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裕三十四年末,皇帝秦瑾佾年岁渐长,旧疾缠身,卧榻久治不愈,于巳时一刻在养心殿--薨。
众朝臣拥立太子秦琰为新帝,新帝于嘉裕三十五年初,改国号嘉和年。
嘉和元年
城西宰相府
“姐姐,姐姐,宫里来人了。”小姑娘人未到声先到了。
屋中的女子听见小姑娘的声音摇头失笑,转念想起什么似的,起身走向门外。
“鸯儿可知谁来了?”女子开口问向朝自己奔过来的温鸯。
温鸯眨着一双调皮的大眼睛,嘴角含笑:“自然是姐姐最希望来的那位了。”
女子顾不上忌讳妹妹言语中的调笑,只是疑惑道:“他不是很忙吗?怎会来家中?”
温鸯掩嘴失笑:“姐姐,谁说来的是养心殿的那位了?我说的是辛晊公公。”
女子闻言伸手弹了一下温鸯的脑壳,羞红了脸笑骂道:“惯会取笑姐姐,仔细母亲说教你。”
温鸯裂开嘴笑道:“鸯儿知道姐姐最疼鸯儿了。”
话音刚落,一妇人自外走进院中。
“温鸯!笑不露齿这话要与你说多少次!”
闻言,温鸯缩了一下脖子,对着姐姐吐了吐舌头,方转过身同姐姐一起对着妇人弯腰屈膝道:“母亲。”
温氏点了点头,道:“回你院子去,我同你姐姐说点体己话。”
温鸯撇了撇嘴:“我不能一起听吗?”
温氏扫了一眼温鸯:“你一小姑娘家家的,听这种话做什么?回去!”
温鸯满不服气的嘟了嘟嘴:“回就回,凶什么嘛!”
温氏:“温鸯!你的教养呢?我看你啊,别回院子了!翠儿,去将大小姐的教养嬷嬷请来,教教我们家五小姐礼仪!”
翠儿应声转身出了院子。
温鸯瞧着母亲上了火,不敢造次,回过头看了一眼姐姐温鸳后,便苦着一张脸,闷闷不乐的走出了院子。
温氏望着温鸯的背影,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你这妹妹啊,也不知何时才能懂事点!”
温鸳看着母亲的背影:“孩儿觉得妹妹天性纯真,这般没有什么不妥。我们这府中,总要有点生机。”
温氏转头看向自己最为满意的大女儿,嘴角含笑:“也就只有你肯惯着她了。鸳儿啊,日后温府只能靠着你了!”
温鸳浅笑:“母亲说笑了,家中尚且还有哥哥。”
温氏转过身看着温鸳:“你,不肯帮你父亲?”
温鸳摇头:“母亲,孩儿如今一没入宫,二未册封,哪里谈得上帮扶父亲?”
温氏闻言越过温鸳,走进了闺房。
温鸳跟在母亲身后,心中很是冰凉。
自己到底成了这温府与皇室的--棋子。
当今皇上秦琰与自己仅几面之缘而已,说过的话一双手都可以数的清。
如今突然下旨要娶自己,早先还满腹疑惑,如今瞧着母亲的阵势,心中已然明朗大半。
温氏坐在上首,丫鬟书琪沏好茶放在一处后,便默默退了下去,顺带为二人关上了门。
温鸳看着母亲久不发一言,低头默默地喝着茶,想着母亲早走为妙,这时间真是煎熬得紧。
温氏见女儿气定神闲,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心中委实窝了一团火:“鸳儿可是觉得嫁入皇家委屈你了?”
温鸳摇头:“孩儿并未这般想过,能被皇上青睐是孩儿的福气。”
温氏点头:“既然你知道,那你不会不明白如今咱们这宰相府已是空壳了吧?起先不同你讲,是觉得你小,可如今你马上要成为一国之母,母亲只是想让你适当的时候,同皇上说说,你父亲的好话。”
温鸳点头:“嗯,孩儿明白。”
温氏听着女儿敷衍的语气,拍了拍桌子,端起茶杯抿了口茶:“有空去你祖母那里多转转。”
温鸳听见母亲提起老太太,点了点头:“孩儿一日两次的请安都有按时去。”
温氏:“为娘是说除了请安,你多去转转,你快出嫁了,我也是怕你祖母伤心。”
温鸳错愕:“母亲不是让孩儿少去祖母那里吗?”
温氏看了一眼女儿:“如今不拦着你了,不好吗?”
温鸳弯唇:“不是,多谢母亲。”
温氏看着女儿的模样,心下暗道:若不是知晓那老太太的话你最听得进去,我哪里肯让你去她那处!早知道,当初就不该让那老太太抚养你。
母女二人寒暄了两句,温氏便走了。
温鸳看着母亲离去后,回了房中,唤来书琪:“书琪,你去帮我打听打听,此次同我一起入宫的都有哪几家官宦小姐。”
书琪看着温鸳捂嘴浅笑:“小姐这还没做娘娘呢,就吃起醋来了?”
温鸳看向书琪,一脸正色:“你看你家小姐我,像是会吃他醋的人吗?”
书琪闻言细细的想了想,摇头:“这般想来,小姐还真不像!那,小姐是……?”
温鸳喝了口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书琪挠了挠头:“小姐尽讲些常人听不懂的话!”
温鸳笑道:“好了,别瞎琢磨了,赶紧去吧,回来顺带买点王婆家的糕点,祖母最喜他家的了!”
书琪点了点头,行过礼出了门。
温鸳站在窗前,看着满园的梨树,闻着梨花的香气,思绪渐渐飘远。
她是温家的嫡长女,是世人口中的“嘉和第一才女”,长辈眼中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
可只有她自己知道,这些都不是她,是别人眼中的她。
自小,她生活在祖母身边,无论是识文断字,还是琴棋书画都是祖母让她解闷才学的,可自从自己父亲温清丰从尚书升到宰相后,一切都变了。
姨娘多了,弟弟妹妹多了,规矩多了,自己也被从祖母身边带回。
印象中,自己与父亲好像有大半年未曾见过面了。
细细想来,除了哥哥,这府中的少年都好像畏畏缩缩的,这般想来,母亲私下也做了不少龌龊的事。
请安前一刻书琪回来。
和温鸳一同进宫的还有将军府的李芈,尚书府的高芸茹,以及太师府韩娅昕,不过这几人都是在温鸳进宫十日后在进的。
暗暗记下几人的名字后,温鸳起身拿着糕点带着书琪,知画前往墨园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