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府里忙上忙下,一派热闹的场景。
此刻的梨院,宫中派来的喜婆们站在门外
屋中,温氏站在温鸳身后,为她梳着青丝,口中念念有词:“一梳梳到头,富贵不用愁;二梳梳到头,无病又无忧;三梳梳到头,多子又多寿;再梳梳到尾,举案又齐眉;二梳梳到尾,比翼共双飞;三梳梳到尾,永结同心佩。”
温鸳透过铜镜看着身后的母亲,突然觉得母亲这一生也是颇为苦难。
父亲没落时,母亲不曾舍弃他,二人郎才女貌,互相扶持,不知艳羡了多少人。
可是,自从父亲升官后,姨娘一个接一个入门,母亲心凉了一次又一次,终于,变得不再是记忆中的那个母亲了。
也不知,母亲这双手,到底送走了几条生命?
这般想着,温鸳便开口道:“母亲,改日得了空,你命人将小弟送进宫中来吧。”
温氏蹙眉:“送他进宫干嘛!你自己好好的就行!”
温鸳:“母亲!……家中这些事孩儿不闻不问,不代表心里糊涂。孩儿就是不想孙姨娘毁了言儿,您肯定也不愿言儿日后与哥哥为敌吧?”
温氏低头细细的想了一会:“那……好吧,娘改日同你爹爹商量商量。”
说完温氏侧身看向门外,又同温鸳说道:“娘让宫中那些人进来了,省的他们回去了,背后污言秽语。”
温鸳点了点头,不在吱声。
好一番梳洗打扮后,屋外传来哥哥温如玉的声音:“鸳儿!!”
温鸳看向书琪,启唇道:“快让哥哥进来。”
书琪应声出了门,迎进温如玉。
彼时兄妹相见,本该是高兴之时,可温鸳瞧着哥哥尚未脱下的战袍,鼻尖陡然一酸,眼泪险些当着众人的面流了下来。
温如玉见到喜服加身的妹妹,满眼的怜惜:“怎不等哥哥回来就定了亲呢?哥哥连你的及笄都未参加,刚一入京,就得到了你嫁入宫中的消息,委实是……”
温鸳见哥哥愈说愈过,生怕身边这群人听了去做文章,忙打断哥哥的话:“哥哥,鸳儿早已经不是小姑娘了。待鸳儿入了宫,往后,哥哥在家要孝敬祖母,父亲母亲,还有姨娘们,也要待妹妹们要更加疼爱一点,这便才可以弥补对鸳儿的疏忽。”
说着说着温鸳眼眶就愈加发红了,书琪见状忙看向温如玉道:“大少爷不妨先回院换身衣服,以便稍后背小姐离府。”
温如玉这才想起,自己此刻一身污秽站在妹妹面前,忙转身出了院落,边走边回头看着温鸳说:“鸳儿等哥哥过来,很快的。”
温如玉走后,看着他的背影,温鸳终是没忍住眼中的那滴泪。
温如玉刚满弱冠,十六岁离家当兵,在战场上这四年,已从最初的一个小兵历练到如今的正三品的镇北将军。
收起思绪,温鸳任由丫鬟们为自己上好精致的妆容,再转身看向门外,一袭玄衣的温如玉,已站在院中,静静的看着屋中的自己。
温鸳勾起唇角,看向温如玉:“哥哥,鸳儿长大了不少,可能也吃的些许有些多了,你可别嫌弃鸳儿的体重。”
温如玉摇头:“在哥哥眼中,你还是那个最小最柔弱的丫头。”
说完,抬腿走向温鸳,在她面前蹲下,拍了拍自己的肩膀:“上来,哥哥背你去给祖母他们行礼。”
温鸳看着蹲在自己眼前的温如玉,心里委实觉得难受。从小最疼自己的便是哥哥,可是,一别四年,再见,连叙旧的机会都没有,她就被当做一枚棋子即将送进皇宫。
压下心中所有的委屈和不满,她趴上哥哥的背,笑着说:“哥哥可要走稳点。”
温如玉笑道:“好!稳点慢点。”
前厅,温老太太坐在上首看了眼旁边的媳妇温氏,温氏意识到老太太的目光,以为自己今天哪里做的有纰漏,忙看向老太太:“娘,可是今天这场面哪里不妥?”
温老太太摇了摇头:“你身边的婆子都没人给你透个风?”
温氏疑惑:“娘,您这是何意?”
温老太太皱眉:“鸳儿虽说没在你膝下痒,可你也仔细留心那孩子啊!府中这些日子,下人们传的那些污言秽语,你当真一句也没听闻?”
温氏猛然想起,小女儿温鸯昨个在自己屋中说起,近日府中那些个姨娘,多是不安分。
如今看着老太太这样子,温氏显然心里有了底,忙回道:“等鸳儿进了宫,孩儿会好好整整这府里的。”
温老太太瞧着温氏说话的样子,半信半疑的点了点头,不再作声。
转眼间,温如玉背着温鸳进到大厅,温老太太看着喜服加身的温鸳,陡然红了眼,哑声道:“日后……可就不是小姑娘了啊。”
温鸳低头听着祖母的教诲,举起茶杯递向温老太太,红着眼:“祖母,您喝茶。日后孙儿不在膝下,您,可万要注意身子。”
温老太太点了点头,伸手接过茶杯。跪在父亲温清丰面前,温鸳奉上茶杯恭恭敬敬的说道:“父亲,请喝茶。”
温清丰看着眼前的红服女儿,心中一时百感交错。这是自己的第一个女儿,她的名字就是他对夫人的爱意,可是,曾几何时,这份爱意变成了自己手中的筹码。接过温鸳的茶,温清丰淡淡的开口:“日后,你就是一国之后了。为父希望你,可以替皇上分忧解难,料理好后宫凡事,让皇上可以在朝堂上大展雄姿。”
温鸳听着父亲口中的官话,突然很想问一句:父亲,孩儿只是您的一颗棋子吗?可这句大逆不道的话,温鸳至死都没开口问过。
温氏喝过温鸳递过的茶后,拉着她的手,温声道:“日后……好好的。”
温鸳点了点头,门外响起“吉时已到,恭迎皇后娘娘,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温如玉蹲下身子,正想背起温鸳,父亲温清丰上前拦下,道:“接下来的这段路,是皇后要走的路,不是你妹妹温鸳!”
温鸳看着错愕的哥哥,笑言:“哥哥不必这般,等日后妹妹们出嫁,你可要背好几次呢。”
温如玉苦笑:“是啊。”
温清丰携一大家人突然跪下:“恭送皇后娘娘,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温鸳眼疾手快的扶住温老太太:“祖母,您这般,可就是折孙儿的寿了。”
温老太太拍了拍温鸳的手:“去吧,孩子,别误了时辰。”
温鸳笑着点头,转身一步一步的走向门外。这一程,往日走起来,就那么几步,可总觉得格外长。如今,却总想它长一点,时间慢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