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8300000001

第1章 序

西藏,在中国汉朝的时候隶属西羌国,唐代属吐番国,明为乌斯藏。历来信奉佛教,最初流行红教,相信各种苦修、符咒和吞刀吐火之术。期间有著名的活佛宗喀巴,独自进大雪山苦修念佛,悟道之后,就校正颁布各种教义戒律,排除幻术,创立了西藏历史上著名的黄教,其教义传遍藏地一百二十万平方公里,且深入穷苦牧民和各地信徒的心灵,至此,历史更为古老悠久的红教开始衰亡。这一变更的情形,有点类似德国著名的宗教改良家马丁·路德的影响之于基督教。宗喀巴大师——这位青藏高原上的马丁·路德——身旁有两名高足徒弟,一个叫达赖,即当时的西藏王,平时住在拉萨城里,掌握全西藏政教大权,地位跟显赫的罗马教皇相似,另一个名班禅,驻后藏,仅负教皇之名而已。清朝初年,北京的中国满族皇帝为了更好的管辖各地边境,特往遥远的,对当时的交通而言路途迢远的西藏境内设立一名驻藏大臣,长年驻住在拉萨城内,往返于拉萨北京之间,加强藏地和内陆之间的监督管理,此后不久,与西藏毗邻的佛国印度,一变而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陆军部派驻的部队直达喜马拉雅山麓。与此同时,虎视眈眈的俄国武装势力,也屡屡入侵位于中国版图上的中亚边境,企图翻越世界屋脊的门户帕米尔高原,侵占中国领地;英,俄双方争夺加剧,只为了各自不可告人的私利。英国人是想假借西藏这块天然广漠的牧场,进而垂涎于中国内陆的四川省,以完成其谋略多年的扬子江势力范围。俄国人只是想通过西藏天险,再加上其远东军事战略上印度那一块地盘,越过葱岭(帕米尔高原),一举而夺取牧草肥沃、幅员辽阔的新疆省,再进一步染指塞外蒙古,在这个过程里,由于美国的“独立战争”使得大英帝国失掉了其在海外最为肥沃的一块殖民地,负痛而走的英国军队从此就把其占领下的东方的印度视为心爱的“天府”之国,英国和西藏的关系,无形中更加紧张,一方面,英人害怕俄国在西藏的问题上捷足先登,于是在一切军事外交政策上展开先发制人的手腕,利诱当时的达赖喇嘛,认西藏为独立主权的国家,与唐古特政府直接订立了丧权辱国的英藏新约,而当时北京派驻拉萨的汉人特使某,也就在英国人的反复利诱下糊里糊涂在条约上签了字。之后国势衰亡的清政府逐不能再过问西藏的政务。达赖既入英人彀中,余下的驻藏大臣,一个比一个更昏庸老朽。鸦片战争以后,北京的清政府自己也已到了日落西山,“泥菩萨过河”的境地,根本没有心思再去考虑,原来强大的毗邻逼近,是要再三巩固自己家的藩篱,一刻也不能够放松的!又过了几年,达赖也慢慢知道了英国人心里的阴谋,可是,其属下有一位名叫边觉夺吉的藏王,因为对沙俄有了好感,且心存幻想,竟轻率地举兵要求联俄抗英,并且借口要以参加俄国皇帝举行加冕礼的名义,远赴莫斯科以施展其纵横捭阖以夷制夷的战略,有点像现代战争的大战之前军队的操练演习,这就激怒了原先虎视眈眈良久的英国人,立即有英国军队的精兵数千,越过印度西藏边境的雪岭,向遥远的拉萨进军。闻讯色变的达赖喇嘛,一筹莫展。只好依据古老的旧法请一些高僧问卜,以卦吉凶。一名护法僧回答他说:“佛能佑我,敌可虏而收其器械,请决战。”意思是这一仗可以打,藏兵有佛祖保佑,可以战胜。满腹狐疑的达赖就相信了他的话,立即下令调动藏兵数千,图谋抵挡英国军队于庆喜关外;英国军队虽然没有高原作战的心理准备,凭借在地球上大部分地区冒险涉猎的战争经验,也借助了当时最先进的陆战武器,涉险深入;双方第一次的遭遇战,英人仓促应战,顷刻间死亡一百多人,英军只好后退,藏兵大喜,以为神言已经应验。没等高兴多久,英国人重又整顿队列,循序前进,这一次,素来缺乏实战经验的藏兵大败,战场形势若风卷残云,转眼间藏兵阵脚大乱,丢弃下一千多具尸首望风而逃。这下,苦了镇守拉萨城的达赖,他再三权衡,知道局势的变化对整个西藏不利,就痛下决心叫手下人逮捕了那名战前献卜的建亭寺护法僧人,以最残忍的刑法割下他的头颅;而后,囚其母于工布之头波沟,携带无数金银珠宝,用数百匹马驮装,又亲自率领千余名当时西藏的政教要官奔赴哈喇乌苏,即中国的青海方向,要去当时的北京向清廷求救。因为出行队列过于庞大,行速迟缓,达赖又生怕英国军队得到传闻,从后面追赶,就把随身携带的一部分珍贵宝物,秘密藏匿于一喇嘛寺,留官兵守卫,自己仅带百余人过昆仑山,为当时的慈禧太后诵皇经祈福,慈禧素来信佛,听说此事,立即大怒,命令当时的四川省总督派遣军队,取道川藏线赴援。那一年,我正好担任四川陆军第六十五标队营长官,于是随大部队即日开拔,进军西藏,由此……开始了我下面这一段惊心动魄的人生经历。

1908年,我从长沙军校毕业后,担任湖南新军第一标队官。湖南新军,由当时的湖南总督端方首创,以旧有巡防军改编为一、二两标营,士兵大多是农家稚子,领兵的将校大多出身行伍,惟独我所在的部队士兵,新近招募自湖南老家,一式的青年学子,正是风华正茂的年龄,操练时吃得了苦,战斗作风也很顽强。其时革命思潮已萌芽于全国各地,湖南境内,响应者更多。当时的几次革命行动,虽然都遭到了失败,但他们都逐渐知道了,如果不设法联络军队共同革命,不足以颠覆当时顽固的满清,于是设立同盟会支部于长沙。我因为对清政府内扰外乱日复一日的不满,所以醉心于新的政治革命,并为自己部队属下有很多有思想的青年俊秀而暗自庆幸。平常,在枯燥的训练之外,我也从地方上延请来了有名望的老师,在军营里对官兵讲解些国文史地测算课程,几年下来,众人思想为之一变,且大半加入了同盟会,有时,我们还尝试着弄些秘密集会于当时长沙的天心阁,属下士官,一时士气高涨,到湘江上乘船,到野外远足,激昂奋扬之情状,不可复制。在这乱世动荡之际,我的心里时常也苦闷抑郁,矛盾重重。既想谨守古训,鼓励激撮,以为清政府即日可以被推翻,但又害怕开场容易收场难,往往救国者,日后必将误国,这样的事例在中国历史内的反反复复,简直太多了!想来思去,拿不定主意。有两天简直要想到上师那里,恳请他们允许我解职归里,回老家种田为业算了,第二年,一名要好的同学到军营来约我赴当时的湖北总督赵尔巽处会面,这之前,我听说过赵尔巽的赫赫大名,他在清朝那么多代封疆大吏中,做官为人的名声最好,回湖南后又老当益壮,锐意进取,常年兴学练兵,像我当时这样的年轻辈官兵,几乎都受到过他的教益。他的弟弟赵尔丰,是四川总督,我知道川军那边将要有一次川边之行,急需年轻将材。我们的会面,交谈甚欢,未了,赵尔巽表示愿意出资派遣我及手下进四川腹地,到他弟弟那里去干一番事业。我欣然答应。很快,我就起行了,但到了成都,发现他弟弟赵尔丰竟怀疑一切湖南来的人皆有可能是革命党,一概不予重用。过不了多久,大哥尔巽又新任四川督军,弟弟尔丰被朝廷授予即将进藏的川边大臣,任命了我为六十五标营队官,隶属协统钟颖部管辖,并且分派防驻百丈邑。这一段时间,我有很多空余,也听说了英国军队在西藏境内的行动,我部下有从西藏一路涉险归营者,我就立即派人叫他来,打听西藏山川风俗的情况,并一一参考手头仅有的一部分地图史料,对于西藏的情况,有了进一步深入的了解。这一天,正好逢到我的上师钟颖奉旨援藏,暗自兴奋,立即草拟出一份进藏西征的计划书,详尽历举了部队行军打算,钟颖读后,大加称赞,立即召见我赶赴成都总部,委任我做一标三营督队官。我以自己的家属亲人都留居成都,无依无靠为由,力辞不就,管带林修梅却在一旁不停地劝我听命,师长钟颖又再三馈赠作为家用的金子,且许诺每月的饷金加倍,使我感激莫名,我才最后答应了带部队赴藏这一路途艰难的使命。

当时在中国的南方,革命思潮处处遍及。四川已经算僻在边隅;但那一年里,捕杀革命党破获机关的事情,也不断听说。青年志士,成群结队地走向街头,走上革命的道路,排满运动,如烽火燎原。我入藏决心虽然定下来了,但家里一名侄儿病了,妻子年龄又小,凄凉异地,形影相吊,家里人听说我要到那么偏远的地方去,个个抱头痛哭,就好像给死人送葬一样,我自己,一时也感觉到和亲人难分难舍,想起古人说的儿女情长,英雄气短,不禁仰天长叹。考虑再三,想起官长钟颖待我如晚辈,又念革命潮流,国家动荡,无论男女老幼,终难避此劫,更何况平时自己在军营里奉公守法,其实什么也没做,四川当局却也已经当我是危险的革命党人了,这样在异乡做客,生活下去,一定不是长久之计。西藏地方僻远,风俗原始,何不借这次的部队援藏,到那边去散散心,玩乐一遭,漫作避秦之游?于是就定下心来,百般劝慰家中老小,把余下几年的家事安顿吩咐停当,就挥泪和妻小话别,那一日,正是1909年七月的一天。

同类推荐
  • 丝路要道:玉门关(文化之美)

    丝路要道:玉门关(文化之美)

    这里,是古老而又富有神奇传说的关塞;这里,有“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悲凉;这里,更是自古中原进入西城的门户……
  • 文人的情怀:中国文化演讲录

    文人的情怀:中国文化演讲录

    书稿荟萃2013年以来,著名作家熊召政“中国文化”演讲文稿近20篇,通过解读中国历史人物和经典诗文,“珍珠”串线,阐释中国文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品格和情怀,内容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文人的忧患与焦虑、兴奋与冲动,文化竞争力与文化认同和张居正变法对当今的启示等主题。文字诙谐典雅,谈古论今,高屋建瓴,发人省思。
  • 大家:40位文化名人采访记

    大家:40位文化名人采访记

    本书讲述了作者闵捷独家采访过的40位科学文化大家的人生故事,如冰心、夏衍、端木蕻良、吴冠中、朱德群、赵无极、陈逸飞、杨 振 宁、丁肇中等。作者力图透过近距离的接触和观察,以全新视角勾勒出这些文化名流的独特成长历程和对民族文化的深度思考,以及他们在各自领域里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产生深远影响。
  • 弟子规·增广贤文·声律启蒙·幼学琼林

    弟子规·增广贤文·声律启蒙·幼学琼林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著。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详述了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养成忠厚仁爱道德风尚的经典教材。《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是一部古训集、民间谚语集。其内容汇集了为人处世的各类谚语,很有哲理性,释道儒各方面的思想均有体现。《声律启蒙》按韵分部,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虚实应对。从单字到双字、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节奏明快,朗朗上口。《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最初名叫《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
  • 世界上扣人心弦的神秘巧合

    世界上扣人心弦的神秘巧合

    木乃伊的魔咒、诺查丹玛斯的预言、亚历山大英年早逝、复活节岛上的巧合、地球禁区百慕大……一次次巧合,一次次令人毛骨悚然,惊叹不已。正因为它们的存在,引发我们的好奇,激发我们的大脑风暴,提升我们的文明进程。我们常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什么是生活?每一个人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活就是一个百慕大,充满了许多未知的巧合,这些巧合让人无法得出合理的解释,因为它们完全超出我们的想象和认知范围,可是它们却又真实的存在着。伽利略有这样一句名言:“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要尚未被认识的事物,生命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探索那些未被认识的事物。”
热门推荐
  • 明天晴

    明天晴

    希望明天晴,一直晴。“什么是幸福?”“幸福?”她歪着头想了一会,回答道,“以前我一直认为,所谓的幸福就是有一间大房子,里面住着一航,他当我是孩子,会把我高高地抱起,会给我买很多的零食,会陪我去任何地方……”“那现在呢?”“现在?”她微笑,“对于我来说,可以没有大房子,没有吃的,没有玩的,只要有一航,那就是我的幸福。”
  • 星空回响

    星空回响

    一枚远古石盘承载着尘封千年的秘密,人首蛇身的女娲一族究竟是神话中的传说还是真实存在?良渚文化遗址中发掘的神官大墓中究竟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3000多年前定居在长江下游的古虞人为何神秘失踪?被古虞人奉为圣山的喜马拉雅山脉中又究竟埋藏着多少关于人类起源的秘密……德国考察团先后两次进藏究竟是为了什么?一切故事的起因都源自这个考察团。主人公通过冒险解谜的方式层层抽丝剥茧的解开人类起源的秘密。远古科技、机械甲虫、活死人军团、永生仪式、远古巨像、地球原住民、史前巨蟒等都会在故事中出现。茫茫宇宙之中其实我们并不孤单,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 我打了三分国

    我打了三分国

    他最担心不过的就是自己的亲人。父亲海峰和母亲梅兰年迈体弱,要指望弟弟浩天来赡养是不可能的事情!只求他别再惹是生非、再进监狱就行了!虽然妹妹绾柳考上了研究生,也不知道她会有怎样的归宿!妻子赵菁菁要将儿子剑骥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将是多么不易的事情。身为寡妇的她,会不会改嫁呢?如果改嫁了,儿子又将判给谁呢?如果判给妻子的话,父母肯定是不会答应的!万一为了此事两家人闹起来,正是自己最不愿看到的结果!本来母亲就患有心脏病,再遭这么一折腾,不知道会有怎么样的结果。因此,他极其渴望自己能够继续活着,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
  • 异世界的永恒之旅

    异世界的永恒之旅

    主角可能是史上最强男主,男主是超越一切的存在,本来想平淡渡过余生的大学生,由于得知了自己真正的来历后便开始了与魔族的战斗,与魔族战斗结束后又与神族战斗并毁灭了自己所生活的世界,并开始了通往异世界的旅行。
  • 家族姐妹

    家族姐妹

    人生一世,草生一春,在茫茫人海你们有你们的成功,我们有我们的生活。在过去旧社会也好,如今新时代也罢,摆脱不了老一辈的开枝散叶的传统美德,大多数姐妹为那个时代的思想做了牺牲品。现如今各种家庭的各种不满,都或多或少是那个时期种的种子,叫种瓜得瓜的原由吧!
  • 重生之我的滋润小日子

    重生之我的滋润小日子

    前世活了十七年,一招死后竟然穿越了,前世被养母打骂,养父不理。穿越后有父有母,生活滋润,如果再来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此生便无遗憾,,且看紫沛儿如何在古代翻云覆雨的,,,,,,过自己的小日子,,,,
  • 逃不过你的情深缱绻

    逃不过你的情深缱绻

    他为了寻她,从上一世追到这一世,即使不小心将前程尘往事悉数忘尽,却依然莫名地被她吸引,为她痴狂。
  • 倾尽天下:盛宠淡定妃

    倾尽天下:盛宠淡定妃

    痴情如他,第一眼,就认定她,于是霸道的把她囚禁在身边,他宠她上天,可她还是要逃,她说:“这里再好也不是我家”他的王爷身份留不住她,他的帝王身份她更不屑,不惜请谕旨,在有生之年绝不嫁他,誓不为后!否则她死后永不轮回!他为她倾尽天下,她始终冷淡如初。未了。她还说她恨他......
  • 好梦无边

    好梦无边

    一个看似天真无邪,其实心细如尘,却又能柔能刚。一个表面温文尔雅,其实狡黠如狐,却又至情至性。太平盛世下,暗流涌动,歌舞升平中,危机四伏。他们能否最后携手共进退?
  • 残雾

    残雾

    4幕话剧《残雾》写于1939年,取材于重庆的社会现实,剧中的洗局长一面高喊抗战,道貌岸然,一面贪财、好色、弄权,他不仅利用职权玩弄女性,还与汉奸勾结,为其窃取情报,后来事败被俘,使他身陷囹圄。他不得已供出了女汉奸,而此时这位神通广大的女子,却公然到一位政府要员家中赴宴去了。