晚上回到家再仔细想想,辞职是否是最好的选择,如果真的想好了这是你们最好的选择,就写好辞职报告,我明天就回去批,谁不批谁就是王八蛋!”

放下电话,我再一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个信号充分说明了我们的管理现状,虽然第二天我没收到任何报告。

该是回去救火的时候了。在赶往家乡的路上,我开始系统地思考对策,如何拯救美华于危难之中。这时候不能慌张,越是危机越需要理性,很多人其实是被困难吓倒的,只有镇定才能找到出路。

我紧急召开了员工大会,为大家打气:“我们在冲锋,大家的心一定要齐,如果企业破产了我们各奔东西,对你们有什么好处?一个人最怕被自己打倒,堡垒都是从内部被攻破的。”

“我们现在该做的事情不是互相埋怨,而是找出路,想办法。退一万步说,如果美华垮了,3年后我照样可以东山再起,可你们怎么办呢?事情发展到今天,大家有情绪可以理解,但我的决心绝没有变,美华一定会有明天!”我注视着所有员工,我要重新唤醒员工心中的愿景。

作为企业领导人我深深知道,危机来临时,所有人都可以选择逃避,都可以倒下,唯独我必须挺住!太阳有的时候真的会从西边出来,遗憾的是,就怕自己在黎明前最后一刻的黑暗中倒下。

我们还有未来吗?当初的选择到底对不对?一连串的问题困扰着我,无论如何,我要带领员工扳回这一城。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资产

2005年的春节过得并不轻松,大家都太想扭转局面了,就像在隧道中穿行,盼着早点看到光。

我们的症结究竟在哪里?为了寻找答案,我组织了一次次的经营研讨会,调动大家的智慧共渡难关。所幸的是,我们队伍还没有散,两年糟糕的经营状况并未摧垮集体的斗志,这是走出困境的前提。

同类推荐
  • 职场要悟玄机

    职场要悟玄机

    本书以实际事例和语言说出了职场生存的方法和技巧,总共讲叙了职场要悟的十一个玄机,它们都从不同角度给大家提供了如何在职场巧妙做人,如何在办公室里赢得人们的信赖和欢迎,如何让自己避免被别人陷害、挤压、利用,如何在办公室里争得权利,出人头地……
  • 当你和世界不一样:自我成长修炼书

    当你和世界不一样:自我成长修炼书

    在茫然的青春里,看不到远方和希望,是因为我们不够勇敢。做自己,才敢大声呐喊,才有前方的曙光和希望。本书是一本自我成长修炼手册,带领你感受自我、寻找自我、实现自我,让你重新发现你自己,活出最真实的自己。
  • 别让你的焦虑,拖累你的人生

    别让你的焦虑,拖累你的人生

    不贩卖焦虑,不制造恐慌!34篇有种有料有趣的真实故事!34种整理杂乱无序的生活观点!我们经常在镜子中看到疲惫的自己:有加不完的班,升不上去的职位,买不起的房子,也找不到稳妥的另一半。不再青春热血,不再一头扎进理想置现实于不顾。我们壮志未酬,不甘回头。好像越是振臂高呼“逃离北上广”,恰恰越暴露出我们内心的焦灼和危机感。中年、佛系、隐形贫困……这些看似参透人生真谛的热词,其实难掩我们内心的焦虑、失望、无力。我们渴求成功的焦虑感比任何一代人都深重。但是,没人会在你一败涂地前,揪着你的衣领对你喊:“醒醒吧!再不努力你真的一无所有了!”成年人的生活里,没有“容易”二字。谁不是一路跌跌撞撞,一路一往无前?所以,你必坚固,无所畏惧。你必忘记你的苦楚,就是想起也如流过的水一样。你的生活,要比正午更明,虽有黑暗,仍像早晨。
  • 向明星学习

    向明星学习

    本书中,我们精选了刘德华、成龙、周杰伦、姚明等十几位明星的成长历程,从人生目标、规划、精神、胆识、性格、品格与外在的社会时代环境、机遇等方面,描绘出一幅幅生动感人又不乏趣味性的故事。相信每个人都能在这部励志经典中获得深切的感悟,有助于人们自我认知、自我导航,进而自我超越。
  • 从故事中学会明辨是非(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

    从故事中学会明辨是非(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

    固守情操不为利动的子罕,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青少年应该从故事中学会明辨是非。
热门推荐
  • 魔王将死的十年

    魔王将死的十年

    现历990年,历史的方向无声的发生着转折,一方面,魔族开始了一场秘密行动,打算以一场行动开始魔族人的伟大复兴。另一方面,人族在魔法方面的研究取得巨大进展,魔法不再是魔法师的特权,社会生产力取得巨大发展,但也正因为如此,社会也开始动荡不安,人族不再是铁板一块,似乎马上就要分崩离析。在这历史的关键时刻,会发生什么,谁也不知道。
  • 吾欲封王

    吾欲封王

    我,憎恨这世道的不公, 亦憎恨这老天的不义。 这个世界,到底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到底要以人类为先,还是以个我为主。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这个世界,到底还是真实?还是伪善? 为了人类,我,到底要何去何从…
  • 邪王宠妃:废材小姐要逆天

    邪王宠妃:废材小姐要逆天

    她是冷艳无情的女杀手。一朝穿越,成了南宫家人人欺辱的废材小姐。生死间,被天地奇兵封天塔认主。从此,丹药随我吃,天材任我用。渣男让我抽,绿婊由我杀。小小萌兽,黏上我。魔尊美人,宠着我。踏征途,修长生,俾睨天下横着走!
  • 失仙岛

    失仙岛

    黑水的尽头,一只孤零零的小船穿过翻滚的积云,船尾的篙橹架着盏绿光的琉璃灯,船头站了个姑娘,一手持剑,一手攥着被划破脖颈的青鸟,鲜血渗进船板的缝隙,四面八方涌来阵阵低吟:还我骨头……
  • 第二眼幸福(全本)

    第二眼幸福(全本)

    文艺版简介:爱情,有时候倾其所有也修不来一个满分,默默的付出,痴痴的等候,换来的却是遍体鳞伤,然而,上帝是公平的,总会将另一个人送到你身边,一点一滴的渗进来,一点一滴的将原来的那个人挤出去,他或许不是最早,但一定是最好……对章依安来说,她一生的幸福,就来自于那第二眼的爱情雷人版简介:她是个痴心又胆小的女人,总以为她会一辈子傻傻地躲在背后注视着他的身影,默默地暗恋着他,守着自己的秘密,孤单地走过风雨……他是个很花心的男人,原以为,他会一直这样游戏人间、流连花丛,可自从在电梯里被好友最喜欢的妹妹撞上之后,一切似乎都变了……他是天之骄子,先天的聪颖再加上后天的幸运,令他在情场所向披糜,如鱼得水;在尔虞我诈的商场里更是从容自若,游刃有余……她之于他是青梅竹马,是可以聊天谈心的知己,亦是足可托以重负的好友,更是愿意倾心呵护的邻家小妹……只是有一天,当他发现他的好友正狂热地追求着她的时候,心,却似乎隐隐的痛了……
  • 爱多深痛多久

    爱多深痛多久

    我以为小鸟飞不过沧海,是因为小鸟没有飞过沧海的勇气。十年以后我才发现,不是小鸟飞不过去,而是沧海的那一头,早已没有了等待……我也只有在记忆中徘徊。
  • Poison Most Vial

    Poison Most Vial

    Murder in the lab! The famous forensic scientist Dr. Ramachandran is stone-cold dead, and Ruby Rose's father is the prime suspect. It's one more reason for Ruby to hate the Gardens, the funky urban neighborhood to which she has been transplanted. Wise but shy, artistic but an outsider, Ruby must marshal everything and everyone she can to help solve the mystery and prove her father didn't poison his boss. Everyone? The list isn't too long: there's T. Rex, Ruby's big, goofy but goodhearted friend; maybe those other two weird kids from class; and that mysterious old lady in the apartment upstairs, who seems to know a lot about chemistry … which could come in very pgsk.com for Poison Most Vial“Carey mixes toxic chemistry and logic problems in his second middle-grade mystery to good, if not great effect. Budding chemists and crime-scene investigators will especially enjoy this science whodunit."
  • 雨夜客栈

    雨夜客栈

    新文【向大佬献上解药】已发数个在景区游玩的陌生人,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暴雨,在山顶唯一的客栈相遇。夜里,客栈突现无名尸体,两名游客中毒身亡,店主不知去向。店门紧锁,不断有人离奇死亡。到底谁才是凶手,谁可以逃出生天……
  • 爱是逃不掉的劫

    爱是逃不掉的劫

    她本该是他哥哥的女人,却因为对他一见钟情,她不顾反对,执意要嫁与他。商业联姻,他纵有千般不愿,还是娶了她。三年无实的婚姻,她对他的爱未曾减少半分,但当初不顾天不顾地的棱角被慢慢磨光,爱有多深,痛就有多刻骨。在他终于拿到她“出轨”的证据要求她离婚的时候,她只是平静接受,“但,至少给我三个月作为补偿,三月里,我们要做一对正常的夫妻,三月后,我会净身出户,你也……自由了……”王宣宜以为这三个月是这段痛苦婚姻的结束曲,但对于宋庆而言,似乎预示着他们之间别样的开端……
  • 蠹鱼文丛系列(套装10册)

    蠹鱼文丛系列(套装10册)

    “蠹(dù)鱼文丛”10册,包括:陈子善的《浙江籍》、徐重庆的《文苑拾遗》、叶瑜荪的《漫话丰子恺》、扬之水的《问道录》、孙郁的《苦路人影》、徐雁的《越踪集》、王稼句的《剪烛小集》、子张的《入浙随缘录》、朱航满的《立春随笔》、李辉的《潮起潮落——我笔下的浙江文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诸多“高峰人物”,如鲁迅、茅盾、郁达夫、徐志摩、戴望舒、施蛰存、陈梦家、赵萝蕤……都是浙江人,“蠹鱼文丛”的作者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资深研究者,甚至与有些大家有过很深的交游。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普通的文学爱好者,要去见这些大家并不是很难的事,只要一封书信约定,便可欣然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