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40600000080

第80章 八书·历书译文

上古时候,历法以孟春月作为正月。这时候冰雪开始消溶,蛰虫苏醒过来,百草萌生新芽,杜鹃鸟在原野中啼鸣。万物都长了一岁:它们从东春时降生,顺次经历夏秋四季,最后到了冬尽春分的时候。雄鸡三唱,天色黎明。以往经过了十二个月的节气,直到丑月即腊月结束,日月运行都已成周。日、月组成一个“明”字,所以才有了正月的这第一个黎明。明就是孟的意思,幽就是幼,幽明就是指雌雄。雌雄交替出现,而又与以孟春为正月的历法相符合。太阳从西边落下,自东方升起;而新月先在西方露明,从东方隐于地下。真正是既不由天,也不由人,世间事也大都是这样,所以凡事都易于破坏,难以促成了。

帝王受天命而改朝换代,对于开始必十分慎重,所以要更改历法,改变服装崇尚的颜色,推本天体运行的起始时刻,以顺承天的意旨。

太史公说:神农以前年代太远,就不必论了。黄帝时考察星度,制定历法,建立了五行序列,确立起阴阳死生消长的规律,纠正了闰月余分数值的大小,于是有了分管天地神祗和其他物类的官员,称为五官。各自掌管自己的一套,不相杂乱。所以百姓能够有所信赖,神能有灵明。民神各有所职,互相敬重,不相冒犯,所以神给百姓降下好年景,百姓以丰洁的礼品飨祭神,以致灾祸不生,养生所需,永不匮乏。

少暤氏衰落以后,诸侯九黎作乱,民神不分,群类混淆,灾祸接连发生,沴气犹不能尽。颛顼即位后,就任命南正重负责天事,所有的神祗都属他管理;任命火正黎负责地事,管理民事,使恢复以前的样子,不得相互侵扰渎乱。

后来诸侯三苗随九黎一起作乱,所以重、黎二官都不修所职,润余的排列失了次序,正月的设置也与正岁不合,摄提所指失了规律,历法与天运的次第不符。尧时重新任命重黎二氏的后人,不忘旧功,使他们恢复了原来的职务,还设立了羲和的官职。时刻明,度数正,就阴阳调和,风雨有节,有了兴旺景象,百姓没有夭殇疾疫。尧年老以后禅位给舜,在文祖庙中告诚舜说“为天造历的重任在尔一身”。舜也用同样的话告诫禹。由此看来,造历法是帝王很为重视的事。

夏朝以正月为历正,殷朝以十二月为历正,周朝以十一月为历正。大凡三王的历正如同循环,周而复始。天下治理得好,就不会乱了次第;治理不好,连诸侯也不会执行王者的历法。

幽王、厉王以后,周朝衰微,列国大夫执国政,史官不记时日,为君者不行告朔礼,所以历算世家的子弟纷纷出走。有的分散在中原诸国,有的流入夷狄,所以祝祷祭祀的制度荒废而不能统一。周襄王二十六年有闰三月,《春秋》书中非难它置闰月不当。先王制定历法的规则是,先定历元和年、月、日等开始的时刻,再由中气纠正十二月的位置,有日月余分则归于年末。开始的时刻既定,接续下来的四时等也无错误;以中气纠正月位,百姓才不致迷惑;余分归入年末,诸事才不悖乱。

此后是战国纷争的时期,各国的目的都只在于强国胜敌,挽救危机,解决纠纷而已,那有机会顾及编制历法的事!那时候只有邹衍懂得五德终始相传,而且散布阴阳消长的分限等理论,因此而显名于诸侯。同时也由于秦灭六国,战争频繁,后来虽然做了皇帝,时日太短,也顾不上历法的事。但是秦时颇为注重推求五行胜克,自以为是得了五行中水德的祥瑞,把河改名为“德水”,岁正取为十月,五色中崇尚黑色。然而历法星度闰月余分等,未能做到更为准确一些。

汉朝兴起后,高祖说“北畤祀黑帝的事待我开始办起”,也是自认为得了水德的祥瑞。纵然是一些明习历法的人以及丞相张苍等,也都以为如此。当时天下刚刚平定,正着力在大的方面建纲设纪,此后高后以女子主政,都顾不及此,所以沿袭了秦朝的历法和服色。

到孝文帝时,鲁人公孙臣以五德终始的理论上书,说“汉朝所得是土德,应该改变历元,更改历法,变易衣服崇尚的颜色。这样天就会降下祥瑞,有黄龙出现”。文帝将此事交给张苍处理,张苍也是习学律历的人,认为他说得不对,把事情搁了起来。此后果然有黄龙出现于成纪地区,张苍引咎降职,他打算做的制定汉历的有关论述也就不了了之。又有新垣平以善于望云气的伎艺得见天子,也对天子说了些改正历法和服色的事,很得天子信任,后来竟然作乱,所以汉文帝再也不谈改历的事。

直到今皇帝即位,招致方士唐都,测量周天各部的星宿度数;而由巴郡的落下闳运算制历,然后日辰星度得与夏历相同。于是改定年号,更改官名,封祭泰山。因而下诏书对御史说道:“过去,主管官员说星度没有测定,于是朕广泛征求、询问臣下意见,该怎样测定星度,未能得到满意的答复。听说古时黄帝圣德与神灵相合,固得不死,乘龙仙去。他曾经察星名,验度数,判定五音清浊高低,确立起四时与五行的关系,建立了节气的日分余数。然而年代太远了。如今典籍缺少,礼乐废弛,朕深觉遗憾。只是朕又无力把它们补修完备。今造历者运算日分,全都与能克制水德的土德相合,如今已临近夏至,以黄钟为宫声,林钟为徵声,太蔟为商声,南吕为羽声,姑洗为角声。从此之后,节气重新得正,羽声重新成为最清音,律名等复又得到纠正,以子日作为冬至日,此后的阴阳离自合可循道而行了。已经算得十一月甲子日夜半时为月朔冬至,更定元封七年为太初元年。年名是‘焉逢摄提格’,月名是‘毕聚’,日名已算得为甲子,又算得月朔夜半时为冬至。”

历术甲子篇

太初元年,岁名是“焉逢摄提格”,月名是“毕聚”,十一月朔旦日名得甲子,夜半时为冬至节。

冬至在子时,方位为正北。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无大余,无小余;

冬至无大余,无小余;

焉逢摄提格,即太初元年。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为五十四日,小余为三百四十八分;

冬至大余为五日,小余为八分;

端蒙单阏,即太初二年。

有闰月,全年为十三个月,

月朔大余四十八日,小余六百九十六分;

冬至大余十日,小余十六分;

游兆执徐,即太初三年。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十二日,小余六百零三分;

冬至大余十五日,小余二十四分;

强梧大荒落,即太初四年。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七日,小余十一分;

冬至大余二十一日,无小余;

徒维敦牂,即天汉元年。

有闰月,全年为十三个月,

月朔大余一日,小余三百五十九分;

冬至大余二十六日,小余八分;

祝犁协洽,即天汉二年。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二十五日,小余二百六十六分;

冬至大余三十一日,小余十六分;

商横涒滩,即天汉三年。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十九日,小余六百一十四分;

冬至大余三十六日,小余二十四分;

昭阳作鄂,即天汉四年。

有闰月,全年为十三个月,

月朔大余十四日,小余二十二分;

冬至大余四十二日,无小余;

横艾淹茂,即太始元年。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三十七日,小余八百六十九分;

冬至大余四十七日,小余八分;

尚章大渊献,即太始二年。

有闰月,全年为十三个月,

月朔大余三十二日,小余二百七十七分;

冬至大余五十二日,小余十六分;

焉逢困敦,即太始三年。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五十六日,小余一百八十四分;

冬至大余五十七日,小余二十四分;

端蒙赤奋若,即太始四年。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五十日,小余五百三十二分;

冬至大余三日,无小余;

游兆摄提格,即征和元年。

有闰月,全年为十三个月,

月朔大余四十四日,小余八百八十分;

冬至大余八日,小余八分;

强梧单阏,即征和二年。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八日,小余七百八十七分;

冬至大余十三日,小余十六分;

徒维执徐,即征和三年。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三日,小余一百九十五分;

冬至大余十八,小余二十四分;

祝犁大芒落,即征和四年。

有闰月,全年为十三个月,

月朔大余五十七日,小余五百四十三分;

冬至大余二十四日,无小余;

商横敦牂,即后元元年。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二十一日,小余四百五十分;

冬至大余二十九日,小余八分;

昭阳汁洽,即后元二年。

有闰月,全年为十三个月,

月朔大余十五日,小余七百九十八分;

冬至大余三十四日,小余十六分;

横艾涒滩,即始元元年。

冬至在酉时,方位正西;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三十九日,小余七百零五分;

冬至大余三十九日,小余二十四分;

尚章作噩,即始元二年。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三十四日,小余一百一十三分;

冬至大余四十五日,无小余;

焉逢淹茂,即始元三年。

有闰月,全年为十三个月,

月朔大余二十八日,小余四百六十一分;

冬至大余五十日,小余八分;

端蒙大渊献,即始元四年。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五十二日,小余三百六十八分;

冬至大余五十五日,小余十六分;

游兆困敦,即始元五年。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四十六日,小余七百一十六分;

冬至无大余,小余二十四分;

强梧赤奋若,即始元六年。

有闰年,全年为十三个月,

月朔大余四十一日,小余一百二十四分;

冬至大余六日,无小余;

徒维摄提格,即元凤元年。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五日,小余三十一分;

冬至大余十一日,小余八分;

祝犁单阏,即元凤二年。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五十九日,小余三百七十九分;

冬至大余十六日,小余十六分;

商横执徐,即元凤三年。

有闰月,全年为十三个月,

月朔大余五十三日,小余七百二十七分;

冬至大余二十一日,小余二十四分;

昭阳大荒落,即元凤四年。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十七日,小余六百三十四分;

冬至大余二十七日,无小余;

横艾敦牂,即元凤五年。

有闰月,全年为十三个月,

月朔大余十二日,小余四十二分;

冬至大余三十二日,小余八分;

尚章汁洽,即元凤六年。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三十五日,小余八百八十九分;

冬至大余三十七日,小余十六分;

焉逢涒滩,即元平元年。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三十日,小余二百九十七分;

冬至大余四十二日,小余二十四分;

端蒙作噩,即本始元年。

有闰月,全年为十三个月,

月朔大余二十四日,小余六百四十五分;

冬至大余四十八日,无小余;

游兆阉茂,即本始二年。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四十八日,小余五百五十二分;

冬至大余五十三日,小余八分;

强梧大渊献,即本始三年。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四十二日,小余九百分;

冬至大余五十八日,小余十六分;

徒维困敦,即本始四年。

有闰月,全年为十三个月,

月朔大余三十七日,小余三百零八分;

冬至大余三日,小余二十四分;

祝犁赤奋若,即地节元年。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一日,小余二百一十五分;

冬至大余九日,无小余;

商横摄提格,即地节二年。

有闰月,全年为十三个月,

月朔大余五十五日,小余五百六十三分;

冬至大余十四日,小余八分;

昭阳单阏,即地节三年。

冬至在午时,方位为正南;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十九日,小余四百七十分;

冬至大余十九日,小余十六分;

横艾执徐,即地节四年。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十三日,小余八百一十八分;

冬至大余二十四日,小余二十四分;

尚章大荒落,即元康元年。

有闰月,全年为十三个月,

月朔大余八日,小余二百二十六分;

冬至大余三十日,无小余;

焉逢敦牂,即元康二年。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三十二日,小余一百三十三分;

冬至大余三十五日,小余八分;

端蒙协洽,即元康三年。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二十六日,小余四百八十一分;

冬至大余四十日,小余十六分;

游兆涒滩,即元康四年。

有闰月,全年为十三个月,

月朔大余二十日,小余八百二十九分;

冬至大余四十五日,小余二十四分;

强梧作噩,即神雀元年。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四十四日,小余七百三十六分;

冬至大余五十一日,无小余;

徒维淹茂,即神雀二年。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三十九日,小余一百四十四分;

冬至大余五十六日,小余八分;

祝犁大渊献,即神雀三年。

有闰月,全年为十三个月,

月朔大余三十三日,小余四百九十二分;

冬至大余一日,小余十六分;

商横困敦,即神雀四年。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五十七日,小余三百九十九分;

冬至大余六日,小余二十四分;

昭阳赤奋若,即五凤元年。

有闰月,全年为十三个月,

月朔大余五十一日,小余七百四十七分;

冬至大余十二日,无小余;

横艾摄提格,即五凤二年。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十五日,小余六百五十四分;

冬至大余十七日,小余八分;

尚章单阏,即五凤三年。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十日,小余六十二分;

冬至大余二十二日,小余十六分;

焉逢执徐,即五凤四年。

有闰月,全年为十三个月,

月朔大余四日,小余四百一十分;

冬至大余二十七日,小余二十四分;

端蒙大荒落,即甘露元年。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二十八日,小余三百一十七分;

冬至大余三十三日,无小余;

游兆敦牂,即甘露二年。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二十二日,小余六百六十五分;

冬至大余三十八日,小余八分;

强梧协洽,即甘露三年。

有闰月,全年为十三个月,

月朔大余十七日,小余七十三分;

冬至大余四十三日,小余十六分;

徒维涒滩,即甘露四年。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四十日,小余九百二十分;

冬至大余四十八日,小余二十四分;

祝犁作噩,即黄龙元年。

有闰月,全年为十三个月,

月朔大余三十五日,小余三百二十八分;

冬至大余五十四日,无小余;

商横淹茂,即初元元年。

冬至在卯时,方位正东;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五十九日,小余二百三十五分;

冬至大余五十九日,小余八分;

昭阳大渊献,即初元二年。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五十三日,小余五百八十三分;

冬至大余四日,小余十六分;

横艾困敦,即初元三年。

有闰月,全年为十三个月,

月朔大余四十七日,小余九百三十一分;

冬至大余九日,小余二十四分;

尚章赤奋若,即初元四年。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十一日,小余八百三十六分;

冬至大余十五日,无小余;

焉逢摄提格,即初元五年。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六日,小余二百四十六分;

冬至大余二十日,小余八分;

端蒙单阏,即永光元年。

有闰月,全年为十三个月,

月朔无大余,小余五百九十四分;

冬至大余二十五日,小余十六分;

游兆执徐,即永光二年。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二十四日,小余五百零一分;

冬至大余三十日,小余二十四分;

强梧大荒落,即永光三年。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十八日,小余八百四十九分;

冬至大余三十六日,无小余;

徒维敦牂,即永光四年。

有闰月,全年为十三个月,

月朔大余十三日,小余二百五十七分;

冬至大余四十一日,小余八分;

祝犁协洽,即永光五年。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三十七日,小余一百六十四分;

冬至大余四十六日,小余十六分;

商横涒滩,即建昭元年。

有闰月,全年为十三个月,

月朔大余三十一日,小余五百一十二分;

冬至大余五十一日,小余二十四分;

昭阳作噩,即建昭二年。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五十五日,小余四百一十九分;

冬至大余五十七日,无小余;

横艾阉茂,即建昭三年。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四十九日,小余七百六十七分;

冬至大余二日,小余八分;

尚章大渊献,即建昭四年。

有闰月,全年为十三个月,

月朔大余四十四日,小余一百七十五分;

冬至大余七日,小余十六分;

焉逢困敦,即建昭五年。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八日,小余八十二分;

冬至大余十二日,小余二十四分;

端蒙赤奋若,即竟宁元年。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二日,小余四百三十分;

冬至大余十八日,无小余;

游兆摄提格,即建始元年。

有闰月,全年为十三个月,

月朔大余五十六日,小余七百七十八分;

冬至大余二十三日,小余八分;

强梧单阏,即建始二年。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二十日,小余六百八十五分;

冬至大余二十八日,小余十六分;

徒维执徐,即建始三年。

有闰月,全年为十三个月,

月朔大余十五日,小余九十三分;

冬至大余三十三日,小余二十四分;

祝犁大荒落,即建始四年。

右边《历书》中:大余,是指的余日。小余,是指余分。端蒙等,是年名。包括干支两部分,支:如丑名赤奋若,寅名摄提格等。干,如丙名游兆等。正北,是指冬至在子时;正西,冬至在酉时;正南,冬至在午时;正东,冬至在卯时。

同类推荐
  • 我为唐帝

    我为唐帝

    一个手持双博士文凭世界杀手之王附身在唐朝悲情皇帝唐僖宗身上,他凭借着自己一身现代的超前知识技能,硬要改天换地。权有了,钱有了,美人有了,江山呢......
  • 温故(之五)

    温故(之五)

    人类始终生活在历史的投影里。这投影,既非上帝的恩赐,也不是什么神做的手脚,而是源自人类将自己与动物区分开来的那个重要特征——记忆。历史的投影有过远有近,远的如原始祖先迈向文明渺然足迹,所的如昨天刚刚发生的事情。时间之流,不舍昼夜,不仅把已经发生的,而且终将把正在发生的以及行将发生的一切,都裹挟而去,统统融入历史的投影。最早意识到这投影价值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的至圣先师孔夫子,他老人家一句“温故而知新”,虽平白如话,却如醍醐灌顶。历史既是人类活动的归宿,更是面向未来的智慧之源。谈到历史与现实的关系,英国作家奥威尔的表述则更加直截了当,他说:谁掌握了历史,谁就掌握了现在。
  • 边戎

    边戎

    杨应麟,因为时空倒错的空难,他穿越来到了北宋政和年间,因为被花石纲逼得家破人亡,他与哥哥杨开远逃难出海,结果被异族俘虏成为了奴隶,因为一场瘟疫,他死里逃生反而获得自由之身。但还是没钱,他与哥哥甚至过上了抢粮的日子,但他并不想一辈子过奴隶的日子,他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以现代人的数学计算本领成功做了折彦冲的军师,最后甚至当上了国师,开始了大宋王朝的征战史,改变天下。
  • 五代史演义

    五代史演义

    《五代史演义》是蔡东藩《中国历史通俗演义》丛书中五代十国部分。《五代史演义》共六十回,真实再现了分裂动荡局势下“兵强马壮者为天子”这一政权更替游戏规则。蔡东藩笔下描摹的不仅是这一时期的纷纷乱象,更旨在揭示其根源,并以史家的见地联系了民国初年军阀混战的社会现实,正是前车之覆、后车之鉴。蔡东藩以正史为经、轶闻为纬,《五代史演义》张弛有度,自批自评,妙趣横生,集文学性与史学性于一体,不但可以作为一般的休闲读物,也可以作为历史爱好者的参考书。此外本版特对原著部分内容做了白话改译,较其他版本更适合青少年阅读。
  • 赵氏崛起

    赵氏崛起

    后世的一名屌丝男,重生到春秋末期赵氏遮子身上,看他如何克服艰难险阻,带领赵氏结束这个纷争的乱世。
热门推荐
  • 节南山之什

    节南山之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妻势汹汹

    妻势汹汹

    【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别人穿越非后即妃,唯她云端却成为乔府倍受冷落的大少奶奶。婆婆不疼,妯娌不爱,好不容易相公死而复生,偏偏又引得小三纠缠不止。她欲脱身而去,却奈何生若浮云,不能逆风而动,放荡不羁的三叔、腹黑专情的相公、神秘妖孽的九王……每人都有神秘背景,却偏与她纠纠缠缠。待雨停风住,她又该云归何处?!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我开始摇滚了

    我开始摇滚了

    他是全球票选“摇滚天王”得主;他是环球摇滚名人堂入选音乐人;他在全世界掀起摇滚狂潮;他的事迹激励着一代代追梦人;他是Friday乐队主唱;请记住他的名字——刘敬信!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怪物:怪物的最大秘密(青少年科学探索营)

    怪物:怪物的最大秘密(青少年科学探索营)

    本书介绍了好吃懒做的海上盗贼、美丽的海洋之花、出没在喀纳斯湖的怪兽、相约投海自尽的旅鼠、世界上最大的珍珠贝、千古罕见的人腿鱼怪、奇异的双头蛇、蛇中之怪、蝙蝠孩之谜、使人起死回生的圣泉、会滴圣水的石棺等内容。
  • 多情女帝俊男妃

    多情女帝俊男妃

    迷迷糊糊醒来,发现自己已经来到异世。附身在一个打入冷宫的公主,被皇上毒打,被迫服药。受尽折磨,却在困境中遇到贵人,学习武功能力。慢慢强大!逃离皇宫。闯荡世界,无意间知道师傅给的玉佩是可以支配一支神秘队伍。什么?不止这一个?那好我就全部寻来。寻玉佩途中,遇见他和他。名利,爱情等着自己。看女主慢慢强大,邂逅多个美男。(女主慢慢强大+NP。)(多情女帝俊男妃讨论群号:253112062)(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妃不寻常,王爷别装傻

    妃不寻常,王爷别装傻

    “毒妇,别过来!”一只臭鸡蛋迎面砸来,上官月儿那张绝色的脸庞顷刻全挂满了臭蛋糊,黏黏的,恶心欲吐。透过臭蛋糊,她看到了一张俊逸无比的男子脸,撞上了一对闪烁着孩童恶作剧得逞后嬉笑着的墨眸。他,就是她那痴呆的,智商只有八岁的夫君。无妨,反正她不属于这里,她不会跟他有任何的交集的!她伸手淡淡地抹了抹脸上的蛋糊,没任何恶言,更没任何恶行,从他身边轻轻的飘过……一抹疑惑悄悄的从他眼底漾开……“姐姐,姐姐,你看,我给你抓了一直画眉鸟!”他满头大汗的跑进她的香闺,递给她一只漂亮的画眉鸟。才三个月,他待她亲昵如姐。她皱眉。她跟他不是同一个世界里的人,两人不可能在一起的。她是21世纪的律政佳人,她只是穿越来到这千年前的天逸国,她还在苦苦的寻找着回21世纪的现代的方法……可是,他虽痴呆,却真心真意真情。她还是被感动了,正在踌躇之际,她却捕捉到了他眼底的一抹猎人的锐利……
  • 超级龙脉至尊

    超级龙脉至尊

    历上第一天赋降临,觉醒本命青焰,修《百脉霸体诀》,拳破万敌,怀卧红颜。燃焚世之炎,铸不灭之体,踏伏仙血路,登临绝巅!!
  • 耕禄槀

    耕禄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