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41600000006

第6章 榜单

周律是个不知满足的人,平白得到一篇文章,心中没有多少感激之意,反而挑三拣四,第二天一大早又来敲门,举着文稿说:“楼公子,你这篇文章有问题啊。”

楼础一愣,周律趁机绕过他,进院直奔屋里,让楼家老仆去沏茶,将文稿放在桌上,转身向跟进来的原作者道:“首先,条数太少啦,才一条‘用民以时’,怎么也得十条八条吧,据我所知,别人最少也有三条。”

楼础哭笑不得,“就这一条。”

“再加几条,对楼公子来说,不过是一两个时辰的事情。”

楼础摇头,“‘用民以时’说的就是治国不可过急,平定边疆没错,剿除盗贼没错,修建宫室、挖掘河渠等等都没错,但是不可同时进行,要有先有后、有张有弛。民力不可用尽,用尽必然国衰;民心不可全失,全失必然国乱……”

周律呆呆地听着,端起老仆送来的茶水喝了一口,问道:“加两条就行,凑成三条。”

楼础气极反笑,“你不明白吗?我建议朝廷将政事分散执行,以省民力,自己的文章当然要以身作则:一条就是一条,这一条没人在意,我不会写第二条。”

周律总算稍稍醒悟,“哦,原来如此,你这……没写明白啊。”

“明摆着的事情,何必废话连篇?”

周律嘿嘿地讪笑,突然起身,“既然如此,我先告辞,过几天我请你,咱们好好喝几杯。”

周律往外走,楼础也不送客,反而是家中老仆送到大门口,回来之后说:“公子,不是我多嘴,这位周公子有钱有势,学堂里谁不愿意结交?公子也老大不小了,该给自己谋个出路……”

楼础很意外,虽说老仆照顾他多年,可毕竟是主仆,两人平时极少交流,不是必要的话从来不说,他连老仆姓什么都不知道。

“别的公子都成家立业了,公子你……唉,我不懂什么是禁锢,可我想,公子是大将军的儿子啊,还能没条出路?只要心中在意,多与有用的人交往,总能找到一条路。”

“马公子不算‘有用的人’?”楼础笑着问道。

“马侯爷不错,但是……算了,我一个下人,哪有资格对主人的朋友说三道四?”

“这里没有外人,你我不以主仆论,有话尽可直说。”

老仆挠挠头,“我就是随便一说,公子别放在心上,更不要说给马侯爷。”

“不说。”

老仆又挠挠头,“马侯爷……怎么说呢?我跟他的仆人喝过酒,他们都说自家主人品行很好,才华也没得说,就是……”

“就是什么?”

老仆寻思良久才道:“有个词怎么说来着?什么高什么远……”

“好高骛远?”

“对,大家都觉得马侯爷好高骛远,不是踏实做事的人。”

“哈哈,马公子的祖上乃是前朝天子,心气自然比别人高些。”

“祖上当过皇帝是挺了不起,可也用不着时时挂在嘴上啊,毕竟这不是前朝了,皇帝家姓张,不姓马。公子你就不一样,倒像是生怕别人知道你是大将军的儿子。”

楼础微微一愣,“就因为这个?”

“做人得脚踏实地,都想飞到天上去,不就乱啦?公子应该多跟自家兄弟来往,或者周公子那样的人,寻个正经前途。”老仆越说越来劲儿,叹息一声,劝道:“公子知足吧,背靠楼家的大树,还愁没有阴凉?生在这样的人家若还觉得委屈,我们这样的人还不得都去投河、上吊、抹脖子?”

老仆收拾桌上的茶壶茶杯,“话糙理不糙,请公子上心,往后我绝不会再多嘴多舌。”

“我倒挺喜欢听你说这些,不过——人各有志吧。”

“公子的志向我是不明白,只是觉得公子到现在连门婚事都没定,替你发愁。”

“我才十八岁而已。”

“别人十八岁连孩子都有啦。”

“你呢?十八岁时成亲了?”

老仆干笑两声,“十八岁的时候我还真成亲了?可惜命不好,没两年媳妇就死了,也没留下一儿半女,剩我一个人熬到今天。”

“为何不再续娶?”

“嘿,我们这些下人另有活法,不是公子能明白的。我有一堆活儿没做呢。”老仆匆匆离去。

诱学馆里没课,楼础在家读书,一连几天不出门,也不去马维那里走动,直到这天下午,又有人来唤他去选将厅里听事。

这回他来得比较早,大将军和幕僚还没到,三十几位楼家子弟正在闲聊,谈论的还是秦、并两州的军情,羡慕被派去剿匪的将吏,以为必能建功立业,可惜自己抢不到这样的机会。

楼础在人群中慢慢行走,靠近管事的兄长。

他叫楼硕,行七,专门管理家事,这时正向几名亲近的兄弟讲话,父亲不在身边,他比平时显高许多,“梁太傅的孙子没当上将军,他气得不行,一大早就要去宫里向陛下进谗言,毁谤大将军,可他等了一天,连宫门都没进去。他又指使御使台弹劾大将军,却没有一个人敢出头。哈哈,梁太傅也是老糊涂了,竟然敢与大将军争锋。”

众人称是,齐声大笑,楼础没笑,向楼硕深深点下头,随后迈步走到一边。

这一招好用,没过多久,楼硕单独走来,疑惑地问:“你有事?”

楼础示意七哥随自己走远些,认真地说:“七哥在大将军身边管事多久了?”

“嗯?你想干嘛?”

楼础拱手道:“愚弟有一桩好处要送给七哥。”

楼硕神情稍缓,左右看看,小声道:“什么好处?”

“咱们楼家已经出了三位将军、三位刺史、四位郡守,杂官更是无数,七哥不想出去独挡一面吗?”

楼硕脸色立沉,“这种事得由大将军做主……我再怎样,也比你强。”

“当然。七哥如果不想听就算了,想听,我就大胆指出七哥不能出府的原因。”

“大将军不让我出府,是因为信任我!”楼硕十分恼怒,转身要走,马上又转身回来,“说来听听,你敢胡说,我撕烂你的嘴。”

楼础笑笑,“怎敢。原因其实简单,七哥只管人不推人,是以在大将军心中只有苦劳,没有功劳。”

楼硕沉吟不语,楼础继续道:“愚弟斗胆直言,文武、算筹、待客诸术,七哥都不擅长,在家中管些杂务,何时才有机会外出?”

“嘿,够直,你把我说的一无是处了。”

“为七哥着想,愚弟不敢不说实话。况且七哥还有机会,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七哥虽无一技之长,却能向大将军推荐有一技之长的人。请问七哥,管事这么久,可曾向大将军荐举过一两人吗?”

楼硕冷笑道:“你是想让我荐举你吧。”

“愚弟正有此意,这也是愚弟送给七哥的好处。”

“嘿,小子狂妄。”

“不狂妄不足以显我才志。”

楼硕大笑,惹来厅中其他人的注意,“你说完了?”

“说完了。”

“行,看我心情吧,所荐得人,大家高兴,可若是所荐非人,我在大将军面前也得受连累。”

“请七哥留意,大将军若是念念不忘秦州,就请七哥替我美言一句,我对秦州恰好有些想法,或许正对大将军心事。”

“什么想法?”

“只能当面对大将军说。”

楼硕哼了一声,甩袖走开,与其他人汇合,再没搭理过楼础。

大将军来了,这回与幕僚们商议的都是些琐事,涉及到的利益却不少,如何分配是个难题,幕僚们各出主意,大将军最后定夺。

幕僚告退,楼温照例向厅中子孙训话,今天心情不错,泛泛地骂了几句,匆匆离去,没给任何人说话的机会。

“大将军又娶一妾,今晚要做新郎……”一个儿子小声道,既有嘲笑,更有艳羡。

楼础没办法直接向大将军开口,只能等七哥楼硕的荐举。

这一等就是好几天,大将军这边没信,东宫那边已经将诱学馆众人的文章评出等级,马维名列甲等第一,楼础落入乙等第十。

楼础是在去往诱学馆的路上得知这一消息的。

周律带着仆人气冲冲地迎过来,将几张纸塞到楼础手中,冷冷地说:“还以为楼公子是个人才,谁想到……乙等第十,白浪费我在上面署的名字。唉,早知如此,就该去求马维,无非是困难一些,总有办法将他的文章弄到手。”

楼础也没料到会是这样的结果,可是看文稿似乎比自己写的原稿要长许多,于是粗粗读了一遍,怒道:“这不是我的文章。”

“怎么不是?就是……哦,对了,我又加上四条,凑成‘时政五策’,若则的话,连乙等第十都得不到。”

楼础压下怒火,将文稿还给周律,“是我的错,周公子今后别再找我要文章了。”

“不要了,再也不要了。你跟马维关系挺好的吧,给我引见一下,以后我买他的文章。”

“我跟他不熟。”楼础迈步前行,周律追上来唠叨不止,以为楼础欠他一个人情,理应帮他一次。

诱学馆里今天没课,闻人学究公布成绩,要大家等到午时,然后一同前往千紫湖拜见太子。

众人恭喜甲等三人,个个摩拳擦掌,想在文章以外给东宫留个好印象。

闻人学究向楼础招手,楼础起身来到学究面前,躬身行礼,“先生有何指教?”

“我没在这上面看见你的名字。”闻人学究指着桌上的榜单。

“弟子愚笨,所以没写。”

“嗯,也好,人贵有自知之明,既然没有名次,你今天就给我当书童吧,东宫不许我带闲人,没人替我捧书箱。”

“承蒙先生信任。”

闻人学究扭过头去,马维在远处点头,示意楼础出门说话。

学堂外面没人,马维道:“一篇好文章,都被黑毛犬毁了。”

“无妨。”

“没有础弟相争,愚兄忝列甲等,或许我能趁机从东宫那边打听到……咱们需要的消息。”

这是马维第一次显出急迫的迹象。

同类推荐
  • 宗华

    宗华

    一个现代人穿越虫洞到一万年前,教导中国原始先民种植农业。他并不知道因为自己基因突变,以至基因能遗传现代记忆到自己某一个后代身上……雅利安人,达罗毗荼人,吐火罗人……古埃及,赫梯,巴比伦……居鲁士大帝,亚历山大……希腊,印度,中南半岛……这本书的主角是因穿越者而与华夏有相同也有不同的文明,国家以及民族。
  • 大明易天记

    大明易天记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驾崩,皇孙朱允炆继承大统。登基伊始便大肆削藩撤爵,一众藩王人人自危。燕王朱棣引兵而起,一场席卷神州的“靖难之变”拉开序幕。与此同时远遁漠北的蒙古余部虎视眈眈,卷土重来,奇袭燕京!安南诸国狼子野心,窥视神州,入兵云南。霎时间风起云涌,一众江湖儿女、隐士真修粉墨登场,或是各为其主阵前厮杀,或是更围绕着一本武林密宝《菩提洗心经》展开争夺。此间种种不仅有那铁马冰河、万箭千刀的两军对垒,亦有手刃仇人、快意恩仇的江湖豪情,更有飞天遁地、御剑而行的道法昭彰。历时四年朱棣在一众燕北豪杰的相助之下砺刀秣马,问鼎中原,终成一代英主!
  • 三国最强主簿

    三国最强主簿

    乱世米贵,居之不易!郭威:老汉儿,让你家娃娃来我这里上私塾吧,价格公道,童叟无欺呦!老汉:咱村里的好娃娃,3岁能放牛,4岁能赶鸭,5岁能捡柴,6岁能割草,7岁能下地,8岁就是家里的一个壮劳力,那要读书认字儿了,能放更好的牛,赶更好的鸭,捡更好的柴,割更好的草,下更好的地吗?郭威:确实不能!怎么办,他说的好有道理,好羞耻,我好像被说服了!有没有搞错!你只是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路人甲,有必要这么能说会道吗?郭威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一穷二白,诸事一窍不通来到三国乱世,与时代一同成长,能否在时代留下自己的印记呢?
  • 蜀山云仙

    蜀山云仙

    简单的来说,这就是一个发生在蜀山世界中的故事。
  • 宋未蚁贼

    宋未蚁贼

    穿入宋未,面对蒙元的血淋淋屠刀怎么办?是屈下膝盖当奴隶,还是拿起刀来拼命?陈远本想找出第三条路出来,却无奈发现无路可走。好不客易重活一世,当汉奸也太可耻了!种田吧,种田才是王道!
热门推荐
  • 吕布之雄图霸业

    吕布之雄图霸业

    掌中方天戟,胯下赤兔马,三国第一神将吕布!这是一本重生吕布vs拥有武将召唤系统刘辩穿越者VS爆表乱入的天骄的书。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且看飞将乱舞。刘辩:“我有召唤武将系统,天下在手。”读者:“干死带外挂的穿越者。”撒花~撒花~干死外挂穿越碧~~~~书友群:377054633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宋谋

    宋谋

    日常,出门踩个狗屎的小法医,独自进行第二次现场勘查时,遇到了折返现场的凶手,结果。。。。。。好吧,他承认自己是有点衰至于,穿越后的人生——身世成谜。。。。。。微笑着告诉自己,这不叫事儿!看到街边,那一座布灵布灵的大房子没?没错,这可是我家的;再来,看到那用殷切眼神看过来的老仆没?没错,这也是我家的。不过,都是以前——这**哪是有点衰,简直就是衰神附体,主角当炮灰啊——
  • 宸妃

    宸妃

    从青春年少到垂垂老矣,一道宫墙锁住了多少女子的爱恨情仇。“宸”既是她的荣耀也是她的诅咒,等她站上那顶端的时候,回望往昔才发现从踏进宫门的那一刻她的一生就好像早已注定。
  • 星是夜空的眼(一)

    星是夜空的眼(一)

    家境贫寒的路星辰为了凑足弟弟的学费,接到了一份特别的晚间工作,给富家子弟闻慕阳念书,帮助他入眠。这位外表长得像高中生,实则是美国常青藤大学生物博士的男人,因一次野外探险事故而目盲,从此深居简出,性情大变。高冷挑剔的天才遭遇大学肄业的元气女生冲突不断,两人因性格,观念与审美完全不同发生了一系列逆差冲撞。路星辰没想到的是,她走近的不仅是闻慕阳,还有曾经的那段不可告人的往事,伴随着闻慕阳爱情到来的竟然是凶险阴谋。
  • 仙原志

    仙原志

    和平安定了两千年的仙原大地,正在迎来一场跨越两千年的末世大阴谋,主人公元一九的一生是悲惨的一生,是被大阴谋安排的一生,他将如何抉择?
  • 神罗大帝

    神罗大帝

    当草木斩仙神,当水土灭黄昏。少年手抗天地棺,敢问神罗奈我何?
  • 吃错会生病 吃对不吃药

    吃错会生病 吃对不吃药

    日常饮食大有学问。正确地搭配,小食材也能发挥大功效,错误地搭配,吃再好的食物也没有用,甚至吃出疾病风险。本书以中医养生保健理论为依据,从心、肝、脾、肺、肾的脏腑补益,阴阳气血的平衡,9种体质的调理,人体对四季、二十四节气变化的适应等多角度入手,系统阐述了中医饮食养生思想以及行之有效的食养、食补、食忌、食疗方法。真正告诉你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才能不生病。全书脉络清晰,语言简洁,方法实用,贴近百姓日常生活,打造了针对国人体质和饮食特点的日常饮食养生方案,是普通百姓日常饮食养生不可或缺的指导用书。
  • 浮华往兮

    浮华往兮

    “皇上怀中可有一乌木簪?”“你是何人?”“听故事的人。”......“秦氏已经去了15年了,她不是秦氏,她只是脸和秦氏长得有些许相像罢了!”“她是!”......“是你回来了!对吗!”“皇上醉了”......
  • Selected Poems, 1930-1988

    Selected Poems, 1930-1988

    It was as a poet that Samuel Beckett launched himself in the little reviews of 1930s Paris, and as a poet that he ended his career. This new selection, from Whoroscope (1930) to 'what is the word' (1988), describes a lifetime's arc of writing. It was as a poet moreover that Beckett made his first breakthrough into writing in French, and the Selected Poems represents work in both languages, including the sequence of brief but highly crafted mirlitonnades, which did so much to usher in the style of his late prose, and come as close as anything he wrote to honouring the ambition to 'bore one hole after another in language, until what lurks behind it - be it something or nothing - begins to seep through.' Also included are several of Beckett's translations from contemporaries - Apollinaire, Eluard, Michaux, Montale - in versions which count among his own poetic achievements. It is edited by David Wheat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